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0-08-06 类型:中考真卷
一、选择题本部分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
1. 2019年,北京平谷上宅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中发现了大量陶器、磨制石器和半地穴式房屋遗存,这三类考古发现还出现在( )A、 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2. 如图是“医”字已知最早的写法,是用勾(医疗器具)将矢(箭)从人体上剔出,表示医疗。该字属于( )A、甲骨文 B、小篆 C、隶书 D、楷书3. 以下博物馆的名称来源于古代一项政治制度。这项制度是( )
名称
齐文化博物馆
晋国博物馆
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
省份
山东
山西
北京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4. 如图《全国出土秦计量器主要分布图》可用于研究秦朝( )A、铁犁牛耕的推广 B、巩固统一的措施 C、迅速灭亡的原因 D、“推恩令”的实施5. 飞天是我国石窟艺术中最富舞蹈美感的形象之一,以下飞天形象的变化反映出( )大同云冈石窟中北魏早期的飞天舞姿雄健,具有游牧民族的审美特色
北魏迁都洛阳后开凿的龙门石窟中,飞天
的服饰、舞具都有中原汉风
A、书法艺术成熟 B、北方民族融合 C、江南经济开发 D、南北政权对峙6. 如图材料共同说明了唐朝( )A、兴盛的原因 B、农业的发展 C、衰落的过程 D、割据的结果7. 唐朝时期,东亚国家与中国在语言文字、思想意识、社会组织、物质文明等方面联成一体,形成一个以中国为文化源的中华文化圈。以下促成这一文化圈形成的有( )①日本遣唐使来华 ②鉴真东渡
③新罗学习唐朝政治制度 ④郑和下西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 如图《中国古代局部人口密度变化图》能反映出( )
A、中外文化交流 B、经济重心南移 C、疆域面积扩大 D、君主专制强化9. 一位同学要按照北京城的历史沿革参观以下地点,顺序应为( )①元大都城墙遗址 ②明城墙遗址 ③金中都水关遗址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①②10. 以下史实的历史作用的共同点是( )郑成功收复台湾
清朝在台湾建制
明末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清初在东南沿海抗清的郑成功打败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
郑成功后代割据台湾。清政府打败郑氏军队,台湾归入清朝版图,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A、维护了祖国领土完整 B、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C、推行了闭关锁国政策 D、实现了清朝对全国的统治11. 如图示意图中①处应填的是( )A、戚继光抗倭 B、雅克萨之战 C、黄海海战 D、《马关条约》12. 如表反映了中国近代史前期的有识之士的探索历程,①处应填( )主要内容
代表言论
①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政治制度
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
思想文化
科学与人权并重
A、军事技术 B、文学艺术 C、实业救国 D、民主共和13. 对以下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维新派在北京组织强学会,在上海创办《时务报》
②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是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其作用远不是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
A、①属于历史结论 B、①说明戊戌变法废除了旧制度 C、②属于历史史实 D、②肯定了戊戌变法的历史作用14. 以下内容是一位历史人物的部分经历,他是( )时间
1894年
1905年
1912年
1913年
事件
成立兴中会
成立中国同盟会
就任中华民国
临时大总统
发动“二次革命”
A、洪秀全 B、梁启超 C、章炳麟 D、孙中山15. 如图反映的是( )A、北伐胜利进军 B、工农武装割据 C、坚持敌后抗战 D、三大战役胜利16.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会议,会后中央红军在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领导下,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此会议是( )A、 中共一大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17. 如图漫画《搁浅》(依原图改绘)创作于1941年,该漫画表达的是( )
A、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B、淞沪会战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C、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支持中国抗战 D、中华民族空前团结,英勇抗争必将取得抗战胜利18. 如图纪念章反映的历史事件( )A、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B、推翻了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C、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D、摧毁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制度19. 深圳一直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现在正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迈进,深圳成为“窗口”的起点是指(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成为首批经济特区 D、开启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20. 如表是某班制作的“云展板”的主要内容,其主题是( )1970年4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2003年10月,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
2020年6月,我国北斗三号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发射成功。
A、核能利用 B、走向太空 C、大国外交 D、军队改革21. 从13世纪晚期到16世纪,欧洲出现了对古典文明的再发现,但最令人感兴趣的成就都是全新的,因此,当时主要是“兴”,而不是“复兴”。其中的“兴”是指( )A、对古典文化的全面继承 B、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 C、人文主义思潮逐渐流行 D、文艺复兴向西欧的传播22. 如图是绘制于1543年的地球平面球形图,图中的航线是( )A、达•伽马到达印度 B、哥伦布首次到达美洲 C、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D、“三角贸易”路线23. 示意图能够勾勒出史实之间的关系。如图示意图中①处应为( )
A、英国“光荣革命” B、美国的建立 C、美国内战 D、日本明治维新24. 《拿破仑法典》第8条和第537条规定:“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可以看出法典( )①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②保护私有财产权
③意在压榨欧洲各国人民 ④维护君主立宪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5. 多数历史学家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应由欧洲列强分摊责任,德国不是战争的唯一发动者。以下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德国迅速发展 B、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扩军备战 C、交战国使用了许多新式武器 D、战争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26. 某位历史人物认为,1914年时英国人仅以几万名官员和士兵就统治了3亿印度人,这是因为各阶层正与英国人合作,如果取消这种合作,英国的统治必将崩溃。这位历史人物是( )A、玻利瓦尔 B、章西女王 C、甘地 D、纳赛尔27. 将俄国这个欧洲专制主义“堡垒”变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事件是( )A、彼得一世改革 B、俄国农奴制改革 C、俄国十月革命 D、实施新经济政策28. 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重要原因是反法西斯国家相互支援,协同作战。以下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①欧洲、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②《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③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解救英军 ④诺曼底登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9. 如图《美苏国防开支数据图》可用于说明( )A、冷战时期美苏两大国进行军备竞赛 B、二战后美苏两国经济实力交替上升 C、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国家 D、冷战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30. 1995年1月,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它成立后的10年里,世界贸易总额增加了3倍。以下关于世贸组织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以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为宗旨 ②可向冲突地区派出维和部队
③彻底消除了世界各国间的贸易摩擦 ④符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潮流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二、材料分析题(共4小题,满分45分)
-
31. 人类在与疫病的斗争中不断进步。
材料一:①东汉末年,疫病流行,张仲景不顾自身安危,尽力救治病人。
②“五禽戏”创编于东汉末年,有助于强身健体,预防疾病。
③两宋时期,政府在疫病流行时常向百姓施散医药。
④明朝的李时珍采用多种方法治疗疫病,无论病人贫富都悉心治疗。
⑤我国古代民间发明“种痘”方法预防传染病﹣﹣天花,这一方法后来传播到其他国家。
⑥康熙年间,面对疫情,政府免除租赋,鼓励垦荒,恢复生产。
材料二:19世纪以前,欧洲人主要凭借经验或想象对抗疫病。19世纪被称为“科学世纪”,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等,充分揭示了自然界运动、变化的规律。西方医学逐渐凭借实验研究和对疾病实体的观察,建构起生物医学体系的框架。在此基础上,发现了细菌与传染病的关系,采用现代医学技术防治疫病,发明了人工减毒疫苗技术,研制成功狂犬病疫苗等。
材料三:中国免疫规划四十年大事记(部分)
1978年,我国全面实施计划免疫,有4种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免费接种)。
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和“预防接种证制度”。
2007年,中央财政增加投入25亿元,共有14种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
2013年,我国以乡为单位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0%以上。
2018年,我国实现无白喉等传染病例报告;1岁和5岁以下儿童的传染病发率和死亡率大大降低。
材料四:如图是2020年的一幅抗疫主题海报,其中的文字内容体现了人类历史上对抗疫病的经验和智慧。
(1)、将材料一的史实与以下观点相对应。(填序号,每空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我国古代政府有应对疫情的措施:
我国古代医生具有高尚的医德:
我国古人有预防疫病的做法:
(2)、依据材料二,写出19世纪前后欧洲人应对疫病手段的变化。结合所学,说明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3)、依据材料三,概括1978年以来我国实施免疫规划取得的成就。结合所学,分析取得成就的原因。(4)、综合以上材料,在①处补充一项符合主题的内容。32. 劳动传承智慧•劳动开创伟业•劳动成就梦想材料一:
科技著作
时期
成书过程
A
南北朝
贾思勰任太守时亲自参与耕作,还广泛搜集前人文献,引用其中200多种,但不盲从经典,注重记录能提高生产效率的新工具
《农政全书》
明朝
徐光启大量引用古代农业文献,还试种甘薯等取得成功,根据自己的经验推广,并在书中加入此类独特研究成果
B
明朝
宋应星全面总结古代多个部门的科技成果,亲自考察瓷、蔗糖等制作工艺并录入书中,还用先进的研究方法对技术数据进行定量描述
材料二:18世纪中期,英国工业生产动力主要是水力,受地点、季节等条件限制,需要发明一种“万能”动力机。1763年,瓦特为格拉斯哥大学修理机器,同时旁听了理论课程。经过深入思考和反复实践,瓦特改进了蒸汽机。由于有了这种动力装置,曼彻斯特地区的棉纺厂从18世纪80年代初的2家发展到1830年的99家。1785年瓦特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为英国的发明家树立了榜样。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人类的起源既是生物进化过程,也是社会进化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肯定达尔文学说的基础上,揭示了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马克思说:“自然界没有制造出任何机器,没有制造出机车、铁路、电报、走锭精纺机等等。它们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变成了人类意志驾驭自然的器官……它们是人类的手创造出来的人类头脑的器官。”
﹣﹣摘编自萧前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材料四:全国劳动模范是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在新中国建设事业中做出重大贡献者的荣誉称号。在1956年开展的全国劳动模范表彰活动中,劳模主要集中在重工业战线,很多是提前完成计划规定指标的先进生产者。在这次劳模评选过程中,辽宁、北京等8个省市共涌现出20多万名先进生产者。
﹣﹣摘编自姚力《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劳模表彰及其社会效应》
材料五: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
﹣﹣2013年《习近平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1)、从以下著作中选取正确内容填入材料一相应的位置。(填序号)依据材料一,概括三部著作成书过程的共同点。①《伤寒杂病论》②《齐民要术》③《本草纲目》④《天工开物》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个人和社会的角度分析瓦特改进蒸汽机的原因及作用。(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写出“达尔文学说”的观点,概括马克思对劳动作用的认识。(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写出与1956年劳模评选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分析这次劳模评选的作用。(5)、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对劳动的认识。33. 大国治水•利国利民材料一:汉武帝高度重视兴修水利。在长安附近开掘漕渠,方便了长安附近的运输,还可灌溉田地一万余顷。此外关中地区兴建了白渠、灵轵渠等工程。白渠灌溉得力,受益农田年年丰收。
﹣﹣摘编自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开挖大运河是这个短命的王朝最大的成就,后世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因于继承和改善了运河体系。两宋以后,北京之所以成为首都,也是这条运河延伸的结果。
元朝在今北京地区开凿通惠河后,南方来的船只可以到达大运河的终点﹣﹣积水潭。积水潭沿岸的斜街与钟鼓楼一带发展成为最繁华的商业市场,通惠河不仅是大都赖以生存的命脉,还是一条供城里人游览的风光河。
﹣﹣摘编自张妙弟《元大都与京城水系》等
材料三:
苏联第聂伯河水电站
美国田纳西水利工程
由国家电力委员会制定规划,1927年开始动工,5年后按照计划建成投产。经过扩建,它所提供的电力可以满足周边大型钢铁厂和铝厂的需求,催生了一些新兴工业城市
在总统罗斯福的推动下,建立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1933年水利工程开始兴建,水力发电推动了当地工农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这是推行“以工代赈”的典型事例
材料四: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这一工程经过几十年的论证和准备,2002年正式开工。在建设过程中,成立了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协调了各部委、沿线各省市等力量。该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输水线路长,穿越河流多,其难度国内外没有先例。至2020年6月,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输水300亿立方米,沿线6000万人口受益,京津冀地区人民生活饮用水质量明显提高。华北地区地下水过度开采状况得以缓解,水资源环境得到初步改善。
(1)、依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时期关中地区水利工程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这一时期兴修水利工程的背景。(2)、依据材料二,写出这个“王朝”的名称。概括大运河对北京城发展的作用。(3)、依据材料三,比较两项水利工程的相同点。任选一项水利工程,结合所学,分析其兴建的历史背景。(4)、近年来一系列大型工程的兴建,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依据材料四,谈谈对南水北调工程的认识。34. 朝阜路浓缩北京历史,延续城市文脉。某历史社团开展了朝阜路考察活动。(1)、【搜集资料规划路线】朝阜路东起朝阳门,西至阜成门。这条路形成于元代,元大都平则门与齐化门所在位置就是今天的阜成门与朝阳门。历史上这条道路曾被皇宫隔为东西两段,民国时期,人们才可以穿行于旧时的皇家禁地,东西城交通距离缩短。
依据资料,填写①②处对应的内容。写出朝阜路路线的变化。
(2)、【实地考察、主题研究】①历代帝王庙
②北京图书馆
③紫禁城
④毛泽东故居
清朝修建,入祀的既有汉族帝王,也有女真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帝王
1912年正式开放,是中国第一家公共图书馆。现为国家图书馆古籍馆
明清皇家宫殿。是明清两朝的政治统治中心,皇帝在此处理政务
1918~1919年毛泽东在此居住。期间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⑤中国美术馆
⑥隆福寺
⑦蔡元培故居
⑧东四头条至十二条
新中国美术的最高殿堂,致力于开展公共服务,组织层次艺术教育活动
清朝时,每月都有庙市,百货聚集,古玩字画,风味小吃,为诸市之冠
1917~1920年蔡元培在此居住。期间担任北大校长,采用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胡同与四合院共同代表着老北京人的生活居住方式,是京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上是朝阜路沿线的几处重要考察地点。从以下主题1、2、3中任选一个,并选取两个相关的考察地点,分别说明考察地点与主题的关系。(仿照示例完成)
主题1:近代思想解放;主题2:民俗文化;主题3:公共文化事业发展。
示例:
主题
考察地点
关系说明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①
历代帝王庙将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帝王作为祭祀的对象,有利于民族交融和国家统一,体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
②
紫禁城是明清两朝的政治统治中心,体现出中央集权的加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3)、【整理笔记 感悟文化】朝阜路和中轴线相互结合,一条横贯东西,另一条纵贯南北,共同支撑起北京老城的文脉骨架。在朝阜路两侧,密布着元朝以来类型多元的历史文化遗存。其中元朝的妙应寺白塔是藏式佛塔,清代的西什库教堂是西方哥特式建筑,民国时期修建的中央医院是北京市第一家公立医院,20世纪50年代修建的华侨大厦是首都“十大建筑”之一。
依据以如图文笔记,概括朝阜路的历史文化特点。
(4)、【成果运用 提升认识】今天我们的城市建设,在对历史传统加以继承的时候,也要体现我们的时代精神。传统形式并非一个固定形式,而是一段一段的历史所赋予,一代一代的城市居民所创造。例如,在妙应广场规划方案中,采用下沉式广场的方式。使白塔更显得高大,附近公共建筑设计屋顶花园,与广场花园绿地呼应,广场下部安排地下停车场,缓解了周边地区绿地、广场和停车场短缺的问题。
﹣﹣摘编自高毅存《传统建筑与主流意识﹣﹣朝阳门一阜成门文化街的思考》
结合学者观点和考察内容,为朝阜路的发展提出一个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