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崇左市宁明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0-09-08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下列诗词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赋得古原草送别》 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沁园春 雪》 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
  • 2.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熄灭酒精灯 B、 倾倒液体 C、 加热固体 D、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 3. 2018年12月26日,北京交通大学一实验室在进行垃圾渗滤液污水处理实验时发生爆炸。这次爆炸事件再次敲响实验室安全警钟。下列实验室安全措施错误的是(   )
    A、酒精灯不慎碰倒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多于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C、为了节约药品,有些用剩的药品可放回原瓶 D、易燃易爆物品不能与其他物质混存,必须隔离贮存
  • 4. 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就此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 D、获得结论
  •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B、相同的原子无法构成不同的分子 C、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说明汞原子体积变大 D、原子呈电中性是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
  • 6. 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下列解释中错误的是(   )
    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水蒸发属于物理变化﹣﹣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C、气体可压缩储于钢瓶中所占体积明显变小﹣﹣分子数目变少 D、氧气支持燃烧,氮气不支持燃烧﹣﹣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 7. 下列用途中,主要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铜作导线 B、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竹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
  • 8.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某同学操作如下:量筒放平稳,面对刻度,仰视读数为45mL,倒出一部分液体后,俯视读数为25mL.这位同学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 )
    A、等于20mL B、大于20mL C、小于20mL D、无法判断
  • 9. 最近科学家发现,水在﹣157℃超低温、正常压力或真空条件下仍呈液态,比蜂蜜还粘稠。下列关于这种“高密度液态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性质与普通水不同 B、分子不再运动 C、氢、氧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2:1 D、分子间的间隔比普通水大
  • 10. 西兰花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其矿物质成分比其他蔬菜更全面,钙、磷、铁、钾、锌、锰等含量都很丰富,这里的“钙、磷、铁、钾、锌、锰”是指()
    A、原子 B、离子 C、元素 D、分子
  • 11.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面粉与水混合可形成溶液    B、溶液中的溶质都是固体 C、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    D、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 12. 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
    A、Zn B、Cl C、H D、O
  • 13. 2019年是门捷列夫发表元素周期表150周年。为纪念门捷列夫,将在1955年发现的一种新元素命名为“钔”,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有关信息如图所示,有关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金属元素 B、元素符号是Md C、原子序数是101 D、相对原子质量是258g
  • 14. 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
    A、O B、2O C、O2 D、O2-
  • 15. 元素铅的质子数为82,相对原子质量为207,求该元素原子核内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
    A、42    B、43    C、82    D、83
  • 16. 如图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能表示单质的是(  )
    A、     B、     C、     D、
  • 17. 餐桌上的饮品种类丰富,下列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   )
    A、酸奶 B、玉米糊 C、雪碧 D、冰水
  • 18. 有关饱和溶液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饱和溶液里再加入任何物质都不能溶解 B、温度不变下,某饱和溶液中再加入这种溶质,溶液的质量不变 C、20℃时,向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10g氯化钠,溶液的质量是110g D、20℃时,从100g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取出5g,剩下的95g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 19. 要使 50℃时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措施中错误的是(   )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补充硝酸钾 D、蒸发水分
  • 20. 如图所示,试管中盛有水,将气球中的某种物质小心的倒入试管中,不能观察到气球变大的物质是(   )

    A、生石灰 B、浓硫酸 C、硝酸铵 D、氢氧化钠

二、填空题

  • 21. 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氢单质
    (2)、两个铁原子
    (3)、生理盐水的溶质
    (4)、铝离子
  • 22. 现有以下物质:①牛奶②氧气③矿泉水④氧化钙⑤冰水混合物⑥镁条⑦洁净的空气⑧稀有气体 ⑨澄清的石灰水,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填序号);属于单质的有(填序号);属于化合物的有(填序号)
  • 23. 图中A、B分别是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A表示某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则该元素的单质的化学式为
    (2)、若B表示某元素的原子,则y= , 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填“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填离子符号)。
    (3)、若A是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x可能是下列中的(填字母序号)。

    a.8 b.10 c. 11 d.12

    (4)、若A中x=11,则A、B所表示的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名称为
    (5)、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
  • 24. 现有下列实验仪器,请按要求填空:

    (1)、写出仪器的名称:A C H
    (2)、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要用到。(填字母)
    (3)、量取一定量液体除了图中某仪器,还需要。(填仪器名称)
  • 25. 如图所示,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A、B、C三处各滴上一滴无色酚酞,再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1)、用仪器X吸取浓氨水,滴在棉花上,X的名称是
    (2)、实验中,可以观察到A、B、C三处的酚酞试液由顺序先后变成色,该实验说明分子的性质是 , 还说明,酚酞和浓氨水两种试剂中,具有挥发性.
    (3)、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其作用是
    (4)、张华同学在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中所塞的棉花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不正确操作可能是

三、实验题

  • 26. 如图为某同学进行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据此回答:

    (1)、图中B端为电源的 (填“正”或“负”)极.
    (2)、D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 检验该气体用 , 则此检验中的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为 , 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上述实验可以得出: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4)、在水的电解实验中,没有发生改变的微粒是(填符号).
  • 27. 实验室配制50克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下图是小军实验操作过程示意图:

    (1)、图中一处明显错误的操作是(填序号),改正操作后,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
    (2)、图①中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3)、配制该溶液需要用mL的量筒(填“50mL”、“100mL”或“200mL”)量取水, 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保持水平。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称取氯化钠固体时,发现指针偏右,接下来的操作是
    (4)、经检验,该同学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填序号)

    A 氯化钠固体不纯

    B 用生锈的砝码称量

    C 装瓶时有少量液体洒出

    D 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E 溶解时烧杯内壁有水珠

四、流程题

  • 28. 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模拟水厂将浑浊的湘江水净化成自来水,并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明矾的作用是;操作1的名称是
    (2)、得到的液体C有颜色和异味,则进行操作2,此操作所用的物质是
    (3)、取少量的液体D于试管中,此时得到的水滴入振荡,发现有较多的浮渣产生,说明此液体为硬水,生活中常用的方法软化硬水。

五、科学探究题

  • 29. 将光亮铜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表面变黑。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黑色物质的来源产生了兴趣,铜片表面的黑色物质是什么呢?

    (猜想与假设)小明认为:铜片表面的黑色固体是烟灰。

    小亮认为:铜片表面的黑色固体可能是空气中的氧气与铜反应生成的新物质。

    小玲认为:铜片表面的黑色固体既有烟灰又有氧气与铜反应生成的新物质。

    (查阅资料)①酒精不完全燃烧会产生炭黑(即黑烟)。

    ②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加热条件下能与金属铜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

    (1)、(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与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取一小段光亮的铜片放入试管内,然后用夹持试管,放在酒精灯的部位加热。

    铜片变黑

    推知(填“小明”、“小玲”或“小亮”)猜想不正确。说明黑色物质的出现可能与空气中的有关。

    实验二:取一支20mL的试管,将一小段光亮的铜片放入试管中,塞上胶塞,并用注射器抽出试管内的空气,封好胶塞并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后,趁热取下胶塞,观察现象。

    ①取下胶塞前的现象:

    ②取下胶塞后的现象:

    小亮的猜想正确

    (2)、(反思拓展)

    实验一将铜片放入试管中加热,目的是排除的干扰。

    (3)、实验二用注射器抽出试管内空气的目的是
    (4)、证明黑色物质不是烟灰,你还可以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六、计算题

  • 30. 将100g质量分数为25%的硝酸钾溶液,若使其质量分数增大一倍,
    (1)、则应该加入硝酸钾多少克
    (2)、若蒸发水浓缩,则应该蒸发水多少克?(要求:设未知数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