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2月月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0-07-28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下列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小孔成像 B、立竿见影 C、雨后彩虹 D、水中倒影
  • 2.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利用光的直线传播 B、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 C、自行车的尾灯是靠光的直线传播来引导后方车辆司机注意的 D、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 3. 如图所示,小明用鱼叉去叉所看到的鱼,老王则用手电筒去照亮所看到的鱼,有关两人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A、小明应叉“鱼”的下方,老王应对准“鱼”照 B、小明和老王都应对准“鱼”叉和照 C、小明和老王都应对准“鱼”的下方叉和照 D、小明应对准“鱼”叉,老王对“鱼”的下方照
  • 4. 用普通望远镜观察远处物体时,突然有一只小飞虫飞到物镜上,则(    )
    A、视野中出现了一只大飞虫 B、视野中出现了一只小飞虫 C、视野中出现了一个大黑点 D、视野中不会出现飞虫和黑点
  • 5. 小明想利用一块平面镜使射向井口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如图所示,图中的数字符号表示的是确定平面镜位置时作图的先后次序,其中作图过程正确的是(   )

    A、 B、 C、 D、
  • 6. 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如图所示,消费者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经过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 B、摄像头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 C、“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之外 D、“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 7. 五一佳节,在常州紫荆公园月季花展上,小明将照相机镜头对准一株绿叶红花的月季,为追求某种艺术效果他想拍摄一组黑叶黑花的照片,则小明选择的滤色镜的颜色(    )
    A、无色 B、绿色 C、红色 D、蓝色
  • 8. 下列关于光学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硬纸板可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B、探究光的折射特点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改变 C、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使用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D、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当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
  • 9. 很多车主都在车上安装了行车记录仪,便于及时用摄像头将行车过程中发生的事情记录下,在夜间可以利用摄像头周边的多点红外线补光,拍出依旧清楚的画面。关于行车记录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拍摄录像时,物体在透镜两倍焦距外 B、行车记录仪的摄像头中用的是凹透镜 C、人肉眼是可以观察到红外线的 D、行车记录仪的摄像头是光源
  • 10. 将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使物距依次为6cm、18cm和24cm,分别得到放大的虚像、放大的实像和缩小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f满足关系式(   )
    A、f<6cm B、6cm<f<18cm C、9cm<f<12cm D、18cm<f<24cm
  • 11. 如图,是相同焦距拍摄的同一小孩的照片,则拍摄时,物距、像距的比较情况是( )

    A、甲的物距、像距都比乙大 B、甲的物距、像距都比乙小 C、甲的物距比乙大,甲的像距比乙小 D、甲的物距比乙小,甲的像距比乙大
  • 12. 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图中关于近视眼的成因及其娇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   )

    A、甲乙 B、甲丁 C、丙乙 D、丙丁
  • 13. 小明的爸爸身高1.80m,小明现在身高1.68m,而妈妈身高1.72m。如果他们全家人的眼睛到头顶的距离均为10cm,为了让全家人都能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镜子的下边缘需离地高度不能高于(    )
    A、0.9m B、0.84m C、0.96m D、0.79m
  • 14. 平面镜M1与M2的夹角为60°,如图所示,如果光线AO经M1和M2反射后沿原路反射回去,则∠1的度数是(    )

    A、90° B、30° C、60° D、45°
  • 15. 光的色散实验不仅表明了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而且表明了不同色光通过棱镜后偏折的程度不同。如图所示,相距很近的两束平行的红光和紫光,间距为d,斜射到较厚的玻璃砖的上表面,并从玻璃砖的下表面射出,则下列现象可能的是(    )

    ①两条出射光线仍平行,但距离大于d;

    ②两条出射光线仍平行,但距离小于d;

    ③两条出射光线仍平行,但距离等于d;

    ④两条出射光线不再平行。

    A、②③④ B、 C、③④ D、①②③

二、填空题

  • 16. 用透明玻璃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平面镜所成的像不能用光屏承接,说明它是像;小汽车的前挡风玻璃是倾斜的,车内物体经它所成的像偏向车子的(填“上”或“下”)方,因而不会千扰驾驶员对前方的观察。
  • 17. 如图所示,MN是甲和乙两种介质的界面,甲、乙中有一种介质为空气,一束光从介质甲射到界面时,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现象,根据图中的信息可判断:反射角是度,折射角是度.图中表示空气的是介质(选填“甲”或“乙”).

  • 18. 光在玻璃纤维中的传输情况是光线每次由内层玻璃芯射向外包层的分界面时,均要发生反射,从而使光在不断地反射中沿内层玻璃芯向远处传播,如图所示,请根据图回答:当增大入射光线AB的入射角时,CD光线的入射角(填“增大”“减小”或“不变”),D点将要向(填“左”或“右”)侧移动。

  • 19. 如图所示,小明想通过A、B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将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上,这样操作的依据是.操作过程中他还在B纸片上看到了一个烛焰的像,这个像是的(选填“正立”或“倒立”)

  • 20. 如图所示,当汽车在AB路段行驶时,由于(从光学角度回答),司机看不到BC路段的情况;为了看到BC路段的情况,人们利用光的规律,在公路急拐弯B处装上 , 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 21. 一束光线垂直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若入射光线的方向不改变,而把平面镜转动1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将改变
  • 22.

    如图所示,岸上的人觉得水中的游泳运动员“腿变短了”,这是光的 现象,此现象说明:光从 中斜射入 中时,折射光线将 (填“靠近”或“远离”)法线,折射角 (填“大于”或“小于”)入射角.

  • 23. 在“走进西藏”活动中,小明对藏民用面积很大凹面镜制成的太阳灶烧水(如图甲)很好奇。于是他利用不锈钢汤勺的内表面当作凹面镜,将平行的光正对“凹面镜”照射,光路如图乙。

    (1)、使用太阳灶烧水,水壶应放在(选填“a”、“b”或“c”)点。
    (2)、小明还观察到收集微弱电视信号的“卫星锅”(如图丙)也有类似结构,你认为“卫星锅”的凹形锅应选用对电视信号有很强(选填“反射”、或“吸收”)性能的材料。
  • 24. 如图所示,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其下方20cm处的白纸上呈现出一个较小的光斑,这个现象提示我们:凸透镜对光有作用;若将该透镜向纸面再靠近一小段距离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小,由此可以判断该透镜的焦距一定20cm(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25. 小华记录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像,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0cm处移动到距凸透镜30cm处的过程中,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将凸透镜对着远处的窗户,光屏上出现了窗外景物的像,此时透镜到光屏的距离约为cm。

三、实验题

  • 26. 如图所示光会聚于b点在虚线区域内放甲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c点;在虚线区域内换放乙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a点.现小明想进一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应选择(甲或乙)透镜.

    小明选择好透镜后在光具座上进行实验:当物体距离透镜8cm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一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在光屏上又成一清晰缩小的实像.当物体距离透镜4cm的时候成像.在照相机、放大镜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 27. 小明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焦距大小.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如图所示.

    (1)、测得焦距小于10cm的是图 , 模拟近视眼的是图
    (2)、在同一位置,用甲、乙、丙透镜分别对着远处的某一物体,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像距较大的是图.
    (3)、目前很多近视患者戴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其中心厚度只有0.05mm,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填“小于”“等于”或“大于”)0.05mm.
  • 28. 小明在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为判别直径相同的两透镜的类型,小明分别将它们正对太阳,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方,在纸上得到相应的光斑,透镜与光斑的大小如图所示,其中形成甲光斑的(填“一定”“可能”或“一定不”)是凸透镜,形成乙光斑的(填“一定”“可能”或“一定不”)是凹透镜。
    (2)、如图2将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时,移动光屏至如图80cm刻线处,在光屏上恰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此成像规律常应用在(放大镜/照相机/幻灯机)上。
    (3)、上面实验中,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只需把透镜移至cm刻线处在光屏上可以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4)、保持蜡烛位置不变,小华用焦距为f2的凸透镜B替换凸透镜A,将凸透镜B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烛焰倒立、缩小的像。由此现象可以判断:凸透镜A和凸透镜 B的焦距大小关系为f1f2(>/<)。
  • 29. 某兴趣小组利用图示装置来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为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整元件,使LED灯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在 . 小明将各元件调整到如图位置时,小组成员在光屏上都能观察到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的(放大/等大/缩小),此时光屏上发生了反射.
    (2)、当LED灯向左移动时,要在光屏上再次获得清晰的像,只需将光屏向(左/右)方向适当移到,或者在凸透镜前放置一个合适的眼镜.
    (3)、小华在用同样的器材进行实验时,发现光屏上出现的像只有中间清晰,两侧却较模糊,小明只对凸透镜进行了调整,就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他的调整是_____.
    A、左右适当移动凸透镜 B、上下适当移动凸透镜 C、适当扭转凸透镜 D、更换焦距合适的凸透镜
  • 30. 如图是某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棋子A和B完全相同。

    (1)、实验时茶色玻璃板应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实验中选取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A和B,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关系,且便于确定像的位置,这种方法叫法。
    (3)、用木板紧贴玻璃板背面,挡住玻璃板后面的光,人眼在玻璃板前(选填“能”或“不能”)看见棋子A的像。
    (4)、小明正对玻璃板,为了让他右边的同学也能够看见棋子A的像,他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棋子A的像的位置(选填“左移”“不变”或“右移”)。
    (5)、实验中小明发现棋子在玻璃板中有两个像(一亮一暗),其原因是他选择的茶色玻璃板(选填“太厚”或“太薄”),其中较暗的像是在玻璃板(选填“前”或“后”)表面反射形成的。
  • 31. 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

    (1)、图中反射角为度。
    (2)、实验中,改变入射角,继续保留光的传播路径,最后纸板上留下了很多条光路,无法区分哪条反射光线与哪条入射光线对应,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出现,应进行的操作是
    (3)、老师总结实验过程时,表示最好换用带有刻度的纸板进行实验,请你分析:更换后的优点是
    (4)、若将图中纸板(连同激光笔)向后倾斜,此时反射光束________。
    A、仍在纸板上呈现 B、被纸板挡住 C、在纸板前方
  • 32. 在某次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小明想知道实验中某块透镜的焦距做了实验甲,镜面垂直于阳光,在透镜下面放上白纸(纸、镜平行),测出透镜与白纸间距s/cm与对应的白纸被烤焦的时间t/min,绘出图像乙,可判断该透镜的焦距f为cm;

    (2)、调整并固定好透镜和蜡烛后,发现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光屏上只有一个与透镜大小几乎相同的光斑,其原因可能是
    (3)、如图丙,当把一块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位置,蜡烛固定在15cm刻度线位置时,光屏应在(填“Ⅰ”、“Ⅱ”或“Ⅲ”)区域内左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填“倒立”或“正立”)实像。
    (4)、实验过程中,燃烧的蜡烛在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填“上”或“下”)移动;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情况下,请写出一种可行的方法:
    (5)、小明在实验中将蜡烛从略大于一倍焦距处逐渐远离凸透镜,该过程中像的大小将(填 “变大”、“变小”或“等大”),物距u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如左图所示,则像距v与t的大致变化关系为图中的()。

    A.      B.    C.    D.

四、作图题

  • 33. 在图中将光路补充完整射的光路图。

  • 34. 如图所示,光源S发出的一束光经墙上的平面镜反射后,射入游泳池中。请画出它经平面镜发生反射及进入水中发生折射的光路图。

  • 35. 如图:S为蜡烛,S'为蜡烛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请根据凸透镜的特性,画图确定并标出凸透镜的光心O点及右侧焦点F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