历史七上第13课《东汉的兴衰》同步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0-09-11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河清海晏,时和岁丰”。这是中国古代老百姓向往的太平盛世,以下由开国之君开创的盛世局面是(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2. 中国历史上多次出现“盛世”局面的最根本前提条件是( )A、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 B、阶级矛盾相对缓和 C、国家处于大一统的局面 D、封建君主励精图治3.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被称为( )A、光武帝 B、汉高祖 C、汉武帝 D、汉太祖4. 导致政治腐朽不堪,从而动摇了东汉统治的是A、外戚官宦交替专权 B、州牧割据 C、黄巾起义 D、光武中兴5. 直观的图示是有效记忆和理解历史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小张同学在学习了东汉衰落的原因后整理出了如图。该图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农民起义频繁 B、外戚和宦官专权 C、残暴的东汉统治 D、土地兼并严重6. 西汉有“文景之治”,东汉有“光武中兴”,二者相同的现象是( )A、农民没有负担 B、社会经济获得发展 C、边地未受威胁 D、文化高度繁荣7. 刘秀被毛泽东评价为“最有学问最会打仗、最会用人的皇帝”,他统治后期,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发展,出现“光武中兴”的繁荣局面,其原因不包括( )A、释放奴婢 B、合并郡县 C、兴办太学 D、惩处贪官8. 《后汉书》记载,(公元184年)某次起义爆发后,起义军“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向(响)应,京师震动”。这次起义是( )A、国人暴动 B、大泽乡起义 C、秦未农民起义 D、黄巾起义9.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领导人是( )A、陈胜 B、吴广 C、王匡 D、张角10. 中共十八大提出了建设廉洁政治的重大任务,要求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精明,下列历史人物中哪位在惩治贪官方面成绩最突出( )A、汉武帝 B、王莽 C、汉景帝 D、光武帝11. 与秦末农民战争相比较,黄巾起义表现出的主要不同特征是( )A、创立宗教组织 B、反对暴政 C、沉重打击了封建王朝 D、提出了口号12.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描写了西汉开国皇帝的豪情壮志。这个风云一时的王朝最后被谁夺取了政权?( )A、项羽 B、陈胜 C、王莽 D、刘秀13. 东汉光武帝创造了汉朝有一个治世“光武中兴”,以下不属于光武帝施政措施的是( )A、下令释放奴婢 B、恢复“三十税一”制度 C、鼓励流亡百姓垦荒 D、改革机构,设置郡县14. 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个王朝,虽然存续仅14年,却将汉朝分隔为西汉和东汉,这个王朝是( )A、夏朝 B、南朝 C、晋朝 D、新朝15. 史学家翦伯赞诗云:“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作者盛赞的历史事件是( )A、汉武帝破匈奴 B、冒顿统一蒙古 C、昭君和亲匈奴 D、张骞凿空西域16. 东汉民谣“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反映东汉后期什么社会状况( )A、封建统治异常腐朽黑暗 B、农民处于无衣无食境地 C、各地农民不断起来反抗 D、黄巾起义瓦解东汉政权17. 下列关于外戚和宦官专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出现在东汉中期以后 B、经常交替出现,造成了东汉后期政治的黑暗 C、外戚和宦官都是封建地主阶级中的腐朽势力 D、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发展18. 《后汉书》记载:章和二年(公元88年)章帝死,年仅10岁的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听政。窦太后的哥哥大将军窦宪趁机操纵朝政,“威权震朝廷”。以上材料反映了东汉时期的历史现象是( )
A、丞相权力膨胀 B、豪强地主兼并土地 C、外戚专权 D、宦官专权19. “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①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②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③减轻刑法
④合并郡县,裁减官员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20. 年代尺有助于历史记忆。下列所示年代尺上的括号内分别应该填入( )A、秦 汉 B、西汉 东汉 C、汉 三国 D、三国 西晋二、填空题
-
21. 刘秀治国措施:、奴婢苛捐杂税,恢复税一,提倡 , 机构,冗员, 吏治,贪官污吏。22. 东汉的建立者是──。
三、材料分析题
-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汉之难,无国能敌。今王谋反,吾身为皇亲国戚,怎能在此观望?大汉有我,必定中兴!
材料二
材料三 由于东汉后期的朝政越来越腐败,时局动荡不安,社会上大批贫民流离失所,加上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广大人民再也无法忍受这种黑暗统治,反抗的情绪在民间蔓延。184年,经过精心策划,张角等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
(1)、材料一中的“大汉”是谁开创的?这段话是谁说的?(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时期怎样的政治状况?(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史实?它产生了什么影响?24.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对于如何管理国家,巩固封建统治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材料一: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材料二:汉高祖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侯王,目的是让他们镇守四海,拱卫天子。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诸侯王逐渐在封国内各自为政,不听天子诏令,出入公然使用天子礼仪车驾,时刻图谋举兵夺取皇位。
材料三:《汉书·食货志》记载:“天下既定,民无盖藏,白天子不能具醇驰(天子的马车找不齐毛色相同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材料四:刘秀建东汉,数措并举稳局面;努力有回报,社会安定现治世。东汉后期多黑暗,君叔旁落局面乱;反抗情绪民间蔓,振臂起史天下应。
(1)、从材料一中看出,秦始皇认为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基于以上认识,秦始皇实行了什么制度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又在中央政府设置了什么官职对官员进行监察?(2)、材料二反映了西汉初期国家出现了什么问题?汉武帝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3)、面对材料三所反映的情况,当时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治国政策?取得了怎样的治世局面?(4)、材料四中刘秀建立东汉后,采取了哪些措施“稳局面”?(任举一例)东汉后期哪一现象造成“君权旁落局面乱”?25.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初在沿用秦地方管理制度外,对于一些王公和战争功臣,分封了一些诸侯王国。诸侯王的权力很大,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
材料二:《汉书》记载:(武帝)下推恩之令,齐分为七,赵分为六,梁分为五,淮南分为三……
材料三:“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道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
材料四:光武帝多次下令释放奴婢,減轻农民负担,减轻刑法;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
请回答:
(1)、为削弱诸侯王权力,巩固大一统局面,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2)、为加强对豪强地主和地方官员的监督,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3)、为加强思想文化统一,汉武帝接受谁的建议实行什么举措?(4)、材料四中光武帝励精图治,使得当时社会出现了什么局面?(5)、综上所述,你认为这些政治家们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有何共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