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三第5课《杜甫诗三首》同步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0-08-25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zhēn)   污(zhàn)    子(shān)    妥(tiē) B、伤(diāo)   缪(chóu)    傥(tì)      啾(chóu) C、漠(shuò)   料(suò)     使(suō)     风(shuò) D、倒(liáo)   官(liáo)    拨(liáo)    绸(móu)
  • 2.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玉露凋伤枫树林    凋伤:草木凋落衰败。艰难苦恨霜鬓       繁:增多。 B、清沙白鸟飞回    渚:水中小块陆地潦倒新停浊酒杯       潦倒:衰颓,失意 C、画图识春风面    省:曾经一紫台连朔漠       去:离开 D、艰难恨繁霜鬓    苦:极渚清沙白鸟飞       回:回旋
  • 3. 关于《杜甫诗三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课所选三首诗都写于杜甫在夔州居住的两年中,都是律诗,显示出诗人非凡的艺术功力,表现出沉实高华的特点。 B、《秋兴八首》这组诗是在安史之乱结束,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的社会背景下写成的。 C、《咏怀古迹》是组诗,共五首,这里选的是第三首,作者借王昭君的事迹,抒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 D、《登高》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的重阳节,诗人登高望远,抒发自己年迈多病、感时伤世和寄寓异乡的悲苦之情。
  • 4. 选出对《登高》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

    A、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首联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诗人以“风急”二字带动全联,然后随着视线的移动依次引出“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一联对仗工整,读来富有节奏感,共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体现了杜甫非凡的艺术功力。 B、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树叶和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也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沉郁悲凉的诗句显示诗人出神入化的笔力。 C、前两联极力描写秋景,直至颈联才点出一个“秋”字,“独登台”表明诗人是在高处远眺,“悲秋”二字写得沉痛,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诗人目睹苍凉悲壮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异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而生出无限的悲愁之绪。 D、颈联中的“万里”“百年”和上联中的“无边”“不尽”遥相呼应,使读者想到诗人的愁苦孤独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诗至此已给客居思乡的一般含义添上了久客孤独的内容,增入悲秋苦病的情思,融入离乡万里、人到暮年的感慨,诗意显得更加深沉。
  • 5. 下列对“重阳节”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千百年来,我国各地重阳节的节俗是完全一致的,人们都要登高避祸,饮菊花酒,佩戴茱萸。吃重阳糕,祭祀灶神。 B、重阳节的习俗是发展变化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赋予它不同的内涵。 C、重阳节从古至今一直是一个喜庆祥和的节日,它寄托了人们对新生活的期盼,为眷恋生活的人们开辟了一片晴朗的天空。 D、重阳节起源于古人祭祀大火的仪式,人们祭祀大火星,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了避免在季节更替的时节感染时疚。
  • 6. 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 7. 对本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诗人对风、天、猿啸、渚、沙、鸟飞等具体的景物进行了生动具体细致的刻画。          B、颔联也是写景,但手法与首联不同,如果说首联是一幅工笔画的话,那么颔联就是一幅写意画。诗人抓住典型的景物——萧萧的落木、滚滚的流水,加以渲染,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C、颈联诗人点名诗旨。诗人登高望远,由无边的落木、不尽的长江,联想到自己漂泊万里,暮年多病,抒发怨天尤人的牢骚,这是孤独者的慨叹。 D、杜甫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对人生有大悲悯。“艰难苦恨繁霜鬓”是他关于现实观照的结果。
  • 8. 对《咏怀古迹五首》(其三)的主题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写昭君不被汉皇所重,终于葬身塞北的悲剧。 B、写昭君对汉皇的恨,也寄托了诗人的家国之思。 C、写昭君对亲人的思念和对长安汉宫的无限向往。 D、诗人借昭君的不幸身世,写自己怀才不遇的忧思。
  • 9. 人们在欣赏诗歌的时候,经常会想到诗言志,也就是说,作者经常是借助诗歌中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在《咏怀古迹》这首诗歌中,作者杜甫和描写对象王昭君在方面有相似之处。因此,作者是借助王昭君的悲剧命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 10. 律诗分言和言,总共有句,每两句为一联,上句为 , 下句为 , 全诗四联的名称依次为 , 其中必须对偶。 

  • 11. 杜甫,字 , 尝自称 , 伟大的诗人,是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他还被称为 , 杜甫一生撰写一千四百多首诗,其诗显示了唐朝的历史过程,被称为 , 其诗风格多样,多以为主。

二、诗歌鉴赏

  • 1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春日山居寄友人

    周 贺

    春居无俗喧,时立涧前村。

    路远少来客,山深多过猿。

    带岩松色老,临水杏花繁。

    除忆文流【注】外,何人更可言。

    【注释】 文流:文士之流,指有才学之士。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歌标题既点明了写作的时令,又表明了诗人的生活环境和写作意图,可谓“一举多得”。 B、首联描写了春居山中、远离尘嚣、时立观景、怡然自得的诗人形象,诗人高雅脱俗,飘然世外。 C、颔联运用对比的手法,以“少”与“多”相对比,鲜明地写出了山居环境远离尘嚣的清幽和静谧。 D、颈联写岩石旁松树的老色,寄寓诗人年老之意;写临水杏花的繁茂,又暗喻诗人的老当益壮。
    (2)、本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如何表现的?
  • 13.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月圆①

    【唐】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②

    未缺③空山静,高悬列宿④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①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所作。②这里指光彩更加柔美。③未缺:指月圆。④列宿:众星。

    (1)、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那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2)、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

三、语言表达

  • 14. 下面这段文字有五处用词不当,请指出并改正,使文段语言得体,逻辑严密。

    他领导的机器人创新团队获得一等奖的事情传来,我顷刻止不住流下了眼泪。在完成这个项目的过程中,他们遇到过许多技术难关,就在前天还出现了突发状况,预想当天要完成的综合性运行检验无法进行。但整个团队通宵鏖战,用力攻坚,终于解决了问题。我为他们的成功而骄傲,更为他们面对难点的坚韧不拔的精神而感动。

  • 15. 下面这段文字的若干句子中,句子内容有语序不当的,请找出来进行调整,使语意连贯、合理。

    ①“安史之乱”是唐代文学发展的一个转折点,也是唐朝由盛转衰的一个界标。②当时,诗人杜甫就以积极入世的精神,勇敢而忠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即使在大局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也从来没有失去信心。③在我国的诗坛上,杜甫的教育作用、美感作用和认识作用都是别人难以企及的。④这就是后人将其人尊为“诗圣”,将其作品尊为“诗史”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