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新课标必修一 4.3河流地貌的发育 同步训练
试卷更新日期:2020-08-14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关于沟谷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沟谷流水的溯源侵蚀,使沟谷延长 B、沟谷流水的下蚀,使沟谷不断加宽 C、沟谷是由河谷发育而来 D、由于获得稳定的地下水补给,河谷发育成沟谷2. 下列各组地表形态中,由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A、三角洲、戈壁 B、沙滩、曲流 C、河流峡谷、风蚀洼地 D、新月形沙丘、海蚀崖3. 河流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但也时常发生灾害。图中为某河流、湖泊发展过程的四个阶段。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所示演化过程最可能出现在( )A、洞庭湖平原 B、塔里木盆地 C、横断山区 D、云贵高原(2)、图示河段,最易发生洪涝灾害的阶段是( )A、甲 B、乙 C、丙 D、丁(3)、在乙阶段①、②、③、④四地中,最有利于城市空间发展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4. 下图为三峡工程建成后,下游城陵矶至武汉长江河段累计冲淤状况预测图(冲刷大于淤积为负值,冲刷小于淤积为正值)。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所示演化过程最可能出现在( )A、洞庭湖平原 B、塔里木盆地 C、横断山区 D、云贵高原(2)、图示河段,最易发生洪涝灾害的阶段是( )A、甲 B、乙 C、丙 D、丁(3)、在乙阶段①、②、③、④四地中,最有利于城市空间发展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4. 下图为三峡工程建成后,下游城陵矶至武汉长江河段累计冲淤状况预测图(冲刷大于淤积为负值,冲刷小于淤积为正值)。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时段内长江城陵矶至武汉河段( )A、一直以淤积作用为主 B、先冲刷为主后淤积为主 C、先淤积为主后冲刷为主 D、一直以冲刷作用为主(2)、针对50~100年至今累计冲淤状况,为保持河流畅通,该河段应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A、加固河堤 B、疏浚河道 C、植树造林 D、修筑大坝5. 毛主席在《沁园春·长沙》中写到:“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争流下图为橘子洲实景图,“橘子洲形成原因是( ) (1)、图示时段内长江城陵矶至武汉河段( )A、一直以淤积作用为主 B、先冲刷为主后淤积为主 C、先淤积为主后冲刷为主 D、一直以冲刷作用为主(2)、针对50~100年至今累计冲淤状况,为保持河流畅通,该河段应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A、加固河堤 B、疏浚河道 C、植树造林 D、修筑大坝5. 毛主席在《沁园春·长沙》中写到:“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争流下图为橘子洲实景图,“橘子洲形成原因是( ) A、断层中两侧陷落,中间突起而成 B、河水湍急,流水侵蚀下切而成 C、岩层受水平挤压,中间向上隆起而成 D、河床宽阔、激流回旋沙石堆积而成6. 流水地貌是由流水塑造而形成的地表形态。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在下图所示河流的②处,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 ) A、断层中两侧陷落,中间突起而成 B、河水湍急,流水侵蚀下切而成 C、岩层受水平挤压,中间向上隆起而成 D、河床宽阔、激流回旋沙石堆积而成6. 流水地貌是由流水塑造而形成的地表形态。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在下图所示河流的②处,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 ) A、搬运 B、堆积 C、侵蚀 D、风化(2)、如果在图示的①、②、③、④四处进行码头选址,比较合适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7. 读某河流三角洲沉积岩(物)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A、搬运 B、堆积 C、侵蚀 D、风化(2)、如果在图示的①、②、③、④四处进行码头选址,比较合适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7. 读某河流三角洲沉积岩(物)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造成该地区地貌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内力作用 B、外力作用 C、风化作用 D、板块运动(2)、岩层的新老关系为( )A、a层最老 B、b层最老 C、c层最老 D、一样老8. 读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20元纸币背面主景图案。回答下面小题。 (1)、造成该地区地貌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内力作用 B、外力作用 C、风化作用 D、板块运动(2)、岩层的新老关系为( )A、a层最老 B、b层最老 C、c层最老 D、一样老8. 读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20元纸币背面主景图案。回答下面小题。 (1)、该版面的景观是( )A、黄土高原 B、桂林山水 C、洞庭湖畔 D、长白山天池(2)、该地形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A、冰川侵蚀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海浪侵蚀作用(3)、形成这种地貌的岩石非常重要,它们的岩石一般为( )A、石灰岩 B、花岗岩 C、变质岩 D、岩浆岩9. 下图为“某河流弯曲处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版面的景观是( )A、黄土高原 B、桂林山水 C、洞庭湖畔 D、长白山天池(2)、该地形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A、冰川侵蚀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海浪侵蚀作用(3)、形成这种地貌的岩石非常重要,它们的岩石一般为( )A、石灰岩 B、花岗岩 C、变质岩 D、岩浆岩9. 下图为“某河流弯曲处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下面四幅河床横剖面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沿EF断面的是( ) A、 B、 B、 C、 C、 D、 D、 10. 流水地貌是由流水塑造而形成的地表形态。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0. 流水地貌是由流水塑造而形成的地表形态。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在上图所示河流的②处,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 )A、搬运 B、堆积 C、侵蚀 D、风化(2)、如果在图示的①、②、③、④四处进行码头选址,比较合适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11. 河流主航道一般为水流最深处的航线,右图为北半球的某河流,箭头表示河流流向,回答下列小题: (1)、在上图所示河流的②处,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 )A、搬运 B、堆积 C、侵蚀 D、风化(2)、如果在图示的①、②、③、④四处进行码头选址,比较合适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11. 河流主航道一般为水流最深处的航线,右图为北半球的某河流,箭头表示河流流向,回答下列小题: (1)、该河流的主航道最可能经过(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2)、近年来,甲沙洲形成速度减慢,其原因是( )A、下游新建防洪大堤 B、上游植被破坏严重 C、上游新建大型水库 D、下游河道疏浚畅通12. 读某地貌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河流的主航道最可能经过(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2)、近年来,甲沙洲形成速度减慢,其原因是( )A、下游新建防洪大堤 B、上游植被破坏严重 C、上游新建大型水库 D、下游河道疏浚畅通12. 读某地貌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由图可知( )A、沉积物主要是风力作用形成 B、由扇形地上部到扇缘带,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大 C、扇形地中下部土壤肥沃,排水条件良好,适合农耕 D、扇缘带地下水埋藏深(2)、该地貌主要分布于( )A、河流出山口 B、河流入海口 C、大江大河中下游 D、内陆盆地中心13. 下图为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的某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由图可知( )A、沉积物主要是风力作用形成 B、由扇形地上部到扇缘带,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大 C、扇形地中下部土壤肥沃,排水条件良好,适合农耕 D、扇缘带地下水埋藏深(2)、该地貌主要分布于( )A、河流出山口 B、河流入海口 C、大江大河中下游 D、内陆盆地中心13. 下图为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的某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指出4~6月该断面河水深度的变化特征( )A、深度增加 B、深度先增加后降低 C、深度降低 D、深度先降低后上升(2)、图中泥沙淤积最严重的时间是( )A、4月19日 B、5月21日 C、6月3日 D、8月15日14.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州。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唐朝诗人胡玢的诗描述河流沿岸的变化。 (1)、指出4~6月该断面河水深度的变化特征( )A、深度增加 B、深度先增加后降低 C、深度降低 D、深度先降低后上升(2)、图中泥沙淤积最严重的时间是( )A、4月19日 B、5月21日 C、6月3日 D、8月15日14.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州。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唐朝诗人胡玢的诗描述河流沿岸的变化。  结合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A、M--凸岸堆积 B、N--凸岸侵蚀 C、M--凹岸侵蚀 D、N--凹岸堆积(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诗中描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上游 B、“数家新住处”应位于是N地 C、“古岸崩欲尽”是因为地壳垂直运动 D、河流流向自南向北15. 读河岸线示意图,图中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自然状态下不同时期的河岸,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有关该河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线所示河岸形成时间较早 B、河岸线的变迁与地转偏向力无关 C、该河段以侵蚀作用为主 D、该类河段一般发育于河流的上游(2)、沿L1—L2所作河流剖面最有可能与右图剖面相一致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6. 天坑是四周岩壁陡直、平均宽度和深度均超过100 m的大型塌陷漏斗,其发育在特定的岩溶地质、地貌、气候和水文环境下,是一种独特的喀斯特景观。下图示意天坑形成与演化过程。 (1)、有关该河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线所示河岸形成时间较早 B、河岸线的变迁与地转偏向力无关 C、该河段以侵蚀作用为主 D、该类河段一般发育于河流的上游(2)、沿L1—L2所作河流剖面最有可能与右图剖面相一致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6. 天坑是四周岩壁陡直、平均宽度和深度均超过100 m的大型塌陷漏斗,其发育在特定的岩溶地质、地貌、气候和水文环境下,是一种独特的喀斯特景观。下图示意天坑形成与演化过程。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天坑发育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1)、关于天坑发育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岩层断裂发育 ②石灰岩层厚度小 ③岩层产状平缓 ④地下河水位浅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巨量崩塌物造成地下河通道的阻塞和改道,会促使流水对岩石( )A、溶蚀、冲蚀增强 B、溶蚀减弱、冲蚀增强 C、溶蚀、冲蚀减弱 D、溶蚀增强、冲蚀减弱(3)、天坑的形成归结为流水对塌陷堆积物的( )A、冲蚀作用 B、溶蚀作用 C、搬运作用 D、沉积作用17. 下图为某河段沉积物研究采样图,甲、乙、丙、丁为采样点。读图完成 下列小题。 (1)、下列关于四处采样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沉积物厚度较乙处大 B、丙处沉积物颗粒较丁处大 C、丁处沉积物颗粒较丙处大 D、甲、乙、丙、丁四处沉积物无分选性(2)、该河段沙洲较多,是因为( ) (1)、下列关于四处采样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沉积物厚度较乙处大 B、丙处沉积物颗粒较丁处大 C、丁处沉积物颗粒较丙处大 D、甲、乙、丙、丁四处沉积物无分选性(2)、该河段沙洲较多,是因为( )①地势平坦,河床比降大 ②距海较远,海水顶托作用弱 ③河道宽阔,河流沉积作用强 ④上游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8. 河流阶地指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以上,呈阶梯状分布于河流两侧的地形。下图是北半球某河流平直河道段的河谷及两岸阶地的东西向剖面图,下列对河谷地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该河流的流向为由南向北 B、流水的搬运作用形成了河流阶地 C、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 D、三个阶地形成的先后顺序为①一②一③19. 由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共同组成的“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2007年6月27日在第三十一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全票通过,成功跻身世界自然遗产之列。 A、该河流的流向为由南向北 B、流水的搬运作用形成了河流阶地 C、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 D、三个阶地形成的先后顺序为①一②一③19. 由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共同组成的“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2007年6月27日在第三十一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全票通过,成功跻身世界自然遗产之列。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溶洞的形成原因是( )A、风力侵蚀作用 B、风力沉积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流水沉积作用(2)、图中石柱的形成原因是( )A、风力侵蚀作用 B、风力沉积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流水沉积作用20. 下图为北半球某条河流横剖面示意图,河流剖面是指河流中垂直于水流方向并以河床为下界、水面为上界的断面。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溶洞的形成原因是( )A、风力侵蚀作用 B、风力沉积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流水沉积作用(2)、图中石柱的形成原因是( )A、风力侵蚀作用 B、风力沉积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流水沉积作用20. 下图为北半球某条河流横剖面示意图,河流剖面是指河流中垂直于水流方向并以河床为下界、水面为上界的断面。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根据河床形态判断该河流的流向可能是( )A、自北向南 B、自南向北 C、自西向东 D、自东向西(2)、关于该段河流东、西两岸的说法,正确的是( )A、西岸有泥沙淤积,说明该岸水流速度比东岸快,带来泥沙多而淤积 B、如果选择在该河段建一个港口,则应该选择在该河的西岸进行修建 C、河段的东岸没有泥沙沉积,主要原因是河床较陡峭,不易产生沉积 D、地转偏向力影响,河段东岸以侵蚀作用为主,西岸以堆积作用为主21. 下图为空中鸟瞰的某地貌景观图。完成 下列小 题。 (1)、根据河床形态判断该河流的流向可能是( )A、自北向南 B、自南向北 C、自西向东 D、自东向西(2)、关于该段河流东、西两岸的说法,正确的是( )A、西岸有泥沙淤积,说明该岸水流速度比东岸快,带来泥沙多而淤积 B、如果选择在该河段建一个港口,则应该选择在该河的西岸进行修建 C、河段的东岸没有泥沙沉积,主要原因是河床较陡峭,不易产生沉积 D、地转偏向力影响,河段东岸以侵蚀作用为主,西岸以堆积作用为主21. 下图为空中鸟瞰的某地貌景观图。完成 下列小 题。 (1)、该地貌的名称是( ) (1)、该地貌的名称是( )
 A、沙丘 B、沙滩 C、三角洲 D、冲积扇(2)、该地貌的主要成因是( )A、流水搬运 B、流水堆积 C、海浪堆积 D、风力堆积(3)、该地貌多位于( )A、河流出山口 B、滨海平原 C、大河入海口 D、干旱地区二、综合题- 
                            22. 读黄淮海平原地形图和地形图中A、B两点间冲积扇剖面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冲积扇和三角洲的位置差异。(2)、描述黄河冲积扇沉积颗粒物的分布特征。(3)、简述冲积扇的形成过程。2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冲积扇和三角洲的位置差异。(2)、描述黄河冲积扇沉积颗粒物的分布特征。(3)、简述冲积扇的形成过程。2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尼日尔河源于富塔贾隆高原,注入几内亚湾,全长约4200km,流域面积210万km2 , 在塞古-迪雷间的盆地形成大型内陆三角洲,在几内亚湾发育了巨型河口三角洲。 材料二 下图为“尼日尔河流域及降水分布示意图”,下表为“尼日尔河部分水文站年径流量与年输沙量统计表”。   水文站 马西纳 迪雷 尼亚美 洛科贾 奥尼查 年径流量(km3) 41 30 27 73 182 年输沙量(万吨) 177 100 350 1290 5800 (1)、富塔贾隆高原被称为尼日尔河“水塔”,请分析原因。(2)、说明尼日尔河流经内陆三角洲前后径流量和输沙量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3)、概述尼日尔河迪雷-洛科贾河段水文特征的变化。
 (4)、简析河口三角洲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4. 读北半球某区域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两处河谷形状的区别:①处河谷呈V型,②处河谷呈U型。原因分别是:①处位于河流上游,河流流速快,以侵蚀为主;②处位于河流下游,河流流速慢,作用加强,河谷展宽。(2)、河流在②处汇入海洋,形成的流水地貌是。形成过程可表述为:河口水流速度 , 加上海水的作用,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形成。如果①处及附近地区林地变为耕地,会导致上游地区加剧,②处河口地貌面积将。(3)、从图示聚落分布看,该地区聚落在分布密度上的差异特征是河流中下游比上游 , 形成该特征的原因是:相对河流上游,河流中下游地区;;。25. 读贺兰山东麓堆积地貌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两处河谷形状的区别:①处河谷呈V型,②处河谷呈U型。原因分别是:①处位于河流上游,河流流速快,以侵蚀为主;②处位于河流下游,河流流速慢,作用加强,河谷展宽。(2)、河流在②处汇入海洋,形成的流水地貌是。形成过程可表述为:河口水流速度 , 加上海水的作用,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形成。如果①处及附近地区林地变为耕地,会导致上游地区加剧,②处河口地貌面积将。(3)、从图示聚落分布看,该地区聚落在分布密度上的差异特征是河流中下游比上游 , 形成该特征的原因是:相对河流上游,河流中下游地区;;。25. 读贺兰山东麓堆积地貌图,回答问题。 (1)、描述图中地貌类型及形成过程。(2)、概括图中地貌沉积物分布特点。(3)、说明河流出山口前和出山口后所经地区等高线的分布特点。26. 读河流平面、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中地貌类型及形成过程。(2)、概括图中地貌沉积物分布特点。(3)、说明河流出山口前和出山口后所经地区等高线的分布特点。26. 读河流平面、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c~图e中能正确反映图a中A河段河谷剖面的是哪一个?该河段主要的河流侵蚀作用是什么? (1)、图c~图e中能正确反映图a中A河段河谷剖面的是哪一个?该河段主要的河流侵蚀作用是什么?
 (2)、判断图a中,河岸D、E最有可能形成浅滩的是哪一岸?并解释其理由。(3)、若图a中河流A段的纵剖面如图2所示,则形成的地理景观最有可能是( )A、“U”型谷 B、喀斯特溶洞 C、河流瀑布 D、河口三角洲(4)、若图a所示河流位于北半球,河口的沙洲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大,最终与河流的哪岸相连?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