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七升八暑期衔接训练:第11讲 名句名篇默写
试卷更新日期:2020-08-20 类型:复习试卷
一、默写
-
1. 古诗文填空。(1)、 , 人生无处不青山。(《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毛泽东)(2)、 , 弹琴复长啸。(《竹里馆》王维)(3)、此夜曲中闻折柳,。(《春夜洛城闻笛》李白)(4)、 , 凭君传语报平安。(《逢入京使》岑参)(5)、敌军围困万千重,。(《西江月·井冈山》毛泽东)(6)、杨花榆荚无才思,。(《晚春》韩愈)(7)、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纸船——寄母亲》冰心)(8)、《晚春》中,作者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争奇斗艳的美丽景象的诗句是: , 。(9)、《木兰诗》中写木兰奔赴战场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 ;写边塞夜景的句子是 , ;写战争旷日持久、异常残酷的句子是: , 。2. 填空。(1)、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 。(《竹里馆》)(2)、 , 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春夜洛城闻笛》)(3)、马上相逢无纸笔,。(《逢入京使》)(4)、 , 百般红紫斗芳菲。(《晚春》)3. 古诗文默写。(1)、前不见古人,。(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念天地之悠悠,。(陈子昂《登幽州台歌》)(3)、造化钟神秀,。(杜甫《望岳》)(4)、荡胸生层云,。(杜甫《望岳》)(5)、飞来山上千寻塔,。(王安石《登飞来峰》)(6)、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7)、莫笑农家腊酒浑,。(陆游《游山西村》)(8)、箫鼓追随春社近,。(陆游《游山西村》)(9)、从今若许闲乘月,。(陆游《游山西村》)(10)、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4. 根据课文填空。(1)、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2)、《己亥杂诗》中借景抒情,诗人抒发了继续为国家效力的句子是 , 。(3)、 , 衣冠简朴古风存。(4)、同桌小明这几天心情苦闷,你便用普希金的诗句去安慰和鼓励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5)、陆游的《游山西村》一诗中暗含在最困难时往往会发生转机的哲理的千古名句是“ , ”。(6)、请写出一句完整的,且与“花”有关的古诗句。5. 默写(1)、 , 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2)、 , 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3)、《木兰诗》中表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 。(4)、《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因听到一首曲子,而唤醒人们思乡之情的诗 , 。(5)、《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夜晚苦寒,烘托木兰勇敢顽强的句子是: , 。(6)、岑参的《进入京使》中描绘诗人偶遇入京使者,井托其捎口信向家人报平安的诗句是
, 。
6. 古诗文名句填空。古诗文阅读陶冶了我们的情怀:与韩愈漫步于晚春时节,他看到花木仿佛知晓春将逝去,脱口而出:“草树知春不久归,”,这是诗人特别珍惜春光争芳斗艳,尽情舒展生命的本色;与王维静坐竹里馆,“深林人不知,”一句诗人以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幽静闲远的格调,传递出诗人悠远宁静的心境,仿佛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与李白来到洛城,“ , ”一句以乐声传达诗人内心的思乡之情;和郭茂倩探讨乐府诗,“ , ”一句让我们领略了花木兰战场生活的艰难苦寒;与岑参路遇,他以“ , ”一句,让我们感受了与“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一样的远行者的复杂心理。全诗率性而成,用语自然本色,韵味醇厚隽永。
7. 按教材原文填空。(1)、 , 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2)、独坐幽篁里,。(王维《竹里馆》)(3)、 ,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4)、杨花榆荚无才思,。(韩愈《晚春》)(5)、 , 赏赐百千强。(《木兰诗》)(6)、《木兰诗》中写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惨烈悲壮的诗句是 , 。8. 古诗文填空。(1)、 , 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2)、故园东望路漫漫,。(《逢入京使》)(3)、谁家玉笛暗飞声,。此夜曲中闻折柳,。(《春夜洛城闻笛》)(4)、《晚春》中诗人体物入微,反一般诗歌晚春迟暮之感,摹花草灿烂相斗之状的诗 句是: , 。(5)、《陋室铭》中以工整的句式写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 。(6)、爱国,是千百年来人们非常珍视的情感。请根据你的积累,写出两句与爱国相关 的古诗文: , 。9. 古诗文名句默写。古诗文里有丰富的生活情境,读来让人身临其境。《木兰诗》的” , “,让我们感受到战士急速行军的紧张场面;王维《竹里馆》的“ , ”,让我们领略诗人独自演奏、自娱自乐的悠闲画面;李白《春夜洛城闻笛》的“ , ”,向我们展示了客居他乡、笛声飞扬的寓居场景;岑参《逢入京使》的“ , ”,让我们体会到那托人传言以慰相思的匆匆相遇。
10. 古诗文积累。(1)、草树知春不久归,。(韩愈《晚春》)(2)、士别三日,。(《孙权劝学》)(3)、木兰从军的故事广为传颂,北朝民歌《木兰诗》借“ , “表现了战争的惨烈。(4)、中国人都喜欢用《爱莲说》中的“ , ”来作为激励自己洁身自好的座右铭。11. “翰林文苑”外有一块石头。要想进到这文苑里,得先将石头上边的内容补充完整,大家一起来闯关吧!“言有尽而意无穷”,古诗词意韵深远。岑参远赴边塞万千思念尽在” , “(《逢入京使》);花木兰代父从军,” , “(《木兰诗》)尽显军旅生活艰苦;李白听到笛声想起“ , ”(《春夜洛城闻笛》)又把我们带入异地思乡之中;王维晚年隐居生活平淡自然,” , ”(《竹里馆》)创设了人与自然的清净,让我们身临其境。
12. 古诗文名句默写。(1)、商女不知亡国恨,。(杜牧《泊秦淮》)(2)、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3)、 ,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4)、黄梅时节家家雨,。(赵师秀《约客》)(5)、 ,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6)、草树知春不久归,。(韩愈《晚春》)(7)、读诗文,增智慧。身处俗世,不妨如《爱莲说》中所写,做一枝莲,不沾染污秽,又不孤高自许: , 。也不因一时的顺境而迷惑,要放眼长远,认真对待,因为生活的道路漫长而时有艰险,正如杨万里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中所写: , 。13. 古诗文名句填空。家是一首多味的诗,身在远方的人,乡情常常会在某一瞬间漫上心头。李白在深夜听着远处飘来的别离之曲,不禁吟叹“ , ”;岑参远赴边塞,途中望乡,一句“ , ”,让人动容;花木兰代父从军奔赴沙场,暮宿黄河边,“ , , 坚强背后是少女心中的不舍与孤独。
14. 古诗文默写(1)、独坐幽篁里,。(王维《竹里馆》)(2)、 , 惟解漫天作飞雪。(韩愈《晚春》)(3)、 ,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4)、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 , 。(《爱莲说》周敦颐)(5)、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含蓄地说明了许多生活中看似容易的事,其实做起来并不容易的道理的句子是:“ , 。”15. 古诗词名句默写(1)、《木兰诗》中表现军情紧急和木兰矫健英姿的句子是: , 。(2)、《春夜洛城闻笛》中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3)、《木兰诗》中写边塞夜景和军营寒苦的句子是: , 。(4)、《竹里馆》中描述了诗人在幽深的竹林中享受着安宁与自在的生活,时而独坐冥想,时而弹弹琴,时而长啸的句子是: , 。(5)、《逢入京使》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是: , 。(6)、《晚春》一诗中,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句子是: , 。16.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此夜曲中闻折柳,。(李白《春夜洛城闻笛》)(2)、独坐幽篁里,。(王维《竹里馆》)(3)、 , 关山度若飞。(《木兰诗》)(4)、 , 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5)、草树知春不久归,。 , 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17. 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1)、士别三日,。(2)、此夜曲中闻折柳,。(3)、 , 关山度若飞。(4)、 , 雌兔眼迷离。(5)、当窗理云鬓,。(6)、故园东望路漫漫,。(7)、 , 弹琴复长啸。(8)、 ,惟解漫天作雪飞。18. 古诗文默写。(1)、深林人不知,。(《竹里馆》)(2)、 , 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3)、 ,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4)、杨花榆荚无才思,。(《晚春》)(5)、成语“扑朔迷离”源于木兰诗中的“ , ”。(6)、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的诗句是: , 。(7)、请写出古诗文中描写战争的一个上下连贯的名句: , 。19.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1)、万里赴戎机,。 , 。将军百战死,。(2)、 , 。深林人不知,。(3)、谁家玉笛暗飞声,。 , 何人不起故园情。(4)、 , 。马上相逢无纸笔,。20. 古诗文积累,根据要求完成相关任务。(1)、王维 《竹里馆》 一诗中,写夜寂人静、明月相伴情景的两句是: , 。(2)、韩愈 《晚春》 中以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对两种植物的揶揄来表达对春天的留恋的诗句是: , 。(3)、李白在 《春夜洛城闻笛》中听到《折柳曲》而思念家乡的诗句是: , 。(4)、《木兰诗》中与“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意思相似的的诗句是: , 。21. 古诗文名句默写。乐器
“① , 散入春风满洛城”,笛声婉转缠绵,拨动了多少游子思想的心弦。(《春夜洛城闻笛》)
“② , 弹琴复长啸”,王维借用幽幽琴声传达出归隐后的自得之意。(《竹里馆》)
刘禹锡在陋室中“③ , ”,体现出作者的高雅情趣。(《陋室铭》)
动植物
“苔痕上阶绿,④”,刘禹锡的陋室环境清净古雅,质朴天然,同时恬淡中也带有充满生机之意。(《陋室铭》)
“⑤ , ”,不仅是作者对莲花的赞美,更是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的展现。(《爱莲说》)
“⑥ , 雌兔眼迷离”,这里通过讲述兔子的特点,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多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的解答。(《木兰诗》)
22.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 ,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2)、《孙权劝学》中从侧面表现吕蒙读书学习确有成效的句子是: , 。(3)、独坐幽篁里,。(王维《竹里馆》)(4)、《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 。(5)、默写韩愈的《晚春》。, 。
, 。
23.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黄梅时节家家雨,。(赵师秀《约客》)(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 。(《木兰诗》)(3)、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 。(韩愈《晚春》)(4)、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 ?(《木兰诗》)(5)、默写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
, 。
24. 根据课文内容默写。(每空1分。错字、多字、少字均不得分)(1)、 , 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2)、 , 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3)、 , 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4)、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己亥杂诗》)(5)、 ,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6)、 , 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7)、《登飞来峰》中表现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的一句是: , 。(8)、孔子有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望岳》中与之相近的句子是: , 。(9)、《木兰诗》中用夸张手法描写木兰万里迢迢,奔往战场时矫健英姿的句子是: ,25. 古诗文默写。(1)、可怜夜半虚前席,。(李商隐《贾生》)(2)、 , 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3)、谁家玉笛暗飞声,。(李白《春夜洛城闻笛》)(4)、 ,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5)、有约不来过夜半, 。(赵师秀《约客》)(6)、 , 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7)、马上相逢无纸笔,。(岑参《逢入京使》)(8)、 , 一山放出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9)、夸张地描写木兰奔赴战场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 。(《木兰诗》)(10)、描写边塞夜景的句子是 , 。(《木兰诗》)(11)、描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 。(《木兰诗》)(12)、古代有许多表现“思乡”的诗作,请写出其中连续的两句: , 。26. 请将下面诗文语句补充完整。(1)、阿姊闻妹来,;小弟闻姊来,。(《木兰诗》)(2)、 , 弹琴复长啸。(《竹里馆》)(3)、谁家玉笛暗飞声,。(《春夜洛城闻笛》)(4)、 , 百般红紫斗芳菲。(《晚春》)(5)、马上相逢无纸笔, 。(《逢入京使》)(6)、在《土地的誓言》里,作者以饱满的热情描绘了他那美丽而丰饶的家乡,请你写出一句与“思乡之情”有关的古诗句(含上下句), 。
27. 古诗文默写。(1)、故园东望路漫漫,。马上相逢无纸笔,。(岑参《逢入京使》)(2)、谁家玉笛暗飞声,。此夜曲中闻折柳,。(李白《春夜洛城闻笛》)(3)、李商隐《贾生》中表现汉文帝似乎诚意十足,贾生才华横溢的句子是: , 。(4)、周敦颐《爱莲说》中赞美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清高自诩的句子是: , 。28. 古诗文积累。(1)、 , 关山度若飞。(北朝民歌《木兰诗》)(2)、山重水复疑无路,。(陆游《游山西村》)(3)、勇攀登,困难踩脚下,壮志凌云;登高望,万物收眼底,豪情满怀。杜甫在《望岳》中写出了“ , ”的诗句;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写出了“ , ”的诗句——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29. 根据提示填写诗句。(1)、 , 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2)、此夜曲中闻折柳,。(李白《春夜洛城闻笛》)(3)、《逢入京使》以捎口信的典型细节来传达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4)、《木兰诗》中概括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 。(5)、爱国主义精神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请从你收集的诗文中,写出一句表现爱国思想的诗句: , 。30. 古诗文名句默写。(1)、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2)、可怜夜半虚前席, 。(李商隐《贾生》)(3)、 , 一山放出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4)、有约不来过夜半, 。(赵师秀《约客》)(5)、杜牧的《泊秦淮》中描写秦淮河特有的夜间景致的句子是: , 。(6)、《陋室铭》一文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 。31. 名句默写。(1)、桃李不言,。(2)、 , 可笑不自量。(3)、皮之不存,。(4)、 , 吾将上下而求索。(5)、不患人之不己知,。(6)、见贤思齐焉,。(7)、 , 寒光照铁衣。(8)、《木兰诗》中描写木兰万里迢迢,奔赴战场的诗句是: , 。(9)、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哪两句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