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章声现象
试卷更新日期:2020-08-06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选题
-
1. 琴声悠扬,歌声嘹亮……我们的世界充满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手拨动琴弦发声,是因为琴弦在振动 B、高声唱国歌,其中“高”指的是音调高 C、“闻其声而识其人”,是根据响度来辨别的 D、太空中的宇航员相互交谈,是通过真空传播声音2.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响度越大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越大 B、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C、从电话听筒中,能听出对方是谁,这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3.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B、声音从水中传到空气中,它的传播速度将变大 C、弹琴时不断用手指控制琴弦,主要是为了改变音色 D、医院里检查身体用的B超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4. 如图所示,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乒乓球,听音叉发声的同时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们看到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B、我们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 C、这个实验还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D、乒乓球的作用是为了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5.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手拨动皮筋发声,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逐渐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铃声渐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
击鼓时,用力不同,听其发声,观察纸屑被弹起的高度。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有关 D、
车间里工人戴耳罩是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6.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教师讲课的声音是由舌头振动产生的 B、拉小提琴时,手在不同的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音色 C、在街道上安装的噪声监测仪是不能直接减弱噪声的 D、用超声波清洗戒指,是利用声传递信息7.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视机上的“音量”按钮是用来调节音调的 B、吹奏笛子时,演奏者用手指按住不同的气孔,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C、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声音的音调 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8.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生地震时,利用仪器接收超声波来确定地震的位置 B、水中倒立的花样游泳运动员随着音乐表演,说明水能传声 C、从高音喇叭里传出来的歌曲一定不是噪声 D、高速公路两旁设置隔音板,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9. 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超声波就是传播速度大于340m/s的声波 B、通常我们是根据音调来分辨不同人说话的声音 C、在城市道路两旁设置隔声板,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利用超声波可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10. 驻马店市城市建设和管理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在道路两旁栽种了大量树木,穿城而过的京广铁路和高速铁路两旁建有隔音房,跳广场舞的大妈要把音量调小一些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A、绿化美化环境 B、减少噪声污染 C、减小大气污染 D、减小水污染11. 济南市在进入城区的主干道上都悬挂了如图所示的汽车“禁鸣”标识。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A、上下楼梯要轻声慢步 B、在道路旁设置隔音板 C、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D、上课时关闭教室门窗二、多选题
-
12.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吉他同一根弦,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 B、市区路口的“噪声监测仪”,能够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蝙蝠利用超声波确定目标的位置,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 D、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的声音,是因为频率低于20Hz13. 下列现象中,是依靠声获得信息的是( )A、有经验的养蜂人听蜜蜂的“嗡嗡”声就知道它是否采了蜜 B、夏天里人们买西瓜,要捧起来拍两下听听声音来分辨西瓜的好坏 C、小明往水瓶里倒开水,能听出水瓶里的水装的满不满 D、人们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14. 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 B、“听诊器”能使人的心脏振动幅度增大,让医生听得更清楚 C、住宅安装双层玻璃窗阻断噪声的传播 D、只有房主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主要是辨别声音的音色
三、填空题
-
15. 学校举行庆祝国庆70周年文艺汇演,表演中小明通过拨动吉他琴弦,使琴弦而发声,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是为了改变声音的;琴声是通过传播到我们耳中的。优美的琴声对观众而言属于(选填“乐音”或“噪声”)。16. 音乐厅正在开音乐会,男中音在放声高歌,女高音轻声伴唱,又有多种乐器伴奏,这是男中音比女高音的大,而女高音的比男中音的高,闭上眼睛就能分辨是钢琴还是小提琴在演奏,这是因为它们的不同(均选填“响度”、“音色”或“音调”)。17. 如图所示,是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振幅与时间关系的波形。其中声音音调相同的是图和图。18. “泰坦尼克号”大游轮因为跟冰山相撞而沉没。为了避免悲剧的重演,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利用声音传播规律制成的探测装置,把这种探测装置安装在船上,利用它能较早地发现冰山或暗礁的存在。这种装置的名称叫 , 为使它发出的声音有更好的回收效果,最好用声波。这种装置(选填“能”或“不能”)用来进行月球等太空的探测。利用这种装置还可以测绘海底地形,说明声音可以传递。19. 元旦联欢会上,传来优美的琴声,它是由琴弦的产生的,同学们听到的琴声是通过传播的;在学校的走廊里通常悬挂“肃静”的警示牌,目的是提醒学生保持安静,其原理属于在减弱噪声。正在考试的你听到考试铃声立刻开始答卷,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或“能量”)。20. 如图所示是“研究声音的特性”实验,若用大小不变的力拨钢尺,改变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探究的是 与频率的关系;这种科学研究的方法叫做法。21. 如图所示是眼镜店清洗眼镜的设备,该设备利用 声波使清洗液发生剧烈达到去污作用:另一方面,科学研究发现,7赫兹的声波可以穿透十几米厚的钢筋混凝土给人伤害,用这种声波制成的武器威力巨大,可以传得很远,如果要减少伤害,可以制造隔离罩,从而有效的阻止声波的传播。22. 如图甲,医生用“B超”观察患者的腹腔脏器情况,是利用传递信息;如图乙,城市高架道路两侧设有3~4米高的透明板墙,其作用是在控制噪声。23. “大妈广场舞,吵得我好辛苦”,说明健身的同时,也产生了噪声.为了共建和谐社会,社区委员会与大妈沟通.跳舞时:(1)、调小音量,是指减小声音的;属于在处减弱噪声;(2)、社区居民关闭门窗,属于在中减弱噪声.
四、计算题
-
24. 利用超声波测位仪可以测定海洋的深度。当超声波测位仪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到回声时所用时间为4s,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
求:
(1)、该处海洋的深度;(2)、利用超声测位仪是否可以测量地球与月球间的距离?为什么?25. 小明站在一山谷间,他喊了一声,经过一秒听到了一次回声,又过了0.5秒,又听到一次回声,问:(1)、小明距离较近的山崖多远?(2)、小明距离较远的山崖多远?(3)、小明所在的山谷有多宽?26. 汽车沿平直公路匀速驶向一座高山,汽车的速度为10m/s,声速为340m/s,途中司机按一次喇叭,2秒后司机听到回声,司机按喇叭时汽车距山脚的距离是多少?五、实验探究题
-
27. 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探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是否有关。他们将发声的闹铃置于纸筒A内。将充当反射面的材料置于O处,通过纸筒B倾听反射的铃声强弱。(1)、实验过程中,保持纸筒A和B的位置 , 只改变充当反射面的材料,让同一位同学听反射声音的强弱;(2)、实验结果如下表:
反射面材料
大理石
玻璃板
木板
棉布
毛巾
海绵
反射声音的强弱
最强
强
强
较强
弱
几乎听不到
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 , 你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写出一条即可);
(3)、如果利用声音的反射现象,测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应选择表中的作为反射面材料效果最好。28. 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悬挂着的乒乓球被弹起。说明发声的物体在。(2)、如图乙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3)、如图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可以传声。(4)、如图丁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会逐渐(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个实验说明了。29.(1)、上课时王明把钢尺按课桌边上,每次改变钢尺伸出的长度,用相同的力度拨动钢尺,发现钢尺伸出的长度越短,钢尺振动得越 , 音调越。(如图甲所示)(2)、原来管乐器的音调跟空气柱有关,于是王明在实验室取了四支材料和厚度都相同的玻璃容器(如图乙所示),其中a,b高度、横截面积相等,b、c等高,b的横截面积比c的小。各量筒内装有如图乙所示的水。王明想要根据所听到的音调的高低来探究“气柱发声的频率与气柱某因素的关系”。①若探究“气柱发声的频率与气柱长度的关系”,应选容器和(均填序号);
②若选择的量筒是b、c,则探究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