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化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0-08-06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图是根据从河南辉县和山西长治出土的战国时期铁农具绘制的,从左至右分别为锄、斧、铲、犁、铧。这些农具的使用(   )

    A、缓解了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 B、促进了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C、说明铁犁牛耕在全国范围推广 D、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 2. 秦朝以后,大部分专制王朝都推行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这是因为(    )

    A、小农经济是专制统治的基础 B、小农与皇帝根本利益相一致 C、历代帝王大多信奉平等思想 D、地主与皇帝的矛盾十分尖锐
  • 3. 《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家喻户晓的诗作。诗中叙述老翁“晓驾炭车辗冰辙”到长安城,“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此处的“市”是( )
    A、没有行政管理的草市 B、严格管制的集中市场 C、地方自治的市镇 D、沿街开铺的晓市
  • 4. “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人巧。一轮十筒挹且注,循环下上无时了。”诗中所描述的是(   )
    A、 B、 C、 D、
  • 5. 明清时期,商业的繁荣催生了一批新兴工商业市镇。松江棉布有“衣被天下”之称;丝绸业市镇有著名的盛泽镇、濮院镇;景德镇瓷业也是“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据此可知,明清时期(   )
    A、朝贡贸易推动地区商业繁荣 B、区域生产的专业化明显 C、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日益巩固 D、市镇的政治色彩不断提升
  • 6. 《水浒传》中的一幕:一日,鲁智深来到五台山福地牌楼前的小市镇买些酒吃,听到叮叮当当的去处,却是三个人在那里打铁。他进去说打禅杖和戒刀。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A、铁匠铺中的工匠来自于官营手工业作坊 B、当时的私营手工业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 C、“计日受值”的雇佣劳动关系已经出现 D、私营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繁荣
  • 7. 西班牙国王曾答应哥伦布享有新大陆1/10的收入,后又允许麦哲伦船队拥有其所发现的岛屿和大陆的全部收入的1/20。这说明西班牙(   )
    A、充当了新航路探索的先锋 B、封建君主热衷于海外扩张 C、通过航海积累了大量资本 D、物质激励使探险卓有成效
  • 8. 从1585年到1604年,英国每年至少有一百到两百艘国家授权的武装商船出海,他们专门在大西洋和加勒比海劫掠西班牙运输船队。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
    A、工业革命需要寻求大量原料 B、英国已夺得世界的殖民霸权 C、新航路开辟后多国殖民竞争 D、新航路转移促进了贸易的繁荣
  • 9. 下图是西方近代殖民史上罪恶的“三角贸易”示意图。18世纪时,参与图中“中程”贸易,获利最大的国家是(    )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荷兰 D、英国
  • 10. 下列三幅图片反映了14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对其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B、蒸汽革命催生了垄断组织 C、工业革命促进了工厂制推广 D、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
  • 11. 1831年,英国出版的《机器的成绩》一书中写道:两个世纪以前一千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现在,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不穿袜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革命的进行 B、电力的广泛应用 C、殖民扩张和掠夺 D、垄断组织的形成
  • 12. 南京浦口火车站是中国唯一完整保留历史风貌的“百年老火车站”,它也见证了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变迁。中国历史上自主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是(    )

    A、淞沪铁路 B、唐胥铁路 C、宝成铁路 D、青藏铁路
  • 13. 近代有人作竹枝词描述南京富家女子结伴乘坐火车游上海的情景:“火车当日达吴淞,女伴遨游兴致浓。今日司空都见惯,沪宁来去也从容。”诗中反映的是(    )
    A、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 B、社会剧变导致妇女地位的提升 C、汽车和飞机是人们出行的工具 D、近代西方政治思想在中国传播
  • 14. 开平煤矿生产的煤逐渐取代了洋矿开采的煤在大津市场的地位;张之洞的湖北织布局创办后,洋布每年进口减少约10万匹;修卢汉铁路所用的铁轨也是由汉阳铁厂生产的。据此可知,洋务企业的创办(   )
    A、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C、瓦解了本国的封建经济 D、开启了中国迈向近代化的发展历程
  • 15. 一五计划期间,一批过去非常薄弱的基础工业,包括制造飞机、汽车、拖拉机、发电设备、冶金设备、重型和精密机器等新的工业部门,在我国建立起来了。这反映出我国(   )
    A、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 B、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本实现 C、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 D、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确立
  • 16. 1962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出现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主要原因是在农业领域(   )
    A、优化了人民公社体制 B、进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C、建立了商品经济体系 D、实行了家庭承包责任制
  • 17. 1983年中央同意广东试点内地居民赴港探亲旅游,拉开了我国公民出境旅游的序幕。1997年起,“港澳游”名额限制放宽,出境手续更便捷。2003年,港澳“自由行”全面开展。这种放宽趋势(   )
    A、源于“一国两制”政策成功运用 B、标志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C、体现改革开放成就斐然影响深远 D、推动中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 18. 某学习小组以某一城市近现代的发展为研究课题来见证中国的复兴历程。下面是其收集的相关材料,据此可判断这座城市是(   )

    ①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②较早聚集了近代中国各种类型的企业

    ③20世纪90年代成为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

    A、广州 B、上海 C、南京 D、厦门
  • 19.

    下表据《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相关内容编制。阅读该表,造成苏俄(联) 农民年平均税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余粮收集制的推行 B、固定粮食税的实施 C、实物配给制的废除 D、农业集体化的实现
  • 20. 《马斯待里赫特条约》被认为是“自1957年《罗马条约》以来最为重要的里程碑”。这是因为《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署使欧洲一体化(   )
    A、从彼此对立到开始走向了联合 B、从自上而下推动到自下而上推动 C、成员从少到多,规模从小到大 D、从经济联合到经济政治军事联合
  • 21. 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出现在赫鲁晓夫执政期的是(   )
    A、“废除余粮收集制,拥护固定粮食税” B、“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C、“20年建成社会主义” D、“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 22. 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并敦促欧洲国家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要求该计划即使不能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政策(   )
    A、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 B、促成了欧洲平等伙伴关系 C、导致欧洲出现对峙 D、成为德国分裂的根源
  • 23. 据官方《国民收入与支出》统计:1951—1982年英国社会福利增长2.7倍,而国内生产总值只增长近1倍,同期社会福利金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4%跃升为14.4%。材料反映英国的社会福利(   )
    A、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 B、促进了国民经济高速增长 C、提高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D、扩大了社会消费
  • 24. 中国电影网的网址是“http://www. m1905. com”,网址设置“1905”的寓意是(   )
    A、纪念电影诞生 B、中国电影事业诞生于1905年 C、电影传到中国 D、中国影片首次获得国际荣誉
  • 25. 1946~1949年,美国对外投资增加了近50%。到1970年,美国资本输出总额达1555亿美元,占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半左右。发生这种变化的有利条件是(   )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 B、欧洲共同市场的形成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D、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二、材料分析题

  • 2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树山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从今不在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材料二:1958年10月28日,山东县委书记作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要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材料三:“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转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

    材料四:1987年粮食产量达到4亿吨,比1978年增加了32%;棉花产量达到419万吨,比1978年增加了93.3%;农业总产量达到4676亿元,比1978年增加了近三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的唱词反映了怎样的生产方式?为了保证封建经济的繁荣和政权的安稳,历代封建王朝基本上实行什么样的农业政策?明清时期这种政策对经济发展有什么不利的影响?
    (2)、材料二中农民向往的“新乐园”在当时是指什么?“新乐园”的幸福生活在当时能长久吗?为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在农村实行什么政策?依据材料三和材料四回答该政策产生怎样的影响?
  • 2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实行余量征集制,收割队和征粮队征集的一切粮食,应按下列基础进行分配:首先,自然分配必需数量的粮食,以满足当地居民最贫苦层对粮食的需求。——其余的粮食则无条件地送往粮食收集中心,这批粮食的分配,应由省粮食委员会根据粮食人民委员部的指令执行。

    ——《世界现代史资料选辑》

    材料二: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正确和安心地进行经营,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生产力,以及为了确切规定农民应负担的国家义务——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量征集制,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养,农民可以自己全权处理……。

    ——《世界现代史资料选辑》

    材料三: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挽救了市场经济。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没有毛病,出了一些毛病,在30年代的时候,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解说词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苏俄当时实施了哪一经济政策?简要概括其实施的原因?
    (2)、材料二反映了苏俄当时实施了哪一经济政策?产生了什么作用?
    (3)、材料三中的“他”是指谁?他所开创的市场经济新模式与以往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4)、结合材料回答,从以上经济政策的实施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 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各个地区之间从隔绝走向交流,开始了经济全球化的过程。进入20世纪以后,特别是90年代以来,经济领域的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材料二  作为世界性则,保证了国际贸易的相对自由、透明及其稳定性,极大地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增长和发展。据统计,自总协定成立以来,世界贸易总额增长了10倍上。

    ——《关贸总协定知识读本》

    材料三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全球化是从什么时间开始的?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2)、材料三中,图一是哪一国际组织的标志?图二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何种趋势?
    (3)、材料三中,图三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应如何正确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