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转段(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0-08-29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春秋晚期,晋国铸邢鼎,孔子认为晋国“失其度矣”;鲁国贵族季氏用了周天子的乐舞,孔子认为这是“僭越”;季氏推行“田赋”(征收土地税),孔子认为这违反了“周公之典”。孔子一再表示:“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以下与材料中孔子思想不符的是(   )
    A、反对违反周礼的行为 B、捍卫西周的礼乐文明 C、怀旧的保守主义倾向 D、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
  • 2.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儒家思想基本上是重理性的,(它)反对任何迷信以至超自然的宗教。”对这句话中的“理性”的理解最贴切的是(   )
    A、儒家思想始终排斥佛教道教思想 B、儒家崇尚理性而讲求民主民权 C、儒家重视自然科学和自然规律 D、儒家关注人事人伦而敬远鬼神
  • 3. 汉字由小篆演变为隶书,叫作“隶变”,这几乎使当时的汉字全部失去了象形的特点。隶书的形体、笔画也比小篆有很多俭省,容易辨认。郭沫若认为:“秦始皇改革文字的更大功绩是采用了隶书。”可见,郭沫若这一评价的着眼点是(    )
    A、“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的转折点 B、“隶变”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要求 C、隶书的出现标志着书法艺术的成熟 D、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
  • 4. 19世纪,欧洲公众一般都对科学抱有敬畏之心,认为科学高不可攀。1895年电影放映机发明后,科学开始走进人们生活,报刊用大量篇幅普及科学知识,许多科普书籍成了热销书,科学发现成为知识界和政界的热门话题。这一变化表明( )
    A、科技的发明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 B、科学发现引发社会变革 C、科学和技术的结合推动了观念更新 D、科学知识逐渐被庸俗化
  • 5. 到20世纪30年代,早期科学概念的每一种主要的假设——原子是构成自然的坚固的、不毁的、独立的砌块,空间和时间是独立的绝对,一切现象具有严格的机械的因果关系,对自然进行客观的观察是可能的——实际上都遭到了反驳。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A、经典力学体系对自然界进行理论综合 B、《物种起源》发表改变了人们世界观 C、相对论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D、量子论建立起对物体研究的宏观视角
  • 6. 近代巴黎举办了一次“无名画家展览会”。参展的几十位艺术家凭借着丰富的专业知识,把现代光学和色彩综合起来,从物体的本质和表象上进行艰苦的探索,用微小的笔触画在作品上,以保持纯色状态在空间中的混合。这一艺术流派兴起的时代背景是(   )
    A、工业文明推动近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B、欧洲民族运动高涨忧患意识增强 C、世界战争给人类心灵造成巨大创伤 D、社会各阶层对理性王国深感失望
  • 7. 如图是2018年5月5日中国赠送给德国的马克思塑像。马克思主义深深地影响了近代中国的走向,以下有关于马克思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①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马克思主义立即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②中国近代大众传媒的发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③李大钊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把马克思主义分为三部分,期中第二部分内容主要体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

    ④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 8. 达尔文认为,生物都具有过度繁殖的倾向,每个物种可以产生比能存活多得多的后代,但自然界的生存资源是有限的。由此可以推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特点之一是( )
    A、用进废退 B、动物优先 C、趋利避害 D、物竞天择
  • 9. 伯里克利时代,有人曾自豪地说:“假如你未见过雅典,你是个笨蛋;假如你见到雅典而不狂喜,你是头蠢驴;假如你自愿把雅典抛弃,你是头骆驼。”他这样说是因为当时的雅典(    )
    A、经济富庶 B、对外战争大获全胜 C、疆域辽阔 D、民主政治达到高峰
  • 10. 史书记载,“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后来“商君遗礼谊,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旧俗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这种变化 (    )

    A、有利于秦国推行残酷的连坐法 B、加快了小农经济在秦国确立的进程 C、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 D、大大增强了秦军的战斗力
  • 11. 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
    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 B、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 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 12. 北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回击对新法的质疑:“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下列属于他针对时弊并采取的相应“理财”措施是( )
    A、私田出现——均田制 B、商贾囤积——市易法 C、边防危机——将兵法 D、土地兼并——免役法
  • 13.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这句话反映了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 )
    A、引进中华文化,促进自身发展 B、学习中国文化,加强相互交流 C、进行贸易往来,促进经济发展 D、传播日本先进文化
  • 14. 英王亨利八世本来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为了能有个儿子继承王位,他决定跟凯瑟琳王后离婚,但被罗马教廷拒绝。于是他跟教廷决裂,创立了一个可以离婚的宗教。他的根本目的是( )
    A、养儿子继承王位 B、与王后离婚 C、强化王权 D、消灭宗教
  • 15. 世纪哲学家罗素指出:16世纪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运动。下列材料能够佐证罗素这一认识的是( )
    A、“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B、”当钱币在钱柜中叮当作响时,增加的只是贪婪和利己之心 C、“上帝的恩典并不是毫无分别地把得救的指望赐给所有的人” D、“教皇没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意志和权利
  • 16. 长篇小说《彼得大帝》主要描写彼得一世的业绩及其对俄国的贡献,展现了俄国17世纪末18世纪初宏伟壮阔的生活图景和历史事件。他的改革( )
    A、建立了贵族地主和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 B、巩固了贵族地主和商人的专制统治 C、确立了君主立宪体制的沙皇统治 D、巩固了商人和新兴地主的封建统治
  • 17. 日本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强调说:“一国之独立,基于一身之独立;一身之独立,及学问为急务。”在此思想指导下,日本明治政府推行了(   )
    A、“殖产兴业”政策 B、废除旧的体制 C、“文明开化”政策 D、进行军事改革
  • 18. 有学者指出,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保护民族经济、与外资作斗争和建立独立自主工业技术体系的发展道路,而晚清政府走的则是自由贸易、在国内市场“稍分洋商之利”和依附于西方列强的发展道路。这最终决定了两国在甲午战争中截然不同的命运。该学者认为国家命运取决于(   )
    A、发展战略观的选择 B、所处社会形态的差异 C、国际大环境的优劣 D、对外经济联系的强弱
  • 19. 俄国作家恰达耶夫是十二月党人的杰出代表,他在1837年的著作《疯子的辩护》中写道:“热爱祖国是美好的,但还有更为美好的事业,这就是热爱真理。”这里的“真理”是指(   )
    A、歌颂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B、总结克里米亚战败原因 C、称赞工业革命带来财富 D、批判农奴制和专制制度
  • 20. 1864年,俄国颁布《司法条例》,宣布帝国所有臣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司法权与行政权相分离,法官独立于政府且终身任职;确立公开与独立的诉讼程序,实行陪审员制和律师制。这表明俄国(  )
    A、 废除农奴制的改革由此开始 B、 三权分立的政权架构平稳运行 C、 近代司法制度初步建立起来 D、 沙皇专制的政治体制宣告终结
  • 21. 明治维新前,日本只有贵族和武土才有姓,19世纪70年代,为便于征兵、征税和编制户籍,明治政府规定“凡国民,必须取姓”,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推动国民平等,加强对百姓的管理 B、引进西方生活方式,促进文明开化 C、实行废落置县,强化中央集权 D、鼓励殖产兴业,实现富国强兵
  • 22. 在百日维新期间,山东烟台牟平的学子张子昭得知变法的消息后痛哭流涕,当即手写血书,痛骂康、梁。在维新的措施中,最令他反感的应是( )

    A、设立京师大学堂 B、废除八股文 C、派留学生出国留学 D、在各地设立中小学堂
  • 23. 有人说:“康有为不是一个政治家,实是光绪皇帝以及全中国的不幸。假如康氏的谨慎能像他的热情那样,他也许能在十三年前展开维新,早就带来了‘未来的中国’。”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
    A、只有政治家才能带来“未来的中国” B、康有为性格对维新运动的重要影响 C、康有为性格中的弱点与优点 D、改革家应兼具谨慎与热情的性格
  • 24. 20世纪80年代初期农村盛传一些民谣:“全家一起干,不到天黑不吃饭。”“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农业实行大包干,粮食年年都翻番。”这反映出( )
    A、下放权利解放了生产力 B、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 C、市场经济兼顾各方利益 D、土地流转有利于致富
  • 25. 以下是国务院从1992年起颁布和实施了的部分新政策。这表明,我国政府着力( )

    《关于进一步加强证券市场宏观管理的通知》1992.12

    《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1993.2

    《关于坚决制止乱集资和加强债券发行管理的通知》1993.4

    《关于严格审批和认真清理各类开发区的通知》1994.7

    A、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B、扩大对外开放范围 C、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D、构建经济法律体系

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题14分,27题20分,28题16分。

  •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古希腊各城邦,国家观念也随之出现。随着基督教的出现,神学国家观逐渐形成,教会提出国家存在是因为人有原罪,国家是减轻原罪所必须的安排,国家是上帝的产物。启蒙运动时期的霍布斯、洛克、卢梭等人都用社会契约论来阐释自己的国家观念。霍布斯认为人生是自私自利且充满恶意的,理性为人们提出一些简单可行的和平契约,每个人都同意把权力和力量转让给主权者,从而形成国家。洛克强调人的自然权利不可让渡、不可剥夺,否则人民将有权革命,强调政府必须实行法治和分权。

    ﹣﹣摘编自《西方文明史》等

    材料二:中国传统的君主统治形式实质是“家天下”,它将家和国联结成一个“共同体”,“家长”是独一无二的权威主体。维新时期,梁启超批判旧的国家观念,介绍西方新观念。他认为当务之急是速养成自己的国家观念以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他强调只有兴民权才能强国家,人人有自由之权,国事决于公论。他更明确了君、臣、民三者的关系,君和臣都是为民办事者。

    ﹣﹣摘编自《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启蒙思想家对近代国家观念形成的促进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维新时期的国家观念与近代欧洲国家观念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
  • 2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日本学者家永三郎指出:“扶植近代产业和近代军备是‘富国强兵’的手段,而接受近代科学又是扶植近代产业和近代军备的手段,这就自发地倾向于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的研究,而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研究难免就放任自流。……认识到为了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就不可避免地要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那么,在培植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所必须的限度内也得学习法律学、经济学等。尽管如此,不符合能够为天皇制国家政治、军事发展服务这一条件的学科仍然难免遭到排斥。”

    材料二:日本以善于引进外来先进文化而著称,但诸多的外来文化并没有和传统文化融合,而是以独立的面貌并存于日本社会。……对待外来先进文化要么是极端地崇拜,要么是极端地排斥,顽固排斥西方精神文明,导致日本现代化初期对旧事物的批判和否定不彻底。……这种极端态度已经融入日本的民族性,使得日本人成为世界上最为奇特的“矛盾”民族。

    ﹣﹣《“和魂洋身”的日本现代化》

    请回答:

    (1)、据上述材料,归纳日本学习先进文化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日本“对待外来先进文化要么是极端地崇拜,要么是极端地排斥”的具体表现及影响。
  • 28. 古今中外有许多涉及教育方面的改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公元1068—1085年),王安石创立太学三舍法,将太学分为外、内、上三等,初入学为外舍生……经年考月试便能逐渐升为上舍生;上舍生毕业成绩优等的可以免试授官,中等的参加殿试,下等的经吏部考试再经殿试后也可授官,从而使学校教育与仕进的结合更加紧密。

    ——张创新《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1863年6月18日,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国务会议提交的《大学章程》,取消了教育部督学对大学的种种干预,恢复了1835年被尼古拉一世取消的大学自治。……1864年6月14日,颁布了《关于初等国民学校条例》,其中规定允许社会团体和私人创办小学。……1864年11月19日,颁布了《中学章程》。根据这个章程,中学分为古典中学和实用中学(重点学习数学与自然科学)两类。

    ——刘祖熙《改革与革命》

    材料三:维新伊始,先破陋习,特广求知识于世界之卓见,一时取西洋之长,虽奏耳目一新之效,其流弊为轻仁义忠孝,徒以洋风是竞,恐终将招至不明君臣父子之大义亦不可测。此非我邦教学之本意也。是故自今而后,应基于祖宗训典,专一阐明仁义忠孝,道德之学主述孔子。

    ——《教育大旨》(日本文部省,1879年)

    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一反映了王安石变法的哪一项措施?这一措施有什么特点?
    (2)、据材料二,概括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教育涉及哪些领域?
    (3)、根据材料三,概括日本教育改革的特点。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教育改革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