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6讲《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试卷更新日期:2020-07-21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公民法是早期罗马法的主要内容,万民法是罗马帝国境内的“国际法”。下列相关评述正确的是( )
A、万民法是对公民法的否定 B、都维护了罗马帝国的稳定 C、根本上维护了平民的利益 D、蕴含了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2. 公元3世纪初,罗马各行省的社会关系日益接近首都的社会关系。居民逐渐分裂为三个由极复杂的成分凑成的阶级(或集团):富人、没有财产的自由人、广大的群众——奴隶。“前两个阶级对于国家即对于皇帝来说,几乎同奴隶对于奴隶主一样没有权利。”从法律角度看,这反映出( )A、罗马法不能有效维护富人利益 B、罗马法是专制统治工具的本质 C、公民法的适用地域得到了扩展 D、罗马法消弭了帝国内部的矛盾3. 西方法律大多继承了古罗马法。古罗马法规定的基本制度和原则,今天依然起作用的有①陪审制度 ②律师制度 ③“不告不理”的原则 ④三权分立的原则(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②③④4. 《十二铜表法》的颁布被视为是平民的胜利,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
A、它明确维护贵族的私有财产权 B、它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滥用特权 C、它使平民获得平等的婚姻权利 D、法律内容基本上都是习惯法的汇编5. 《十二铜表法》规定:如果某人挨着他人的土地筑短墙,他不得越界;他如果建围墙,则必须留出空地一尺,如果是建住所,则留出两尺,如果是挖坑道或沟,则留出的尺度应与挖掘的深度同。该规定( )
A、旨在维护平民利益 B、有助于稳固罗马帝国的统治 C、利于调节社会矛盾 D、体现了罗马司法程序的进步6. 近代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1787年宪法、法国的1875年宪法等,都是以罗马法学说为理论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也吸收了罗马法的一些精神。这说明罗马法( )A、成为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 B、成为近现代法律的先驱 C、成为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 D、成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武器7. 某中学进行“3世纪罗马帝国模拟法庭”的课外活动。其中,场景有误的是 ( )
A、场景一:原告,一罗马帝国公民;被告,一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 案由,人身伤害 B、场景二:原告,一罗马帝国公民;被告,一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 案由,追讨欠款 C、场景三:原告,一奴隶;被告,一罗马帝国公民; 案由,要求取得人身自由 D、场景四:原告,一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被告,一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案由商业纠纷8.下图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 )
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 B、侧重听取证人证言 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 D、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9. 罗马法的范围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体现了罗马法( )A、不断调节社会矛盾的过程 B、规范的体系至此最终确立 C、主张维护广大平民的利益 D、已完全摒弃了习惯法痕迹10. 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了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 )
A、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 B、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C、审判结果取决于法律的解释 D、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11. 《十二铜表法》规定:如债务人仍不能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可以将其押致家中拘留,系以皮带或脚镣,但重量最多十五磅,愿减轻者听便。由此可知《十二铜表法》A、对平民没有一点好处 B、维护平民利益 C、维护贵族利益 D、是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12. “贵族垄断立法权并随意曲解,平民强烈不满”。这可以用来解释下列哪一事件的背景( )A、陪审法庭建立 B、《十二铜表法》制定 C、自然法的产生 D、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13. 罗马帝国瓦解了,但罗马人却把他们的文明留给欧洲人,这主要是指 ( )A、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 B、是近代西方法律的先驱 C、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 D、维护和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14. 罗马皇帝曾有句名言:“朕诚为陆上之主,但海法乃海上之王。”罗马皇帝可以依照自己的意志制定一部统率臣民的法律,但他却不能任意制定一部海商法,因为海商法体现的是各国人民的海商贸易惯例及客观法精神。这反映出古罗马( )
A、万民法仅适用于帝国陆地范围 B、力图革除习惯法的不合理因素 C、尊重公平和理性的自然法精神 D、广泛借鉴了外邦人的法律规定15. 《罗马法史》载:“查帝授权一个十人委员会删除重复和矛盾之处,将已被废除或不再使用的内容删掉,对法律加以划分、编排、删略、补充以及必要的修改,以便使人得到经过系统编排并划分为章节的简单明了的成文法律。”为此,制定的法律( )A、适用范围限于罗马公民 B、标志着罗马法体系形成 C、有利于罗马帝国的建立 D、成为罗马成文法的起点16. 罗马帝国的建立者屋大维的顾问叫苦不迭:“麻烦在于人口众多,管理事务繁杂。因为公民包括了各族和能力上的形形色色的人,他们的秉性和愿望更是千差万别,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为了对罗马统治下的各种人实行有效的统治,罗马帝国通过一系列司法实践,形成了
A、《十二铜表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习惯法17. 罗马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直至今天我们仍可以从这份宝贵的法律遗产中受益。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A、陶片放逐制度 B、陪审制度 C、律师制度 D、不告不理的审判原则18. 古罗马颁布的《民法大全》中规定:“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这说明( )
A、古罗马人认为人是衡量万物的标准 B、罗马法保证人在各个方面是平等的 C、古罗马人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罗马法强调司法实践中的证据意识19. 据史料记载,古罗马时期一高利贷者对一欠债人的儿子(作为抵押品的债务奴隶)滥施暴行,把他打得皮开肉绽。愤怒的群众汇聚起来,一起跑进元老院,向元老们展示了这个少年被打伤的背脊,促使罗马元老院通过了废除债务奴隶的法案:“除犯有罪行等待交付罚款者外,不得拘留任何人或施以镣铐枷锁;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以人身作为借款之抵押品。”下列有关这段材料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奴隶的斗争推动了罗马法的完善 B、奴隶的地位有所改善 C、这一材料体现了公民法的实质 D、罗马法的发展有利于缓和社会紧张程度20. 在古罗马法中渗透着一些自然法思想,如理性、证据、公正、平等、自由等。下列可以作为该观点证据的是
A、《十二铜表法》:“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B、《民法大全》:“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 C、《十二铜表法》:“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D、《民法大全》:“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21. 在17,18世纪,西欧出现了学习罗马法的热潮;19世纪初,出现了以罗马法为基础的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拿破仑法典》。这说明罗马法( )A、是欧洲近代历史上比较完备的法典 B、推动了拿破仑对外不断扩张 C、为欧洲资本主义提供了立法的范本 D、成为推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武器22. 《十二铜表法》规定:“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这反映了( )A、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B、贵族的利益得到维护 C、平民的利益得到维护 D、帝国的稳定得到保障23. 《罗马法史》载:“这个概念有着双重的含义,一个是理论上的含义,它的根据是存在一种所有民族共有的法并且认为自然理由是这种普遍性的基础;另一个是实在的和具体的含义,它指的是产生于罗马人与异邦人之间关系的那种罗马法体系。”据此判断该法( )A、注重形式侧重国家事务 B、标志着罗马法学的成熟 C、适应了帝国时期的要求 D、成为罗马成文法的起点24. 《十二铜表法》规定:在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的,如为适婚人,则处死以祭谷神;如为未适婚人,则由长官酌情鞭打,并处以赔偿双倍于损害的罚金;烧毁房屋或堆放在房屋附近的谷物堆的,如属故意,则捆绑而鞭打之,然后将其烧死;如为过失,则责令赔偿损失,如无力赔偿,则从轻处罚。材料表明罗马法的特点是( )A、条文清晰,实用性强 B、尊重传统,灵活性强 C、保护贵族,阶级性强 D、承认契约,原则性强25. “……三、此时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将其押至家中拘留,系以皮带或脚镣,但重量最多为十五磅,愿减轻者听便。 四、债务人在拘禁期间,得自备伙食,如无力自备,则债权人应每日供给谷物粉一磅,愿多给者听便。”材料内容来自于 ( )A、梭伦改革 B、克里斯提尼改革 C、《十二铜表法》 D、《查士丁尼法典》26. 罗马法虽然是与交换还不太发达的社会状态相适应的,但是它仍能阐明在进行交换过程中法人的各种规定,因而能成为工业社会的法的先声。这表明,罗马法( )
A、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B、脱离当时社会发展的状况 C、合乎世界各国的司法现状 D、体现商品经济的基本要求27. 15—16世纪,西欧各国普遍出现了“采用罗马法”的热潮。罗马法当时受追捧主要是因为( )A、罗马法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体系 B、罗马法提倡“不告不理”的审判原则 C、罗马法对商品生产的所有权、债权和契约等做了详尽的规定 D、文艺复兴运动倡导古希腊古罗马文化28. 《世界文明史》介绍:罗马成文法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罗马城市行政官在执法过程中所做的决定……行政官……可以根据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他的这种决定成为事实上的判例法。”由此可见,罗马法的显著特点是A、具有较为明显的习惯法传统 B、内容庞杂且受行政因素影响 C、结构松散但有普遍的适用性 D、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实用性29. 公元116年的一天,罗马街头。长期定居罗马的小亚细亚(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商人艾哈迈德遭到当地一群无赖的哄抢。艾哈迈德立即投诉到法庭。法庭很快开庭审理了此案,无赖们受到严惩。这一事件表明当时的罗马法律
①承认自由民的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②注重维护帝国的社会稳定
③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被称为公民法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30. 罗马社会重视名誉,将其与个人行为能力绑定,立法者制定了“丧廉耻”制度。凡触犯了法律,法院便要在判罪或宣布行为人败诉的同时宣告其“丧廉耻”;但凡做了某种法律明确的、不符合公序良俗的行为,罗马执政官便可在选举时将该人从名单中剔除。“丧廉耻”制度( )A、构建了罗马民主制度的基础 B、有利于增强个人社会责任 C、消除了伤风败俗的社会现象 D、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31. 古罗马的市政官规定上市的奴隶须用牌子写明各奴隶的国籍、性别、年龄、技能和有无疾病等,并挂在胸前,事后如发现有出入,允许买主请求减价或解除契约。此规定的出现客观上( )A、缓和居民之间的矛盾 B、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C、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 D、限制贵族随意解释法律32. “罗马法规定有能力的罗马人要承担更重的国家公职,做这样的事都是无偿的,所以这些职位被称为“荣誉”,而且任职者要拿出自己的钱来应付公共的开支。最后,罗马法中还有公益许诺(Pollcitatio)制度,即已担任或将担任公职的人允诺以自己的费用为自己的城市完成某项公共工程。”这说明罗马法( )A、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 B、关注执政者的经济实力 C、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D、重视团体主义精神33. 滥施刑罚,野蛮执法,是中国古代法制方面的一大弱点,而古代罗马的统治者在这方面似乎收敛的多,主要原因在于两者( )A、法律实施目的存在较大的差异 B、执法者的法制观念存在较大的差异 C、司法程序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D、法律的适用范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34. 从《十二铜表法》开始,罗马就制定了十分严格和严厉的债务法,此后不断加以系统和完善。如《民法大全》规定:“债务是由债务人清偿或由第三人代为清偿,不论债务人知情与否,无关宏旨,因为第三人既代为清偿,不论债务人知情与否,甚或违背其意愿,债务人仍免除其债务。”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A、罗马法是维护奴隶主利益的工具 B、保护私有财产属罗马法的本质特征 C、罗马法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时代 D、保护私有财产是罗马法的主要内容35. 《十二铜表法》:“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必须向法官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反映了罗马法( )A、注重司法的程序性 B、注重保护私有财产 C、重视证据的完整性 D、竭力维护贵族利益二、材料分析题
-
36. 罗马法是古罗马人留给世界的政治文明财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古代罗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
材料二:《十二铜表法》的相关内容
第5表: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3、第8表: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债务的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8表: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节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到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断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第11表: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罗马法包含的基本原则。(2)、材料二的规定和材料一的原则有矛盾的地方吗?如果有,请具体指出。37.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公元前5世纪,罗马共和国早期的法律是一整套不成文的习惯,被认为是罗马遗产的一部分,只适用于罗马市民。……社会地位低下平民鼓吹把习惯法以书面的形式固定下来,以综合的成文规则来解决存在的疑问。这就是后来人民大会通过的《十二铜表法》。……这种法(万民法)被认为是一切文明社会法律的一部分。这些规则同样适用于公民和外邦人。
﹣﹣摘自邓正来主译《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
材料二抗辩是赋予被告的一种辩护手段。因为往往会发生这种情形,即原告所提起的诉讼本身是有合法根据的,但是对被告来说是不公平的。因此,为驳回原诉,你有权提出基于胁迫或欺诈的抗辩,或基于事实之抗辩。
﹣﹣摘自张企秦译《查士丁尼法学阶梯》(查士丁尼为东罗马帝国皇帝)
材料三罗马法中,诉讼的基本分类之一是对物之诉(讼)和对人之诉(讼),……早期英国法学家了解并熟悉这种对诉讼上的划分用来区分不同种类的财产。大致说来,土地和附于其上的权益是为不动产,其它则可归于动产一类。……这种由诉讼种类的区分进到物本身的分类经历了漫长的时日,而其起点为罗马法上的概念是没有疑义的。
﹣﹣摘自梁治平《英国普通法中的罗马法因素》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说明罗马法的发展经历了哪三个阶段?(2)、材料二举出的“抗辩”理由是什么?从这一内容中可以推论出罗马法具有哪些价值?(3)、依据材料三,由罗马法发展到英国普通法发生的变化是什么?综合上述所有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罗马法的影响。38. 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对当时的罗马人来说,这种柱式拱门合二为一,不仅具有美学含义,也体现了他们民族文化的综合统一的精神,因为把作为希腊古典建筑精华的柱式和罗马人深为自豪的拱门结合起来,既显示了罗马继承希腊遗产的虔诚,也表明罗马自己的发扬与创造。
——朱龙华《罗马文化》
材料二:在文艺复兴运动后期,大批人文主义者聚集在罗马,他们充当教皇的秘书、使节或顾问,有的还受教皇任命承担了教堂的修建和装饰工作,使罗马一度成为文艺复兴的中心。关于罗马之所以成为文艺复兴盛期中心的原因,有两种认识可供讨论:①教权的衰落以及当时整个教士阶层的世俗化,致使教皇大力招揽人文主义者。②人文主义者暧昧的宗教态度以及教皇给人文主义者提供圣职和优厚俸禄,使人文主义者志愿为教皇服务。
——据孟光彩《文艺复兴时期罗马教皇和文人主义者呈现复杂关系的原因分析》等整理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以大斗兽场为例,概述古罗马“柱式拱门合二为一”建筑风格形成的原因。结合罗马共和国后期罗马法发展的有关史实,进一步说明罗马民族文化中的“综合统一精神”。(2)、阅读材料二,您更侧重分析哪一种认识?侧重分析①,请结合所学,从教皇的角度分析罗马成为文艺复兴盛期中心的原因。侧重分析②,请以米开朗琪罗的建筑和艺术作品为例,说明“人文主义者志愿为教皇服务”的观点。3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信用”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多表述为“诚信”。在中国古代,作为伦理准则的诚信,适用于封闭的以血缘和地缘为纽带的“熟人社会”。诚信的实现要依靠“上行下效”,依靠榜样的力量。诚信是由社会舆论和个体内心信念保障实施的,如果不履行道德义务(如对君尽忠、对父母尽孝、对朋友诚信等)就会失去面子,不仅会受到他人谴责,而且会被人群疏远从而失去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对于背信之人的惩罚,无需借助法律手段。诚信作为立身之本,作为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甚至成为治国之道,是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基础。
——摘编自王玉花、宋桂红《谈中、西方文化中信用的观念》
材料二:西方传统信用文化认为个人自由是缔结契约的前提。“信”是适用于“陌生人”之间的原则,是体现社会正义的重要方面,人们普遍认同诚信观念的经济价值。罗马法中已建立了相应的诚信契约制度。在诚信契约中,债务人不仅要承担契约规定的义务,而且必须承担诚实、善意的补充义务。建立在契约关系之上的西方信用文化带有法律和秩序的属性,能够起到协调人际关系、净化经济活动运行环境的作用。
——摘编自李新庚《信用理论与制度建设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与西方在传统“信用”文化上的不同之处。(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西方传统“信用”文化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