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2月月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0-07-29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
    A、正常人10次脉搏的时间约为1min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为4km/h C、1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60 kg D、在标况下,空气密度约为1.29×103kg/m3
  • 2. 如图所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歼﹣10”在空中加油的情景,此时加油机与“歼﹣10”战斗机相对静止.选择下列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加油机一定是运动的(   )

    A、“歼﹣10”战斗机 B、地面上的房屋 C、加油机中的飞行员 D、“歼﹣10”战斗机里的飞行员
  • 3. 一支蜡烛位于凸透镜前,调节好透镜和光屏位置后,在光屏上呈现缩小、倒立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在光屏上(  )
    A、无法成像 B、呈现放大、正立的像 C、呈现放大、倒立的像 D、呈现缩小、倒立的像
  • 4.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手拨动皮筋发声,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逐渐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铃声渐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 击鼓时,用力不同,听其发声,观察纸屑被弹起的高度。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有关 D、 车间里工人戴耳罩是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 5. 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4s﹣8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0﹣8s内.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相等 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 6. 对以下四幅图所描述的自然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凝重的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放热 B、 “洁白的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放热 C、 “飘渺的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吸热 D、 “晶莹的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热
  • 7. 中央二台“真假实验室”探究,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冰棍贴紧舌头,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这时舌头的水发生了某种物态变化,与其对应的图像是(   )

    A、 B、 C、 D、
  • 8. 以下光的现象中,不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的是(   )
    A、 平面镜排列起来的塔式太阳能电站 B、 照相机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C、 凸面镜可以扩大视野 D、 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
  • 9. 如图所示,画中人出现了错误判断.以下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是(  )

    A、 B、      C、 D、
  • 10. 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呐利用次声波探测鱼群 B、 汽车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C、 验钞机利用荧光物质在红外线照射下能够发光的原理工作 D、 夜视仪通过识别不同温度的物体辐射的紫外线进行侦察
  • 11. 对以下四幅与光有关的图片解释错误的是(   )
    A、 漫反射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B、 远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后,需要用凹透镜来矫正 C、 白光能被分解说明白光不是单色光 D、 望远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
  • 12. 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下图所示),为使光屏上清晰的像变大些,下列调节方法可行的是( )

    A、将蜡烛适当远离透镜,光屏适当靠近透镜 B、将蜡烛适当靠近透镜,光屏适当远离透镜 C、将透镜适当远离蜡烛 D、将透镜适当靠近光屏
  • 13. 有一体积为20cm3的均匀固体,用天平测得它的质量为160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天平测它的质量时,砝码应放在天平左盘 B、把此固体带到月球上,质量变为20g C、此固体的密度为8×103kg/m3 D、把此固体截去一半,剩余部分密度为4×103kg/m3
  • 14. 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的是( ).
    A、 B、 C、 D、

二、多选题

  • 15. 下表是部分物质的密度,小明同学阅读后,归纳了一些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0℃、1标准大气床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

    1.0×103

    0.9×103

    水银

    13.6×103

    干松木

    0.4×103

    酒精

    0.8×103

    8.9×103

    煤油

    0.8×103

    2.7×103

    A、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B、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物质大 C、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 D、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体积较小

三、填空题

  • 16. 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45 m的路程用了30 s的时间,则它在前15 s路程内的速度为m/s;在海洋和江河的考察船上都装置有声呐,如果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 m/s,在考察时发出声音0.8秒钟后接收到了回声,这里的水深为km。
  • 17.

    声波虽然比较复杂,但是利用声波的波形图,我们还是可以发现声音的一些特点,如图是同一音叉两次的发声特点.则这两次发出的声音 相同, 不同(“音调”“响度”“音色”).

  • 18. 坐在一列从扬州开往启东的动车上,看到窗外的树向后退,他是以为参照物的。小明想测动车的速度。在路上动车通过一座大桥,已知大桥长1000m , 小明从上桥到离开桥,小明通过大桥的时间是20s , 则动车速度是m/s , 已知车长150m , 则动车全部通过大桥所行驶的路程是m , 所需要的时间是s
  • 19. 质量是10 kg的冰,全部化成水后,水的质量是kg,体积将变小,其密度将变大,当这些水又全部汽化成水蒸气后,其质量是 kg,体积将变得更大,其密度将变小,这说明质量不随物质状态的改变而改变,但密度将可能发生变化。
  • 20. 世界上最轻的固体“气凝胶”是新材料探索的重要成果。该物质的坚固耐用程度不亚于钢材,且能承受1400℃的高温。“气凝胶”是世界上最轻的固体,是指它的(选填“质量”或“密度”)小。已知某大型飞机,如果用“气凝胶”这种材料制作需“气凝胶”的体积为15m3 , 则飞机的质量为kg。(“气凝胶”的密度为3kg/m3)。
  • 21. 把一铁块浸没在盛满酒精的烧杯中,从杯中溢出8g的酒精;则铁块的体积是cm3 , 现把它浸没在盛满水的烧杯中,则从杯中溢出的水是 g(铁的密度为7.9×10 kg/m3 , 酒精的密度为0.8×103 kg/m3 , 水的密度为1×103kg/m3)。

四、实验题

  • 22. 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物理属性,同学们找来大小不同的蜡块和干松木做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蜡块

    干松木

    体积V/cm3

    质量m/g

    体积V/cm3

    质量m/g

    10

    9

    10

    5

    20

    18

    20

    10

    30

    27

    30

    15

    40

    36

    40

    20

    (1)、图中是小明使用托盘天平的情形,他操作的错误是
    (2)、在图中分别把蜡块和干松木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情况表示出来。

    (3)、分析图表可知,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以上两格均选填“相同”或“不同”)。物理学中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定义为密度。初中物理中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还有(写一个即可)。
    (4)、本实验测量多组数据的目的是
  • 23. 小丽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与物的关系”的实验。

    (1)、实验中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填“前侧”或“后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如图2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的现象是
    (4)、下列关于蜡烛的像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一项(

    ① 改变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像的大小不同

    ② 用大小不同的玻璃板实验,像的大小不同

    ③ 沿不同方向观察蜡烛的像,像的位置不同

    ④ 若在P、B间放一块纸板,仍可以看到像

  • 24. 下面是探究“水的沸腾”和“海波熔化”的实验。

    (1)、图a是小明、小红两名同学分别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他们所用器材规格完全相同,将水加热相同时间后停止。图b是两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此时水面上方的气压(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一标准大气压;小红把水加热到水沸腾,所用时间较长的原因是
    (2)、在做“海波熔化”的实验时,他们采用如图c的实验装置。将装有海波的大试管放入上面实验的沸水中并取走酒精灯,温度计A和B分别测量海波和烧杯中热水的温度。根据两个温度计的示数,绘制出了海波和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d)。由图像可知,在第8min时,大试管内的海波处于(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第10min后,海波的熔化将(选填“继续”或“停止”)。
  • 25.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上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时间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时刻:

    (1)、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填“陡”或“缓”)些。
    (2)、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 vABvBCvAC (选填“>”或“<”或“=”)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导致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 (填“大”或“小”)。
    (4)、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 , 理由是
  • 26. 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探究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cm。
    (2)、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3)、调整后,把蜡烛固定在15cm刻度线位置时(如图乙),光屏应在(选填“Ⅰ”、“Ⅱ”或“Ⅲ”)区域内左右移动,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 (选填“投影仪”“放大镜”或“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4)、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5)、随着蜡烛燃烧而变短,光屏上成的像将向(上/下)移动。由于影响到了实验的进行,这时最合理的调整是

    A.只需将凸透镜向下移动些    B.只需将光屏向上移动些

    C.将凸透镜和光屏向下移一些   D.以上均可。

  • 27. 某实验小组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

    (1)、在调节天平平衡的过程中,当指针静止时指到如图甲所示的位置,则应向 调节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平衡。
    (2)、在“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测液体质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又指到如图甲所示的位置,这时他应该(________)
    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向右移动游码
    (3)、用调好的天平称得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将烧杯中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后,测得烧杯与剩余液体的质量如图丙所示,则量筒中液体的质量为 g, ,液体的密度是 kg/m3
    (4)、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同组的小雨提出了另一种实验方案,其实验步骤:

    ①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

    ②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盐水的体积;

    ③用天平测出量筒和盐水的总质量。

    对上述实验步骤你所持的观点是______

    A、能测出盐水的密度且步骤合理 B、测出盐水的密度偏小,不可取 C、易使量筒从天平上倾斜而摔碎,不宜提倡

五、作图题

  • 28. 完成透镜的光路图

  • 29. 如图所示,小明想要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请你通过作图标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 30.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M′中的像A′B′.

六、综合题

  • 31. 自我市自行车租赁系统正式运行以来,小明坚持骑自行车绿色出行。小明从家中出发前往成吉思汗广场,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路程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

    (1)、骑车的是图中段,(选填“OA”或“AB”)判断的依据
    (2)、小刚骑车的速度是m/s合km/h?
    (3)、小刚从家到成吉思汗广场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七、计算题

  • 32. 质量为0.5kg的空瓶,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2.0kg,装满某种液体后的总质量为1.7kg,求:
    (1)、求玻璃瓶的容积是多少?
    (2)、液体密度为多少kg/m3?(ρ=1.0×103 kg/m3)。
    (3)、如果用这个瓶子装满硫酸,则最多能装多少质量硫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