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专题第21讲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试卷更新日期:2020-08-06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下图是阿尔卑斯山脉的山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判断图中甲乙山坡及主导影响因素( )A、甲是南坡、乙是北坡:降水 B、甲是南坡、乙是北坡:光照 C、甲是北坡、乙是南坡:热量 D、甲是北坡、乙是南坡:坡度(2)、图中Q处天然植被的特征是( )A、耐瘠 B、耐寒 C、喜光 D、喜热2. 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地貌呈环状分布,中心是辽阔沙漠,边缘和沙漠间是冲积扇和冲积平原,并有绿洲分布,聚落主要分布于边缘地带。完成下列小题。(1)、塔里木盆地的绿洲体现的陆地自然带规律是( )A、干湿度地域分异 B、纬度地域分异 C、垂直分异 D、地方性分异(2)、影响塔里木盆地聚落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水源 C、交通 D、土壤3. 下图为某山丘等高线示意图,2013年10月7日该山丘某地发生泥石流灾害。完成下列小题。 (1)、判断图中甲乙山坡及主导影响因素( )A、甲是南坡、乙是北坡:降水 B、甲是南坡、乙是北坡:光照 C、甲是北坡、乙是南坡:热量 D、甲是北坡、乙是南坡:坡度(2)、图中Q处天然植被的特征是( )A、耐瘠 B、耐寒 C、喜光 D、喜热2. 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地貌呈环状分布,中心是辽阔沙漠,边缘和沙漠间是冲积扇和冲积平原,并有绿洲分布,聚落主要分布于边缘地带。完成下列小题。(1)、塔里木盆地的绿洲体现的陆地自然带规律是( )A、干湿度地域分异 B、纬度地域分异 C、垂直分异 D、地方性分异(2)、影响塔里木盆地聚落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水源 C、交通 D、土壤3. 下图为某山丘等高线示意图,2013年10月7日该山丘某地发生泥石流灾害。完成下列小题。 (1)、泥石流发生地可能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2)、为了提高该山丘植被覆盖率,政府因地制宜地种植了大量樟树,樟树属于(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热带雨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4. 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1)、泥石流发生地可能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2)、为了提高该山丘植被覆盖率,政府因地制宜地种植了大量樟树,樟树属于(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热带雨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4. 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1)、有关①②③三地的自然带和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都是热带荒漠带 B、①②都是热带雨林带 C、①是热带沙漠气候,③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D、①②都是热带季风气候(2)、形成①②地气候类型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环流的差异 B、纬度位置的差异 C、距海远近的差异 D、人类活动对下垫面影响的差异5. 下图表示我国西南地区局部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有关①②③三地的自然带和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都是热带荒漠带 B、①②都是热带雨林带 C、①是热带沙漠气候,③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D、①②都是热带季风气候(2)、形成①②地气候类型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环流的差异 B、纬度位置的差异 C、距海远近的差异 D、人类活动对下垫面影响的差异5. 下图表示我国西南地区局部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导致①、②两地气候资源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地形 C、海陆位置 D、大气环流(2)、与东北林区相比,③所在林区自然带复杂的根本原因是③地( )A、纬度低、相对高差大 B、光照充足、热量丰富 C、年均温高、降水充沛 D、地形平坦、土壤肥沃(3)、西藏的农业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其最主要原因是( )A、气温高 B、地形平坦 C、光照充足 D、有灌溉水源6. 大陆、海洋分布模式图,回答下列小题。 (1)、导致①、②两地气候资源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地形 C、海陆位置 D、大气环流(2)、与东北林区相比,③所在林区自然带复杂的根本原因是③地( )A、纬度低、相对高差大 B、光照充足、热量丰富 C、年均温高、降水充沛 D、地形平坦、土壤肥沃(3)、西藏的农业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其最主要原因是( )A、气温高 B、地形平坦 C、光照充足 D、有灌溉水源6. 大陆、海洋分布模式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大陆可能是( )A、亚欧大陆、非洲大陆 B、南美大陆、北美大陆 C、南极洲大陆、非洲大陆 D、南美大陆、非洲大陆(2)、字母附近地区可能为荒漠的是( )A、d B、c C、b D、a7. 楠溪江是瓯江的第二大支流,河道落差达 1030 米。2019 年暑假期间,浙江某高中地理研学小 组楠溪江流域开展了实地考察。读楠溪江流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小 题。 (1)、图中大陆可能是( )A、亚欧大陆、非洲大陆 B、南美大陆、北美大陆 C、南极洲大陆、非洲大陆 D、南美大陆、非洲大陆(2)、字母附近地区可能为荒漠的是( )A、d B、c C、b D、a7. 楠溪江是瓯江的第二大支流,河道落差达 1030 米。2019 年暑假期间,浙江某高中地理研学小 组楠溪江流域开展了实地考察。读楠溪江流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小 题。 (1)、关于研学小组成员对沿线考察记录的描述,正确的是( ) (1)、关于研学小组成员对沿线考察记录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道路蜿蜒曲折 ②村镇大多呈团块状 ③村镇沿河分布 ④落叶林漫山遍野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2)、影响研学活动所见地理景观的主导因素 ( )A、气候 B、地形 C、河流 D、植被8.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区域从沿海向内陆,陆地自然带依次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给该区域带来降水的主导风是 (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2)、R河段 ( )A、流量季节变化大 B、春汛明显 C、河流堆积作用强 D、河谷横剖面呈槽型9. 读喜马拉雅山垂直带谱分布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示区域从沿海向内陆,陆地自然带依次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给该区域带来降水的主导风是 (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2)、R河段 ( )A、流量季节变化大 B、春汛明显 C、河流堆积作用强 D、河谷横剖面呈槽型9. 读喜马拉雅山垂直带谱分布图,回答下列小题。 (1)、喜马拉雅山南坡山麓的自然带M可能为 ( )A、热带雨林带 B、落叶阔叶林带 C、常绿阔叶林带 D、热带草原带(2)、高山草甸在南北两坡分布的海拔存在明显差异,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南坡为迎风坡,水热条件好,分布海拔高 B、北坡为背风坡,降水少,分布海拔高 C、南坡相对高度大,分布海拔高 D、北坡相对高度大,分布海拔低10. 下图示意长白山北坡的自然带垂直带谱。其中,岳桦林带降水丰富,一年内8级以上大风日数逾200日;山地苔原与岳桦林互相渗透。 (1)、喜马拉雅山南坡山麓的自然带M可能为 ( )A、热带雨林带 B、落叶阔叶林带 C、常绿阔叶林带 D、热带草原带(2)、高山草甸在南北两坡分布的海拔存在明显差异,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南坡为迎风坡,水热条件好,分布海拔高 B、北坡为背风坡,降水少,分布海拔高 C、南坡相对高度大,分布海拔高 D、北坡相对高度大,分布海拔低10. 下图示意长白山北坡的自然带垂直带谱。其中,岳桦林带降水丰富,一年内8级以上大风日数逾200日;山地苔原与岳桦林互相渗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自然带依次为 ( )A、常绿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针叶林带 B、落叶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高山灌木带、高山草甸带 C、落叶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山地苔原带、针叶林带 D、落叶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针叶林带、山地苔原带(2)、推测岳桦林带内树木的形态特征是( )A、植株矮小,根系肥大 B、植株高大,结构复杂 C、植株矮小,弯曲丛生 D、植株高大,层次清晰(3)、近年来,岳桦林带上界有上移的趋势,其原因主要是 ( )A、降水增多 B、降水变少 C、气候变暖 D、气候变冷11. 剑麻喜高温多雨的高坡环境,有“绿色金子”之称,广泛运用在运输、渔业、石油、冶金等各种行业,图示地区是它的原产地.目前这里的产量仍很大。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丙、丁自然带依次为 ( )A、常绿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针叶林带 B、落叶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高山灌木带、高山草甸带 C、落叶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山地苔原带、针叶林带 D、落叶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针叶林带、山地苔原带(2)、推测岳桦林带内树木的形态特征是( )A、植株矮小,根系肥大 B、植株高大,结构复杂 C、植株矮小,弯曲丛生 D、植株高大,层次清晰(3)、近年来,岳桦林带上界有上移的趋势,其原因主要是 ( )A、降水增多 B、降水变少 C、气候变暖 D、气候变冷11. 剑麻喜高温多雨的高坡环境,有“绿色金子”之称,广泛运用在运输、渔业、石油、冶金等各种行业,图示地区是它的原产地.目前这里的产量仍很大。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示信息判断,注入太平洋的河流比注入大西洋的河流( )A、流程长 B、平均流速慢 C、流量小 D、流量季节变化小(2)、图示太平洋沿岸的自然植被是( )A、热带雨林 B、温带荒漠 C、热带荒漠 D、热带草原(3)、导致该区域剑麻产量大的主导社会经济条件是( )A、人口众多 B、大型飞机的出现,交通条件改善 C、高温多雨的气候 D、距发达国家近,市场广阔12. “西瓜雪”的形成是因为温度升高时,红色的微生物(极地雪藻)开始迅速生长所致。2月28日,南极出现了粉红色的“西瓜雪”现象。 (1)、根据图示信息判断,注入太平洋的河流比注入大西洋的河流( )A、流程长 B、平均流速慢 C、流量小 D、流量季节变化小(2)、图示太平洋沿岸的自然植被是( )A、热带雨林 B、温带荒漠 C、热带荒漠 D、热带草原(3)、导致该区域剑麻产量大的主导社会经济条件是( )A、人口众多 B、大型飞机的出现,交通条件改善 C、高温多雨的气候 D、距发达国家近,市场广阔12. “西瓜雪”的形成是因为温度升高时,红色的微生物(极地雪藻)开始迅速生长所致。2月28日,南极出现了粉红色的“西瓜雪”现象。完成下面小题。  (1)、“西瓜雪”大面积出现会( ) (1)、“西瓜雪”大面积出现会( )①增加对阳光的反射而降温 ②吸收大量太阳辐射而升温 ③引起南极生态系统的改变 ④扩大了西瓜雪的生存空间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人们在喜马拉雅山脉地区也发现了“西瓜雪”,出现的地方可能在( )A、甲 B、乙 C、丙 D、丁13. 土耳其安伊高铁二期项目是迄今为止中土两国合作的最大工程项目,是中土两国深化经贸合作的标志性成果。项目全长158公里,由中土集团具体组织实施。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我国京沪高铁相比,安伊高铁设计和运营时速较低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河网密布 B、地势起伏较大 C、冻土广布 D、飓风活动频繁(2)、从伊斯坦布尔到安卡拉铁路沿线地区,自然要素的变化趋势是( )A、气温年较差由大到小 B、年太阳辐射量由多到少 C、植被类型由森林到草原 D、年降水量逐渐增多(3)、图示半岛各地发展农业,合理的是( )A、中部地势平坦适宜发展种植业 B、东部高原草场广布适宜发展畜牧业 C、西部平原夏季多雨有利于种植葡萄 D、北部滨海地区气候温和湿润适合发展乳畜业14. 廊桥又称风雨桥,建设廊桥使用的木材多于夏季采伐。左图示意古廊桥景观,右图示意闽浙山区某地地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我国京沪高铁相比,安伊高铁设计和运营时速较低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河网密布 B、地势起伏较大 C、冻土广布 D、飓风活动频繁(2)、从伊斯坦布尔到安卡拉铁路沿线地区,自然要素的变化趋势是( )A、气温年较差由大到小 B、年太阳辐射量由多到少 C、植被类型由森林到草原 D、年降水量逐渐增多(3)、图示半岛各地发展农业,合理的是( )A、中部地势平坦适宜发展种植业 B、东部高原草场广布适宜发展畜牧业 C、西部平原夏季多雨有利于种植葡萄 D、北部滨海地区气候温和湿润适合发展乳畜业14. 廊桥又称风雨桥,建设廊桥使用的木材多于夏季采伐。左图示意古廊桥景观,右图示意闽浙山区某地地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廊桥的叙述,不可信的是( )A、廊桥融交通、商贸、休闲于一体 B、夏季河水水位高便于木料漂流 C、廊桥建筑特色与多雨气候有关 D、廊桥周边多落叶和针叶树种(2)、甲、乙两处古廊桥易被山洪冲毁的是__,原因可能是( )A、甲处 夏季河道弯曲山洪暴发 B、甲处 河流排水速度较快 C、乙处 冲沟水流大量汇入 D、乙处 上游山区泥沙淤积15. 从1962年至今,塞罕坝林场培育出112万亩人工林,成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下图为塞罕坝林场位置示意图。 (1)、有关廊桥的叙述,不可信的是( )A、廊桥融交通、商贸、休闲于一体 B、夏季河水水位高便于木料漂流 C、廊桥建筑特色与多雨气候有关 D、廊桥周边多落叶和针叶树种(2)、甲、乙两处古廊桥易被山洪冲毁的是__,原因可能是( )A、甲处 夏季河道弯曲山洪暴发 B、甲处 河流排水速度较快 C、乙处 冲沟水流大量汇入 D、乙处 上游山区泥沙淤积15. 从1962年至今,塞罕坝林场培育出112万亩人工林,成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下图为塞罕坝林场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塞罕坝林场( )A、造林类型为常绿硬叶林 B、是我国最大的人工林区 C、春季森林防火等级最高 D、为东北林区开发提供了借鉴意义(2)、塞罕坝林场的主要生态环境效益是( )A、调节气候 B、防风固沙 C、美化环境 D、减少噪音16. 下图为塔里木盆地边缘某山地两坡的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塞罕坝林场( )A、造林类型为常绿硬叶林 B、是我国最大的人工林区 C、春季森林防火等级最高 D、为东北林区开发提供了借鉴意义(2)、塞罕坝林场的主要生态环境效益是( )A、调节气候 B、防风固沙 C、美化环境 D、减少噪音16. 下图为塔里木盆地边缘某山地两坡的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 )A、甲表示北坡,乙表示南坡 B、丙表示草甸草原带 C、甲表示东坡,乙表示西坡 D、丙表示温带荒漠带(2)、导致该山地甲、乙两坡垂直带谱复杂程度存在明显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降水 B、气温 C、相对高度 D、山顶海拔(3)、造成乙坡缺少森林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气温低 B、海拔高,气温低 C、地形封闭,降水少 D、为阴坡,光照不足 (1)、图中( )A、甲表示北坡,乙表示南坡 B、丙表示草甸草原带 C、甲表示东坡,乙表示西坡 D、丙表示温带荒漠带(2)、导致该山地甲、乙两坡垂直带谱复杂程度存在明显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降水 B、气温 C、相对高度 D、山顶海拔(3)、造成乙坡缺少森林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气温低 B、海拔高,气温低 C、地形封闭,降水少 D、为阴坡,光照不足二、综合题-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红水河是珠江水系干流西江的上游河段。红水河因流经红色砂岩层,水色红褐而得名,该河段实施了水利梯级开发。下图是珠江流域区域图。 材料二:2002年广西全面实施退耕还林。截至2018年,全区已累计退耕还林1536.7万亩。近年来,居民生活条件改善了,红水河的也变清了,颜色变淡了。  (1)、珠江流域的中下游平原地区经过人为改良的主要土壤类型是 , 其耕地类型属于 , 主要种植的粮食农作物是。(2)、图中的资源调配工程是 , 其调运的主要能源主要包括、。(3)、评价红水河河段实施水利梯级开发的自然条件。(4)、从人类活动变化的角度,推测和分析红水河变清、变淡的可能原因。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珠江流域的中下游平原地区经过人为改良的主要土壤类型是 , 其耕地类型属于 , 主要种植的粮食农作物是。(2)、图中的资源调配工程是 , 其调运的主要能源主要包括、。(3)、评价红水河河段实施水利梯级开发的自然条件。(4)、从人类活动变化的角度,推测和分析红水河变清、变淡的可能原因。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据科学家调查发现,天山的冰层正以每年50cm的速度消融,2013年天山山顶积雪与2000年相比,雪域面积缩小了40%。预计最快在2023年天山山顶夏季冰雪将永远消失。 材料二:在天山森林草场交错带,树木只长在山的阴坡,而阳坡多为草场,出现了山脉“阴阳脸”的现象(如下图)。  (1)、根据材料,分析天山雪线上升的主要原因及雪线后退对天山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2)、请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阴阳脸”现象形成的原因。19.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分析天山雪线上升的主要原因及雪线后退对天山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2)、请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阴阳脸”现象形成的原因。19.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秦岭生物资源种类非常丰富,被称为世界罕见的“生物基因库”。“洞穿”秦岭的“引汉济渭”调水工程将从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水调 水到黄河最大支流渭河,以补充西安等城市的给水量。下图为陕西省局部区域水泵图。   材料二: 泾河是渭河的最大支流,穿行于高原山地间,像一把刀子切穿了黄土高原黄土层,深达黄土下的坚硬基岩,多数河段为石质河床。现今,冬季“泾清渭浊”极为明显。 下图为渭河与汉江年径流量年内变化图。   分析秦岭物种丰富的原因。 20.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题目。植被覆盖度反映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面积的大小以及植被生长的茂盛移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植被的生长状态和生长趋势。我国华北平原光热资源丰富,主要种植冬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下图示意华北平原植被生长期内林地和耕地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  (1)、描述该地林地生态区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2)、分析该地耕地生态区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出现双峰值的原因。(3)、分析耕地和林地最大值差异的原因。2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该地林地生态区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2)、分析该地耕地生态区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出现双峰值的原因。(3)、分析耕地和林地最大值差异的原因。2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黑鹳善于利用气流飞行,下图为“黑鹳分布与迁徙路径示意图”。   材料二: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非洲萨赫勒地区降水持续偏少。随着本区交通条件的改善及周边地区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传统游牧业不断向商品性定居牧业转化,且大量土地被开垦,原本是候鸟理想越冬地的萨赫勒现在鸟类觅食困难。 (1)、黑鹳迁徙路径①、②沿线自然带更替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该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2)、黑鹳沿迁徙路径④、⑤飞行需借助冬季风,该季风常给我国北方地区带来等气象灾害。黑鹳沿迁徙路径③到达的越冬地,冬季较温暖的原因主要有。(3)、萨赫勒地区鸟类觅食困难的原因主要有。(4)、我国鄱阳湖地区是黑鹳重要越冬地,该地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最主要自然条件是。为促进鄱阳湖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需采取的生态措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