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2020中考真题分类汇编 常见的化合物、有机物
试卷更新日期:2020-08-28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读取液体体积 B、闻气味 C、测定溶液pH D、稀释浓硫酸2. 将稀盐酸分别滴入NaOH溶液和NaCl溶液中,充分混合后均无明显现象。混合后相关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为( )A、物质间均未发生化学反应 B、变化中都有新物质产生 C、混合后溶液酸碱性都不变 D、图甲可表示酸碱反应的实质3. 盛石灰水的试剂瓶存放久了,内壁常附有一层白膜,除去这层白膜最合适的试剂是( )A、蒸馏水 B、稀盐酸 C、硫酸铜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4. 七氟丙烷(C3HF7)灭火剂容易汽化不留残渣,适用于电器、精密仪器、图书档案等灭火。根据上述信息可以推测七氟丙烷具有的性质是( )A、导电性 B、腐蚀性 C、不助燃 D、沸点高5.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下列方案不可行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方案
A
Cu粉
Zn粉
加入足量CuCl2溶液后过滤、洗涤、干燥
B
CO气体
CO2气体
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干燥
C
NaCl固体
Na2CO3固体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后蒸发
D
BaCO3固体
BaCl2固体
加水溶解再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后蒸发
A、A B、B C、C D、D6. 如图是一款变色眼镜,它的镜片内含有溴化银和氧化铜。在强光照射下,溴化银分解成单质溴和银,镜片颜色变深;当光线变暗时,溴和银在氧化铜催化作用下,又立即化合成溴化银,镜片颜色变浅。有关该眼镜的说法错误的是( )A、塑料是高分子合成材料 B、铜螺丝久置在潮湿的空气中会产生铜锈 C、溴化银分解后,银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D、溴和银化合成溴化银前后,氧化铜化学性质不变7. 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人们找到物质变化的证据。下列四组研究化学反应快慢的对比实验中,各组所用溶液浓度相同且适宜、所用固体表面积相同,其中现象最不明显的一组是( )A、 B、 C、 D、8. 新鲜果汁是常见的饮料,下列四种饮料呈弱碱性的是( )A、柠檬汁(pH:2~3) B、苹果汁(pH:3~4) C、西瓜汁(pH:5~6) D、玉米汁(pH:7~8)9. 下列物质是某食品配料中的主要成分, 其中属于无机化合物的是( )A、淀粉 B、食盐 C、食用油 D、白砂糖10. 学习了物质分类与转化规律后,某同学绘制了部分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关系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相邻两类物质的反应,其中不能用于制取ZnCl2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1. 小金完成了图示实验①②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实验①中石灰水有剩余 B、实验②中有气泡产生 C、实验③中没有明显现象 D、实验③所得溶液中一定含CaCl2和NaCl12. 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进行的操作,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操作
A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后,回收其中的二氧化锰
将反应得到的混合物溶解后直接加热蒸发
B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人到集气瓶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C
鉴别盐酸和硫酸
取样后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变浑浊
D
比较铜和银的化学活动性顺序
将两种金属与等质量且同浓度的盐酸反应,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
A、A B、B C、C D、D13. 某锥形瓶内盛有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100g,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锥形瓶内溶液质量m1与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m2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至A点时,所加NaOH溶液的质量为40g B、反应至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CuCl2和NaCl C、反应至B点时,锥形瓶内溶液的质量为280.4g D、反应至B点时,锥形瓶内溶液中NaCl的质量为23.4g二、填空题
-
14. 向一定质量的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2CO3溶液,并振荡。如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随加入Na₂CO3溶液质量的变化情况。图线AB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 , 在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15. 厨房里有两瓶白色固体,分别为食盐(NaCl) 和纯碱(Na2CO3)。(1)、可用于腌制肉类和蔬菜,使食物不易腐败的是。(2)、为鉴别这两种物质,某同学取少量白色固体,进行如下实验。
方案一:分别滴加少量食醋,有气泡产生的是。
方案二:加水溶解,分别滴加溶液,有沉淀产生的是纯碱。
16. 根据物质的特征反应进行物质的鉴别是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氯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分别标为A和B。鉴别试剂有无色酚酞试液、稀盐酸和硝酸银溶液。某同学选用无色酚酞试液进行鉴别,发现A溶液不变色,由此可确定A是溶液。他还可以选择上述试剂中的进行鉴别。17. 铁的化合物有广泛用途,如碳酸亚铁(FeCO3)可作补血剂。某硫酸厂产生的炉渣中除了有Fe2O3、FeO,还有一定量的SiO2。兴趣小组利用炉渣尝试制备FeCO3 , 其流程如下:【已知:Fe+Fe2(SO4)3=3FeSO4;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
(1)、操作①的名称是。(2)、溶液A中的溶质除H2SO4外,还存在。(3)、上述流程中生成固体c的化学方程式。三、实验探究题
-
18. 某同学要在一块空地上种植作物,于是对这块空地的土壤酸碱度进行测定。(1)、在空地上确定5~6个位置进行取样测定壤酸碱度。以下三种取样位置设定合理的是。(2)、将采集到的土样进行处理后,用玻璃棒蘸取土壤浸出液,滴在上,将其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色.确定了空地土壤的pH约为7.查阅资料,常见作物最适宜生长的土壤pH范围如下表,则这块空地上适合种植的作物有。
作物
大蒜
丝瓜
茄子
沙枣
最适pH范围
5.6~6.0
6.0~6.5
6.8~7.3
8.0~8.7
19. 氯气(Cl2)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它可溶于水,得到黄绿色的氯水。它易与氢氧化钠反应,不与硫酸反应。(1)、小明对氯气溶于水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提出了两种假设:假设1:氯气溶于水的过程中只有物理变化
假设2:氯气溶于水的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小明向氯水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发现溶液先变红后褪色。由溶液变红可知氯水显 性,从而知道氯气溶于水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假设2成立。
(2)、小明对褪色现象产生了兴趣,查阅资料后了解到氯水有漂白性。氯水中有氯气分子,还有氯气与水反应得到的盐酸和次氯酸(HClO)。他对氯水的漂白性提出了3种假设:A.盐酸有漂白性
B.氯气有漂白性
C.次氯酸有漂白性
经过认真思考,小明否定了假设A,请写出依据 。
实验室制备的氯气往往带有水蒸气和其他杂质。为了探究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必须要用纯净、干燥的氯气。图甲是小明为了干燥氯气所设计的装置图。请在图甲中将广口瓶中的导管画完整,并在图中的处写出试剂名称。最后,将经过除杂后得到的干燥氯气通入装有有色布条的试管中(如图乙),布条颜色不变。得出结论:氯气不具有漂白性。
(3)、次氯酸除有漂白性外还有不稳定性。小明设计了一套装置,收集到一试管次氯酸见光分解后生成的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发现木条复燃,说明分解产物中含有。20. 在“探究稀盐酸和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实验中,小科发现镁带与稀盐酸反应后的试管内出现了灰白沉淀。【提出问题】灰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
【提出猜想】小科在老师指导下,猜想灰白色沉淀是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
①镁;②氯化镁;③氢氧化镁;④碱式氯化镁[Mg(OH)Cl]。
老师肯定了小科的猜想,并鼓励他继续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步骤一:将上述镁带与稀盐酸反应后试管内的物质过滤,得到滤液和灰白色滤渣。
步骤二:取滤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镁粉末,粉末全部溶解。
步骤三:取少量灰白色滤渣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无其他现象。
步骤四:将剩余滤渣用蒸馏水充分洗涤。取洗涤后的滤渣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硝酸,滤渣全部溶解,再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实验反思及结论】
(1)、从步骤二可知,灰白色沉淀不可能是氯化镁,因为滤液是氯化镁的(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2)、从步骤三可知,该沉淀中没有。(3)、步骤四中将滤渣用蒸馏水充分洗涤是为了。(4)、根据实验探究可知,该反应产生的灰白色沉淀中一定含有。21. 某兴趣小组对“稀盐酸与石灰石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展开了系列实验(稀盐酸与石灰石中杂质不反应)。【实验操作】取一块状石灰石于试管中,往试管中加入5毫升稀盐酸。
【实验现象】①开始时固体表面有大量气泡;②反应停止后,试管底部有块状固体残留、固体表面无气泡;③试管内溶液无色。
(1)、【初步分析】反应停止后,某同学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进行初步判断,得出了石灰石没有反应完的结论。支持该同学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填上述实验现象的序号)。(2)、【小组讨论】大家讨论后认为,要判断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可以从液体和固体两条途径进行探究:一是探究残留液体中是否还有盐酸;二是探究残留块状固体中是否还有碳酸钙。【继续探究】对原残留液体是否还有盐酸的探究,有同学取原残留液体,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于是根据这一现象,得出了原残留液体中存在盐酸的结论。但小金认为根据这一现象是不能得出原残留液中存在盐酸的结论,小金的理由是。
(3)、探究原残留液体中是否还有盐酸,真正需要检验的离子是 。(4)、探究残留块状固体中是否还有碳酸钙。小丽取原残留块状固体用水洗净后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出现了的现象,于是得出残留块状固体中还存在碳酸钙。【实验结论】在原反应结束时,稀盐酸与石灰石没有恰好完全反应,石灰石中碳酸钙有剩余。
22. 做酸碱实验时,小敏将稀盐酸逐滴加到氢氧化钡溶液中(如图),发现一直无明显现象,突然想起忘记加无色酚酞试液,为探究反应的进程,过程如下:(已知BaCl2溶液呈中性)(1)、【建立猜想】①氢氧化钡过量②盐酸过量③(2)、【实验设计】步骤一: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不变色,得出猜想①错误。步骤二:继续探究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Ⅰ
重新取样,滴加少量AgNO3溶液
白色沉淀
猜想②正确
Ⅱ
重新取样,滴加足量Na2CO3溶液
▲
猜想②正确
白色沉淀
猜想③正确
①对方案Ⅰ的结论进行评价:。
②表格空白处的实验现象是:。
(3)、【表达交流】为确定猜想②是否正确,还可以选择的试剂有 _________。A、紫色石蕊试液 B、铜片 C、铁锈23. 一种制备氢氧化镁的生产流程如图所示,MgCl2和NaOH按恰好完全反应的比例加料(1)、写出步骤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x=(3)、过滤得到的粗产品还要经过洗涤,洗涤时主要除去的杂质是。(4)、上述流程中若用下列物质代替氢氧化钠,也能制得氢氧化镁的是①盐酸 ②氯化钙 ③氨水 ④硫酸镁
四、解答题
-
24.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组成,小明称取了9.3克粉末,向其中加入100克7.3%的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完全逸出(忽略其他物质逸出),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07.1克。用pH试纸检测溶液呈中性。(1)、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这包白色粉末的成分为。(3)、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5. 小明利用稀硫酸与生锈的铁屑反应制取硫酸亚铁,实验流程如下:
资料:①Fe2(SO4)3+Fe=3FeSO4;②硫酸亚铁容易被氧化为硫酸铁等物质。
(1)、配制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需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克。(2)、写出该实验中的一条化学方程式(除资料①中的反应外)。。(3)、稀硫酸与生锈的铁屑充分反应后,要确保铁有少量剩余,其目的是。26. 将12.9克NaCl和Na2CO3固体混合物完全溶于水中形成溶液,再将75克CaCl2溶液分5次加入到该溶液中,充分反应,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序号
1
2
3
4
5
加入CaCl2溶液质量/克
15
15
15
15
15
生成沉淀的总质量/克
3
m
9
10
10
求:
(1)、表格中m的数值是。(2)、溶液中Na2CO3完全反应是在第次实验。(3)、固体混合物Na2CO3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4)、请画出上述过程中溶液中NaCl质量的变化图。27. 复方碳酸氢钠片是一种常用的抗酸剂药物,口服后能迅速中和胃酸,用于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等症状。复方碳酸氢钠片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其他成分可溶于水但不参与反应),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某科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药片中碳酸氢钠的含量做了以下实验:先将复方碳酸氢钠片制成粉末,取10克分多次放入盛有100克稀盐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测出加入的粉末质量和反应后的溶液质量,两者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实验后,兴趣小组又往烧杯中加入少量粉末,观察到 , 说明上述实验结束时稀盐酸过量。(2)、计算复方碳酸氢钠片中碳酸氢钠的含量。(3)、计算10克粉末与稀盐酸反应后所得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