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2020中考真题分类汇编 科学探究

试卷更新日期:2020-08-29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进行实验探究时,若要使已获得的探究结论更具有说服力,下列做法通常无效的是(  )
    A、增加自变量的数 B、同一实验者重复实验 C、增加实验样本的数量 D、不同实验者重复实验
  • 2. 基本仪器的规范使用很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倾倒试剂 B、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C、 加热液体 D、 点燃酒精灯
  • 3. 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闻气味 B、滴加液体 C、倾倒液体 D、稀释浓硫酸
  • 4. 下列实验操作需要纠正的是(  )
    A、检查气密性 B、向试管中加固体 C、倾倒液体    D、收集氧气
  • 5. 科学研究常采用转换、模型、分类和控制变量等研究方法,下列采用转换的是( )
    A、模拟月相的形成 B、探究种子萌发的部分条件 C、纯净物的类别 D、测量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 6. 科学研究以实验为基础, 正确的操作是确保实验安全与结果可靠的前提。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加热前先通氢气 B、高倍镜下调焦 C、叶片脱色 D、温度计读数
  • 7. 下列估算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个中学生受到的重力约为50N B、科学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约为8nm C、一个成年人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00Pa D、成年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3m/s

二、填空题

  • 8. 自然正在向人类发出“警报”。

    【材料】2020年2月9日,巴西科学家在南极西摩岛测得高达20.75℃的气温,再次刷新了南极大陆气象观测记录温度的最高值。

    【材料二】2020年2月底,南极地区又有新消息:气候变化引起南极地区藻类大量繁殖,导致出现了“红雪”、“绿雪”现象,而且雪地表面颜色的改变进一步加速了积雪的熔化。

    【材料三】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以前在海拔5000m以上植物很难生存。但研究人员发现,近年来珠穆朗玛峰附近,海拔5000m至5500m范围内的植被显著增加。

    (1)、材料二中,积雪加速熔化的主要原因是:物体表面颜色越深,
    (2)、从上述材料中可以判断,_______是植物得以生存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填字母)
    A、海拔 B、纬度 C、温度
  • 9. 思维模型的建构既方便于问题的解决,又能促进深度学习。以下是小金同学对解决“气密性检查”类问题建构的思维模型:

    结合小金建构的思维模型,完成如图装置气密性检查相关操作的问题:

    (1)、操作一:往锥形瓶中加水至如图所示位置,从建模的角度分析,该操作归属于上述思维模型中的
    (2)、操作二:往锥形瓶中加水后,接下来应该是从(填“A”或“B”)管向瓶内吹气。
  • 10. 装置的选择与检查是实验成功的前提,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发生装置。

    (1)、检查装置气密性。关闭止水夹,往长颈漏斗中加入一定量水,若观察到现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以下是几种常见气体的制取原理,其中能用该装置制取的有(选填字母)。

    A.氢气:Zn+H2SO4=ZnSO4+H2

    B.氧气:2KMnO4 __ K2MnO4+MnO2+ O2

    C.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H2O+CO2

三、实验探究题

  • 11. 人体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1)、唾液淀粉酶能分解淀粉,不能分解蛋白质和脂防。这体现酶具有性。
    (2)、人体的胃液呈酸性,而唾液的pH约为7。某同学对唾液进人胃后,睡液淀粉酶还能否继续分解淀粉产生疑问,于是对液淀酶的活性是否会受酸性环境的影响进行研究。

    【仪器和试剂】可调温的水浴锅、试管若干支,量筒、滴管、已稀释的人体新鲜睡液、稀盐酸、蒸馏水、1%淀粉溶液、0.4%的碘酒溶液。

    【实验步骤】①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已稀释的人体新鲜唾液1毫升。

    请补充实验步骤①之后的其他步骤(可配图说明).

  • 12. 春暖花开、燕雁北飞,秋寒叶落、燕雁南归。人们通常认为候鸟的迁徙与气温变化有关。据加拿大洛文教授14年的观察记录,有一种候鸟黄脚鹬,每年长途跋涉1.6万公里来往于北美洲的加拿大和南美洲之间,总是固定于5月26~29日在加拿大首次产蛋。根据上述现象,洛文教授认为气温不是引起候鸟迁徙的原因。他在1924年9月捕获了若干只某种候鸟,分两组进行实验,实验的过程与结果如下表。

    所捕候鸟的处理

    3个月后放飞的所捕候鸟情况

    第一组

    置于日照时间逐渐缩短的自然环境中

    留在原地

    第二组

    置于日光灯下,用灯光模拟日照,并一天天延长光照时间

    多数往相同方向飞

    (1)、洛文教授根据黄脚鹬首次产蛋日期都是在每年的5月26~29日,推测气温不是引起候鸟迁徙的原因,因为每年同期的气温是
    (2)、根据洛文教授的实验设计,你认为他的猜想是
    (3)、若洛文教授根据此实验就对候鸟迁徙的原因下结论,这种做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 13. 小科发现,校园内的绣球与公园里同一品种绣球的花色不同。针对这一发现,小科思考:同品种绣球的花色是否与土壤条件有关?小科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猜想】绣球花色可能与土壤溶液的酸碱性有关。

    【实验过程】

    选择30株品种相同,栽种于相同条件下,生长状况相近,均处于花蕾期的绣球,随机均分为三组。在花开之前,用等量的不同酸碱性的溶液浇灌,每周一次,直至花开(其他种植条件相同)。花开后观察并记录花色,如下表:

    编号

    溶液

    每株每次浇灌量/mL

    绣球花色

    1

    0.1%的醋酸溶液

    200

    全部蓝色

    2

    0.1%的碳酸钠溶液

    200

    全部红色

    3

    清水

    200

    全部紫色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浇灌的溶液浓度过高会使根毛细胞(填“吸水”或“失水”),而造成绣球植

    株损伤甚至死亡。

    (2)、实验中,除控制土壤溶液酸碱性不同,其他种植条件要保持相同,例如:。(写出两个)
    (3)、确定绣球花色与土壤溶液的酸碱性有关后,小科思考:实验中的花色变异是否可以遗传?为

    了继续探究这一问题,他用扦插的方法获得实验样本,这种繁殖方式属于(填“有性”或“无性”)生殖。

  • 14. 对多名马拉松运动员研究发现,在比赛后,运动员的肠道中Veillonella细菌(以下简称V菌)的数量明显增加,说明运动能影响肠道中的V菌数量,那么V菌是否也会影响运动能力?

    实验1:将V菌接种到A组小鼠肠道中,结果这些小鼠在特制的跑步机上跑的时间明显延长。

    进一步研究发现,乳酸是V菌唯一的营养来源,代谢转化产物是丙酸盐,乳酸堆积会引起局部肌肉的酸痛,影响运动能力,那么V菌对运动能力的影响,是通过分解消除乳酸起作用,还是乳酸消除后产生的丙酸盐起作用呢?

    实验2:在B组小鼠肠道内滴注一定浓度的      , 重现了实验1的结果。

    这就表明,肠道内V菌通过乳酸消除后产生的丙酸盐来改善运动能力,而运动又能使肠道内V菌数量增加,所以要加强训练以提升运动能力。

    根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从员选取“多名”运动员,其目的与下列     相同。
    A、测量某一植物的株高时,要“多次”测量。 B、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时,要取用“多粒”种子 C、探究温度对蛋白酶活性的影响时,要设置“多个“不同的温度
    (2)、实验1可得出的结论是
    (3)、实验2空白处应填
    (4)、若要进一步说明长期运动对肠道中V菌数量的影响,则长期运动人员肠道中V菌的平均数量应久坐人员肠道中V菌的平均数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15. 在研究碱的性质时,向充满CO2的矿泉水瓶里加入少量Ca(OH)2溶液,拧紧瓶盖并振荡,瓶变瘪,但溶液中并未出现浑浊,那么Ca(OH)2溶液是否与CO2反应呢?于是同学们进行了猜想和实验:

    猜想一:Ca(OH)2溶液与CO2不反应,是CO2溶于水导致瓶内气压变小而变瘪。

    猜想二:Ca(OH)2溶液与CO2反应,生成了可溶性物质。

    实验

    步骤与操作

    出实验现象与结果

    结论

    1.取2个相同的软塑料瓶,分别集满CO2气体,编号为A、B。

    两瓶内气体无色透明,瓶子形状正常

    Ca(OH)2溶液与CO2发生了化学反应

    分别向A、B两瓶中加入等量的饱和Ca(OH)2溶液和  ?  , 立即拧紧瓶盖并振荡。

    两瓶内液体未出现浑浊,两瓶均变瘪,A瓶变瘪程度更大。

    测出反应前Ca(OH)2溶液的pH。

    大于7。

    测出反应后A瓶内液体的pH。

    小于7。

    (1)、将表中“?”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2)、能判断“Ca(OH)2溶液与CO2发生化学反应”的依据:
    (3)、查阅资料得知:A瓶中未出现浑浊是因为过量的CO2与H2O和CaCO3反应生成可溶性的Ca(HCO32。有人提出,只要利用现有装置和试剂,对实验一稍作补充或改进就能观察到浑浊现象,请简要说明你的做法:
  • 16. 在不打破鸡蛋的前提下,如何有效判断自然状态下保存的未知产出日期的鸡蛋新鲜度?小科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刚产出的鸡蛋密度相近,冷却后里面内容物收缩,会在蛋的一端形成气室。一般的鸡蛋一端大(称为钝端)、一端小(称为尖端)。蛋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表面有很多微小气孔,以便于蛋内外的气体交换,同时蛋内水分可通过气孔排出。

    【实验过程】任选自然状态下保存的、大小相近的同一批适龄健康的母鸡于不同日期产出的鸡蛋20枚,将它们轻放在水中,观察静止后状态。

    【实验现象】⑴4枚鸡蛋漂浮在水面上,其余16枚鸡蛋沉于水底。

    ⑵沉于水底鸡蛋的钝端与尖端的连线与水平底面之间有一个夹角,记为θ。16枚鸡蛋的θ大小不一,但尖端基本上比钝端更靠近底面,如图所示是其中3枚鸡蛋在水中静止时的状态。

    【思考与分析】鸡蛋的新鲜度会影响它的气室大小、密度大小和θ大小

    ⑶从实验现象可知:鸡蛋的气室位置在鸡蛋的(填“钝端”或“尖端”)附近。

    ⑷θ大小与气室占整个鸡蛋的体积比有关,图中3枚鸡蛋气室占整个鸡蛋的体积比从高到低排

    序为。由此可以从θ大小初步判断鸡蛋的新鲜度。

    ⑸自然状态下,随着鸡蛋存放时间变长,鸡蛋的会变小从而使鸡蛋的密度变小。可以判断,实验中漂浮在水面上的鸡蛋存放时间较久。

  • 17. 除H2、CO能还原氧化铜外,CH4及其它一些具有还原性的气体也能与氧化铜发生反应。如:加热时,CH4能与CuO反应生成Cu、CO2和H2O。某拓展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装置省略),分别对有关气体问题进行探究。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探究Ⅰ】对已知气体性质的探究。

    将CH4气体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规范实验,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填序号);

    ①A装置中的黑色粉末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

    ②B装置中的固体由白色变蓝色

    ③C装置中溶液变浑浊

    (2)、【探究Ⅱ】对气体组成的探究。

    气体X可能由H2、CH4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同学们按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对其组成进行探究。

    ①C装置中溶液变浑浊,可证明气体X中含有

    ②根据B装置中的固体由白色变蓝色的现象,得出气体X中含有H2的结论,请对此结论作出评价,并说明理由

    (3)、【探究Ⅲ】对未知气体的探究。

    将某火箭燃料X通过如图所示装置,观察到A装置中的黑色粉末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B装置中的固体由白色变蓝色,C装置中溶液不变浑浊。C中导出的气体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已知燃料X是由2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2。根据现象及信息推断并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 小金利用图示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及产物检验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在确保装置气密性良好的基础上,按图示在各装置中添加药品;

    步骤2:缓慢推注射器活塞,利用甲酸(一种无色溶液,溶质为HCOOH)与浓硫酸在80℃水浴的条件下制

    备一氧化碳(反应原理:HCOOH H2SO4 CO↑+H2O);

    步骤3:待万用瓶中澄清石灰水下降至安全线以下后再点燃酒精灯,当W型管右侧弯管处的氧化铁全部

    变为黑色时,继续加热2分钟后熄灭酒精灯;

    步骤4:撤去酒精灯和盛热水的烧杯,用磁铁吸引黑色物质至W型管左侧弯管处进行固体产物的检验。

    (1)、进行气密性检査时,可在万用瓶中盛适量水,然后推注射器活塞,当观察到(填写现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点燃酒精灯前,需要“待万用瓶中澄清石灰水下降至安全线以下”的原因是
    (3)、步骤3后,W型管左侧弯管处为反应后得到的稀硫酸,若固体产物全部是铁,步骤4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19. 某班同学在实验室做“测定小灯泡额定电功率”的分组实验。

    实验老师提供给各小组的实验器材如下:规格为“3.8V”的小灯泡、学生电源(电压恒为6V)、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0~15V)、滑动变阻器(“20Ω 1A”)、开关各一只,导线若干。

    (1)、小金组按图甲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压表的示数为3.8伏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瓦;
    (2)、小丽组同学发现,实验桌上的电压表0~15V的量程已损坏,其它器材完好。他们经讨论后认为,用该电压表0~3V的量程,通过改变电压表的连接位置也能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他们的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一:按图甲电路先将电压表(0~3V)接在小灯泡两端,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3伏,断开开关,拆下电压表;

    步骤二: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变,再将该电压表接在两端;

    步骤三: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填“左”或“右”)移动,直到电压表示数为伏,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算出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

    反思:实验原理相同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实验途径来完成实验。

  • 20. 医学上,头发密度是指头发覆盖区域内单位面积头发的数量。某科研人员为研究头发密度,选择76位不同年龄和性别的健康志愿者,将头发覆盖区划分为顶部、枕部和左右两侧四个等面积的区域,分别在四个区域内随机取相同面积进行测量。实验相关数据记录如表。

    表一:不同年龄头发密度

    年龄段(岁)

    人数(人)

    头发密度(根/厘米2

    18~29

    24

    142~150

    30~39

    18

    136~145

    40~49

    17

    129~137

    50~60

    17

    125~132

    表二:不同部位头发密度

    部位

    头发密度(根/厘米²)

    顶部

    167

    枕部

    156

    左侧

    119

    右侧

    118

    (1)、测量头发密度时,把志愿者的头发剪短,然后用皮肤镜轻压测量部位,再拍照取样,并用电脑打开照片,如图所示。推测皮肤镜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是 。
    (2)、分析表一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3)、表二是某位志愿者不同部位的头发密度,分析该志愿者可能处于哪个年龄段?并说明你的分析过程。
  • 21. 降落伞是让人或物体从空中安全降落到地面的一种工具,广泛用于应急救生、空投物资等。某STEM项目学习小组同学对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产生了兴趣,并开展了以下探究。

    【实验器材】 ①纱布、棉布、防水布;②小沙包若干;③剪刀、刻度尺、透明胶带、绳子、天平。

    【提出问题】 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建立假设】

    假设一: 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伞面材料有关;

    假设二: 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伞面面积有关;

    假设三: 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伞和重物的总质量有关。

    (1)、【收集证据】 如图,将沙包挂在降落伞上,并使它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实验时,同学们发现实验器材中缺少一种测量工具.

    (2)、完善实验器材后继续实验,获得以下数据。

    组别

    伞面材料

    伞面面积
    (cm2)

    伞和重物的总质量(g)

    降落时间(s)

    第 1 次

    第 2 次

    第 3 次

    平均

    1

    纱布

    1200

    100

    8.6

    8.5

    8.7

    8.6

    2

    棉布

    1200

    100

    9.3

    9.5

    9.4

    9.4

    3

    防水布

    1200

    130

    10.7

    10.8

    10.9

    10.8

    4

    防水布

    1500

    130

    13.1

    13.4

    13.4

    13.3

    【得出结论】分析上述数据, 发现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有关。

    (3)、【思考讨论】 进一步分析发现,针对建立的假设,所收集的证据并不完整,请你在答题卷的表格中将实验方案补充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