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0-08-06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面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qiè)     取(jí)     忧(qī)      彬(bīn)有礼 B、言(zhēn)    婷(pīn)    宽(yòu)     强(guō)不舍 C、冕(guàn)    沉(jìn)    哑(sī)      自惭形(huì) D、(tiáo)    珐(láng)   游(gē)      不容发(jiān)
  • 2. 下列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请你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瞭乱的洞府,其外观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园林。 B、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明状的晨熙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C、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幅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D、假如恨比爱多,小屋就凄风苦雨,愁云惨雾,你会精神悲戚压抑,形销骨立。
  • 3.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中秋佳节将至,各种品牌月饼纷纷上市,但是假冒产品也乘机流入市场,李代桃僵的现象随处可见。 B、当前各类“真人秀”节目纷纷上演,一些“小鲜肉”在节目中矫揉造作的表现,使“真人秀”不真。 C、作案者周密的谋划和熟练的手法相得益彰 , 使案情扑朔迷离,增大了侦破的难度。 D、日本一些媒体的记者在报道中国新闻时常常断章取义 , 以达到抹黑中国的目的。
  •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
    A、著名作家阿来说:“能否和故乡达成和解是自己创作成功的关键。” B、川航机组突遇险情,成功备降,强烈地震撼着网友的心,网友纷纷为他们的专业素养点赞。 C、多所学校举行世界环境日教育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学习环保知识和环保意识。 D、我校阳光体育节的顺利举行,是因为同学们的积极参与,老师们的辛苦努力的结果。

二、课内阅读

  • 5.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则有去怀乡       国:国家 B、至若春和明      景:日光 C、潇湘           极:至、到达 D、斯人,吾谁与归  微:如果没有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物喜              盖诱敌 B、重修岳阳楼   不知有汉 C、处江湖远则忧其君    马千里者 D、必曰         如土石何
    (3)、对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B、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扩增它原来的制度,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 C、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有时)阴雨绵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阴冷的风怒吼,浑浊的浪不消散。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不因为外界环境而高兴,不因为自己的处境而悲伤;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在朝),则为平民百姓忧虑;处在荒远的江湖中(被贬),则替君主担忧。
    (4)、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3、4段写景,依次抒发了迁客骚人登楼时“览物而喜”和“览物而悲”的情感。 B、本文虽名为“记”,但不以记叙重修岳阳楼之事为主,而是以描写洞庭湖的景象为主,描写景象是为了引出“览物之情”。 C、本文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表达方式于一体,在句式上骈散结合,读来声调铿锵,富有节奏,充分体现了汉语的音乐美。 D、文章第五段,作者发出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豪言壮语,点明全篇主旨。

三、句子默写

  • 6.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

    ①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

    , 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 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2)、请在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和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任选一首,默写其颔联和颈联在横线上。

四、现代文阅读

  • 7.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最快的脚步是坚持

    宋威

        ①最近读书,偶然翻到一段记述,颇令人感慨。宋代诗人石曼卿做海州通判时,发现县衙对面“山岭高峻,人路不通,了无花卉点缀映照”。有一天他突发奇想,叫人用黄泥裹着桃核做成弹丸,闲暇时便一颗颗往山岭上投。几年下来,竟然“花发满山”。后来,苏轼游历此地,赋诗赞曰:“坐令空山出锦绣,倚天照海花无数。”

        ②空山收获繁花似锦,表面上看得益于诗人的奇思妙想和闲雅情趣,本质上则源自日复一日的坚持。数年之间,没人记得清都有谁参加过投掷游戏,也无法计算究竟有多少颗桃核最终落脚山坡。然而,可以确定的是,如果没有坚持不懈的重复播种、静谧无言的守望等待,定然不会迎来满山芳华的惊喜。其实,为学立志、干事创业,又何尝不是如此。关键贵在坚持。

        ③事业常成于坚持,毁于急躁。我在沙漠中曾亲眼看见,匆忙的旅人落于从容的归客后边;疾驰的骏马落于缓步的骆驼后头。诚如诗人所言,生活之路迢遥,比拼的并非一时一地的速度。在贵州遵义草王坝村,老支书黄大发挥洒36年时光,凭着坚忍不拔的毅力、百折不挠的恒心,最终凿通“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的水渠,彻底改变了祖祖辈辈缺水的命运。世界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更没有从天而降的“伟力”;那些不急不躁,朝着既定目标砥砺奋进的人,才能在日积月累中抵达梦想的彼岸。

        ④“坚持”二字,谈起来容易,做起来不易;做一阵子不难,做一辈子很难。现实中,不少人在干事创业之初也都意气风发,但在漫长而艰辛的跋涉路途中,逐渐褪去了干劲与激情。殊不知,即使慢,即便遭遇挫折,只要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终能遇到美好风景。坚持,可说是梦想的生动注脚。

        ⑤当然,坚持不是不辨方向、不顾实际地盲目前进。方向正确,步履再慢也终将抵达;目标缺失,行动再快也难偿所愿。对个体来说,不省思自身方位、不注重过程积累,就难免竹篮打水一场空。

        ⑥最慢的步伐不是跬步,而是徘徊;最快的脚步不是冲刺,而是坚持。河北塞罕坝昔日飞鸟不栖、黄沙遮面,如今绿树葱茏、天净水清,这样的绿色奇迹,映照着塞罕坝人超越半个世纪的坚守。“万事从来贵有恒”。日拱一卒的坚持,永远是打开梦想之门的金钥匙。

                                               选自2017《人民日报》有删改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作者在第③段是怎样进行论证的?请简要分析。
    (3)、下面语句放在第几段合适?请说明理由。

        苏格拉底曾给学生们布置作业,要求大家每天甩手上百下。结果,第一天所有学生都能完成,但一个月后尚能坚持者仅剩一半,一年后还在坚持的就只有柏拉图一人了。

  • 8.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风,从墙头吹过

    路来森

        ①今天的院墙,一律用砖块垒起,有的人家,甚至在墙头上,插满碎玻璃,或者拉上一道铁丝网,完全是一副“拒绝一切”的面孔。冷酷、生硬,人心之间,用一道道院墙,隔出一片片荒凉。一切,都冷了。而乡下的院墙,全是用土坯打制而成的。

        ②那种土坯打制的院墙,有一种纯朴、柔和的感觉。地面,是土的;院墙,也是土的,院墙,不过是一段高出地面的土地罢了。那时候的院墙,接地气,人与自然,是浑然一体的。土的院墙怕雨淋,所以,很多人家,就在墙头上,戴了一顶“草帽”,长长的一顶“草帽”,把墙头盖住,不至于雨淋之下颓圮了院墙。草帽,是用麦秸编制而成的。麦收之后的新麦秸一片金黄,所以,新戴了“草帽”的院墙,也一溜金黄,将整个乡村点缀得美丽迷人。一阵阵的麦香,正从那一道墙头上散溢开来。

        ③新戴了“草帽”的墙头,很美,仿佛一位穿了新衣的新人,处处都洋溢着新鲜的情味。空气在上面流淌,纯净似水。早晨,太阳出来了,璀璨的阳光,照满墙头,墙头上的“草帽”,便跳跃着金色的光芒。仿佛,每一道光线,都飘着缕缕的清香。站在庭院中望去,绚烂至极。一些麻雀,也迷离于这炫目的光芒,于是,就跳跃在“草帽”上,啄来啄去。一喙一啄间,每一只麻雀,都成为早晨的一个亮丽的光点。那样的早晨,是充满灵性的;那样的早晨,是饱满而有韵致的。

        ④乡下人对于院墙,是情有独钟的。

        ⑤土坯的院墙,总是那么实用。一年四季,上面楔满了众多的木橛子,木橛子上挂满了各种各样的物件。闲置的农具,比如镰刀、镢头、锄头,乃至于木犁,都会挂在院墙的木橛子上。乡下人总是把农事装在心头。开门即能望见熟悉的农具,农人的心中,才觉得亲切、觉得踏实。在他们眼中,每一件农具,都散发着那个季节里的光芒、那个季节的温暖。一把木犁,可以让他们看到春天里土地翻滚的景象,嗅到新鲜的泥土的气息;一把镰刀,他们的眼前就呈现出滔滔的麦浪,鼻翼就闻到了迷人的麦香;一把锄头,则让他们重新体会“汗滴禾下土”的辛苦,和辛苦中对丰收的期望。每一件农具,都与土地有联系,都与庄稼有联系。农具挂在墙上,不是抛弃,而是重新出发前的一段必要的休养。

        ⑥冬天里,一场大雪落下。农具上,会挂满积雪。农人们就会拿上一把扫帚,轻轻地把农具上的缀雪扫掉,让农具重新呈现出它们本色的面目。轻轻的,轻轻的,那份心疼的滋味,也许只有殷实的农人才能体会到。

        ⑦那些年里,我的祖母,则常常把一捆艾草或者一捆天麻棵草(益母草)挂在墙头上。艾草和天麻棵草,是在秋天成熟的季节收割下、晒干后挂上的。祖母心细,她备下这些东西,完全是为了别人。冬天里,谁家的孩子生病了,也许会用到艾草,以之“艾灸”。谁家的女人生了小孩,或者牲口生仔了,就会用到天麻棵草。祖母的心中,一堵墙头挂出的,是某种生命的意义。

        ⑧于我,更深刻的记忆,似乎还在于秋天墙头上的那些风景。

        ⑨秋渐深,扁豆蔓爬满了墙头,一串串的扁豆花,激情地开放着,随风摇曳。墙头跟,还栽植着几棵向日葵,大大的花盘,已结下了饱满的籽粒,沉甸甸地弯向地面。

        ⑩“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每天早晨,墙头上总会落满许多鸟儿。麻雀最多,还有喜鹊、白头翁,以及一些不知名儿的鸟儿。

        ⑪这样的早晨,我喜欢站立窗前,隔窗而望。

        ⑫花儿不怕,鸟儿不惊;花儿兀自开着,鸟儿兀自叫着。在乡村,人与自然,就是这样地相融着……

        ⑬其实,一堵墙,在乡村,是隔而不隔的。

        ⑭一堵土墙,大多很矮,隔墙相呼,是常有的事情。邻家的主妇,常常会各自站在自家墙的一边,把头探在墙头上,对面拉呱拉家常,拉世事;东家长李家短,乃至于世间“大事”,都会在这种隔墙闲聊中得到传播。邻里之情,也会在这种闲聊中,变得融融泄泄,生出一份世间大美好。墙里墙外,墙头记,难怪古人,会在一堵墙上,演绎出那么多繁富而又动人的故事。

        ⑮风,从墙头上吹过,季节之风,民俗之风。一堵墙头,也因此,变得单纯而又繁富。

    (选自《岁月》有删改)

    (1)、本文写了“乡下院墙”的哪些特点,请概括回答。
    (2)、文章第(8)自然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列语句

    ①新戴了“草帽”的墙头,很美,仿佛一位穿了新衣的新人,处处都洋溢着新鲜的情味。

    ②一把木犁,可以让他们看到春天里土地翻滚的景象,嗅到新鲜的泥土的气息;一把镰刀,他们的眼前就呈现出滔滔的麦浪,鼻翼就闻到了迷人的麦香;一把锄头,则让他们重新体会“汗滴禾下土”的辛苦,和辛苦中对丰收的期望。

    (4)、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作者借“乡下院墙”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五、作文

  • 9. 阅读材料,按要求写作。

    有人说生活太平凡,幸福很遥远。其实,点点滴滴的幸福在你的生活中俯拾皆是,只是要用发现的眼光看待世界,用感恩的心态采撷生活,你就能够收获许多幸福的印记。课堂上一声真诚的赞许,赛场上一句热情的鼓励;手机里一张张欢聚的照片,餐桌上一盘盘温暖的饭菜;抑或是一次快乐的远足,一次春雨中的漫步,一次醉心的阅读,一次成功的哭泣同学们,用心捡拾生活中的幸福吧,把它装入行囊,伴你快乐成长!

    请以“捡拾幸福”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3)字数不少于600字;(4)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地名、校名。

六、诗歌鉴赏

  • 10. 阅读诗歌,完成题目。

    谢亭送别

    许浑(唐)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1)、诗歌第二句的写法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表达效果作简要分析。
    (2)、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最后两句所写景色的特点,并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七、文言文阅读

  • 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㈠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曰:“何用此为?”将欲更弃之。元对曰:“有生之数,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自然之理。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许焉。明年,犬随叔父夜行。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已。张元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速医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视犬如亲。

    ㈡李家洼佃户董某父死,一牛,老且跛,将鬻于屠肆。牛逸,至其父墓前,伏地僵卧,牵挽鞭捶皆不起。村人闻是事,络绎来视。忽邻叟刘某愤然至,以杖击牛曰:“其父堕河,何预于汝?使随波漂流,充鱼鳖食,岂不大善!汝无故多事,之使出,多活十余年,致其奉养,病医药,死棺敛。且留此一坟,岁需祭扫,为董氏子孙无穷累。汝罪大矣!就死汝分,牟牟者何为?”盖其父尝堕深水中,牛随之跃入,牵其尾得出也。董初不知此事,闻之大惭,自批其颊曰:“我乃非人!”急引归。数月后,病死,泣而埋之。

    (注)①鬻(yù):卖。 ②牟牟:通“哞哞”,牛叫声。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元之(责备) B、医治之(邀请) C、一牛,老且跛(留下) D、之使出(牵,拉)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叔父感其言,遂许焉。

    ②岁需祭扫,为董氏子孙无穷累。

    (3)、人与动物亦可心灵相通。请结合两文内容,简要分析两篇文章共有的思想意义。

八、名著阅读

  • 12. 名著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1)、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 和 。他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的歌手。他的成名作《》 发表时第一次是用了“艾青”这一笔名。
    (2)、阅读《礁石》,回答问题。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岸

    诗中的“礁石”象征了什么?

九、综合性学习

  • 13. 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 央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成为观众津津乐道的话题,没有大牌明星,只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学生;没有声嘶力竭的歌唱,只有安安静静地书写。节目开播以来,全国刮起了一股汉字听写风潮,还催生了一批“听写族”。

    材料二 2018年,央视推出了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节目—开播就得到了观众的好评。此节目将古典诗词与流行音乐完美结合,带领观众在众多歌手的演绎中领略了诗词之美、音乐之美和文化之美。

    材料三 中国首档中文诗词记忆闯关节目《中华好诗词》在河北卫视华丽亮相,接力《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为观众继续烹调这场越炒越火的中华文化盛宴。

    (1)、从以上材料中你探究出怎样的信息?
    (2)、某班将于本周星期五下午举行“走进传统文化”的主题班会,假如你是该班学生,请完成以下任务:

    ①请你为活动拟写一副对联。

    ②班级想要你去邀请郝校长参加此次活动,你会怎么说?要求语言得体,内容简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