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高中历史必修一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同步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0-07-31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历经多次流血和动荡后,“政治上成熟的英国人决意尝试一下新政体的实验”。托利党和辉格党议员联合起来,进行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政治选择”。詹姆士二世的女婿、捍卫欧洲新教思想的荷兰的威廉亲王受邀前往英国,经过“一场几乎未流血的战斗,信仰天主教的詹姆士二世不得不放弃王国”。从英国政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这个“选择”更大的意义在于(   )。
    A、推翻了君主制度 B、促进了君主立宪制度的形成 C、催生了民主共和政体 D、否定了教会高于国家的主张
  • 2. 19世纪初,英国议席分配沿用中世纪定式,分为农村选区和城镇选区两类。老萨勒姆选区已成为农田,每逢选举,“选民”们就走到田里去选举议员。有几个选区已沉入海底,选民们要坐船到海上去进行“选举”。这表明当时的英国(   )
    A、中世纪政制被沿袭 B、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 C、宪政制度尚未完善 D、城市化进程开始启动
  • 3. 英国政府曾经通过立法,规定被赶出农村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和乞丐,都要在肩上打烙印, 被迫从事强制劳动,如果他们胆敢抛弃劳动再度行乞,就要处以死刑。该立法( )
    A、促进了英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B、巩固了自然经济的地位 C、推动了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 D、阻碍了圈地运动的推行
  • 4. 1604 年,詹姆士一世指认白金汉郡议员弗朗西斯古德温爵士是个罪犯,并命令大法官在法庭宣布古德温的当选无效。下院议员发出强烈抗议,并草拟了一份《道德与补偿文件》, 反对由大法官法庭裁定议会选举结果。詹姆士一世被迫作出让步,由下院决定其选举结果。 对这一事件解读正确的是( )
    A、反映了国王与封建贵族的斗争 B、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C、反映了王权与议会传统的矛盾 D、议会的权力超过了国王的权力
  • 5. 1701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签署了议会制定的《王位继承法》,规定:在王室担任官职和领取薪俸的人,不得担任下议院议员;法官为终身制,只有议会有权解除其职务;国家的一切法律与条例非经议会通过,国王批准均属无效。该法案(  )
    A、 开创了议会对王权的限制 B、 基本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C、 明确了内阁对议会的负责 D、 进一步确立议会至上的原则
  • 6. 密尔在《代议制政府》中指出:评定政府的好坏有两个标准:第一是组成社会的人民是否具有美德和智慧,第二是该政府形式能否促进人民的智慧和美德的发展。因此他认为代议制政府是最好的政府形式,因为(   )
    A、代议制政府是一种至善至美的政府 B、代议制政府最高权力来自统治阶级 C、18世纪中期的法国政府是这种好政府的典型代表 D、代议制政府会因国家和文明状态不同而发生变化
  • 7. 有学者说:“光荣革命自身也就成为一种传统,为以后的英国人们提供历史依据。”该学者意在说明光荣革命(   )
    A、清除了政治体制中的君主残余 B、开启了保守而渐进的民主之路 C、推动了代议制民主的迅速发展 D、完成了国家权力中心成功转移
  • 8. 1907年,英国保守党领袖张伯伦第一次正式建立反对党内阁,并使用了“影子内阁”这个形象的叫法。选民在下次议会选举中,不仅要看执政党执政的成绩与表现,还要看反对党是否尽到了反对的责任。“影子内阁”的设置(    )
    A、标志英国政党政治形成 B、破坏了政府政策实施的连续性 C、是议会政治妥协的结果 D、推动了代议制民主的发展完善
  • 9. 英国内战期间(1642﹣1651),大约每10个成年男子中就有1人死亡,总共约有85000人死于战场,约10万人死于战争所导致的创伤和疾病。这给英国政治变革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放弃共和理想改走立宪之路 B、采取温和的渐进式变革道路 C、强化议会下院对王权的限制 D、实行孤立主义政策避免战争
  • 10. 1832,英国选民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但工人阶级被排斥在外。1836后,工人阶级为争取选举权掀起宪章运动。1866年后,英国通过两次议会改革,至1885年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19世纪末,英国基本实现了普选权 B、工业革命时代英国阶级矛盾尖锐 C、英国资本主义制度不断发展完善 D、工人阶级政治经济环境有了改善
  • 11. 从当时的形势看,新的人民革命正在酝酿。而英国革命的任务仅仅是扫除发展资本主义的阻碍,一旦出现新的人民革命,虽然可以解决詹姆士二世统治的问题,但将会导致新的社会冲突和动荡,危及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材料意在说明(   )
    A、宫廷政变方式的明智性 B、“光荣革命”改变了国王权力来源 C、“光荣革命”具有不彻底性 D、代议制民主体现了人民的利益
  • 12. 2019年英国首相约翰逊提出议会休会五周请求,得到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批准。但是随后最高法院判决约翰逊此举违反法律,认为这是在英国“脱欧”之前的关键时期“阻止议会履行职责”,裁决要求议会上下两院议长自行决定下一步行动。这说明英国(   )
    A、最高法院是最高权力机关 B、政府权力已经高于议会 C、国王仍然掌握着行政实权 D、政府方案需经议会批准
  • 13. 1689年1月召开的英国“民会国会”以詹姆士“已经退位”和“王位虚悬”为由,决定由威廉和玛丽共同继承王位,前者为国王,后者为女王。议会的这一做法(   )
    A、冲击了传统的“王权神授”观念 B、使英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C、意在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D、解决了英国国王与议会间的矛盾
  • 14. 1861年,伦敦有家报纸注意到时:“就数量和重要性而言,下院9/10 的议案是通过政府之手。”这反映出(   )
    A、下院的职责是通过政府议案 B、民主政治的完善 C、议会对政府具有行政监督权 D、内阁权势的扩张
  • 15. 1770年乔治三世启用诺思勋爵,组成清一色的“国王之友”政府,遭到威尔克斯抨击,国王多次试图剥夺威尔克斯议员资格。此后议会宣称国王的影响应该削弱,诺思政府顶不住压力宣布辞职,乔治三世个人统治寿终正寝。材料实质上说明了(   )
    A、国王滥用权力控制政府操纵议会 B、在英国议会主权逐步成为时代潮流 C、18世纪英国仍然残存着君主专制 D、国王“统而不治”,议会制度尚不完善
  • 16. 19世纪60年代,英国议员威尔克斯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抨击国王在议会的演说,国王下令将其逮捕,法庭以议员有豁免权为由将其释放。国王又操纵议会剥夺了威尔克斯议员身份,指示政府下达逮捕令。这表明当时(   )
    A、舆论监督的作用有限 B、王权凌驾于议会之上 C、君主立宪制有待完善 D、议员议政权无法保证
  • 17. 据媒体报道,首相约翰逊表示为了完成英国脱欧,将采取多种手段,必要时甚至暂停议会。而亲欧派议员声称,将提出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并力促其通过,届时如约翰逊拒绝下台,向来保持中立的女王除了将他解职外别无选择。这些情况说明( )
    A、首相需顺应民意以维护内阁稳定 B、英国政治传统可能出现弹性变化 C、欧盟一体化改变了英国内外政策 D、英王对行政权的影响力逐步上升
  • 18. 1694年,英王威廉三世任命辉格党人组成第一个一党内阁时,议会中的多数派是托利党人及其支持者,直到次年大选时,辉格党才成为议会中较为多数的党派。不仅如此,在威廉三世和安妮女王时期,没有一届内阁是议会直接选举的结果。这表明英国当时( )
    A、英国的责任内阁制有名无实 B、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C、英王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力 D、两党角逐内阁局面尚未形成
  • 19. 1848年,英国漫画家威廉·纽曼在《庞奇》杂志上发表了一首题为“脏兮兮的泰晤士老爹”的配图诗。其中“泰晤士老爹”被拟人化的描绘成一副流浪汉的模样。该图客观上说明(   )

    A、工业化带来环境问题的必然性 B、政府有必要增强自身社会职能 C、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剧贫富分化 D、社会底层成为环境治理的主力
  • 20. 英国贵族和议员们在经历了内战与共和的混乱后都认可了君主制,在不打算对其进行结构性更改的情况下,并不想让政治制度发生显而易见的变革,寻求的是法理上的延续性而非革新。这说明英国(   )
    A、资产阶级革命尚未完成 B、资产阶级代议制不完善 C、政治中的传统势力强大 D、君主制未发生实质变化

二、材料分析题

  •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世纪初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创作的《格列佛游记》是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小说主人公格列佛医生多次出海,除了到过印度、西印度群岛和日本外,还到过许多奇怪的国家。他先是到了小人国,那里的人因为鞋跟高或低而分成两个党派,内斗不止,还和另一个国家因吃鸡蛋先敲破大头还是小头而连年爆发战争。而在飞岛国的时候,格列佛发现当地科学院全是研究荒诞不经的课题,结果全国遍地荒凉、民不聊生。格列佛最后去的是慧驷国,那里的统治者是有智慧和理性的马,而那里的人因为邪恶愚钝只能沦为马饲养和役使的畜生,由于马看不惯人的邪恶,甚至打算将所有人都杀死,只留下幼崽驯化后当工具使用。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88年“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分为上下两院,上院又称贵族院,进入上院的均为世俗贵族与宗教贵族,其席位被贵族阶层所垄断。下院又称平民院,议员由选举产生。

    以19世纪初英格兰202个选邑为例……选民人数在1000人以下的选邑多达159个,而这些选邑至少可以选出313名议员,约占英格兰全部489名议员总数的64%。在50人以下的选邑中,20个人口20—50之间,4个人口在10—19之间,1个人口只有5名,还有两个根本就没有人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如伦敦地区人口已达百万,也仅有10个议席。1820年时,新兴工业城市曼彻斯特、伯明翰、利兹三个市人口总计50万,却未能分配到一个席位。

    根据1710年的议会法案,各郡议员只能由年收入600镑以上者担任,而市镇议员也须由年收入300镑以上者担任。这些规定显然是把中低收入阶层排除在议会之外。在郡选区,选举的独立性仅限于贵族阶层,谈论选举的民主性非常荒唐可笑,因为收买选票的事情往往在光天化日之下进行。每到选举期间,候选人争相贿赂选民,最为直接的是给选票开出价码。收买选票之所以有市场,主要是因为对于大多数下层选民来说,选票就相当于一笔财富,因而随时愿意卖给开价最高者。据统计,1782—1820年间65位内阁成员中,43位是贵族,剩下的22位中14位是贵族之子,其他8位也与贵族有着亲戚关系。

    材料二:英国的政治制度变革一般采用暴力革命或者和平改革(这里是指“光荣革命”和议会改革)的方式。到底该采取哪种方式呢?就英国而言,最终采取的是和平改革方式。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光荣革命形成的传统为英国提供了一个和平解决问题的框架,使得通过改革完成政治民主化成为可能”。

    ——摘选自《议会改革与英国的政治现代化历程》

    (1)、根据材料,简述1688年“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制度仍然存在的问题。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1832年议会改革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具体指出英国选择“和平改革方式”的原因。
  •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世纪30年代初,英国议会改革运动达到高潮,1830年11月,抵制改革的威灵领托利党政府在议会选举中惨败,被逼下台,格雷伯爵接任首相,组成辉格党政府,并于1831年3月1日提出议会改革法案,法案在下院两次通过,但被托利党占多数的上院接连否决,当法案在下院第三次通过时,格雷要求国王册封50名改革派贵族,进入上院,以保证法案在上院通过,国王拒绝了这个请求,于是,辉格党政府总辞职,威灵领受命组阁,国内立即掀起抗议浪潮,1832年5月,下院通过对格雷内阁的信任案;又通过决议,宣布下院永远不接受由托利党政府提出的任何建议,国王走投无路,被迫召回格雷内阁,并准备册封足够数量的新贵族,此时托力党认识到改革已是大势所趋,主动放弃了抵制,6月4日,改革法案终于在上院通过,6月7日,法案获国王批准成为法律。

    ——摘编自(美)亚当斯《英国宪政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1832年改革法案得以通过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32年改革法案的通过对英国政治民主化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