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2.4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试卷更新日期:2020-08-18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在“龟兔赛跑”的故事中有这样的描述: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出发,当兔子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了大觉,当它醒来后,发现乌龟已悄悄地爬到了终点.对于龟兔赛跑的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乌龟的速度始终大于兔子的速度 B、兔子的速度始终大于乌龟的速度 C、乌龟的平均速度大于兔子的平均速度 D、兔子平均速度大于乌龟平均速度
  • 2. 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对上述实验,数据处理正确的是(   )

    A、图中AB段的路程sAB=50.0cm B、如果测得AC段的时间tAC=2.5s,则AC段的平均速度vAC=32.0cm/s C、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大 D、为了测量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vBC , 可以将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
  • 3. 小明家距学校2.4km,一天,小明骑自行车上学,他以4m/s的速度行驶到刚好一半路程时,自行车车胎被扎破了,他只好停下来找修车师傅修车,补胎用了8min20s,接着又以6m/s的速度到达学校,则小明骑车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约为( )
    A、4.8m/s. B、5m/s. C、2.4m/s. D、4.8km/h
  • 4. 如图所示,一个小物体沿光滑斜面由A点上方从静止开始下滑,在它通过的路径AE分成相等的四段,v1v2分别表示通过AB段、BC段的平均速度,v表示BE段的平均速度,则v1v2与v的关系是(   )。

    A、v1< v2< v B、v1= v2< v C、v1= v2>v D、v1< v< v2
  • 5. 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要使斜面保持一个很小的坡度,以便于测量时间 B、小车在上半程的平均速度v1大于全程的平均速度v C、小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v等于上半程的平均速度v1和下半程的平均速度v2的平均值 D、测量小车在下半程的平均速度v2时,要让小车从斜面中点由静止下滑
  • 6. 如图为小明做“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过程,图中的停表(停表每格为1s)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B、C三点的时刻,B点是全程AC的中点,关于小车通过上、下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和平均速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

    A、tAB<tBC B、tAB=tBC C、vAB>vBC D、vAB<vBC

二、填空题

  • 7. 如图,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斜面应选择较小坡度,目的是为了使于测量 。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AB段平均速度会偏(选填“大”或“小”)。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 (选填“>”、“<”或”=“)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 8. 如图所示。小车水平向右做直线运动.数字钟显示的时间格式是“时:分:秒”,则小车从起点到终点通过的总路程是cm,全程的平均速度是cm/s.


  • 9. 在“探究速度的变化”的实验中,所用秒表 每格为1s。小车从斜面项端到底端的路程是90cm。

    如图所示,小车运动的上半段的平均速度v1cm/s,下半段的平均速度v2cm/s,全程的平均速度v=cm/s。

  • 10. 如图,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小木块从斜面A点滑下,AC段的距离为cm,通过AC段的时间为2s,则小木块在AC段的平均速度为m/s。


三、实验探究题

  • 11. 如图所示是“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

    (1)、该实验原理是
    (2)、在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倾角适当(选填“大”或“小”)一些。
    (3)、若秒表每格1s,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m/s。小车上半程的平均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 12. 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停表和
    (2)、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使斜面坡度较些。
    (3)、小车在3s内运动了0.9m,则它通过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m/s。
  • 13. 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测平均速度。
    (2)、该实验原理是
    (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4)、实验中测得路程s1上的平均速度为v1 , 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为v2 , 路程s3上的平均速度为v3 . 那么,v1、v2、v3的大小关系是。(选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