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2020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0-07-24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囵(hú)     杜(jué)     猎(shòu)    自自弃(bào) B、(dìng)    睨(pì)      熏(tāo)     目神迷(xuàn) C、(zhuó)    鸟(huān)     帐(péng)   翻来去(fù) D、(rùn)    落(dì)      记(zài)     取义成(rén)
  • 2.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百善孝为先”,___△___,就是在所有的美德中,“孝”排在第一位。木兰替父从军,白居易孝亲敬老,郑板桥责行孝道……从这些历史典故中,我们领悟到秉承孝行的可贵和可敬的精神。___△__,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孝行___△__在不知不觉中___△__甚至被全然___△__。一杯茶、一碗饭,点点滴滴见真情;一件衣、一床被,丝丝缕缕连爱心。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让我们用行动___△__孝义,让孝与和谐相伴,让孝与爱心同行。

    A、顾名思义     虽然     也     淡化     遗忘     实现 B、望文生义     然而     却     遗忘     淡化     实现 C、顾名思义     然而     却     淡化     遗忘     践行 D、望文生义     虽然     也     遗忘     淡化     践行
  • 3. 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网络上,流传 着一张钟南山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的视频截图。他讲到“相信武汉能够过关,武汉市一座英雄的城市”时,两眼噙泪,嘴唇紧紧抿成了一道弧线。这张照片把它的刚毅与深情展露无遗。所谓医者仁心。医者需要学者严谨坚毅的意志,行医也需要一颗慈爱之心。钟南山就是二者完美的结合。智慧与拙朴,硬朗与宽厚,坚毅与脆弱,不屈与妥协,尊严与随和,铁面与柔情……这些性格在他身上实现了对立统一:前者更多深藏于内心,后者却表露在他那张坚毅的脸庞上。

    A、“截图”“弧线”都是名词,“在”“于”都是介词,“两眼噙泪”是主谓短语,“对立统一”是并列短语。 B、“这张照片把他的刚毅与深情展露无遗。”这个句子中的“把”是谓语。 C、“医者需要学者严谨坚毅的意志,行医也需要一颗慈爱之心”是并列关系复句。 D、选文的最后一句是病句,应该改为:前者更多表露在他那张坚毅的脸庞上,后者却深藏于内心。
  • 4. 下面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鲁滨逊家资殷实,两个哥哥一个殉难,一个下落不明。作为家中最小的儿子他脑子里装满了远游的想法。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赋、比、兴6部分。《关雎》和《蒹葭》分别选自《周南》和《秦风》。 C、《格列佛游记》中小人国的党派之争以鞋跟高低划分阵营,“高跟党”与“低跟党”你争我斗,势不两立。 D、《童年》中我因心疼被外祖父殴打的外祖母,而用剪坏外祖父十分心爱的十二圣徒像的方式来报复他。

二、句子默写

  • 5. 诗文填空。(请规范书写)
    (1)、 , 去以六月息者也。
    (2)、停杯投箸不能食,
    (3)、商女不知亡国恨,
    (4)、往之女家, , 无违夫子。
    (5)、?青衫湿!

三、诗歌鉴赏

  • 6.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

    (甲)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乙)酒泉子·无题

    辛弃疾

    流水无情,潮到空城头尽白。

    离歌一曲怨残阳,断人肠。

    东风官柳舞雕墙。

    三十六宫花溅泪,春声何处说兴亡。燕双双。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同为怀古之作,甲词中的“千古兴亡多少事”与乙词中的“春声何处说兴亡”都表现了词人强烈的爱国热情。 B、甲词赞颂了孙权的不畏强敌,实则是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之气的南宋朝廷进行了暗讽。 C、乙词中“残阳”既点明送别时间,又含蓄地说出作者与友人之间的离愁之深。 D、两词词风都是浑厚雄壮,意境高远,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即景抒情。

四、对比阅读

  • 7. 阅读选文,完成问题。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蛳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①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疚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城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②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

    (选自苏轼《游沙湖》)

    【注释】①庞安常:名安时,字安常。宋代蕲水人。世代从医,颇有名气。②王逸少: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字逸少。

    (1)、请选出加下划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黄州东南三十里沙湖           俱一体《出师表》 B、安常虽聋颖悟绝人            一怒诸侯惧《富贵不能淫》 C、                   色恭《送东阳马生序》 D、是日剧饮而               吾谁与《岳阳楼记》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②寺在蕲水城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以 纸 画 字 书 不 数 字 辄 深 了 人 意

    (4)、请分析(甲)(乙)两文中作者心情的异同之处。

五、现代文阅读

  • 8. 阅读选文,完成问题。

        (材料一)

        2020年3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发布。《意见》要求,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注重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鼓励孩子自觉参与、自己动手。随时随地、坚持不懈进行劳动,掌握洗衣做饭等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每年有针对性地学会1至2项生活技能。

        劳动教育被淡化、弱化的问题,近年来引起社会舆论的高度关注。此次发布的《意见》,是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提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基础上,进一步将重视劳动教育落实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在笔者看来,重视劳动教育,对于学校来说,必须坚持依法治教;而对于家庭和全社会来说,则需要形成新的育人观。

        劳动教育在学校里被弱化,表面上看史由于教育评价体系重视分数,但劳动表现并没有纳入升学评价体系,而根本的原因是没有坚持依法治教。按照教育法律法规的规定,学校应该开齐开足所有基础教育课程与教育活动,并保障质量。不开齐相关课程,或者挤占这些课程的时间,严格说来是违规办学,教育部门应该明确禁止。但在现实中,不少地方教育部门对学校这类做法视而不见,甚至有的地方教育部门自身也把基础教育学科按与中高考的挂钩程度,分为“主科”、“副科”区别对待。

        这次发布的《意见》提到,要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作为高一级学校录取的重要参考或依据。这是改革教育评价体系,以此引导学校、学生重视劳动教育。而从具体办学看,落实劳动教育必须坚持依法治教,地方教育部门要依法监督学校依法办学,不能功利地追求学校的办学率。毕竟,就是把劳动素养评价纳入升学评价,其“重要程度”也不如语数外等科目,而且更多知识参考

        因此,劳动教育不只是给学生布置一定的劳动作业,更重要的要转变教育观和人才观。这不论对我国学生的健康成长,还是对构建健康的教育生态,都极为重要。概而言之,我国必须破除不科学的唯分数、唯升学、唯学历的教育评价体系,要努力形成“崇尚技能淡化学历”的新的社会氛围。

        (来源:教育思想网)

        (材料二)

       

        (材料三)

        古有“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现代有沙拉为爱子,甘愿打破儿童教育的固有中国式思维,最终把孩子培养成为亿万富翁。她就是《特别狠心特别爱》的作者,一个土生土长在中国上海的犹太族女人——沙拉。沙拉写的书《特别狠心特别爱》中,有段话让人印象深刻:“中国父母给予孩子的爱,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不忍心让他们从小体验生活的艰难,也不懂得在适当时机向他们所要,因此最终导致子女们一辈子艰难,一辈子向父母所要!”

        下面这个例子就是这样。还记得轰动教育界的“魏永康事件”么?神童魏永康,在别人还没有完成高中学习时,17岁的他就以优异成绩考入中科院。按理说,如此成绩优异的高材生,该诗学校的重点培养对象,却不料,还没有取得研究生学历,就被学校勒令劝退。被劝退的理由,让人瞠目结舌:生活自理能力太差。而这一切都是因为魏永康的母亲认为,孩子成绩好,将来才有出息,除了学习,家里任何事情都不让儿子插手。

        一把刀,闲置久了就会生锈,失去原有的锋芒。更何况是人呢?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是完全有必要的事。

        缺乏劳动教育,对孩子究竟意味着什么?缺乏劳动教育,影响最大的其实是孩子良好品德的养成和正确价值观的树立,缺乏劳动的学生很容易产生好逸恶劳,嫌贫爱富的价值观,对劳动者和劳动成果不尊重,不会体恤父母的艰辛、生活的甘苦,缺乏感恩;容易患小皇帝小公主病,老儿童巨婴,萌生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观念。不思进取,青年啃老现象日益凸显;缺乏劳动习惯,即便学生成绩再好也是高分低能,可能连最基本的生活自理都做不到,更谈不杀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抗挫折能力差,遇事容易退缩,遇到挫败容易想不开。

    进入社会后,一个不愿意劳动的人总会希望别人多干一点自己少干一点,久而久之形成一种与生俱来的自私,缺乏责任担当,这种人在哪里都不受欢迎,哈佛大学一项长达20年的研究表明:爱做家务的孩子跟不爱做家务的相比,就业率为15:1,收入比后者高20%,而且婚姻更幸福。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全国2万个学生家庭进行的调查也表明,进行过劳动教育的家庭比没有进行过劳动教育的家庭,孩子成绩优秀的比例高了27倍。

    (1)、请结合三则材料内容,选出表述有误的一项(   )
    A、《意见》提到,要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高一级学校录取的重要参考或依据,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 B、神童魏永康因为生活自理能力培养长期欠缺,而被学校勒令劝退。这种现象就如同一把刀,闲置久了就会生锈,失去原有的锋芒。 C、漫画中实践能力的缺失恰恰说明我们现代教育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在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方面需要加强。 D、哈佛大学一项长达20年、针对全国2万个学生家庭进行的研究表明:爱做家务的孩子跟不爱做家务的相比,就业率为15:1,收入比后者高20%,而且婚姻更幸福。
    (2)、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则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宣传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且15个字以上)
  • 9. 阅读选文,完成问题。

    “利胚”师傅老葛

    明前茶

        ①“小时候,家中还没有洗衣机,洗了粗重的床单被罩,母亲都喊孩子们去帮忙绞拧。但她不许我沾手,因为,我要学利胚。”

        ②三十年前,老葛还是小葛的时候,就深受管束,父母不让他掰手腕玩,不让他帮家里割稻子、扬谷子、捣年糕,不让他做任何有可能扭到手腕,或导致手部震颤的活计,原因就是“你师父说的,孩子的手腕要是不小心吃到力,利胚这一行就不能做了”。

        ③利胚,是制作薄胎瓷的重要一环。以一只敞口薄胎白瓷碗为例,拉胚师傅做好器型以后,碗还是混沌初开的模样,厚墩墩的,憨态可掬,碗口、碗腰、碗底处都有少许蓄泥,拿在手上有点坠手。而利胚就是把这胚体尽可能地削薄,只留下薄薄的一层胎骨。一只一百克的碗,利胚后只剩不到二十克。在利胚的过程中,器型的风骨开始呈现。清冷孤傲的气韵,并非上品,极品薄胎瓷看上去有一种很柔和的暖,“微微冒汗”。这种毫不孤冷的视觉效果,完全由利胚师傅所赋予的弧线来体现。

        ④利胚的第一步是磨刀,小葛上到小学六年级,就开始学习磨刀。光这一步就学了两年。利胚用的刀,其实都是用细长的钢条再次淬火,经锻打锉磨而成。师父不会把他用熟了的刀给你,因为你使不惯。每个人的手形不一样,利胚的速度不一样,“咬刀”的习惯也不一样。老葛跟我解释说,瓷器的造型和弧线千变万化,所以刀刃的弧度必须跟随器型变化。胚体越修越薄,刀刃越要与泥胚的弧线咬合得天衣无缝,不然,“哧”的一声,你精修了两个钟头的胚体,一秒钟就被修废了。

        ⑤三十年光阴倏忽过去,小葛变成老葛,跟随他的利胚刀,从二三十把,变成一百多把,板刀、条刀、挽刀、底足刀、外形刀、蝴蝶刀,这些刀就像他的兵器一样,每天都要在手中掂量磨砺。老葛在他的工匠生涯中,养成了习惯:每天都要磨刀,一磨就是一下午。从他吃完午饭开始磨刀,家人就知道,无事不可扰乱他的心神。这三十年,老葛成长为顶尖的利胚师傅,靠的就是高度的自律:他从不喝酒,因为酒精容易使手腕震颤;他不看情节粗暴的影视剧,怕自己沉溺分神;他也从不在白天工作,因为利胚时需要绝对的心气集中、心神宁静。

        ⑥下午把刀磨好,前半夜老葛都在喝茶、读经,看他从西安碑林带回来的碑帖拓片。他并不练习书法,他只是看,捕捉那笔锋的走势,水墨的速度,连笔的弧度。他细细观瞧,即使酷暑天,身上也凉荫荫的没有一滴汗。这样,到了后半夜,他做利胚的心气就养成了——身体微倾,耳朵紧贴在钢条刀具的另一端,靠听走刀的声音判断胎体的厚薄。此时市声已消,灯火渐暗,猫走在瓦楞上的声音都清晰可闻。刀条擦过泥胎卷起飞扬的细浪,瓷泥特有的涩味钻入鼻孔。老葛已经锻炼出这样的本能——无需盯着泥胎反复观瞧,只要耳听手摸,就能判断胎体的厚薄。听一下刀在泥胎上走的声音,如果是“噗”,说明胎体尚厚;如果是“嘶”,说明开始走薄了,越往后,声音变化越是在毫微之间。

        ⑦午夜,老葛的左手,一直小心翼翼地托举着泥胎,犹如正托举一个脆弱的婴儿。他在这四个小时中不喝水,不看手机,不上厕所,不交谈。他只是沉浸在自己的节奏和旋律里,如此忘我,直到一气呵成。

        ⑧利胚成功的喜悦是怎样的?老葛说,形同十二岁那年的春天,在油菜花田里伸出手去,一只蝴蝶停在他的手背上。他失去了欢呼雀跃的本能,只是感受那痒酥酥的幸福。

    (1)、为了能够在利胚时“绝对的心气集中、心神宁静”,老葛具体做了哪些事?
    (2)、请简要分析第①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子。

    清冷孤傲的气韵,并非上品,极品薄胎瓷看上去有一种很柔和的暖,“微微冒汗”。

    (4)、请分析选文第⑥段画线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身体微倾,耳朵紧贴在钢条刀具的另一端,靠听走刀的声音判断胎体的厚薄。

    (5)、老葛的高超手艺本是利胚,而文章为什么要详写磨刀过程?
    (6)、如何理解选文结尾段画线句中老葛所形容的“利胚成功的喜悦”?
  • 10. 阅读选文,完成问题。

    没有生命,何谈自由

        ①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政府仅用两个多月就带领中国人民迅速走出疫情“至暗时刻”,创造了伟大的抗疫奇迹——截至4月10日,中国新冠肺炎百万人口感染率仅约59人,治愈出院比例高达94.3%,病死率低至4.09%,湖北以外地区病死率仅为0.83%。

        ②那么,中国到底凭借什么,才能交出这份高分答卷?

        ③中国有句古语,叫大道至简。 在新冠疫情这场前所未有的危机面前,中国是有担当的政府——做到了不惜一切代价,拯救每一个生命。

        ④不惜一切代价拯救每一个生命,意味着敢为人所不敢为。为阻断疫情传播,1月23日,武汉果断封城。封锁规模如此之大、地位如此重要之城,必然带来一系列复杂深远的经济、社会影响。但面对汹涌的疫情,封城是唯一选择。___△___。

        ⑤不惜一切代价拯救每一个生命,意味着不计成本的投入。__△___。截至3月15日,全国新冠肺炎确诊和疑似患者医保总费用超10.39亿元,全国确诊患者结算人数44189人,涉及总费用超7.5亿元,人均费用1.7万元。为了拯救生命,花多少钱都在所不惜!

        ⑥不惜一切代价拯救每一个生命,意味着中国经济将承受难以想象的巨大损失。2月,全国财政收入同比下降21.4%,湖北省财政收入甚至同比下降98.5%。为了及时拯救生命,哪怕经济再困难,我们仍然义无反顾!__△__。

        ⑦中国的不惜一切代价,赢得了广泛赞誉。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赛多次公开表示,中国政府的抗疫举措,体现出对本国人民生命健康的高度负责和对全球疾病防控的大力支持。中方不仅是在保护中国人民,也是在保护世界人民。针对西方个别人指责中国抗疫举措妨碍了个人自由,英国学者、前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署长罗思义说得好:“中国从一开始就深刻理解什么是真正影响人们生活的人权。在致命的大流行病中,最要紧的人权不是西方刻板、肤浅的‘人权’概念,而是要能活下去。”《纽约时报》记者麦克尼尔在这个问题上也说得很直接:“我们珍视生命、自由与幸福,但如果没有生命,何谈追求自由与幸福?”中国古人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生命权是最最基本的人权,疫情面前,没有什么比挽救生命更重要。

        ⑧4月17日,武汉调整了当地新冠肺炎感染病例数和死亡数统计数据,这是中国政府对人民生命高度负责的表现,是对抗疫秉持公开透明原则的佐证,也是中国政府不遗余力践行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有力证明。为什么中国能够不折不扣地做到生命至上?

        ⑨“生命至上”理念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要求。“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主思想牢牢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中。两千多年前儒家就提出将人的生命放在核心地位,认为生命是人类一切创造活动的基础。 重民爱民、保民安民自古就是政府的首要责任。

        ⑩“生命至上”是中国政府的政治自觉和人民情怀。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政府遵循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强调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自然是题中应有之义。 正是这种自觉,让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战胜了洪水、地震、非典等一场又一场重大灾难,始终沿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前行。

        ⑪“生命至上”是中国人民的自我要求。中国人民识大体,顾大局,能牺牲,肯奉献。就像伊朗驻华使馆在微博中所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抗击新冠疫情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效之际,中国以国之名祭奠新冠肺炎遇难者,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对个体尊严与生命的尊重与敬畏,也让世界读懂了14亿中国人集体情感释放背后的团结与力量。”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①②段的作用。
    (3)、选文第⑦段画线句子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下面材料作文本文的论据,请分别将它们的序号还原到选文第④⑤⑥段空白处。你认为它们分别放在哪一段最合适?

      ⑤  ⑥

    A.为确保所有患者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1月22日中国政府即宣布,新冠肺炎患者和疑似患者的治疗不用花个人一分钱。

    B.美国盖茨基金会联合主席比尔·盖茨也说:“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带来巨大灾难,但相比较人命,经济是可恢复的。我们宁愿承担经济上巨大损失,最大程度减少疾病和死亡带给人的痛苦。”

    C.根据美国学术期刊《科学》分析,江城封锁50天,使武汉之外的约74万人免收病毒侵袭,潜在感染人数减少96%。

六、作文

  • 11. 身处青春期的我、成长中离不开身边每一个重要的“你”:思想深邃的你,拯救痴迷的我;善解人意的你,帮助叛逆的我;聪明灵活的你,带动拖延的我……我在与你的或亲近或交流中渐渐成长。

    请以“_△_的你,_△_的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

    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

    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⑤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 12.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作文。

        成功人士在晚年曾感慨道:“回首昔日,留在我记忆中的并不是那成功的喜悦。曾经苦苦的追求,最能引起我的怀念。”追求产生于一种人生定位,追求的意义在于它由血有肉的过程,哪怕难如所愿,即使所得甚少,但仍不失幸福与快乐……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根据材料,自选角度,明确立意,自拟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

    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

    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