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高中历史必修2第五单元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同步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0-07-20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09年7月中旬,在百度贴吧里,一个只有标题“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没有任何内容的空贴,在短短一天时间内迅速成为网络第一神帖,点击数百万次,回帖数十万条,引发了一场网友们纷纷参与的网络集体大狂欢。同时,与其意思相似的流行语开始大行其道。祖国60周年大庆,有网友就打出了“台湾,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口号,得到了普遍认同。由此可见,网络传媒(   )

    ①具有迅速传递信息的作用

    ②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③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④决定社会的舆论导向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
  • 2. 如图是近代重庆出版的出版的《广益丛报》第84期刊头,其刊发时间标注有“大清光绪31年”“西1905年”字样,其栏目分为政事、学问、文章等,刊载内弃包括“敬告我国资本家”、“孟德斯鸠法意”、“兴女学以退神权说”、“爱国魂传奇(小说)”等内容这表明《广益从报》(   )

    A、是典型的政治性报刊 B、主要宣扬民主科学思想 C、具有启迪民众的作用 D、有浓厚的崇洋媚外色彩
  • 3. 下表是选自中华民国时期的报刊《生活》周刊和《大众生活》周刊上与观众互动信箱栏目对社会问题关注点的统计情况。其解读正确的是(    )

    主题

    《生活》(1926—1933年)总数:77篇

    《大众生活》(1935—1936年;1941.05.10)总数:139篇

    数量(篇)

    比12.

    数量(篇)

    比12.

    恋爱婚姻

    31

    40

    1

    0.7

    人生修养

    7

    9

    1

    0.7

    抗日救国

    11

    14

    57

    41

    教育问题

    5

    6

    10

    7

    国内政治改革

    6

    8

    54

    39

    国际事务

    1

    1

    13

    9

    ①报刊已经成为民众参与国家政治事务的主要途径

    ②从一定程度上反映民众关注焦点从个人转向社会

    ③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促使民众关注焦点变化

    ④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对中国的支持赢得民众的关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 4. 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由宏大叙事逐渐向个体表达回归,往往讲述“大时代的小故事”,展现生活的低吟浅唱和个人的沉浮起落,使人感同身受并寄寓对真善美的美好渴望。这一变化(    )
    A、反映了消费市场快速成长 B、体现了传统道德的回归 C、得益于新技术手段的运用 D、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
  • 5. 20世纪初年,中国官办报纸一时称盛,而民办报纸更在数量和影响上远远超过官办报纸,计总数约在150种以上。杂志的兴办亦超过此前势头,日本东京和上海是两个刊行中文杂志最多的地方,据统计,上海有杂志46种,东京有杂志34种。这反映了(    )
    A、中国新闻媒体获得自由传播信息的权利 B、近代中国民众社会生活发生根本性巨变 C、留学教育推动了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D、新闻出版和舆论监督推动了民主政治进程
  • 6. “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下图反映了我国网民规校和互联网普及率的变化。以下关于中国互联网发展的评述,正确的是(    )

    A、互联网完全取代其他报纸、广播和电视等大众传媒 B、互联网诞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在二十一世纪才开始接入互联网 C、“互联M+”将消灭中国一切传统行业 D、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学习、娱乐方式
  • 7. 1982年初,中央电视台开始播出英语教学节目《跟我学》,这是我国第一部原版引进的英国BBC情景会话节目,一开播便红遍全国。导致这一时期全民学外语热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改革开放的实行 B、香港澳门的回归 C、经济特区的建立 D、广电事业的发展
  • 8.

    下图《谣言宜禁》刊登于19世纪末发行的《点石斋画报》,其上配有文字:“泰州为扬属一大邑,早经设立电报局,以便官商寄信之用。乃近有匪徒造谣言,谓电报局所用电气系以死者之魂炼成。故专收人家供奉之神主牌,每牌值价洋四五十元,须在三年以内者方为合用。”上述图文信息从侧面说明了(    )

    A、谣言散布阻碍了通讯工具应用 B、晚清时期社会生活实现近代化 C、大众传媒关注科技成果的传播 D、民众普遍接受西方的先进技术
  • 9. “神马都是浮云”“hold住”“伤不起”等网络热词作为一种醒目的文化存在,普遍流行于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中,真实地折射出大众的社会心理,同时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这表明(  )

    A、人们面临着文化消费的多重选择 B、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C、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影响越来越大 D、大众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 10. 据《中国近代报刊史》,《时务报》初创时,每期销4000份左右,

    半年后增至7000分,一年后达到13000份,最多时销达17000份,创造了当时国内报纸发行

    量的最高记录。这一现象说明( )

    A、通俗性报刊广受普通民众欢迎 B、《时务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C、维新派有效利用新式媒介开启民智 D、国人所办的报纸市场需求极大
  • 11. 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

    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 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 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 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 12. 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关于统一发布中央人民政府及其所署各机关重要新闻的暂行办法》,规定所有公告和公告性新闻均由新华通讯社统一发布。这一举措的目的在于(    )

    A、建立起高效的新闻宣传网 B、实现信息传播业的结构性调整 C、便于及时通报国内国际形势 D、建立集中统一的新闻宣传制度.
  • 13. 辛亥革命时期,湖北军政府的《湖北公报》在“发行凡例”中明确规定:“《湖北公报》为湖北法令公布机关……省城各司、处通行本省各县及其他公署并各团体之文书,均由《湖北公报》刊布,各司、处毋庸再以文书布告”……《湖北公报》记载了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

    A、可能会报道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  B、刊登的孙中山讲话可作为第二手史料 C、可能会刊登台湾架设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D、报刊上的法令文件可作为第一手史料
  • 14. 二十世纪上半期,欧洲发生了这样的文化变迁:“巴黎、柏林或伦敦的嗜好和说话腔调,传播到国内最遥远的乡村,根深蒂固的地方文化开始被全国性文化取代,各国生活方式也愈来愈受到国际消费文化的影响。”下列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媒介是(   )

    A、报纸和杂志 B、铁路与飞机 C、广播和影视 D、网络与漫画
  • 15.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往习惯,它有利也有弊。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欲从各个方面调查互联网对中学生的影响。他们所拟定的调查报告的题目最贴切的是(  )

    A、互联网给人类带来巨大挑战 B、中学生上网利弊谈 C、互联网促进教育发展 D、互联网为人类提供了发展条件和机遇

二、问答题

  • 16. 历史语境中的语言和文化

    材料三 20世纪10年代,《新青年》杂志有过一场汉字存废问题的讨论。主张废汉字的学者认为:汉字难识难写,不便推广;“新理新事新物之名词,一无所有”;“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以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

    近代以来,汉语中出现了大量新词汇。表3内容为新词汇示例。

    表3

    创造新词的方式

    繁体字

    1956年后推行的简体字

    音译外来词

    沙發、牛頓、布爾什維克

    沙发、牛顿、布尔什维克、麦当劳

    赋予旧词新涵义

    共和、格致學、計學、總統

    共和、科学(格致学)、经济学(计学)、总统

    其他

    西學、洋錢

    西学、洋钱、孔子学院

    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废汉字”主张提出的时代背景;以“挑战与应对——百年来汉语的变迁”为主题,对表3进行解读。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 17.

    历史叙述、历史解释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4 近代中国出现的新事物(部分)

    材料二  将零散而混乱的过去信息整理成有条理的历史知识是历史解释的基本任务;探讨因果是历史解释的重要形式。

    (据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

    根据材料二对历史解释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图4所示近代中国新事物的出现。

三、综合题

  • 1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方列强的入侵,激起了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剧变。先进的知识分子痛于外患之重,清廷之腐败,国亡之无日,认识到非革新不足以图存,然手无权柄可探,遂致力于办报,借报纸传播其主张,以言论觉天下。

    材料二 1919~1949年《申报》大事年表

    1919年

    5月15日,发表声明不再刊登日商广告

    1924年

    增辟《教育新闻》等栏目,每日见报

    1927年

    《申报》销路已超过14万份,广告收入和发行收入蒸蒸日上

    1928年

    连续发表题为《剿匪和造匪》的社论,公开反对国民党的“围剿”;改进副刊《自由谈》的内容,使其大众化;创办申报流通图书馆,普及教育

    1932年

    《申报》正式改为股份有限公司;因拒绝日寇新闻检查,宣布停刊

    续表

    1938年

    《申报》香港版出刊。刊登毛泽东《论新阶段——抗日民族战争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的新阶段》

    1946年

    《申报》将股权的51%让与国民政府,成为官商合办企业,并改组公司董事会

    1949年

    《申报》终刊。中国共产党派员进入《申报》馆,在原址出版《解放日报》

    ——根据宋军《<申报>的兴衰》编制

    请完成:

    (1)、依据材料一,简要指出近代有识之士倡导创办报刊的主要原因和基本目的。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分析,《申报》在哪些重要领域具有极大的历史研究价值?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