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5: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试卷更新日期:2020-07-28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0年是恩格斯诞辰200周年。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恩格斯在谈到马克思主义产生时说:“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子深深扎在经济的事实中。”上述论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理论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理论只能反映当前经济事实人
③理论总是受到客观现实的制约
④来源于现实的理论就具有真理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 下图是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COP15)会标,会标的设计理念来源于中国的剪纸艺术和印章文化,反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大会主题相呼应,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深受好评。这表明( )①优秀艺术作品总是要反映时代要求和实践需要
②主体的知识和审美观对艺术创作有深刻影响
③艺术作品表达的是创作主体的理想与情感,不具有客观内容
④审美标准具有客现性,艺术作品的价值不因时代变化而改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德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因为( )①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决定于其行为选择
②青年学生的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稳定不变
③价值观教有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必修课
④正确价值观是青年学生走好人生道路的重要向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 广西某山村有许多珍稀鸟类,但一直存在打鸟、捕鸟等现象。近年来,该村引导村民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设观鸟基地,吸引天南海北的“鸟友”前来参观,以护鸟观鸟、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特色的产业蓬勃发展,以前打鸟、捕鸟的村民成为爱鸟、护鸟的“土专家”和良好生态环境的自觉守护者。这表明( )①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根源于生产生活的发展变化
②不与社会存在同步变化的社会意识是落后的社会意识
③社会意识能够转化为改变社会存在的物质力量
④社会意识能否推动社会发展取决于其是否反映社会存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 “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这是杨善洲生前说过的一句话,也是他一生的写照。从地委书记任上退休后,杨善洲一头扎进大亮山,带领当地群众植树造林,22年如一日。到他去世前,曾经山秃水枯的大亮山,已经变成了一片林海。这启示我们( )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
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一定高度的社会平台
③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④人的个性发展应表现为对社会的独特贡献方式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6. 浙江省某县以深化林权制度改革为契机引导社会资本“上山入林”,使胡柚、山茶油、猴头菇等“三宝”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法宝。这说明( )A、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C、生产力的发展迟早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 D、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7. 从“能吃饱肚子”,到“能吃上纯高粱米、玉米面”,再到“想吃细粮就吃细粮,还能经常吃肉”,然后是“干活挑着金扁担”……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攀升。这体现了( )A、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B、事物发展是渐进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C、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D、社会意识的内容根源于社会存在8.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民众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基础性法律,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制定民法典体现的唯物史观原理是( )①经济基础的变革总是先于上层建筑的变革
②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就能推动生产力发展
③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离不开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④上层建筑定要适合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材料分析题
-
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青年一代挺身而出,其中有很多是“90后”“00后”。
“我们可以担起更多的责任。”“17年前我们被保护,现在该我们站出来了。”“我会利用专业特长去帮助一些患者。”——北大援鄂医疗队“90后”党员的心里话。
请概括青年一代在抗击疫情中展现的精神(一条即可),并简要加以阐释。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历史上首个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事异时移,法随时变。这是一部充分体现时代特点的民法典——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强化互联网时代个人信息保护……民法典与时俱进,为解决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中国智慧。
民为邦本,法系根基。这是一部有效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破解高空抛物坠物难题,维护小区业主合法权益……民法典聚焦百姓关切,强化保护人民权利,为百姓安居乐业提供法治保障。
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谈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