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2020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0-07-24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绕(liáo)     色(tùn)      瘦(xuē)       不屑置(biàn) B、绊(jī)       合(qì)       褓(qiáng)      息敛声(bǐng) C、(xiá)      鲜(yú)      诡(jú)         正襟坐(wēi) D、(suō)      睥(nì)      遒(jìng)       然而止(jiá)
  • 2.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选择   △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选择;人不是生来被打败的,是海明威的选择;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司马迁的选择。选择是一次又一次自我   △   的过程,让我们不断地成长,不断地完善。   △   人生是一次不断选择的旅程,那么,当千帆阅尽,最终留下的,就是一片属于自己的   △   的风景。

    A、随处可见   打造   既然   独占鳌头 B、无处不在   重塑   如果   独一无二 C、无所不在   塑造   就算   独步天下 D、随手可见   追溯   倘若   无独有偶
  • 3. 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茶道从茶出发,及于世间一切 , 日本的建筑、美食、文化、器物 , 莫不受其影响,日本文化借由茶道发展,形成独特的审美风格。②茶道不仅仅是“道”,它还是审美,是情趣,是生命体悟的过程。③这是顿悟的美感。④文学巨匠川端康成在所宿旅馆醒来,看着桌上插的海棠花正艳丽地盛开 , 大吃一惊:在我沉睡的时候,海棠未眠,竟然寂寞地开着。⑤茶道影响了日本人的思想,更影响了日本人的文化。

    A、“器物”是名词,“竟然”是副词,“及于世间一切”“艳丽地盛开”是偏正短语。 B、“日本文化借由茶道发展,形成独特的审美风格。”这个句子中,“茶道”作宾语。 C、“茶道影响了日本人的思想,更影响了日木人的文化”一句是并列关系的复句。 D、将选文各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排列顺序是②⑤④③①。
  • 4. 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作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小说《蚀》三部曲、《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 B、《格列佛游记》中,大人国的国王对火药和枪炮很反感,他认为发明这些杀人武器的人是“人类的公敌”。 C、《水浒传》中,武松在狮子楼杀死了张都监、张团练、蒋门神,并在墙上留下大字“杀人者打虎武松也”。 D、在《范爱农》中,“我”在得知徐锡麟被害后,主张发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清政府的惨无人道,却遭到范爱农的反对。
  • 5. 阅读下面两首小令,完成题目。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蟾宫曲•叹世(其二)

    马致远

    咸阳百二山河 , 两字功名,几阵干戈。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梦说南柯

    韩信功兀的般证果 , 蒯通言那里是风魔?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醉了由他!

    [注释] ①百二山河:谓秦地形势险要,利于攻守,两万兵力可抵百万,或说百万可抵两百万。②梦说南柯:唐人李公佐传奇《南柯太守传》说:淳于棼(fén)昼梦入大槐安国,被招为驸马,在南柯郡做了二十年太守,备极荣宠。后因战败和公主去世,被遣归。醒来才知道是南柯一梦。所谓大槐安国,原来是宅南槐树下的蚁穴。③兀的般:如此,这般。④证果:佛家语,谓经过修行证得果位。此指下场,结果。⑤蒯通:即蒯(kuǎi)彻,曾劝韩信谋反自立,韩信不听。他害怕事发被牵连,装疯。后韩信果被害。

    对两首小令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山坡羊》中“峰峦如聚”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聚”表现出峰峦的众多和动感。 B、《蟾宫曲》开篇就连用“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三个和数字有关的短语来表现作者对功名利禄的渴望。 C、这两首小令均是以咏史感叹世情的千古佳作,两位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人们熟悉的历史事件,并画龙点睛地作出了推论。 D、《山坡羊》抚今追昔,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蟾宫曲》用“醉了由他”作结,表明自己超然物外、不问世事的态度。

二、句子默写

  • 6. 诗文填空。(请规范书写)
    (1)、年少万兜鍪,
    (2)、?烟波江上使人愁。
    (3)、角声满天秋色里,
    (4)、 , 弗食,不知其旨也。
    (5)、溯洄从之,。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三、对比阅读

  • 7. 阅读选文,完成小题。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

        贞观十三年,太宗谓侍臣曰:“朕闻太平后必有大乱,大乱后必有太平。大乱之后,即是.太平之运也。能安天下者,惟在用得贤才。既不知贤,朕又不可遍识,日一日,无得人之理。今欲令人自举,事何如?”魏徵对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人既以为难,自知诚亦不易。且愚暗之人皆矜①能伐善恐长浇竞②之风。臣以为不可令其自举。”

    (节选自《贞观政要•卷三•择官第七》,有删改)

    【注释】①矜:夺耀。②浇竞;追名逐利的浮薄风气。

    (1)、下面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既不知贤               且欲与常马不可得(《马说》) B、日复一日                   不敢出一言以(《送东阳马生序》) C、事何如                   相与步中庭(《记承天寺夜游》) D、以为不可令其自举         自以为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能安天下者,惟在用得贤才。

    ②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人既以为难,自知诚亦不易。

    (3)、请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且 愚 暗 之 人 皆 矜 能 伐 善 恐 长 浇 竞 之 风

    (4)、细读[甲] [乙]两文,请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①[甲][乙]两文中的统治者对待选拔人才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② [乙]文魏徽所持的选拔人才的意见印证了[甲]文的什么观点?

四、现代文阅读

  • 8. 阅读选文,请回答小题。

    “重启武汉,致敬春天”主题探究活动

        [材料一]

        一幅《热干面醒了》的漫画,在网络上热传。漫画中代表武汉的“热干面”正手持小花,站在窗边向其他“美食小伙伴”招手,漫画上写着四个字“湖北重启”。窗外粉嫩樱花盛开,各地美食纷纷向“热干面”挥手,画面十分温馨。

        “热干面醒了”,终于等到这一天。被按下“暂停键”的武汉,正在恢复生机。英雄的武汉人民将重新启程,为城市的复兴继续努力。城市重启来之不易,感谢每一位勇敢者的逆行和坚守,正因为有他们,才让大心底的期盼逐步变为现实,往日的繁华就要回来了。春分时节,芳菲万里。现在,是武汉最美的时候。荆楚大地,也是遍地油菜金黄,正在重启的湖北一定不负春光不负关爱。

       

        漫画《热干面醒了》

        (“荆楚网”评论《春在枝头已十分,满城繁华定复来》)

        [材料二]

        武汉人有着天生的江湖气魄、英雄气概。他们忍得住,扛得下,当疫情来临,这座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城,毫不犹疑地投入到了“战疫”之中。暂别人间烟火的武汉,让我们看到了它的市民是何等坚强,这是热爱生活的武汉人的另一面。绿意爬上枝头,樱花开始绽放,武汉那久违的人间烟火,也回来了。

        得胜桥老街上,已有居民搬出凳子在家门口闲坐聊天、唱歌跳舞,优美的歌声在老街里回荡。在解放公园,居家隔离的市民也出来散步、游玩了,这里涌动着一片春意。有市民说:“好久没来,感觉公园空气都是甜的!”而最负盛名的“过早”,也在有序“苏醒”。烟气蒸腾中,那是老通城的豆皮,一品香的一品大包,蔡林记的热干面,田恒启的糊汤米粉,厚生里的什锦豆腐脑与民生食堂的小小汤圆……

        (《新京报》社论《武汉重启,遥望那一片人间烟火》)

        [材料三]

        因为有离不开的医院,才有回不去的家。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病人。这是武汉一位院长的独白,一个身患渐冻症的共产党员对自己下的死命令。

        (2020年央视元宵晚会诗朗诵《相信》节选)

        再然后是你行走不便的背影,你是武汉金银潭医院的院长张定宇。2018年你就被确诊得了渐冻症,这个病不可逆。你笑着说,幸运的话,还会给你8到10年的时间。但是从去年12月底到现在,你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作为同行的妻子,也被感染,幸运的是她已出院。可是我们还期待更大的幸运,医学进步得再快一些,把8到10年翻倍再翻倍。因为我们喜欢,你面对病人和命运都是微笑的样子。

        (2020年央视元宵晚会诗朗诵《你的样子》节选)

        [材料四]

        街道口的风/撩醒了夏虫/竹床上的小孩做着梦/热干面糊汤/一样的吃相/海角天涯/流淌唇齿香/这是我的家/在这里长大/轧过大桥说过心里话/深夜的司机绕几圈繁华/不宵夜/不作罢

        黄鹤楼的诗/烂熟在嘴巴/多少次我低头默念啊/只准自己骂/只许别人夸/我爱的武汉啊/江汉路的雨/淋过你几回/二厂汽水换成了酒杯/牛皮谁在吹/面子给不给/仆仆千里/有母劝儿归

        这是我的家/在这里长大/一把蒲扇挺得过炎夏/冬天雪花花/日子火辣辣/可爱的武汉伢

        这是我的家/我们守护她/故乡的土亲吻过脚丫/如果有一天/她也需要我/搭把手/就过了

    (《武汉伢》歌词作词:段思思)

    (1)、对前三则材料的内容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重启”,于武汉这座城市而言,早已如大旱之望云霓,因为这座英雄之城封闭良久,牺牲太多。 B、有网友表示:“《热干面醒了》是一幅看起来非常有希望的漫画,‘热干面’城市正在逐步恢复,大家等它一起出来看樱花。” C、“过早”,在武汉是吃早餐的意思,老通城的热干面、蔡林记的豆皮、谈炎记的水饺等都是武汉人“过早”的美味。 D、在[材料三]中,两首诗朗诵节选提到的是同一个人物——身患渐冻症的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
    (2)、疫情蔓延,武汉封城,一首当地音乐人制作的《武汉伢》不知唱疼了多少人的心。歌是能唱的诗,请阅读[材料四]后,简要概括歌词的主要内容。
  • 9. 阅读选文,请回答小题。

    那神奇的相遇

    丁之境

        ①“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儿子窝在沙发上读背范仲淹的《苏幕遮•怀旧》,正在写稿子的我被这熟悉的句子吸引,脑海里浮现出我和这阙宋词的初相遇,时隔多年,那些细节依然清晰如昨。

        ②那是24年前的五月,一个很重要的日子,我和我的同学要去几十公里外的县二高参加选拔考试。考试通过的话,不仅可以提前拿到重点高中的录取通知书,还可以分进学校的重点班。

        ③去县二高没有直达车,中间要转三次车才能到。让几十个孩子这样转车去考试,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学校给我们租了一辆专车。所谓的专车,其实就是一辆拉石子的大卡车。我们这些取得考试资格的尖子生在年级其他同学艳羡、嫉妒的目光中,一个个攀上了大卡车高高的车斗,在初夏的晨光里一路颠簸向梦想驶去。

        ④乡道坑坑洼洼,我们在车斗里摇摇晃晃,遇到急刹车,我们就像离散的泥巴又重新揉捏到了一起,女生和男生碰撞到一起的尖叫和兴奋,让这辆专车充满了青春荷尔蒙的气息。初夏早晨的风是清爽的,路边的麦田绿油油的,路旁的白杨树的叶子就像举起来的肥硕的手掌。我们不像是去赶考的考生,而像去踏青的少男少女。

        ⑤一路摇晃,接近中午,我们终于到了县二高。和全校只有六个班的初中校园相比,二高校园大得让我无法想象。漫步其间,我就像一条水沟里的鱼游进了浩瀚无边的大海,校园里到处都是和我一样充满了好奇却又带点拘谨的来自各乡镇的考生。

        ⑥考试安排在第二天进行,高中的学生为了给我们腾地方,已经放假回家。我们被安排住在学生宿舍。一排排大瓦房,里面密密麻麻地排满了高低床,一人一个床位,印象中床上只有一张光秃秃的草席。和同学一起吃完饭,我爬上属于我的临时床位,和衣躺下,却毫无唾意。长这么大,我从来没有离开过父母,明天的考试,我会如愿以偿吗?我不敢想。

        ⑦这时,我在床头的席子下面发现了一本书,抽出来一看,深蓝色水墨封面,白色题框中赫然印着“宋词三百首”五个黑色大字,这可是我梦寐以求的书啊!随手一翻,映入眼帘的便是:“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这是一个乡村男孩从未见过的句子,那样的清丽,那样的惊艳。我迫不及待地往下读,“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夜夜除非,好梦留人……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有些不太懂但又觉得懂,多愁善感的年纪,让我从这些句子里读出了思念的黯然神伤和难以排遣的忧愁。进入这偌大的校园,陌生环境带来的紧张,被抛在空空如也草席上的寂寞,还有对明天考试的迷茫,以及内心无以言说的孤独……复杂的情感堆积一下子遇到了最美最恰当的表达,就像高山流水的相逢,激起了闪耀的水花,我的内心明亮又自失起来。

        ⑧我拿出笔趴在床上,把这首《苏幕遮·怀旧》一笔一画抄在了笔记本,上,并记在了脑子里。继续往下读,我又抄写了柳永的《雨霖铃》和蒋捷的《虞美人·听雨》。

        ⑨那个黄昏,其他同学都去校园里闲逛了,唯独我一人忘记了第二天紧张的考试,沉浸在那些古典又清新的句子里不能自拔。那一天决定了我一生的方向,我从此爱上了语文。

        ⑩这个寒假,我和儿子约定每天读背一首古诗词,希望他也能拥有和美好的文字相遇并怦然心动的美妙时刻。因为我知道,语言的质量其实是我们思想和情感的质量,最终也决定了我们生命的质量。

    (选自《广州日报》,有删改)

    (1)、请根据选文第③—⑥段,补全下面的表格。

    主要情节

    攀上高高车斗

    B

    爬上临时床铺

    “我”的心理

    A

    好奇拘谨

    C

    (2)、选文第④段画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3)、选文第⑦段中加下划线词“赫然”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4)、请根据“我”当年读《苏幕遮•怀旧》的感受,概括出这首词的特点。
    (5)、选文最后一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6)、选文标题“那神奇的相遇”中的“神奇”有什么含义?
  • 10. 阅读选文,完成小题。

        ①在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中,红外测温枪与口罩一样,成为几乎所有场合必不可少的“标配”。枪口无论是指向额头还是手腕,只需一扣“扳机”,“打”出来的就是一个人的即时体温,从而把发热者迅速筛查出来。红外测温枪是怎么做到这些的呢?它测的到底准不准?被红外测温枪打多了会不会对身体有害呢?

        ②为什么测温枪无需接触人体就能测温?我们知道,任何物体,无论是火炉还是冰块,只要它的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约﹣273℃),就会不停地向周围空间发出红外辐射能量。物体的红外辐射能量的大小及其按波长的分布与它的表面温度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物体的温度越高,发出的红外辐射能量越强。

        ③人体这个“生命火炉”,无时无刻不在发出波长10微米左右的红外辐射。红外测温枪则利用光学系统,把人体发出的红外辐射聚焦到红外探测器上,探测器将采集的红外辐射转换成为电信号,再经过数据处理及校正,最后准确推算出被测人体温度,并以数字方式显示输出。红外测温枪与一般的水银温度计、电子温度计不同,不是通过热量传导的方式测温的,所以无需与身体任何部位进行接触。这种测温方式不仅迅捷,而且能避免交叉感染。

    ④为什么测温枪枪口多指向额头或手腕?因手持式使用方式而得名的红外测温枪,也叫额温枪,专业名称叫红外测温仪、红外体温计或红外额温计,也就是说,使用时一般要对准前额。就好比我们觉得自己发烧时,首先会摸摸额头。额头是颞(niè)动脉流经的地方,而且恰好皮肤很薄,面积不小,又暴露在外,所以这个部位是人体内部温度的最佳非接触式观测点。除此之外,手腕、脖子等血管隐藏不深的部位也能作为体温捕捉点:还可以用红外耳温计测量鼓膜温度,但这种测量方式易操作性较差。

        ⑤为什么测温枪真的会射出光线?我们看到,有些红外测温枪是真的有光线射出的。这束能被我们看见的光线当然不是红外线,它其实是用来帮助测量人员“瞄准”的。因为红外测温枪需要尽可能地与目标测量区保持垂直,从而确保收集的红外辐射能量是从目标测量区域散发出的。如果担心测温枪的质量参差不齐,尽量避免直视这束光线就可以了。

        ⑥为什么测温枪测出的体温数值经常偏低?我们在用测温枪测温时,经常发现显示出来的温度低于人体实际温度。这是因为,额头暴露在室外寒冷的环境下,会造成体表热量损失,导致读数偏低。所以,在冬季的室外,测量有衣物遮挡的手腕会比测量额头更准确一些。测温枪读数偏高的情况也有,比如酒后或是运动出汗后测量。此外,测温枪离目标测量区太远或是在温差过大的条件下,读数也不太准,比不上传统的水银体温计或电子体温计。

        ⑦红外测温枪最大的作用不在于准确测出人体温度,而是凭借相对可靠的准确度,快速地从大规模人群中筛查出体温超过正常值的那些人。从这个意义上看,在抗击新冠病毒的战场上,红外测温枪无疑是人们最拿手的“武器”之一。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选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红外测温枪的?
    (2)、选文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选文结尾为什么说红外测温枪是“人们最拿手的‘武器’之一”?
    (4)、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红外测温枪的枪口指向额头或手腕,扣动“扳机”,“打”出来的就是一个人的即时体温,从而把发热者迅速筛查出来。 B、物体的红外辐射能量的大小及其按波长的分布与它的表面温度联系密切:物体的温度越高,发出的红外辐射能量越强。 C、额头、手腕、脖子等血管隐藏不深的部位是人体表面温度的最佳非接触式观测点。 D、有些红外测温枪射出的光线不是红外线,它其实是用来帮助测量人员“瞄准”的。

五、作文

  • 11. 作文

        感染是指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侵入人体,在体内生长、繁殖,导致机体的正常功能、代谢、组织结构破坏,引起局部组织发生损伤性病变和全身性炎症反应。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使用“感染”一词,如被快乐的气氛感染、被缤纷的色彩感染、被悲痛的氛围感染……这些,能让你想到什么,你是否也受到了“感染”?

    请以“   △       △   感染”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写在答题卡;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以及班级名称;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 12. 作文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我们“宅”在家中利用APP买菜、买日用品,实现了基本的“云购物”;再后来,大家都逐渐习惯了“云学习”“云办公”。一时间,似乎万物皆可“云”。“云生活”(Cloud Living)模式正在成为我们的日常,比如“云卖车”“云卖房"“云发布会”“云演唱会”,甚至“云春游”。疫情下的非常态,让“云”端的生活、学习与工作达到了历史峰值。一场疫情,让中国人提前开启了“云生活”时代。

    请以“我的云生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围绕话题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以及班级名称;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