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0-08-14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词语的书写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语(lán)    恶(zèng)    心有灵(xī)    然入梦(hān) B、红(yīn)    逗(tiǎo)    怏不乐(yàng)    锋芒露(bì) C、持(jīn)    修(qì)    沛流离(diān)    悲天人(mǐn) D、(zuò)    热(chì)    一万丈(xiè)    语无次(lún)
  • 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作文中的错字和病句,很多同学不以为然 , 认为这些问题不必太较真。 B、工商和卫生部门联合执法,一举查获了不良商家沥尽心血、苦心制作的假冒伪劣口罩三千余只。 C、有的同学我行我素,一点儿也不注意自己的行为,经常在大庭广众之下高声喧哗。 D、实验课中,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用显微镜对微不足道的草履虫进行仔细观察。
  • 3.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钟南山被称为“耄耋老人”,意思是他已到八九十岁高龄。“不惑之年”指的是人四十岁的时候。 B、中国书法字体可四分为:楷书、行书、篆书、隶书。初中语文课本封面上“语文”两个大字,是用楷书书写的。 C、“铭”和“说”都是古代的文体。“铭”多用于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说”多用于作者发表看法、观点。 D、直接抒情的效果比间接抒情更强烈、鲜明。在实际写作中,这两种抒情方式常常是兼用的。

二、其他

三、基础知识综合

  • 5.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的题。

    ①虽然病毒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不便与恐慌,但比起在武汉前线的医护人员们,我们算是很幸福了,他们是冒着生命危险,在与病魔做斗争。②他们脸上深深的勒痕和铿锵有力的誓言,时时浮现在我眼前。③他们不顾自己的生命去治病救人,这是多么令人敬佩啊!④我相信,有全国人民的团结协作,我们国家一定能战胜疫情。

    (1)、第①句中,“很幸福”中的“很”是词(词性),“很幸福”是

    短语。

    (2)、第②句是个病句,请将改正后的正确句子写在下面。

四、对比阅读

  • 6. 阅读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

        自古人知贵兰 , 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兰甚似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 , 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 , 不见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 , 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

    (节选自黄庭坚《书幽芳亭记》)

    (注)①贵兰:以兰花为贵。②楚之逐臣:即屈原。③薄丛:贫瘠的丛林。④见杀:被摧残,遭受摧残。⑤闷:烦忧,烦闷。⑥不见:不被人知道。⑦平居:平时。⑧萧艾:也叫艾蒿,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有香气,可入药。⑨蔼然:香气芬芳的样子。⑩含章以时发者: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生于深山薄丛 B、濯清涟不妖    康肃笑遣之 C、可爱者蕃    兰似君子 D、香远清,亭亭净植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
    (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分析和对相关知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甲乙两文都表明了作者要退隐山林、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才华的人生态度。 B、甲文的莲花和乙文的兰花,生长环境虽有区别,但都有高洁、纯朴的品质。 C、甲文批判了菊和牡丹的傲然超脱;乙文则赞美了萧艾和兰花的清香宜人。 D、乙文画波浪线文字的断句划分为“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②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

五、诗歌鉴赏

  • 7. 阅读

    春雁

    (明)王恭

    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

    莫道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

    (注)①诗人在北京做官,不久即厌倦仕途,辞官回到家乡福建,途经衡阳作此诗。

    (1)、对这首诗有关知识的解说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七言诗首句也押韵,全诗押韵的字是“阳、长、乡”。 B、诗歌第一、二句,交代了春雁南飞时间之短和楚水燕山两地路途的遥远。 C、诗歌第三、四句,借春雁之口抒发对家乡的无限思念之情。 D、第三、四句以“莫道”一词领起,可看出诗人辞官归乡的决绝之情。
    (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中的“春雁”实际上是诗人自己的化身,诗人借它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B、第一句巧妙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衡阳仿佛是一夜之间就完成了岁序交替。 C、第二句以“楚水”到“燕山”的万里之遥,衬托诗人对京城艰苦生活的厌倦之情。 D、诗中春暖花开的江南,隐喻的是富丽繁华的朝堂,但诗人对此并不留恋。

六、句子默写

  • 8.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 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2)、黄梅时节家家雨, 。(赵师秀《约客》)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4)、杜甫《望岳》一诗中,“ ”这句化用孔子名言,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勇攀人生顶峰的雄心和气概。

七、现代文阅读

  • 9. 阅读

        (材料一)

        病毒与细胞相互搏杀

        ①病毒想繁殖下一代,手段只有一个:靠细胞。具体手段,就是想办法把自己的“DNA.exe”、“RNA.exe”执行程序植入细胞,让细胞执行自己的指令,指挥各种蛋白质机器,利用细胞里的资源来复制自己,最后造成细胞凋亡,病毒复制品冲出细胞壁,播向世界。这个“鸡贼”手法,是不是很眼熟?是的,计算机病毒程序(通过大量复制令计算机失灵的程序)也是这么操作的。简陋的病毒,生活、繁衍都仰仗一个比自己高级得多的操作系统——“细胞”。所有病毒都是靠入侵细胞、复制和传播自己而存在的。

        ②但是,如果细胞只默默承受这一切,那早就被病毒消灭了。细胞并没有任病毒宰割,它也有对付病毒的办法——变异。细胞复制自己,会出错,这就是变异。通过变异,有些细胞就变得让现有病毒没空子可钻了。于是,容易感染病毒的细胞慢慢凋亡了,不容易感染病毒的细胞则活了下去。细胞复制自己会出错,复制病毒当然也会出错——也就是说,病毒也会变异。于是,能骗进新细胞的病毒才可以继续传播。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在这场几十亿年的攻防战和军备竞赛中 , 双方不断升级改造,结果是:细胞的免疫功能越来越多、越来越强大;病毒变异种类越来越复杂,入侵手段也越来越“鸡贼”。

        (节选自2020年第9期《百科知识》)

        (材料二)

        理性防护,口罩适合最重要

        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口罩成为了被抢购的稀缺品,特别是N95口罩,简直成了当前最抢手的防护用品。“出门必须戴口罩,口罩必戴N95”似乎 成为了很多人的共识。防范疫情,不仅要佩戴口罩,更要正确地佩戴口罩。

        ②但佩戴什么样的口罩要基于个人暴露于疾病的风险来考虑。

        ③不同情况下,需要佩戴的口罩是不一样的。身体健康的普通人没有必要把N95口罩作为标配,外出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就可以了。对于疑似患病或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的人员,不能佩戴带有单向呼吸阀门的口罩,否则不能阻隔自身病毒向空气中传播。而对于处于高风险环境中的医护人员,由于他们时刻与病患密切接触,因此必须佩戴防护级别更高的医用防护口罩。

    (节选自人民健康网)

    (1)、下列对病毒繁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病毒只有把自己的“DNA.exe”、“RN

    A、exe”植入细胞,才能繁殖出下一代。 B、病毒必须利用细胞里的资源,才能复制自己,才能繁殖出大量的病毒。 C、病毒入侵细胞后,能让细胞执行自己的指令。离开了细胞,病毒就无法生活、繁衍。 D、病毒和细胞在不断变异的较量过程中,病毒的升级改造比细胞强大得多。
    (2)、下列对相关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的语言读起来有生动之感,(材料二)的语言读起来则偏向平实。 B、(材料一)第②段划线句中,“攻防战”指的是细胞和病毒的相互搏杀;“军备竞赛”指的是细胞和病毒相互升级自己的功能和手段。 C、(材料二)第①段划线句中的“似乎”删掉后意思不受任何影响,语言也更简洁。 D、(材料一)中,两处出现的“鸡贼”一词,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病毒“狡猾”的特点。
    (3)、根据以上材料,下列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两则材料看,人类和病毒的攻防战将是长期的,人类的科技也必将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进步。 B、计算机病毒程序和生物病毒的繁殖原理极其类似,所以我们需不断升级计算机程序以防止病毒。 C、为了防止新冠病毒的感染,我们都应佩戴防护级别更高的医用防护口罩。 D、(材料二)第②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上文人们重视戴口罩过渡到下文如何合理佩戴口罩。
  • 10. 阅读

    有书便是艳阳天

    向贤彪

        ①“风雨阴晴君莫问,有书便是艳阳天。”在这个世界上,如果说有什么事情拥有恒久魅力并令人沉醉其间,读书便是其中之一。宋人翁森云:“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孔子“韦编三绝”,陶渊明“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杨万里“半山绝句当早餐”……回溯历史,古人留下许多有关读书的佳话。阅读,凝结着超越时空的力量。

        ②书籍是人类的挚友。前不久,一幕场景令人难忘:在武汉的方舱医院里,一名患者躺在病床上读书,神情专注。网友感叹这位年轻人面对病毒时的淡定,更感慨书籍的魅力。疫情防控期间,人们居家的时间变多了,许多人重新翻开纸质书籍,嗅到了久违的书香。有人发出内心感悟:有书相伴,真好!

        ③疫情防控期间的“宅读”,让人更加懂得珍爱生命、珍惜生活、关爱他人。一个微信书友群中,大家互相交流抗疫期间读书收获的新知与启迪。有人读了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感悟人类应该自警自省、更加谦逊,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有人读了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从“哪里有恐惧,哪里就有爱”这句话中,体会到爱的力量;有人读了《中国抗疫简史》,纵览几千年来中华民族防疫抗疫的历史经验,增强了战疫的必胜信念;有人读了泰戈尔的《飞鸟集》,与群友分享“世界以痛吻我,而我报之以歌”,引人思索生命的意义。

        ④一位作家说:“人拥有宁静的时光,这本身便是幸福,而宁静的时光因阅读会显得尤其美好。”通过坚持不辍的阅读,我们可以寻觅到温暖的阳光地带,采撷到五彩缤纷的花朵,领略到生命的高洁与伟岸。“有书便是艳阳天”,生动诠释了读书之于人的意义。这个“艳阳天”,是毛泽东青年时为了练就在嘈杂环境中静心读书的本事,专门跑到熙熙攘攘的闹市去读书;是刘伯承在烽火连天、军务繁忙的战争年代,字斟句酌地翻译出大量国外军事论著;是樊锦诗在戈壁深处孤灯相伴、勤奋夜读,用青春书写“锦瑟华年去,莫高永留诗”。

        ⑤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我们深深懂得,正因广大医务工作者白衣执甲、逆行出征,正因无数人为疫情防控冲锋在前、守土尽责,才使得我们在山河无恙、春回大地的暖意中,感觉到生活是多么美好,阅读是多么美妙。从浓缩版的文化经典到现实版的“生活之书”,都在召唤我们,“尽管走下去,不必逗留着,去采鲜花来保存,因为,在这一路上,花自然会继续开放”。

        ⑥书籍是人类记忆和想象的延伸。一册在手,书里的风景、书外的故事、阅读的心境都深刻交融在一起,构成独特的体验。                        

    (选自2020年5月16日《人民日报》)

    (1)、下列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在遇到不幸时,可以以书为友。沉浸其中,会让你的心更加宁静,让你淡然面对一切不幸。 B、面对人生的沟沟坎坎,阅读能让人更加懂得珍爱生命、珍惜生活、关爱他人。 C、有文字的文化经典固然至美至善,但是更值得我们阅读的却是无字的、现实版的“生活之书”。 D、坚持不辍的阅读,能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温暖与美好,领悟到生命之于人的意义。
    (2)、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划线句“风雨阴晴君莫问,有书便是艳阳天”,意思是我们读书要选择阳光明媚的日子。 B、文章引用大量的古人诗句、名人名言,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也使文章的语言更加典雅,富有文学色彩。 C、在第③段中,还可以补写这样的例子:有人读了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懂得了即使被生活欺骗,也要用积极进取的心儿向往着未来。 D、在第⑥段横线上补写一句总结性的结尾来归结全文,这句话可写为:因为有书相陪,我们的生命得以延伸,我们的人生更为宽广。
    (3)、下列说法与本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A、第③段列举大量的阅读外国文化经典的事例,这表明作者认为外国作品比中国作品更有阅读价值。 B、作者在文中认为,读书要精读与略读相结合,精读品其精妙,略读则观其大略。 C、从第④段看,作者认为在和平、优美环境中的阅读,无法诠释读书之于人的意义。 D、第⑤段划线句的意思是“阅读”会让我们感到生活是多么美好,阅读是多么美妙!
  • 11. 阅读

    心里一直藏着姐姐的笑

    娄惠静

        ①今年清明,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我没有去看“姐姐”。云上扫墓时,从手机屏幕里看到,她长眠的地方,两棵冬青树长得葱茏滴翠,恐怕两只手合起来都抱不住它们的腰了。

        ②很小的时候,姐姐就喜欢花啊草的,父亲种在紫砂盆里的石榴和月季,她隔三差五拉着我为它们浇水除虫。十八年前,弥留之际,她强打着精神,说什么都不想了,就在那地方种两棵树吧,说时脸上漾出一丝无奈的笑意,我至今难忘。那天,是我扶着这两株小冬青,让家人一锹泥一捧泪培上土的。培土之前,我特意把她最喜欢的一双布鞋放在坑里,喃喃地说:“姐,一路走好。”

        ③那年,当我帮她从医院拿到诊断报告时,泪水模糊了双眼。回家后,不敢和她对视,绕着圈子找话跟她说。其实,她从我的“反常表现”就知道了结果,但为了让我放松心情,不时说着我俩小时候的糗事。我心疼至极,禁不住流出了眼泪。她拉着我的手,许久才挤出一句话:“别让爸妈知道……”话才出口,她已稀里哗啦哭出声来

        ④她住院治疗的那阵,我不管工作多忙,都坚持每天去看她,除了带鲜花,也常常给她做营养餐,让她增加免疫力。每次,她 绽开笑脸,把花贴着鼻尖 嗅个够,才示意我插到花瓶里。化疗放疗让她恶心呕吐不止,可当着我的面,她大口大口地吃着饭菜,把碗底残存的汤汁喝干净,笑着说:“好吃”。看到我一脸心疼的样子,姐姐说:“这些营养进去,病慢慢就会好的”,她一直说要看着儿子结婚成家,为父母尽孝养老。说这话时,眼里的期盼神情,总让我动容。

        ⑤有一天,见她烦躁不安,我突然想起了什么,说:我哼首《喀秋莎》给你听吧。见她点头,我于是凑近她耳边,轻轻地哼起了她熟悉的旋律,哼到一半,她已经睡着了,脸上露着满足的笑,眼角吊着半滴晶莹的泪珠……

    ⑥长我两岁的姐姐,从小喜欢读书。课余时间,我跟着她读文学作品。开始时,我把书抢来先读,但我一知半解,读不下去就不想读了。她发现后,把书里的故事讲给我听,到关键处,故意卖关子:“欲知下回分解,请自己去读”。我胃口被吊足了,只好捧起书来自己翻,居然越读越有味道。以后再借到新书,我就学乖让她先读了。我们相互探讨书里面的故事,嘲笑葛朗台的吝啬,同情祥林嫂的遭遇,敬佩林道静的革命理想,也为林黛玉的香消玉殒而惋惜,还时常因书中的某一句话争得面红耳赤。我在姐姐的影响下,爱上了阅读,至今乐此不疲。

        ⑦姐姐心灵手巧,十几岁就学会了编织毛衣缝纫衣服、刺绣枕套,样样都拿得起。我中学毕业后参加工作上班的第一天,就穿着她为我缝制的藏青色阔条灯芯绒两用衫去厂里报的到。时尚的尖角领点衬着高挑的身材,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回头率算蛮高的。永远记得,她完工后让我试穿,围着我左一圈右一圈转着看时露出的那张灿烂笑脸。

        ⑧十八年来,我心里始终藏着姐姐的笑,特别是夜深人静思念她的时候。她的笑,犹如一盏灯,把我的心照得又暖又亮……

    (选自2020年5月11日《新民晚报》)

    (1)、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姐姐在弥留之际要求种下两棵冬青树,是受到父亲喜爱花草的影响,表达姐姐对花草始终不渝的喜爱。 B、结合全文分析,第②段划线句姐姐漾出一丝无奈笑意的原因有:姐姐无法摆脱的死亡结局、她对人生的无限眷恋、种冬青树寄托的念想…… C、第③段划线句表明姐姐平时特别畏惧父母,现在得了重症也不敢让父母知道。 D、第⑥段划线句说明姐妹俩在平时的生活中经常闹矛盾,关系很不和谐。
    (2)、下面对文章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的标题既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也抒发了“我”对姐姐深沉的怀念之情,奠定了全文怀念的抒情基调。 B、文章采用倒叙开头,设置悬念,吸引读者,交代了“我”对姐姐的怀念,引出下文。 C、文章用第一人称叙事,故事更加真实可信,文章的心理描写与抒情更加细腻感人,更好地表现了姐妹深情。 D、两棵冬青树既是姐姐的象征,又寄托了“我”对姐姐的怀念,同时作为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前呼后应,浑然一体。
    (3)、第④段划线句子“每次,她绽开笑脸,把花贴着鼻尖嗅个够,才示意我插到花瓶里”,句中加点的词是否多余?为什么?
    (4)、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姐姐的形象。

八、名著阅读

  • 12. 阅读下面的精彩片段,完成后面的题。

        ①这么大的人,拉上那么美的车,他自己的车,弓子软得颤悠颤悠的,连车把都微微地动弹;车厢是那么亮,垫子是那么白,喇叭是那么响;跑得不快怎能对得起自己呢,怎能对得起那辆车呢?②这一点不是虚荣心,而似乎是一种责任,非快跑、飞跑,不足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与车的优美……③拉到了地点,他的衣裤都拧得出汗来,哗哗的,像刚从水盆里捞出来的。④他感到疲乏,可是很痛快的值得骄傲的一种疲乏,如同骑着名马跑了几十里那样。⑤假若胆壮不就是大意,祥子在放胆跑的时候可并不大意。⑥不快跑若是对不起人,快跑而碰伤了车便对不起自己。⑦车是他的命,他知道怎样的小心。⑧小心与大胆放在一处,他便越来越能自信,他深信自己与车都是铁做的。

    (1)、圈点批注法是古人读书时常用的传统方法。请仿照下面对①②两句的批注示例,对③④两句分别从内容、语言两方面进行批注,表达你的阅读体会。

    ①②句批注示例:

    内容:他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新车,心里美滋滋的。

    语言:排比的修辞,连续的反问,生动地写出了他的自信和对新车的喜爱。

    ③④句批注:

    内容:

    语言:

    (2)、请结合整本书的阅读,用简洁的文字概括祥子这辆新车最终的结局。

九、作文

  • 13. 阅读材料完成作文。

        浅紫色芬芳的紫藤萝瀑布,带走了宗璞的焦虑和悲伤,让她在生命的长河中加快了脚步。一棵普普通通的小桃树,蓄着贾平凹的梦,激励着他从小山村走向大世界……

    在你的成长经历中,有哪一样东西也曾这样陪伴着你成长,给了你生命的启迪呢?请将题目“           伴我长大”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要求:少于600字的文章,诗歌不少于20行;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涉嫌泄密的人名、地名、校名;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 14. 请以“别怕,我来了”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少于600字的文章,诗歌不少于20行;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涉嫌泄密的人名、地名、校名;不得抄袭,不得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