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九上第16课《早期殖民掠夺》同步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0-09-03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三角贸易”是15—19世纪西方殖民掠夺的一个重要方式。读下面《三角贸易示意图》,其中航程B贩运的主要是( )

    A、枪支和工艺品 B、香料和布匹 C、黑人奴隶 D、黄金和白银
  • 2. 给下列事件确定一个主题:贩卖奴隶、种族灭绝、劫掠财富。恰当的是(    )
    A、黑人的命运 B、新航路的开辟 C、民族解放运动 D、早期殖民扩张
  • 3. 它是18世纪时最大的殖民帝国,号称“日不落帝国”,“它”是指(    )
    A、西班牙 B、英国 C、法国 D、美国
  • 4. 下列示意图中,正确反映“三角贸易”航路的是(    )
    A、 B、 C、 D、
  • 5. 16世纪,葡萄牙人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建立了一些殖民据点与商站,其中包括中国的( )
    A、台湾 B、海南 C、香港 D、澳门
  • 6. 17世纪时,荷兰有“海上马车夫”之称,对此理解确切的是(   )
    A、荷兰的造船业最发达 B、荷兰经济非常落后,只能依靠替别国运输商品赚钱 C、荷兰成为当时世界头号贸易强国 D、荷兰的交通运输业发达
  • 7.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从非洲贩卖黑人奴隶到美洲的根源是(   )
    A、黑人奴隶劳动能力强 B、黑人奴隶价格便宜 C、开发美洲需要大量劳动力 D、美洲是黑人的故乡
  • 8.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宣布,每年8月23日为“废除奴隶贸易国际纪念日”。16世纪起,欧洲殖民者就在进行着罪恶的奴隶贸易。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最早进行这一贸易的是英国人 B、它使非洲丧失了大量精壮劳力 C、它为非洲输送了大量劳动力 D、它给印第安人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 9. 经过不断殖民扩张、争霸,英国最终成为“日不落帝国”,拥有了巨大的海外市场,在此过程中英国打败的竞争对手有(    )

    ①西班牙

    ②荷兰

    ③法国

    ④俄国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 10. 17-18世纪,英荷、英法之间战争频繁,其目的是为了(    )
    A、争夺海上霸权 B、争夺世界霸权 C、争夺欧洲霸权 D、争夺殖民霸权
  • 11. 下面是一组关于“三角贸易”的图片。图片反映了(    )

    A、三角贸易的血腥性 B、欧洲对劳动力的需求 C、三角贸易的全过程 D、非洲人口过剩的状况
  • 12. 据统计,在16世纪的前25年中,有12000名奴隶被贩运,在之后的25年中这一数字达到了40000人,在1550年至1575年间更是超过了60000人。15-19世纪的近400年间,黑奴贸易使非洲丧失了上亿的人口。这反映了奴隶贸易(    )
    A、加速了西欧的资本原始积累 B、给非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C、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把欧洲文化传播到了殖民地
  • 13. 欧洲人向美洲输出工业品,及其用工业品(从非洲)换来的黑人奴隶,在美洲换成白银,再把这些白银运回欧洲,再购买亚洲的生丝、绸缎、棉布、瓷器、茶叶、香料、胡椒。材料说明(    )
    A、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最终确立 B、亚洲和美洲已经成为西方工业品市场 C、亚洲成为当时世界经济贸易中心 D、三角贸易是西欧资本积累的重要途径
  • 14. 1651年,英国政府针对海上贸易的主要竞争对手荷兰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凡是涉及英国货物的海上运输,必须由英国船只或商品生产国的船只运送,不能由其他任何国家(主要是指荷兰)运送。这反映了( )
    A、英荷争当世界霸主 B、荷兰不满英国制裁 C、荷兰企图独霸贸易市场 D、英国压制荷兰的海上贸易
  • 15. 所谓全球史观,简而言之就是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客观公平地看待历史。如果以这种角度看殖民扩张应该是(    )
    A、冲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 B、极大地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C、给亚非拉造成了无穷尽的苦难 D、“带着血泪的进步”

二、材料分析题

  •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它促使了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在于人的觉醒,使人们把关注的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它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试验的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确立开辟了道路。

    ──《图说天下世界历史系列:文艺复兴》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材料三:“三角贸易”兴起于16世纪,在17﹣18世纪成为最重要的洲际贸易,因涉及欧洲、非洲和美洲三地,且其主要商路连接成三角形,故称“三角贸易”。满载着枪支、纺织品、铁器和奢侈品等货物的商船,从利物浦等欧洲港口“出程”;到达非洲后,用上述商品交换被掠来的非洲黑人,然后经大西洋西航美洲,此为“中程”;商船到达美洲后,以这些黑人换取蔗糖、咖啡、烟草、棉花等物品,再运回欧洲,此乃“归程”。一次“三角贸易”的航程,大约需时半年,可做三笔生意,获得数倍的利润。利物浦等城市因此兴盛起来。

    ──据艾里克•威廉斯《资本主义与奴隶制度》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它”促使欧洲人的精神世界关注点发生的变化,并总结“它”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标注的航线A的开辟者。
    (3)、“三角贸易”中的“三角”所指的地方是什么?指出欧洲人在“三角贸易”中充当的角色。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进程的主要特征。
  •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19世纪“三角贸易”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当英国殖民者占领孟加拉后,他们首先窃取了孟加拉的国库,仅此一项,就给英国带来了3700多万英镑。……东印度公司使印度人民遭受了无穷的灾难,仅1770年的大饥荒就饿死1000万人,占孟加拉人口的三分之一。

    (1)、仔细观察材料一的示意图,说出“三角贸易”的基本内容。
    (2)、结合材料二说出英国最早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重要条件。
    (3)、根据两则材料,概述这些现象对西方和东方造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