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20年中考生物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0-07-22 类型:中考真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仅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选对者得2分,共70分.)

  • 1.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
    A、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B、细胞→组织→系统→植物体 C、细胞→器官→系统→植物体 D、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 2. 美西螈属于两栖动物,有黑白两种体色,科学家用美西螈做如图所示实验。请据图分析,控制美西螈体色的细胞结构主要是(  )

    A、细胞璧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 3. 刚收获的小麦种子堆积久了会发热,与此现象有关的细胞结构主要是(  )
    A、细胞质 B、线粒体 C、叶绿体 D、液泡
  • 4. 下列不属于动物细胞的是(  )
    A、 B、 C、 D、
  • 5. 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其中的“肥”主要为植物的生长提供(  )
    A、水分 B、无机盐 C、有机物 D、能量
  • 6. 下列生物学实验中,实验材料用具与使用目的不相符的是(  )

    选项

    实验名称

    实验材料用具

    使用目的

    A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碘液

    脱色

    B

    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

    生理盐水

    保持细胞正常形态

    C

    探究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

    放大镜

    观察小肠内表面

    D

    验证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澄清石灰水

    鉴定二氧化碳

    A、A B、B C、C D、D
  • 7. 某同学因扁桃体发炎到医院就诊,医生通过血常规化验结果诊断为细菌性感染,则其化验结果中最可能出现的是(  )
    A、红细胞数量高于正常值 B、红细胞数量低于正常值 C、白细胞数量高于正常值 D、白细胞数量低于正常值
  • 8. 如图为唾液淀粉酶活性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唾液淀粉酶能消化分解淀粉 B、唾液淀粉酶在b温度时活性最强 C、温度a和c时的酶活性基本相同 D、温度由a到c过程中酶活性逐渐增强
  • 9. 2019年底起,大规模蝗灾在东非蔓延,给当地的农业生产造成极大的危害。有关蝗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食量大,对农作物破坏性强 B、后翅发达,飞行能力强 C、有外骨骼,能防止水分的散失 D、体外受精,繁殖能力强
  • 10. 尿液的形成主要包括滤过和重吸收两个过程。如图为肾单位结构模式图,则重吸收作用发生在(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 11. 如图为某人在饭前和饭后血糖(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变化曲线图。引起图中a~b段血糖浓度快速下降的激素是(  )

    A、胰岛素 B、甲状腺激素 C、生长激素 D、性激素
  • 12. 人在运动时如果摔倒,易发生骨折。下列骨结构中,对骨愈合起重要作用的是(  )
    A、骨膜 B、骨松质 C、骨髓 D、骨密质
  • 13. 某植物叶片不同部位的颜色不同,将该植物在黑暗中放置48h后,用锡箔纸遮蔽叶片两面,如图所示。在日光下照光一段时间,去除锡箔纸,用碘液染色法处理叶片,观察到叶片有的部位出现蓝色,有的没有出现蓝色。其中,出现蓝色的部位是(  )

    A、a和e B、b和d C、e和d D、c和e
  • 14. 大棚蔬菜通过以下措施不能达到增产目的的是(  )
    A、增施气肥 B、增加遮光时间 C、合理密植 D、夜间适当降温
  • 15. 下列有关人体消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维生素需要消化才能被吸收 B、胆汁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 C、小肠是人体消化的主要场所 D、淀粉和蛋白质最早在胃内被消化
  • 16. 酸奶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发酵奶制品,制作时需加入乳酸菌。下列有关乳酸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一种多细胞真菌 B、具有放射状分枝 C、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D、只能在活细胞内生活
  • 17. 如图为鸡卵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具有保护作用的结构只有③ B、鸡卵的锐端和钝端都存在⑤ C、②上的白点①是鸡的受精卵 D、②和⑥都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 18. 下列有关人体精子和卵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精子由男性的精囊产生 B、卵细胞由女性的子宫产生 C、正常男性每次排出一个精子 D、正常女性左右卵巢交替排卵
  • 19. “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是第20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保护生物多样性。下列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中最有效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人工栽培种植珍稀植物 C、建立动物园和植物网 D、人工繁殖濒危野生动物
  • 20. 如图是家蚕发育过程示意图,与家蚕发育过程类似的是(  )

    A、蟋蟀 B、蝗虫 C、蝴蝶 D、螳螂
  • 21. 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 B、染色体在体细胞中往往成对存在 C、一条染色体通常只含一个DNA分子 D、一个DNA分子通常只有一个基因
  • 22. 下列有关人类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性别主要由性染色体决定 B、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C、生男生女取决于母亲卵细胞中性染色体的类型 D、理论上一对夫妇生男生女的概率是不同的
  • 23. 人类的发际线有两种:有美人尖和无美人尖,受一对基因A、a控制,现有一个家庭中,父母和儿子都有美人尖,女儿却是无美人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有美人尖是显性性状,无美人尖是隐性性状 B、基因A和a位于同一对染色体的相同位置 C、母亲和女儿的基因组成分别是AA和aa D、儿子基因组成为AA的可能性是 13
  • 24. 红绿色盲的致病基因(h)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某男生(3号)在学校体检时被发现是红绿色盲患者,通过对他家庭的调查,画出如图所示的遗传图谱,据图可判断(  )

    A、男孩的基因组成是XhYh B、母亲的基因组成是XHXh C、男孩的致病基因来自他的父亲 D、4号个体不一定携带致病基因
  • 25. 黑皮花生营养价值较高,是由普通花生经辐射选育而成,可留种使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黑皮花生的这种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B、黑皮花生的出现说明变异需在特定情况下产生 C、与普通花生相比,黑皮花生的遗传物质已改变 D、与普通花生相比,黑皮花生更适应生活环境
  • 26. 若在玉米种子的剖面上滴一滴碘液,被染成蓝色的结构是(  )
    A、种皮 B、胚乳 C、胚根 D、子叶
  • 27. 正常人的心脏瓣膜向一个方向开放,可防止血液倒流。血液流动的正确方向是(  )
    A、心房→心室→静脉 B、心房→心室→动脉 C、心室→心房→静脉 D、心室→心房→动脉
  • 28. 换季时,气温的骤升或骤降易导致感冒。如图是常用感冒药“板蓝根颗粒”说明书的部分内容,有关此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板蓝根颗粒是非处方药,购买时无需医生处方 B、中药无副作用,可每天喝板蓝根以预防感冒 C、为提前康复,可增加每次用药量或服用次数 D、只要未拆封,此药在2020年7月可正常服用
  • 29. 梅雨季温度高,湿度大,适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易使食物腐败变质。若要抑制食物中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下列处理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用盐腌制 B、冷冻冷藏 C、烘干处理 D、常温保存
  • 30. 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传出神经受到损伤,其它结构正常,则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将表现为(  )
    A、有感觉,肌肉收缩 B、有感觉,肌肉无收缩 C、无感觉,肌肉收缩 D、无感觉,肌肉无收缩
  • 31. 生态系统中能量沿着食物链传递的特点是(  )
    A、逐级递增 B、逐级递减 C、基本不变 D、随机变化
  • 32. 当异物进入眼睛,泪腺会分泌大量泪液,泪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细菌。这一过程属于(  )

    A、第一道防线,特异性免疫 B、第一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 C、第二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 D、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
  • 33. 地球上现有动物约150多万种,对它们进行科学分类能更好地了解它们。若将①蜘蛛、②黑鱼、③蚯蚓、④虎鲸四种动物分为两类:一类是①③;另一类是②④,则分类依据是(  )
    A、是否有脊椎骨 B、体温是否恒定 C、是否胎生哺乳 D、是否用肺呼吸
  • 34. 科学家将hDAF外源基因导入猪的受精卵后,培育出的猪可作为异种器官移植的供体。该技术属于(  )
    A、生物防治 B、转基因技术 C、克隆技术 D、计划免疫
  • 35. 为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用硫酸配制了pH为5的模拟酸雨,室温下用黄豆种子做如下实验:

    组别

    种子数

    每天定时喷洒

    温度

    发芽率

    1

    100粒

    适量模拟酸雨

    20℃

    7%

    2

    100粒

    20℃

    91%

    有关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第1组为对照组,第2组为实验组 B、需每天向第2组种子定时喷洒等量清水 C、应选取饱满、未损伤的种子作实验材料 D、为提高实验准确性,可增加实验次数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选错得0分,共15分。)

  • 36. 某人发现听觉有障碍,经检查耳的结构无损伤。推测发病部位可能是(  )
    A、鼓膜 B、耳蜗 C、听神经 D、听觉中枢
  • 37. 每逢金秋,古城苏州要数银杏树最美丽,银杏结出的白果更是苏州的特产。下列有关银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银杏属于种子植物 B、银杏通过双受精生殖 C、白果是银杏的种子 D、银杏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 38. 下列有关动物与其气体交换场所相对应的是(  )
    A、蚯蚓-体表 B、蝉-气管 C、白暨豚-鳃 D、家鸽-气囊
  • 39.   2020年5月27日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登顶成功。登顶过程中,随着海拔升高,空气越来越稀薄,当海拔超过8000米时,对人类来说,就意味着进入了“死亡地带”。限制人类在“死亡地带”存活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
    A、氧气 B、阳光 C、温度 D、水分
  • 40. 光线充足的情况下,在显微镜视野内可看清洋葱内表皮细胞壁和细胞核,但看不清液泡。如需看清液泡,往往要将视野调暗,应进行的操作是(  )
    A、改用凹面镜 B、改用平面镜 C、缩小光圈 D、放大光圈

三、组合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仅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选对者得1分,共15分。)

  • 41. 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2020年6月1日起,《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执行。

    为什么要推行垃圾分类?一方面生活垃圾产生量在逐年递增。另一方面,目前对生活垃圾的处置主要是焚烧和填埋。混合垃圾因为其中部分垃圾含水量高,很难进行焚烧处理,直接填埋不仅侵占大量土地,同时填埋后产生的渗滤液会污染土壤和水体,对周边自然环境破坏巨大。因此,为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垃圾分类迫在眉睫。

    根据《条例》规定,生活垃圾分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把垃圾分成这四大类主要依据两个原则:一是来源。垃圾从哪来的就让它回到哪去。厨余垃圾是从土地里面种植出来的,通过堆肥等生物处理方式重新回到土壤。而其他的几类垃圾大都是工业制造出来的。二是后期处理的需要。比如,可回收垃圾循环再利用,有毒有害垃圾单独处理。对垃圾的有效分类,虽不会减少垃圾产生总量,但可大大减少焚烧或填埋垃圾量。

    (1)、厨余垃圾可用堆肥等方式处理,这种生物处理方式主要依靠生态系统中的(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转化者
    (2)、之所以说厨余垃圾是从土地里面种植出来的,是因为人类的食物最终来源于植物的(  )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吸收作用 D、蒸腾作用
    (3)、某同学对家中生活垃圾进行如图所示的分类。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4)、垃圾填埋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其中最突出的环境污染是(  )
    A、水污染 B、大气污染 C、噪声污染 D、放射性污染
    (5)、据调查,附近有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某稻田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明显较高。推测该稻田中,体内重金属含量最多的生物是(  )
    A、水稻 B、青蛙 C、蚱蜢 D、
  • 42. 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2019岁末,武汉发现不明原因肺炎,并出现死亡病例和扩散现象。科学家检测发现,这场肺炎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与引发2002年SARS疫情和2012年MERS疫情的冠状病毒不同,它具有极强的传染性。该病毒主要存在于患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中,吸入飞沫或接触飞沫沉积的物体表面可导致感染,人群普遍易感。但也不必惊慌,专家表示,只要坚决执行目前的防控措施,足以防控新冠病毒的威胁。

     

    根据科学家寻找到的证据,新冠病毒的自然宿主很可能是蝙蝠。这种体表被毛、体温恒定、胎生以及能用翼手飞翔的动物,可携带100多种病毒。这些病毒可通过蝙蝠传播给人类。因此,保护野生动物、谨防病毒跨物种传播,是我们应当从本次新冠疫情中吸取的教训。

    (1)、下列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见 B、结构简单,能独立生活 C、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 D、能通过细胞分裂繁殖后代
    (2)、新冠病毒流行期间,建议市民外出一定要佩戴口罩,其目的是(  )
    A、消灭病原体 B、控制传染源 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人群
    (3)、新冠病毒有可能起源于蝙蝠。根据材料中的描述,可判断蝙蝠属于(  )
    A、昆虫类 B、爬行类 C、鸟类 D、哺乳类
    (4)、肺是新冠病毒攻击的主要部位,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肺泡。下列有关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肺泡体积小,数目极多 B、肺泡位于细支气管末端 C、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D、肺泡壁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
    (5)、面对肆虐的疫情,人们寄希望于尽早开发出有效的疫苗,摆脱病毒带来的威胁。下列有关疫苗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 B、疫苗通常是由被杀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C、接种的疫苗相当于抗体,可使人机体产生相应的抗原 D、疫苗可以刺激人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 43. 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发源于中国华南地区的水稻,常生活在水滨浅滩。这种特殊的生活环境可使水稻躲避大部分杂草的侵扰。因为陆生植物一般不能耐受淹水环境,淹水后往往会发生烂根并死亡的现象。水稻茎内有气腔,可以直接把氧气运输到根,避免根细胞因缺氧而死亡。但

    稗草、莎草、李氏禾等耐涝性强的杂草却能在稻田中生存。要去除它们,还需施加除草剂或进行人工管理。

    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能在盐(碱)浓度0.3%以上的盐碱地生长,且产量较高。近年来,由袁隆平院士领衔的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致力于“海水稻”开发,通过基因测序技术,筛选出天然抗盐、抗碱、抗病基因,通过杂交育种技术,计划在3年内培育出可供产业化推广的耐盐水稻品种。耐盐碱的“海水稻”,将成为今后促进荒芜土地开发,提升粮食产量的重要手段。

    (1)、陆生植物淹水后烂根的主要原因是过多的水(  )
    A、破坏了植物的蒸腾作用 B、抑制了植物的光合作用 C、阻断了植物营养的运输 D、抑制了根细胞的呼吸作用
    (2)、水稻茎内的气腔,是其适应水生生活的结构特点。下列植物最可能存在气腔的是(  )
    A、桑树 B、睡莲 C、广玉兰 D、桂树
    (3)、稻田中水稻和稗草的关系是(  )
    A、寄生 B、捕食 C、竞争 D、互利共生
    (4)、盐碱地一般不适合植物生长,其原因是(  )
    A、土壤溶液浓度高于植物根毛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吸水 B、土壤溶液浓度高于植物根毛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失水 C、土壤溶液浓度低于植物根毛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吸水 D、土壤溶液浓度低于植物根毛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失水
    (5)、水稻对浅水环境的适应和海水稻的选育分别属于(  )
    A、自然选择,自然选择 B、人工选择,人工选择 C、人工选择,自然选择 D、自然选择,人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