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学期第五、六单元期中综合检测

试卷更新日期:2016-05-17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的底蕴。隋朝时修筑的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工程是( )

    A、大运河 B、赵州桥 C、长城 D、故宫
  • 2. 秦始皇平六国,隋炀帝富有四海,既骄且逸,一朝而败,吾亦何得自骄也?

    言念于此,不觉惕焉震惧。

    吴兢——《贞观政要》

    材料中的“吾”是(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 3. 《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

    A、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其执政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 D、重用有才能的人
  • 4. 分析图表与下列哪个事例无关(  )

    A、隋朝的繁荣 B、贞观之治奠定了唐朝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C、武则天统治期间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 D、唐玄宗时,进入鼎盛时期
  • 5.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这首诗歌赞颂的是我国古代的( )

    A、世袭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郡县制
  • 6. 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广告中有这样一句话:“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下列哪一个朝代以博大的胸怀,造就了盛世繁荣景象( )

    A、秦朝 B、西汉 C、隋朝 D、唐朝
  • 7. 宋王溥《唐会要·杂录》:“贞观四年,诸蕃君长诣阙,请太宗为天可汗。乃下制,令后玺书赐西域北荒之君长,皆称皇帝天可汗。”“太宗”指的是(   )

    A、 B、 C、 D、
  • 8. 下面的诗句反映了( )

    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唐)陈陶

    A、唐朝的民族关系融洽 B、唐朝的对外政策开明 C、唐朝的经济繁荣 D、唐朝的科技先进
  • 9. 一提起玄奘法师,一般人们都会想到《西游记》中那位胆怯懦弱、人妖不分、是非难辨的糊涂和尚。然而史实记载的玄奘法师与鉴真却存在很多相同之处( )

    ①都为唐朝的对外交往做出重要贡献

    ②都为完成使命历尽艰难困苦

    ③都具有顽强不屈的毅力、百折不挠的精神

    ④都在贞观年间出国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 10. “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反映出唐朝的时代特征是( )

    A、对外开放 B、经济繁荣 C、政治清明 D、交通发达
  • 11. 考古工作者对一座古墓进行考古挖掘时,发现了许多开元通宝、青瓷、白瓷、唐三彩、雕版印刷品等文物。请你判断这座古墓的主人最有可能生活在( )

    A、隋朝 B、唐朝 C、汉朝 D、南北朝
  • 12. 河北民歌《小放牛》中唱道:“赵州桥来鲁班爷修,玉石栏杆是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其中的鲁班应改为( )

    A、李冰 B、李春 C、郑板桥 D、李白
  • 13. 胡锦涛曾为我国研制的舱外航天服题名为“飞天”,取名“飞天”是源于位于甘肃的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一幅壁画。请问,如果我们要去参观这幅壁画,应去( )

    A、敦煌莫高窟 B、龙门石窟 C、云冈石窟 D、麦积山石窟
  • 14. 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鲜明,下列佳句最能体现唐代文学特色的是( )

    A、“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B、“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C、“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15.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民族政权并立示意图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②③① D、②③①④
  • 16. 诗人陆游说:“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丝绸之路开通 B、生产工具改进 C、市民阶层壮大 D、南方经济发展
  • 17.

    以下是我国经济重心变化示意图,与这三幅图相对应的大致时期依次是(     )

    A、宋朝、唐朝中后期、魏晋时期 B、魏晋时期、唐朝中后期、宋朝 C、魏晋时期、宋朝、唐朝中后期 D、宋朝、魏晋时期、唐朝中后期
  • 18.

    某同学选用如下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那么应确定的研究主题是( )

    A、宋代商业繁荣 B、民族政权并立 C、宋代手工业的发展 D、民族融合
  • 19. 宋代社会的基础是文官政治。在重文轻武的国策背景下,有较高社会地位的是( )

    A、 B、 C、 D、
  • 20. “瓦舍者,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材料中说的“易聚易散”的场所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海外贸易的兴盛 B、农业的发展 C、城市的繁荣 D、旅游业的兴旺

二、非选择题

  •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宗)谓侍臣曰: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此则富矣。”

    ——《贞观政要》卷八

    材料二   武周时期搜罗人才,尝十道使人,天下选残明经、进士,及下村教童蒙博士,皆被搜扬,不曾试练,并与美职。能够重视农业,规定州县境内,田畴垦辟,家有余粮,则予以升奖。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表现在户数增长上,从永昌(689年)时的三百八十万户,到她去世时增至六百一十五万余户。

    ——《隋唐五代史纲》

    材料三   “开元时,海内富实,米斗之价钱十三;绢一匹,钱二百;天下岁入之物,租钱二百余万缗,粟千九百八十余万斛,庸调绢七百四十万匹,绵百八十万屯,布千三十五万余端。

    ——《新唐书》卷五一

    (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谁在位时期的什么统治局面?

    (2)、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指出这些局面的共同点。

    (3)、想一想这些局面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处于什么时期。

  • 22.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融合是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唐宋时期是我国民族接触频繁的时期,有战有和,民族融合的速度不断加快。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吐蕃赞普给唐朝皇帝的书信

    材料二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材料三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和同为一家”指哪两“家”的关系?(2分)该事件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2)、材料二中的现象是在哪一次议和后出现的?你如何看待这次议和?

    (3)、材料三中的“岳家军”的首领是谁?要“撼岳家军”的又是谁?

    (4)、你认为岳家军的首领是民族英雄吗?为什么?

  • 2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南朝时)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朝时)朝廷……实仰东南财赋……‘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   宋高宗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2)、材料二中的“市舶”指什么?为获“市舶之利”,宋朝政府是怎么做的?

    (3)、宋朝“市舶”范围较广,你能说出到达过哪些地方吗?如你是当时的商人,在往返的途中,你会装载什么货物?

    (4)、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两则材料之间有何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