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0-07-20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如图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关系示意图,据此食物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⑤→①→②→③ D、④→③→②→①
  • 2. 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这符合下面哪种生物和环境的关系(   )
    A、生物适应环境 B、环境影响生物 C、生物影响环境 D、环境适应生物
  • 3. 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是(  )

    A、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B、细胞→组织→系统→植物体 C、细胞→器官→系统→植物体 D、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 4. 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与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对应不正确的是(  )
    A、幼苗带土移栽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 B、合理密植可充分利用光照,提高作物产量 C、给植物及时排涝是促进根的光合作用 D、给植物施肥主要是给植物提供含氮、磷、钾等无机盐
  • 5. 植物根的生长主要靠(  )
    A、成熟区、分生区 B、分生区、伸长区 C、伸长区、成熟区 D、分生区、根冠
  • 6.

    用显微镜观察某玻片标本时,欲将如图所示视野中的细胞移至视野的正中央,玻片的移动方向是(  )

    A、右下方 B、左上方 C、左下方 D、右上方
  • 7. 下列花的结构被虫吃掉之后,不可能再结出果实的是(   )
    A、雄蕊 B、萼片 C、花瓣 D、雌蕊
  • 8. 母亲在怀孕期间,要为胎儿提供营养物质和氧,排出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母亲和胎儿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   )
    A、子宫 B、胚盘 C、胎盘 D、脐带
  • 9. 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开始消化的部位及消化终产物分别是(   )
    A、胃、氨基酸 B、胃、葡萄糖 C、小肠、脂肪酸 D、小肠、氨基酸
  • 10. 人体吸入体内的氧最终到达(   )被利用(   )
    A、组织细胞 B、 C、心脏 D、毛细血管
  • 11. 王奶奶是糖尿病患者,她的尿液中会出现(   )
    A、白细胞 B、蛋白质 C、葡萄糖 D、红细胞
  • 12. 人体尿液形成的过程包括(   )

    ①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   ②膀胱贮存尿液的作用   ③输尿管输送尿液的作用   ④肾小管的重新吸收作用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 13. 神经系统的组成包括(   )

    A、脑和脊髓 B、脑神经和脊神经 C、脑和脑神经 D、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
  • 14. 下列病症和病因,对应正确的是(   )
    A、侏儒症患者的病因是幼年时缺生长激素 B、地方性甲状腺肿的病因是缺钙 C、夜盲症的病因是缺维生素C D、佝偻病的病因是缺胰岛素
  • 15. 在观察蚯蚓时,小明发现了同组成员的观察记录中有错误的是(   )
    A、小强:用手触摸体表,发现体表有黏液 B、小丽:蚯蚓身体有许多体节组成 C、小美:蚯蚓的腹面摸起来粗糙不平,是摸到刚毛 D、小刚:蚯蚓的后端有环带
  • 16.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包括(   )
    A、骨、关节和肌肉 B、骨、骨骼肌和神经 C、骨骼、关节和骨骼肌 D、骨骼、骨骼肌和神经
  • 17. 下列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蜘蛛结网 B、海豚表演节目 C、动物园的猴子拉车 D、黑猩猩钓取食物
  • 18. 与真菌相比,细菌的结构中没有(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成形的细胞核
  • 19. 利用发酵技术可以产生许多风味食品,生产下列食品时不需要应用发酵技术的是(   )
    A、鲜榨橙汁 B、酸奶 C、面包 D、米酒
  • 20. 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小到大依次是(   )
    A、界、门、纲、目、科、属、种 B、界、门、目、科、纲、属、种 C、种、属、科、目、纲、门、界 D、门、纲、界、目、科、属、种
  • 21. 下面生殖现象属于无性生殖的是(   )
    A、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B、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C、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D、无心插柳柳成荫
  • 22. 2020年初,世界范围爆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全世界人民经历一次没有硝烟的战争。为控制疫情传播,中国公民响应国家的号召宅在家里。或健身运动、或研制美食、或上网关注疫情发展、或感动于医护逆行出征的英雄壮举……下面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人们看到新闻中白衣天使不怕危险“逆行”奔赴武汉“抗疫”的事迹时,会感动得流泪,这种现象主要靠神经系统的调节实现的 B、没有患病的中学生在家锻炼身体来提高自己的抵抗力,这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C、人们食用自制美食时,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 D、引起此次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 23.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森林古猿是人类的原始祖先 B、原始生命的摇篮是原始海洋 C、在植物的进化历程中,从结构的角度看,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复杂 D、生物进化遵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规律
  • 24. 男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   )
    A、22对+XX B、22对+XY C、22对+Y D、22条+Y
  • 25. 人类能卷舌(A)与不能卷舌(a)是一对相对性状.这对基因在人群中应该是( )

    A、能卷舌个体的基因组成都是AA B、能卷舌个体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 C、不能卷舌个体的基因组成都是Aa D、不能卷舌个体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

二、非选择题

  • 26. 请将左右两侧相关内容联系起来。

  • 27. 请将以下动物类群特征与动物名称对应起来。

  • 28. 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大豆种子为实验材料对植物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进行探究。现将他们的实验设计与结果整理于下表。请分析表格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1)、甲组探究的问题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是
    (2)、乙组设计的实验与甲、丙两组相比,设计上存在着缺陷,请指出:
    (3)、要证明光照对大豆种子萌发有无影响,应选用组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实验。
    (4)、该生物兴趣小组由此探究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是
  • 29. 请根据“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部分实验步骤示意图回答。

    (1)、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然后进行如图①处理,经过几小时后,去掉叶片上的遮光纸片。
    (2)、图②所示,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叶片变成黄白色。如图③所示,向漂洗后的叶片滴加碘液,稍候片刻用清水冲洗,观察到叶片见光部分变成蓝色,说明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有机物
    (3)、对照叶片遮光部分和见光部分的实验现象,说明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 30. 小敏同学想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她将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三小块,然后将其中两小块分别切成碎屑后进行下面的三种处理,请根据题回答问题:

     I:将一份馒头碎屑与2mL唾液放入①号试管中充分搅拌。

     II:将另一份馒头碎屑与2mL清水放入②号试管中充分搅拌。

     III:将馒头块与2mL唾液放入③号试管中不搅拌。

    (1)、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时,选择两组作为对照实验来研究。(填标号)
    (2)、若将3支试管都放入37℃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滴加碘液,摇匀,发现①号试管不变蓝,这是因为
    (3)、以①号试管和②号试管进行对照实验时,是为了探究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 31. 下图是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对细胞起支持和保护作用的是[①]
    (2)、水稻苗吸收含硅的无机盐多,而吸收含钙的无机盐少,主要是因为图中[]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3)、在有氧的情况下,能将有机物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有机物中的能量供细胞利用的结构是[⑤]
    (4)、含有遗传物质的结构是[]。 
    (5)、该细胞与大肠杆菌相比,两者共有的结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⑦ D、④⑥⑦
  • 32. 下图是玉米种子的结构图,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图中[①]是 , 因此一粒玉米严格地说应是果实。
    (2)、小明在画图时,将图中②③④⑥标在一侧,因为②③④⑥共同构成了玉米种子的 , 是种子的主要结构。
    (3)、滴加碘液变蓝的结构是图中[]
    (4)、种子萌发后,[④]将发育成新植物的哪一器官?
    (5)、菜豆种子相比,玉米种子中的⑥的数量是片。(填一或二)
  • 33. 下图是心脏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构成心脏的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
    (2)、人体体循环的终点是图中(填标号)。
    (3)、和心脏相连的血管中,[⑦]是 , 里面流(填动脉血或静脉血)
    (4)、在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保证血液只能按一定方向流,如:②→⑧→⑨→(填标号)。
  • 34. 下图为鸟卵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鸟卵的结构中, [⑤] 是 , 里面含有细胞核,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
    (2)、胚胎发育要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和[]可以满足这个需要。
    (3)、图中[①]的作用是为胚胎发育提供必需的
    (4)、卵细胞的结构包括(填标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