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九上第3课《古代印度》同步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0-08-30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我们常用1、2、3、4、5……来计数,发明这种计数法的是(    )
    A、古代阿拉伯人 B、古代埃及人 C、古代印度人 D、古代希腊人
  • 2. 孔雀王朝的首都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该城市是( )
    A、底比斯 B、华氏城 C、罗马城 D、巴格达
  • 3. 公元前1500年左右,侵入印度并建立许多小国家的是(    )
    A、雅利安人 B、古代埃及人 C、古代波斯人 D、苏美尔人
  • 4. 古印度文明最鼎盛时期是(    )
    A、哈拉帕时期 B、孔雀王朝时期 C、图特摩斯三世时期 D、摩亨佐·达罗时期
  • 5. 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大河流域产生的。与“种姓制度、创立佛教”相关的古代文明发祥地是(    )
    A、两河流域 B、尼罗河流域 C、黄河流域 D、印度河流域
  • 6. 阿育王在印度家喻户晓。按照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应属于哪个等级(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 7. 宗教的形成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与如图信息相关的宗教是( )

    时间:公元前6世纪

    地点:古代印度

    人物:乔达摩·悉达多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 8. 下列有关佛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 B、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 C、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 D、得到国王和富人的支持
  • 9. 古代印度社会里,商人的女儿不能嫁给官吏的儿子,这是因为(    )
    A、商人的财产相对多于官吏 B、官吏的财产多于商人 C、商人与官吏世代结下仇怨 D、种姓制度的严格限制
  • 10. 古代印度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明,作为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印度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下列与印度相关的古代文明成就是(    )
    A、帕特农神庙 B、《汉谟拉比法典》 C、公历的产生 D、发明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
  • 11. 社会制度影响人们的生活。根据古印度种姓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首陀罗也有一定的自由和产业 B、吠舍纳税供养婆罗门和刹帝利 C、刹帝利担任祭司和公职人员 D、国王和地方官员都属于婆罗门
  • 12. 古代四大文明古国为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他们的共同特点是( )
    A、位于大河流域 B、位于亚洲大陆 C、四面邻近海洋 D、处于内陆盆地
  • 13. “不依国主,佛事难成”说明了佛教的传播依赖于(  )
    A、统治者的支持 B、法律体系完备 C、民主政治发展 D、满足了人民的精神需要
  • 14. 某班级以话剧的形式再现古印度历史,下列台词中不正确的是(  )
    A、“本国王把持军政大权,国家唯我独尊” B、“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刹帝利” C、“我是一个拥有万贯家财的大商人,却屈居第三等级” D、“我很苦恼,我爱上了一个上一等级的姑娘,但我们不能步入婚礼殿堂”
  • 15. 根据种姓制度,古代印度社会分为四个等级:①吠舍;②婆罗门;③刹帝利;④首陀罗。其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③②④ D、④②③①

二、材料分析题

  •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一是“苦谛”,说明人生所经历的生、老、病、死等一切皆苦;第二是“集谛”,说明一切苦的原因在于欲望,有欲望就有行动,有行动就会造业(即通常所说的造孽),造业就不免受轮回(转生)之苦;第三是“灭谛”,说明必须消灭一切欲望,达到不生不灭的“涅磐”境界,才能消灭苦因,断绝苦果;第四是“道谛”,说明要达到“涅磐”必须修道。佛教主张修行以五戒为主,即不杀生、不偷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宣扬“众生平等”,不承认婆罗门教经典《吠陀》的权威性,反对杀生献血的祭把和烦琐复杂的宗教仪式,否认必须通过婆罗门祭司才能修行得道。

    请回答:

    (1)、这是什么宗教的教义?它是什么时候由什么人创立的?

    (2)、它的核心教义是什么?它的“众生平等”针对的是婆罗门教的什么制度?

  •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他(指造物主)为了世界的繁荣,用自己的口、双手、双腿和双脚相应地制造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国王)应极力使吠舍与首陀罗执行自己的义务,因为他们逃避自己的义务时,则使这个世界动摇。刹帝利无婆罗门不能幸福,婆罗门无刹帝利不能昌盛。

    ——《摩奴法典》

    (1)、这部法典出自古代哪个国家?反映了社会上什么制度?
    (2)、这部法典有关规定的实质是什么?材料中提到的人各属于哪些阶级?
    (3)、宣传造物主用不同部分造出不同的人,其目的是什么?

三、综合题

  • 18.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符号是什么?是什么人发明的?

    (2)、它何时被什么人传到欧洲?

    (3)、想一想,这种符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