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0年中考物理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0-07-29 类型:中考真卷

一、单选题

  • 1. 若把原子、原子核、电子看成球体,原子半径的数量级为10-10m, 原子核半径的数量级为10-15m,电子半径的数量级小于10-9nm。按尺度从大到小的排序是(  )
    A、原子   原子核    电子 B、电子    原子     原子核 C、原子核    原子    电子 D、原子    电子      原子核
  • 2. 将电灯、开关和插座接入家庭电路中,接线正确的是(  )
    A、 B、 C、 D、
  • 3. 岸上的人看到水中小鱼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 4. 如图所示,不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解释的是(  )

    A、图甲所示向两张纸中向吹气,纸张向中间靠拢 B、图乙所示用吸管吸饮料 C、图丙所示向B管吹气,A管中的水面上升 D、图丁所示飞机产生升力的原因
  • 5. 晚上,爸爸对小明说“请把电视声音调小一点,不要影响邻居休息,”这里“调小”的是声音的(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速度
  • 6. 关于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表述错误的是(  )

    A、该装置可用来研究电磁感应现象 B、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该装置可用来研究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 D、该装置揭示的原理可应用于电动机
  • 7. 游泳时佩戴游泳圈是防止溺水的有效方法,质量为50kg的小蓉佩戴游泳圈后,能静静地漂浮在水面上,如图所示,游泳圈对她的作用力大小最符合实际的是(  )

    A、5000N B、500N C、50N D、5N

二、填空题

  • 8. 目前人们正致力于开发太阳能、核能、凤能、海洋能、氢能……其中核能是(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核电站利用原子核(选填“聚变”或“裂变”)释放的能量发电,电能属于(选填 “一次能源” 或“二次能源”)。
  • 9. 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其读数为℃。图乙是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曲线,由图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内能(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 10. 如图所示,用拇指和食指按压一支铅笔的两端,拇指和食指受到的压力分别为 F1F2 ,受到的压强分别为 p1p2 ,则 F1 F2p1 p2 (两空选填“>”<”或“=”);若 F2=1N ,笔尖的面积为 1×106m2 ,则 p2= Pa。

  • 11. 疫情期间,医护人员通过平面镜检视防护服的穿戴情况。医护人员在平面镜中的像是(选填“实像”或“虚像”);当医护人员走近平面镜时,人与像之间的距离 , 像的大小(后两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2. 如图所示为“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实验中用U形管内液面高度差的大小来反映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这种方法叫(选填“控制变量”或“转换”)法。通电一段时间后,左侧容器内空气吸收的热量比右侧的(选填 “多”或“少”)。

  • 13. 如图所示,点燃的蜡烛及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要在光屏上承接到烛焰(选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清晰实像,需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动;一段时间后, 蜡烛变短了,烛焰在光屏上成的像会向(选填“上”或“下”)移。

  • 14. 如图所示,人向下拉绳提升重物,已知物体重400N,动滑轮重60N,不计绳重及摩擦,将重物匀速提升0.5m, 人需用的拉力为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m,人所做的有用功为J。

  • 15. 如图所示,图甲中木块的长度为cm;天平平衡时,放在天平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所测物体的质量为g。

  • 16.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弹簧测力计,使用前要检查指针、弹簧与外壳之间是否 , 指针是否

  • 17. 如图所示,图甲中电压表的分度值为V,读数为V;若使用前出现如图乙所示的情况,则原因是

三、作图题

  • 18. 如图所示,用一根硬棒通过支点O撬起石头,画出石头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以及力F的力臂l。

  • 19. 请画出图中入射光线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 20. 如图所示,请按小磁针的指向,标出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并在括号中标明螺线管右端的极性。

四、简答题

  • 21. 重为G的鸡蛋沉在盛有水的杯子的底部,向水中加入食盐并使其溶解,鸡蛋渐渐浮起,最终漂浮在水面,如图甲所示。请在图乙中画出上述过程中鸡蛋所受的浮力F随时间t变化的大致图象。

五、实验题

  • 22. 做“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时,可供选择的器材有:电压为6V 的电源,电流表(0~0.6A),电压表(0~3V),开关,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 和20Ω的定值电阻各1个,最大阻值分别为10Ω和50Ω的滑动变阻器各1个,导线若干。

    (1)、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中,正确的是 , 应选用最大阻值为Ω的滑动变阻器;
    (2)、若按图乙所示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可观察到电流表的指针(选填“向右”“反向”或“几乎不”)偏转;
    (3)、按正确电路图连接电路,闭合开关,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示数,但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两表的示数均保持不变,经判断是接线有误,错误可能是
    (4)、纠正错误后,依次更换定值电阻,并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2.5V进行实验。请将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补充完整。

    U= V。

    实验序号

    1

    2

    3

    4

    20

    15

    10

    5

           
  • 23. 为了“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取0.2kg水进行实验。

    (1)、如题图甲所示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应为(选填 “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
    (2)、根据下表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99

    (3)、根据以上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为提高水的沸点,换用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这种做法(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4)、假如酒精灯均匀放热,且释放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忽略沸腾前水的质量变化以及热量的损耗,从第5 min起1分钟内水吸收的热量是J。 [ c=4.2×103J/(kg) ]
  • 24. 受“曹冲称象”的启发,小明在家利用量筒、碗、水盆和足量的水(密度为ρ)、油性笔等,测量小玻璃珠的密度,
    (1)、如图所示,实验步骤如下(请将步骤④补充完整):

    ①如图甲,取一定数量的小玻璃珠放入空碗中,再把碗放入盛有水的水盆中,用油性笔在碗外壁上标记水面的位置;

    ②如图乙,往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V1

    ③如图丙,取出碗中所有的小玻璃珠并放入量筒中,记下小玻璃珠和水的总体积V2

    ④如图丁,将量筒中的水慢慢倒入水盆中的空碗内,直到标记处与碗外水面 , 记下量筒中小玻璃珠和剩余水的总体积V3

    (2)、完成下列填空(选用V1、V2、V3和ρ , 表示以下物理量):
    小玻璃珠的总体积为V=
    (3)、小玻璃珠的总质量为m=
    (4)、小玻璃珠密度的表达式为ρ=
    (5)、在不改变实验方法的前提下,请提出一条提高测量精度的措施:(示例:在同等容积的情况下换用碗口面积较小的碗)。
  • 25. 小明家的台灯是通过电位器来调节亮度的。他猜想:台灯变亮时电位器消耗电能的功率会变小,为此他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探究,已知电源电压为4V并保持不变,电压表(0~3V)2个,电流表(0~0.6A), 滑动变阻器规格为“20Ω  1A”,小灯泡L标有“2.5V  1.25W”字样(忽略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

    (1)、电路中a是表,b是表;
    (2)、实验中,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为A;
    (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滑动变阻器的由功率PR与小灯泡的电功率PL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小灯泡的电功率(亮度)变大时,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
    (4)、假设实验所用的小灯泡能承受的最大电压可以高出其额定电压的 14 ,在确保电路中各元件安全的情况下,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小灯泡的电功率变化范围是从W至W。

六、计算题

  • 26. 某轿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45s内,其速度v与时间t、动力F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已知前10s轿车运动的路程为100m。求:

    (1)、前10s轿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2)、轿车在匀速直线运动阶段通过的路程;
    (3)、动力F做的总功。
  • 27. 某款电热饮水机具有加热和保温两档,额定电压为220V。如图甲是其电路原理图,S0为温控开关,R1、R2为电热丝(阻值不变)。某次饮水机在额定电压下工作的电功率P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求:

    (1)、饮水机处于加热档阶段消耗的电能:
    (2)、饮水机处于保温档时,通过R1的电流;
    (3)、R2的阻值。

七、综合题

  • 28.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热敏电阻温度计

    热敏电阻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如图甲所示为某型号热敏电阻的实物图,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变小的,称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变大的,称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利用热敏电阻的特性做成的温度计,叫做热敏电阻温度计。

    图乙所示为热敏电阻R1的阻值随温度t变化的图像(为方便计算,已将图线作了近似处理)。图丙是用R1做测温探头的某热敏电阻温度计的电路图,其中电源电压可在0.60~1.20V之间调节,R2为定值电阻,阻值为100Ω。该电路工作原理是:当保持通过R1的电流不变时,R1两端的电压随电阻均匀变化(即随温度均匀变化),故只需将电压表V1表盘的刻度改成相应的温度刻度,就可以直接从V1表盘上读出温度值。测量时,将R1放入待测温度处,闭合开关,调节电源电压,使V2表的示数保持0.20V不变(即电路中的电流保持2mA不变),再从V1表盘上读出待测温度t。

    (1)、热敏电阻R1(选填“正”或“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在标准大气压下,将R1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时,R1的阻值是Ω;
    (2)、测温时,保持R2两端电压为0.20V,R1两端的电压随温度升高而(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某次测温时,V1表盘上显示的温度是20℃,此时电源电压为V;
    (4)、该热敏电阻温度计测量温度的范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