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三第14课《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同步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0-08-25 类型:同步测试

一、积累运用

  • 1.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càn)    斑(lán)     撒手人(huán) B、(xuàn)   畏(sī)      孜不倦(zī) C、(dàn)    没(yān)     自得意(míng) D、想(xiá)    杜(zhuàn)   惊不已(chà)
  • 2. 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遐想   五彩斑斓   冷嘲热讽   细枝末节 B、深渊   截然不同   高深莫测   垂诞三尺 C、汹涌   惊诧不已   撒手人寰   微乎其微 D、企图   刨根究底   明察暗访   困惑不解
  • 3.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先生优雅潇洒的举止言谈,高深莫测的国学功底,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位听课者,就连我这个一向“排古”的人,也被先生的讲解打动了。 B、刘备曾经贩席织履,朱元璋曾经作乞为僧,他们的出身可谓微乎其微 , 但最终都能称帝称王;所以,我们不能以出身来论人,更不能以出身来用人。 C、昨天,我校几个自行车爱好者自鸣得意地从县城出发,经过一天的骑行,傍晚便来到了八达岭长城脚下,行程300多公里,真正过了把骑车瘾。 D、毛泽东说,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我们共产党人就最讲认真。这里的认真就是做事情要细心,要较真,就连细枝末节都不忽视。这句话与当今流行的“细节决定成败”,含有同样的道理。
  •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蹲在那里的一个小池边,被慢慢畅游在水底睡莲之中五彩斑斓的鲤鱼所陶醉。 B、我对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惊叹不已,书中超维空间旅行的发现导致了一个银河帝国的兴起。 C、一些科学家鄙视更高维数世界,是因为他们不能在实验室里便利地验证它。 D、睡莲之所以能够不被触摸而运动的原因,是因为有一种看不见的神秘力在对它起作用。
  • 5. 下列填在横线上的句子,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开始”这个词儿,只属于活着的生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有句名言,叫做“生命在于运动”         ②因此,也可以说,生命在于开始

    ③其实,运动就是不断地开始的过程         ④对于死亡,没有开始,只有结束

    ⑤这句话常被片面地理解为一种活动         ⑥甚或只是体育锻炼

    A、④①③⑤⑥② B、④①⑤⑥③② C、①④③②⑤⑥ D、①⑤⑥④③②
  • 6.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长大后想知道,是否在百慕大三角神秘消失的船只进入了一个空间漏洞?我对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惊叹不已,书中超维空间旅行的发现导致了一个银河帝国的兴起。 B、突然之间,不知怎的我就被拉出了咱们的宇宙,(池水)投进了一个冥冥世界,那里有令人目眩的强光和我从未见过的奇形怪状的物体。 C、我想,鲤鱼“科学家们”将会聪明地杜撰某种虚构的东西——它被称为“力”,来掩盖自己的无知。 D、它们将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睡莲之所以能够不被触摸而运动,是因为有一种看不见的神秘力在对它起作用,它们可能给这种错觉起一个高深莫测的名称(如超距作用,或没有任何接触睡莲即会运动的能力)。
  • 7. 作者想通过“鲤鱼科学家”对世界的认识说明了
  • 8. 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是 , 是他生前多年潜心研究、到死之时深深吸引了作者,并让作者从此爱上了科学。

  • 9. 本文的作者是物理学家,纽约市立大学城市学院理论物理学教授。他是《》、《》和《》诸书的作者。

二、阅读理解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不可能”是相对的

    加来道雄

        作为一名物理学家,我认识到“不可能”常常是一个相对而言的词汇。我记得在学生时期,有一天我的老师走近挂在墙上的世界地图,指着南美洲和非洲的海岸线,“这难道不是一个奇怪的巧合吗?”她说,“两者的海岸线形状相互吻合,简直就像一块拼图!有些科学家推测它们可能曾经是同一块辽阔大陆的两个部分,但那是愚蠢的。不可能有力量能推开两块巨大的陆地。”“这样的想法是无可救药的。”她最后说。

        那之后的一年,我们学到了恐龙。老师告诉我们,恐龙统治地球上百万年,然后有一天它们全部消失了。没有谁知道它们为什么死亡殆尽。难道这不是怪事吗?一些古生物学者认为可能有一颗来自太空的流星杀死了它们,但那是不可能的。那更像是科幻小说里发生的事情。

        今天,我们知道,在板块构造理论中大陆确实会移动,并且6 500万年之前一颗直径达6英里的巨大流星最有可能是毁灭恐龙与地球上许多生命的元凶。在我自己的短暂人生历程中,我已经一次又一次目睹了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情成为确定无疑的科学事实。所以,或许有一天我们能将自己从一个地方隐形传送到另一个地方,或者建造出一艘宇宙飞船,让它在某一天带我们飞跃以光年计的距离到达其他星球,这些难道不可能吗?

        一般来说,这样的伟业在如今的物理学家看来是不可能实现的。它们是否会在几个世纪内成为可能呢?或者是在几千年后,当我们的科技更加发达的时候?又或者是在100万年后?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我们通过某种途径遇见一种比我们领先100万年的文明,他们的常用科技对我们来说是否会显得像“魔法”呢?某些事物会仅仅因为在今天是“不可能的”,就在未来的数百年或百万年中仍旧是不可能的吗?

        由于在过去一个世纪中科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诞生了量子理论与广义相对论,现在我们已经可以大致估计一些梦幻般的科技将在何时(如果的确会有那么一天的话)可能实现。随着更为先进的理论——比如弦理论的产生,连一些属于科幻范畴的概念——如时间旅行和平行宇宙,现在也正被物理学家们重新评估。回想150年以前那些被当时的科学家宣布为“不可能”的科技,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儒勒·凡尔纳在1863年完成了一部小说《二十世纪的巴黎》,却因出版商无法相信他的预测而被退稿。这部小说被尘封并且遗忘了一个多世纪,直到凡尔纳的重孙发现了它,并且在1994年首次出版。在书中,凡尔纳预言了巴黎在1960年可能会呈现的面貌。他的小说中充斥着在19世纪看来显然不可思议的科技,包括传真机、一个世界性的通信网络、玻璃建造的摩天大楼、燃气动力汽车和高速高架火车。

        凡尔纳之所以能做出这样了不起的精确预测,是因为他沉浸在科学世界之中,并从周围的科学家那里汲取智慧。对科学基础原理的深刻理解,使他得以做出这样惊人的预言。

        令人遗憾的是,19世纪一些最伟大的科学家持相反的立场,并且宣布许许多多科技的实现是毫无指望的。开尔文爵士——他或许是维多利亚女王时代最杰出的物理学家——宣称像飞机那样“比空气更重的”装置是不可能飞上天的。他认为X光是无聊的把戏,无线电没有未来。卢瑟福爵士——发现了原子核的科学家——对制造原子弹的可能性不屑一顾,将那与“月光”相提并论。19世纪的化学家宣布寻找贤者之石——一种神话故事中可以化铅成金的物质——是一条科学的死胡同。19世纪的化学建立在元素像铅那样永恒不变的理论基础上。然而,如今我们原则上可以用现在的核粒子加速器将铅变成金子。想想吧,现今的电视机、计算机和互联网在20世纪之初看起来是多么不切实际。

        更近一些的时候,黑洞曾被认为是科学幻想。爱因斯坦本人在1939年写过一篇论文,“证明”黑洞永远不可能形成。然而,到今天,人们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和钱德拉X射线天文望远镜已经发现了太空中的数千个黑洞。

        这些科技之所以被视为“不可能”,是因为在19世纪以及20世纪前期物理与科学的基本定律尚未被人知晓。考虑到当时在科学理解上的巨大空白,特别是在原子层面上的空白,这些发展被认为不可能也就不足为奇了。

    (有删改)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作者认为“不可能”是相对的原因的一项是( )
    A、老师认为科学家所推测的南美洲和非洲曾经是同一块大陆的说法是愚蠢的。但“今天”看来,那是可能的。 B、作者目睹了许多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不可辩驳的事实,一些类似科幻小说里发生的事情也成为现实。 C、一些在150年前被科学家认为不可能的科技,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D、凡尔纳基于对科学基础原理的深刻理解,做出了超越时代的精确预言,直到今天看来也让人惊叹。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古生物学家认为统治地球上百万年的恐龙是不可能被一颗来自太空的巨大流星杀死的。 B、儒勒·凡尔纳关于网络、摩天大楼、高速高架火车、电视机等事物的预言在当时不被人们接受。 C、19世纪的化学家认为能化铅成金的物质是不存在的,今天的人们却已经能够把铅变成金子。 D、爱因斯坦认为黑洞永远不可能形成,但是到今天,人们利用高科技手段已经发现了太空中的数千个黑洞。
    (3)、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在认识上有局限性,除了主观臆断之外,还和当时的科技发展密切相关。 B、弦理论是一种更为先进的理论,它的产生填补了人们在原子层面的认识空白。 C、“不可能”只是人们在一个历史阶段中对某一事物的认识,从长远来看,它终将成为现实。 D、随着科学的长足发展,科学家们正在重新评估属于科幻范畴的科技将在何时出现。
  •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医者仁心。治病救人,是医药科学最崇高的使命。一个将毕生精力心血都奉献给这一崇高事业的科学家,无疑是饱含情怀的使者。敏行讷言的屠呦呦,却不是一个乐于表达、善于言辞的人。“国家培养了我,我要报答国家。”这孺慕之思就是她最朴素自然的情感。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国人对诺贝尔奖怀有特殊的情结--因为求而不得而耿耿于怀。屠呦呦获奖的意义非同寻常,她证明了中国人在自然科学领域具有取得开创性成果的能力,具有为人类健康做出巨大贡献的能力。屠呦呦却不认为这是她个人的荣誉,“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国传统医药与现代科学的结晶,此次获奖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科学家的认可。”

        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屠呦呦成了“名人”,但她却很少在媒体上露面,对于各种活动她都是能免则免。对待真正的科研任务,她却十分投入。尽管年事已高,但屠呦呦还没有放弃工作,青蒿素对红斑狼疮的有效性、青蒿素的抗药性、青蒿素的作用机理等等,屠呦呦觉得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她对常常自己的学生说,“要让青蒿素物尽其用”,这也是她对自己要求——尽己所能。

        “始终服从安排,始终从事青蒿素研究,甚至始终在一个单位工作,没动过地方。”共事多年的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研究员廖福龙用一连串的“始终”形容屠呦呦的经历。当一些人在抱怨一成不变的工作乏味无趣的时候,屠呦呦却“始终”守着中药研究这个不太热闹的专业,并且创造了“奇迹”。

        屠呦呦用她的青蒿素人生告诉人们,有一种情怀叫坚持,有一种创新叫坚守。

    (选自《八十多载仁心今更红——记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屠呦呦》)

    材料二:

        折桂国家科技最高奖 屠呦呦独创三“第一”

        新华社北京1月9日电(记者陈芳、余晓洁)9日,北京人民大会堂。86岁的屠呦呦站在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上,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捧回红彤彤的奖励证书。

        1999年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实行重大改革以来,27人先后问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们中有吴文俊、袁隆平、王选……

        屠呦呦有三大特别之处:27人中第一位女科学家,第一位非院士,第一位诺奖获得者。

        1930年12月出生的屠呦呦,履历简单:1955年北京医学院药学系毕业后,分配到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至今。她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

        这位中国浙江宁波的女子,成就不凡:她从中医古籍中获得灵感和启迪,改变青蒿传统提取工艺,创建低温提取青蒿素抗疟有效部位的方法,成为发现青蒿素的关键性突破;率先提取到对疟原虫抑制率达100%的青蒿抗疟有效部位“醚中干”。

        “三千年医药兴,佑生救疾民族昌盛……昂首看,更领健康潮,众呦常鸣。”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院士在《呦呦三鸣》中写道。

        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以青蒿素类为主的复合疗法(ACT)作为治疗疟疾的首选方案,过去20余年间在全球疟疾流行地区广泛使用。近年来,ACT年采购量达3亿人份以上。

        《2015年世界疟疾报告》显示:从2000年到2015年,由于采取包括ACT在内的有效防治措施,挽救了约590万儿童的生命。

    (来源:新华社2017年1月9日,有删节)

    (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
    A、前两则材料都提到了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意义,都通过侧面描写表现了屠呦呦对中医药科学的坚守。 B、“国家培养了我,我要报答国家”作者引用屠呦呦的原话,是为了突出她不善言辞。 C、“有一种情怀叫坚持,有一种创新叫坚守”这句话高度概括了屠呦呦始终从事中医药研究并最终带领团队提取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的创奇人生。 D、屠呦呦的履历简单,但成就不凡,创新青蒿传统提取工艺,成为首个提取到能够有效抑制疟原虫的“醚中干”的科学家,并以此挽救了全球约590万儿童的生命。
    (2)、下列针对材料相关内容和写作特点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中,作者十分注重形象美和语言美,文章用了形象生动地语言含蓄地使屠呦呦医者仁心的高大形象深入人心。 B、材料二以平实的叙述性语言,就屠呦呦获奖、屠呦呦的生平及其提取的青蒿素被广泛使用做了客观、真实的报道。 C、材料二中,作者写到屠呦呦获得的国家科技最高奖独创三个“第一”,说明屠呦呦的成就和贡献远比先前其他获奖的科学家要大得多。 D、材料二作为一篇消息,采用了金字塔结构,把最重要的部分放在最开始的位置,同时,通过列举一系列数据,对屠呦呦获得国家科技最高奖进行了报道,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3)、屠呦呦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三则材料进行分析。

三、语言表达

  • 12. 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对“反物质”作一解说。可适当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①爱因斯坦的工作使一种称之为反物质的新型物质成为可能。

    ②反物质的作用形式与普通物质一样。

    ③反物质与普通物质接触之后它们将会湮没,并且猛然释放出能量。

    ④反物质由反粒子组成。

  • 13. 下面是一封推荐信,其中有五处语言表达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兹有我校高三(1)班黎明同学,拟参加你校自主招生考试。该生学习成绩显著,综合素质优良,担任学校“晨曦”文学社社长,热爱文学,爱好写作,曾在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并有多篇大作发表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上,希望该生能得到尔校文学院的垂爱。特此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