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灌阳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0-08-05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如下图是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制作的一段政权更迭的年代标尺,其中③处建立的是(    )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明朝
  • 2. 图示法是一种直观形象的学习方法。用图示法描绘隋朝大运河大致走向,较贴切的是(    )
    A、 B、 C、 D、
  • 3. 2017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高考制度有利于国家人才的选拔。历史学者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里评价我国古代某制度曾写道:“没有操纵的提名,没有伪君子卑鄙的争夺……没有混战或腐败的选举,没有仅凭巧言而能登入仕途的现象”。他称赞的是中国古代的(    )

    A、中央集权制 B、九品中正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 4. 某班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下列工具由唐代农民改进而成的是(    )

    A、 B、 C、 D、
  • 5. “胡风”“胡食”“胡服”在唐朝广为流传体现了唐朝社会风气的特点是(    )
    A、比较开放 B、充满活力 C、兼容并蓄 D、积极向上
  • 6. 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为了弘扬民族文化,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在众多唐代诗人中,诗作既豪迈飘逸又清新瑰丽,被称为“诗仙”的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维
  • 7. “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文中的“伟大僧人”是指(    )
    A、张骞 B、郑和 C、玄奘 D、鉴真
  • 8. “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紧急的战报打破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歌舞升平。促使唐朝形势急转直下的是(    )
    A、黄巾起义 B、玄武门之变 C、陈桥兵变 D、安史之乱
  • 9. 宋朝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而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要职。这体现的宋朝的政策是(    )
    A、休养生息政策 B、重武轻文政策 C、重文轻武政策 D、对外开放政策
  • 10. 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正确的是:(    )

    ①北宋的建立        ②阿骨打建立金国

    ③元昊建立大夏国 ④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③①② D、④①③②
  • 11. 如下图是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   )

    A、卫青北击匈奴 B、岳飞抗金 C、文天祥抗元 D、戚继光抗倭
  • 12. 从东汉末年开始一直到南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逐步转移到南方。对这一巨大变迁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北方战乱频繁,南方较少 B、大量人口南迁,带去先进技术,増加了那里的劳动力 C、自然条件变化,江南地区农业发展快,超过了北方 D、政治中心转移到了北方
  • 13. 下列历史事实最能体现宋朝商业繁荣的是(    )
    A、开始使用牛耕 B、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C、棉花在两广、福建开始种植 D、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 14. 元朝建立并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是(   )

    A、行省制   B、三省六部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 15.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十七条协议”,开启了西藏社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转折.西藏正式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在(  )

    A、西汉 B、唐朝 C、元朝 D、清朝
  • 16.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二三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主要得益于(    )

    A、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B、雕版印刷技术的推广 C、造纸术的改进 D、书籍销售的扩大
  • 17. 我国四大发明中,为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的发明是(    )
    A、造纸术 B、指南针 C、活字印刷术 D、火药
  • 18. 在《资治通鉴》中你不可能看到的历史是(    )
    A、三国鼎立 B、楚汉之争 C、唐代的开元盛世 D、雅克萨之战大败沙俄
  • 19. 美国最有影响的媒体《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分别评价成吉思汗为“千年风云第一人”“千年伟人”。以下属于成吉思汗功绩的是(    )
    A、统一蒙古 B、建立元朝 C、灭南宋 D、灭金
  • 20. “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来抵挡”。歌谣中的“戚爷”(    )

    A、统一了女真各部 B、肃清了东南沿海的倭寇 C、赶走了荷兰殖民者 D、打败了沙俄侵略军
  • 21. 2019年,是澳门回归祖国二十周年。追溯历史,1553年攫取在澳门居住权的殖民者是(    )
    A、 英国 B、荷兰 C、葡萄牙 D、法国
  • 22. 明长城东西起止点的正确说法是(    )
    A、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B、东起辽东半岛,西到祁连山 C、东起山海关,西到祁连山 D、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
  • 23. 郑成功曾写信给荷兰殖民头目睽一说:“此地必归中国同一政府之管辖,事实证明隔海两边地区之居民皆系中国人”。郑成功所说的“此地”是指(    )
    A、香港 B、新疆 C、台湾 D、西藏
  • 24. 清朝前期的疆域十分辽阔,南到(    )
    A、台湾岛 B、海南岛 C、钓鱼岛 D、南海诸岛
  • 25. 下列关于康熙帝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作出的贡献叙述正确的是(    )

    ①平定回部叛乱,重新统一新疆      ②组织雅克萨反击战,捍卫国家主权

    ③御驾亲征噶尔丹,维护祖国统一    ④制定金瓶掣签制度,强化对西藏的管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②
  • 26.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它形成于(    )
    A、雍正年间 B、道光年间 C、康熙年间 D、乾隆年间
  • 27. “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北京王麻子剪刀的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科技(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该书是(    )
    A、《齐民要术》 B、《农政全书》 C、《农书》 D、《天工开物》
  • 28. 清朝初年从开放四港口进行对外贸易,后关闭其他港口,仅留一处由政府特许的“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此港是(    )

    A、漳州 B、宁波 C、云台 D、广州
  • 29. 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时,进行了如下归纳整理,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唐朝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B、宋代词人苏轼、辛弃疾的词豪迈奔放 C、元朝最优秀的剧作家是关汉卿 D、明朝曹雪片创作的《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 30. 18世纪的“康乾盛世”被称为“落日的辉煌”,造成这种“落日”局面的诸多原因不包括(    )
    A、统治者对外紧闭国门,对内重农抑商 B、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开始遭到破坏 C、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阻滞科技发展 D、西方国家逐步完成向近代工业国家转变

二、综合题

  • 3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

    材料三:唐朝三省六部简表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为君之道?他的哪些统治措施体现了这一思想?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唐太宗认识到了什么实质性问题?
    (3)、结合材料三中唐朝三省六部制度的内部关系,分析其主要作用。
    (4)、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唐太宗的统治措施收到了什么成效。
  • 3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称为岁币。

    材料二:夏对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银、绢、茶叶等岁币,重新开放边境贸易市场。

    材料三:南宋对金称臣,割让部分土地,向金送交岁币。

    材料四:苏辙《栾城集》载,(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的是什么事件?
    (2)、材料三反映的事件发生后,形成了怎样的政治局面?
    (3)、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谈一谈你是如何看待上述三个事件的。
  • 33. 问答题:我国江南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朝以后长江流域开发进程加快,至南朝后期,赣江一带已开发成重要的稻米产地。从东晋、南北朝到隋、唐、宋时期的几百年间,北方战乱频繁,人口大量南徙(迁移),使南方人口明显大增,移民纷纷向丘陵山区开荒种地,从而促进了长江流域山区的开发。

    材料二: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材料三: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陆游

    (1)、材料一反映了江南地区能够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从材料二、三中可以看出江南经济的发展状况如何?
    (2)、材料三中的“苏湖”在当时有什么特别之处?当时江南地区种植的优良水稻的品种是什么?
    (3)、材料二、三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最终在什么时候完成?
    (4)、你认为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 34. “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三十余国,涉沧瞑十万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涛如山,视诸夷城,迥隔于烟霞缥缈之间。而我之云帆高涨,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衙者”
    (1)、材料反映了哪一桩历史事件?它的最远航线到达什么地方?
    (2)、此事件发生在哪个皇帝时期?
    (3)、材料本身反映出一种什么精神?
    (4)、这一历史事件有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