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沙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0-09-01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生活中的变化,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玉石“变”手镯   B、高粱“变”美酒 C、树根“变”树雕   D、玩具机器人“变”形
  • 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检验气密性 B、添加酒精         C、闻气体气味 D、加固体药品
  • 3.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放热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放热
  • 4. 下列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A、氮气    B、汞    C、水    D、氯化钠
  • 5.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   B、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D、氧气可以做燃料
  • 6. 据报道,我国科学家发现一种氢钠化合物(化学式为Na2H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2He中Na为+1价,He为-1价 B、Na2He中Na、He元素质量比为2:1 C、Na2He中既含金属元素,又含稀有气体元素 D、稀有气体很稳定,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
  • 7. “84消毒剂”是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液。制备次氯酸钠的原理可表示为: 2NaOH+Cl2=NaClO+X+H2O ,则X的化学式是(   )
    A、Na2O   B、NaCl   C、NaH   D、NaClO2
  • 8. 炼铁炉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原子)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变化 C、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不变 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变化
  • 9. 下列实验事实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是(   )

    选项

    实验事实

    观点

    A

    100g水变成100g水蒸气

    质量守恒定律

    B

    水电解可得到氢气和氧气

    分子是可分的

    C

    少量白糖加入水中,不久“消失”

    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D

    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0mL

    微粒间存在间隔

    A、A   B、B   C、C   D、D
  • 10.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一定含有氧元素 B、同种元素的粒子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二氧化锰可以加快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所以二氧化锰可以做任何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D、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所以任何原子的原子核内都含有质子和中子
  • 11. 相同质量的NO2、H2O、CO2、SO2四种物质的分子中含原子数目最多的(   )
    A、NO2   B、H2O   C、CO2   D、SO2
  • 12. 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关系的是(   )
    A、 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点燃红磷 B、 等体积、等浓度的双氧水制取氧气 C、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D、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二、多选题

  • 13. 下列几幅图是初中化学教材中的实验,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实验①乙试管中能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 B、通过实验②可将浑浊的水净化为纯净物 C、通过实验③可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实验④中两瓶中的澄清石灰水都变浑浊
  • 14. 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内发生的某化学反应,测得t1和t2时各物质的质量见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M

    N

    P

    Q

    t1时的质量/g

    51

    9

    3

    17

    t2时的质量/g

    23

    3

    x

    51

    A、x的值小于3 B、Q一定不是单质 C、该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 D、M与N的质量变化比为14:3

三、填空题

  • 15. 用适当的元素符号或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填空:
    (1)、氦气
    (2)、2个氢分子
    (3)、2个铁离子
    (4)、硫元素的+6价氧化物
  • 16.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如下,请回答:

    (1)、只能除去水中固态杂质的设备是(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 过滤池

    B 吸附池

    C 清水池

    (2)、通常使用的絮凝剂是明矾,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之从水中出来。
    (3)、我国有关部门规定,经上述流程净化后进入用户的饮用水含铁<0.3mg·L-1 , 含铜(1.0mg·L-1 , ……。)其中的“铁、铜”指的是(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 原子

    B 分子

    C 元素

  • 17. 硝酸铵(NH4NO3)是汽车安全气囊中经常用到的填充物,因汽车受到撞击,导致气囊中的硝酸铵分解而发生爆炸,生成空气中常见的两种物质和一种常见的液体氧化物,使气囊鼓起,避免人员受到伤害,根据以上信息,请写出汽车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该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由变为 ,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18. 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甲、乙是组成元素

    相同的化合物,丙是单质;甲、乙在常温下均为液体,在一定条件下均可分解成丙;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经略去)。

    则:甲的化学式为

    丙转化成乙的化学方程式为

    从微观的角度解释甲、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

  • 19.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
    (2)、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为: ++ ,根据以上信息,判断淀粉的组成
    (3)、如图鸟和鱼在水中可以共同生存,制作鸟笼的高分子薄膜具有什么性质

  • 20.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请为下列实验操作各选一种常见的化学仪器,用字母序号回答:

    (1)、可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2)、用于夹持铁丝烧的仪器是
    (3)、可用作加液器和过滤器的仪器是
    (4)、可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

四、简答题

  • 21. 模型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
    (1)、如图是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X的数值为

    ②“11”指的是

    ③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填离子符号)。

    (2)、下图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示意图。

    ①在A、B和C中,能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是(填标号)。

    ②从图中可见,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有关。

    ③举一个能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的生活事例:

  • 22. 我国纪念2019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会导致水体污染,请写出水体污染的一点危害
    (2)、回答出一点防治水体污染的措施
    (3)、请举出一例你在生活中的节水方法
  • 23. 食品保鲜的方法很多,其中包括真空包装或在包装袋中充入不活泼气体,请问:
    (1)、为什么真空包装能延长食品保质期?
    (2)、若采用充入气体的保鲜方法,则应选择什么气体?(答出一种)。请说明理由:

五、科学探究题

  • 24. 小明同学欲通过化学实验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确定以“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为研究对象,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根据实验目的,小明应该测量的数据是(填“只有反应前”或“只有反应后”或“反应前、后”)整个反应装置(包括锥形瓶、气球和药品)的质量。
    (2)、实验步骤如下:①按如图方式放好仪器,使天平平衡,记录称量数据:

    ②将碳酸钠粉末全部倒入锥形瓶中,观察到锥形瓶中液体里出现的现象之一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当反应结束时,气球已经完全鼓起,小明发现天平的指针已经向右偏了,小明又重新称量,记录了数据。

    他感到困惑:其它操作均正常,实验现象与数据为何与预测结果不符?你认为出现该实验现象的合理解释最应该是下列各项中的(填序号)。

    A 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变少

    B 该反应生成物的总质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质量

    C 空气的浮力作用干扰了实验结果

    D 生成气体的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六、实验题

  • 25.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试管口放棉花的目的是;选择E装置收集氧气,当看到 , 说明气体收集满了。
    (3)、实验室常用亚硫酸钠和硫酸反应制取SO2 , SO2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的有毒气体,若选择图F装置收集SO2 , 气体应从导管口(填“b”或“c”)端进入,理由是。尾气必须要进行处理,其目的是
  • 26. 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课本上的实验装置做“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如图1所示),但测出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明显小于 15 ,请你参与探究:

    (提出问题)

    造成误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进课本上的实验装置?

    (查阅资料)

    ①红磷、白磷的一些性质如表:

    颜色、状态

    熔点/℃

    着火点/℃

    密度/(g/cm3

    红磷

    暗红色固体

    590

    240

    2.34

    白磷

    白色或黄色固体

    44.1

    40

    1.82

    ②铜能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

    (1)、(猜想与假没)

    甲同学:可能是导管内原含有空气,后来留有吸入的水,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乙同学:可能是瓶内残留气体中还有氧气。

    你还能作出的猜想是

    (2)、(交流与讨论)

    丙同学认为用木炭代替红磷,就可以消除误差,你认为他的猜想(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3)、他们利用金属的导热性,对课本上的实验装置进行了图2所示的改进(其他仪器忽略)。

    ①甲同学提出应把红磷换为白磷,理由是

    ②与课本上的实验装置相比较,该装置的一个优点是

    (4)、(探究与反思)

    为了验证乙同学的猜想,将铜粉放在残余气体中加热,观察到铜粉变黑色,证明乙同学的猜想(填“合理”或“不合理”)。

    (5)、大家用改进的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进行实验,待玻璃管冷却、管内白色的烟幕消失时,左玻璃管内的液面上升了1格,得到了较准确的结果。左玻璃管上端生成白色固体的有关化学方程式是:

七、计算题

  • 27. 化学家Tim Richard将分子结构简式像小狗的某有机物(如图所示)取名“小狗烯”(化学式为C26H26)。

    请计算:

    (1)、“小狗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小狗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是(填最简整数比)。
    (3)、16.9 g“小狗烯”中含碳元素克。(结果精确到0.1 g)
  • 28. 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8g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18.4g,请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各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