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20年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墨子》 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0-08-31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譬之如医之人之疾者然     攻:治疗 B、察乱何自起               当:应当 C、天下之乱物,此而已矣     具:完备、齐全 D、不可以不爱人者           劝:鼓励
  •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必知乱之所自起,能治之  三人行,必有我师 B、不知乱所自起   臣子不孝君父 C、圣人治天下为事者也  故窃异室利其室 D、也   当察乱自起
  • 3. 下列有关文言句式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治乱者何独不然 宾语前置句,应为“治乱者独不然何” B、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 判断句,“……也”表判断 C、当察乱何自起 宾语前置句,应为“当察乱自何起” D、子自爱,不爱父 宾语前置句,应为“子爱自,不爱父”
  • 4. 下列有关词类活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父而自利 亏: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损失 B、故亏臣而自 利: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利 C、虽父之不子 慈:形容词用作动词,疼爱 D、异家以利其家 乱: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乱
  • 5.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墨子,名翟,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兼爱”“非攻”等观点。 B、《墨子》一书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编。墨家学说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学并称“显学”。 C、儒家讲“爱人”,墨家讲“兼爱”。前者强调“亲亲”“尊尊”的等级差别,后者主张“爱”没有等级差别。 D、《周礼》中曾记录“邦”和“国”的区别,“大曰邦,小曰国”;而“家”指卿大夫的封地。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墨子是先秦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天下“非儒即墨”,墨子甚至可以和孔子      。实际上,墨子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思想家,还是一位出色的科学家。墨子的著作中很多关于物理、数学、机械制造方面的论述,所以也有人认为墨子是中国科学家的鼻祖,被尊为“科圣”

        在力学方面,墨子首先定义了力。《墨经》中说:“力,刑之所以奋也。”即物体运动是因为有力的作用。(    )。墨子的另一重要      是提出了杠杆原理。早于阿基米德200多年,墨子就对杠杆平衡原理有过深刻的      。他将阻力称为“重”,阻力臂叫“本”,施力叫“权”,施力臂叫“标”。《墨经》说,“衡而必正,说在得”,“衡,加重于其一旁,必捶。权重相若也相衡,则本短标长。两加焉,重相若,则标必下,标得权也”。意思就是如果两边重量相等,则杠杆必定是      的,如果在其中一边增加重量,另一边必然会下垂。权重相当,即施力和阻力相当的时候,才能两边平衡。这时必定是“本短标长”,即阻力臂短于施力臂。如果在两边增加相等重量,则“标”这一端必定下垂,这种情况就叫“标得权”。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并驾齐驱  贡献  诠释  水平 B、等量齐观  奉献  诠注  平衡 C、等量齐观  贡献  诠注  水平 D、并驾齐驱  奉献  诠释  平衡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墨子的著作中有很多关于物理、数学、机械制造方面的论述,所以也有人认为墨子是中国科学家的鼻祖,将其尊为“科圣”。 B、墨子在其著作中论述了很多关于物理、数学、机械制造方面的知识,所以也有人认为墨子是中国科学家的鼻祖,被尊为“科圣”。 C、墨子的著作中有很多关于物理、数学、机械制造方面的论述,所以也有人认为墨子是中国科学家的鼻祖,被尊为“科圣”。 D、墨子的著作中很多关于物理、数学、机械制造方面的论述,所以也有人认为墨子是中国科学家的鼻祖,将其尊为“科圣”。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牛顿第一定律与其理论相似,也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力学基础 B、奠定现代物理学中力学基础的牛顿第一定律与其理论相似 C、这与奠定现代物理学中力学基础的牛顿第一定律是相似的 D、牛顿在现代物理学中的力学基础上的贡献与墨子是相似的

二、语言表达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与图表,请为“别墨”下一个定义。要求:内容尽可能全面,不得超过50字。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别墨》篇,据《庄子•天下》篇,谓墨家两派,一为相里勤,二为南方之墨者,且谓两派“俱诵《墨经》,而倍谲不同,相谓别墨;以坚白同异之辩相訾,以觭偶不仵之辞相应”,是墨家之后人,于宗教的墨学之外,另分出一派科学的墨学。此派墨家自号为别墨。别墨,犹言新墨。于是以为今本《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六篇,皆为别墨所作。据胡氏之说,则相里勤、五侯之徒,与夫南方之墨者苦获、已齿、邓陵子之属,均由墨家而流为专门名家矣。其表如下:

三、文言文阅读

  •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子墨子言曰:“昔者三代圣王禹汤文武方为政乎天下之时,曰:必务举孝子而劝之事亲,尊贤良之人而教之为善。是故出政施教赏善罚暴且以为若此则天下之乱也将属可得而治也社稷之危也将属可得而定也若以为不然昔桀之所乱汤治之纣之所乱武王治之。当此之时,世不渝而民不 , 上变政而民改俗。昔三代暴王桀纣幽厉 , 贵为天子,富有天下,于此乎,不而其耳目之欲,而从其心意之辟,外之驱骋、田猎、毕弋,内湛酒乐,而不其国家百姓之政,繁为无用,暴逆百姓,遂失其宗庙。其言不曰:‘吾罢不肖,吾听治不强。’必曰:‘吾命固将失。’虽昔也三代罢不肖之民,亦犹此也。不能善事亲戚君长,甚恶恭俭而好简易,贪饮食而惰从事,衣食之财不足,是以身有陷乎饥寒冻馁之忧。其言不曰‘吾罢不肖,吾从事不强’,又曰‘吾命固将穷’。”

        是故子墨子曰:“今也王公大人之所以蚤朝晏退,听狱治政,终朝均分,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治,不强必乱,强必宁,不强必危。故不敢怠倦。……王公大人怠听狱治政,卿大夫怠乎治官府,则我以为天下必乱矣。农夫怠乎耕稼树艺,妇人怠乎纺绩织纴,则我以为天下衣食之财将必不足矣。若以为政乎天下,上以事天鬼,天鬼不使;下以持养百姓,百姓不利,必离散不可得用也。是以入守则不固,出诛则不胜。故虽昔者三代暴王桀纣幽厉之所以共抎其国家,倾覆其社稷者,此也。”是故子墨子言曰:“今天下之士君子,中实将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有命者之言,不可不强非也。曰:命者,暴王所作,穷人所术,非仁者之言也。今之为仁义者,将不可不察而强非者,此也。”

    (选自《墨子•非命下》,有删改)

    (1)、对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不渝而民不       易:改变 B、不而其耳目之欲      矫:假借 C、而不其国家百姓之政  顾:顾念 D、吾命固将            穷:贫穷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内湛酒乐     冰,水为之,而寒 B、吾命固将失   天下乱物,具此而已矣 C、听狱治政   壮士,能复饮 D、倾覆社稷者   盗爱室,不爱异室
    (3)、下列对文士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是故出政/施教赏善罚暴/且以为若此/则天下之乱/也将属可得而治也/社稷之危也/将属可得而定也/若以为不然/昔桀之所乱/汤治之/纣之所乱/武王治之 B、是故出政施教/赏善罚暴/且以为若此/则天下之乱也/将属可得而治也/社稷之危也/将属可得而定也/若以为不然/昔桀之所乱/汤治之/纣之所乱/武王治之 C、是故出政施教/赏善罚暴/且以为若此/则天下之乱也/将属可得/而治也社稷之危/也将属可得而定也/若以为不然/昔桀之所乱/汤治之/纣之所乱/武王治之 D、是故出政施教/赏善罚暴且以为/若此/则天下之乱也将属/可得而治也/社稷之危也/将属可得而定也/若以为不然/昔桀之所乱/汤治之/纣之所乱/武王治之
    (4)、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幽厉,在这里指周幽王与周厉王,而“幽”“厉”是后人为两个国君所设立的庙号。 B、宗庙,古时人们为亡灵建造的寄居所。宗庙制度规定,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 C、卿大夫,西周、春秋时国王及诸侯所分封的臣属;规定其要服从君命,辅助国君进行统治。 D、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土神和谷神是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拔孝子、尊重贤良、教人向善基本上是三代圣王在刚主持天下政事时的通用主张。 B、商汤治理夏桀的乱世现象,周武王治理商纣王的混乱局面,他们用自己的努力改变了风俗。 C、墨子的“非命”观是对那些自身不改变、不努力的统治者和百姓拿“命运”来说事的批判。 D、墨子认为,从前三代暴君导致国家灭亡、社稷倾覆的根本原因在于不能虚心釆纳谏议。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也王公大人之所以蚤朝晏退,听狱治政,终朝均分,而不敢怠倦者何也?

    ②今天下之士君子,中实将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有命者之言,不可不强非也。

    (7)、墨子的“非命”观给了你哪些为人为政的启示?请简要概括三点。
  • 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死者,故患有所不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

        (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日:‘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故?则冠履不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为。何不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选自《墨子•贵义》)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故患有所不也           辟:通“僻”,偏远 B、由是则可以辟而有不为也 患:担心 C、则冠履不手足之贵也     若:你 D、万事莫于义             贵:贵重
    (2)、下面各句+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所恶有甚死者  万事莫贵 B、不用也        C、何不也        必不 D、舍生取义者也  由是则生有不用也
    (3)、下面有关(甲)(乙)选段的内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甲)文用“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阐述了对“义”的认识,这与(乙)文中表达的观点是相同的。 B、(乙)文用“冠履与手足”“天下与身”的取舍,论证了万事莫贵于义的观点。 C、(甲)(乙)两文中的“义”是指为朋友而坚守的“道义”,而今天我们所说的“义”是指“正义”,两者截然不同。 D、(甲)(乙)两文的共同特点是都运用比喻论证来阐明观点,说理清楚透彻,很有教育意义。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