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优化训练专题07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

试卷更新日期:2020-07-17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如图所示为一同学在网上发现的一幅新能源汽车的漫画,有关这幅漫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磁铁对铁块的作用力大于铁块对磁铁的作用力 B、磁铁对铁块的作用力大小等于铁块对磁铁的作用力 C、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这种设计能使汽车向前运动 D、只要磁铁的磁性足够强,汽车就可以一直运动下去
  • 2. 中欧班列在欧亚大陆开辟了“生命之路”,为国际抗疫贡献了中国力量。某运送防疫物资的班列由40节质量相等的车厢组成,在车头牵引下,列车沿平直轨道匀加速行驶时,第2节对第3节车厢的牵引力为F。若每节车厢所受摩擦力、空气阻力均相等,则倒数第3节对倒数第2节车厢的牵引力为(   )
    A、F B、19F20 C、F19 D、F20
  • 3. 一质量为m的乘客乘坐竖直电梯下楼,其位移s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乘客所受支持力的大小用FN表示,速度大小用v表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0~t1时间内,v增大,FN>mg B、t1~t2 时间内,v减小,FN<mg C、t2~t3 时间内,v增大,FN <mg D、t2~t3时间内,v减小,FN >mg
  • 4. 我国将在今年择机执行“天问1号”火星探测任务。质量为m的着陆器在着陆火星前,会在火星表面附近经历一个时长为t0、速度由v0减速到零的过程。已知火星的质量约为地球的0.1倍,半径约为地球的0.5倍,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忽略火星大气阻力。若该减速过程可视为一个竖直向下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此过程中着陆器受到的制动力大小约为(   )
    A、m(0.4gv0t0) B、m(0.4g+v0t0) C、m(0.2gv0t0) D、m(0.2g+v0t0)
  • 5. 如图甲所示,一质量为M的长木板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其上放置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木板受到随时间t变化的水平拉力F作用时,用传感器测出其加速度a,得到如图乙所示的a﹣F图,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取g=10m/s2 , 则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滑块的质量m=4kg B、木板的质量M=2kg C、当F=8N时滑块加速度为2m/s2 D、滑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0.1
  • 6. 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物块在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4s后撤去外力F。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取 g=10m/s2 ,由图象可知( )

    A、在2s~4s内,力F=0 B、在0~2s内,力F逐渐变大 C、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D、0—6s内物块运动的总位移为16m
  • 7. 如图所示,质量为2m的物块A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质量为m的物块B与地面的摩擦不计,在大小为F的水平推力作用下,A、B一起向右做加速运动,则A和B之间的作用力大小为( )

    A、μmg3 B、2μmg3 C、2F4μmg3 D、F2μmg3
  • 8. —质量为2kg的物体受水平拉力F作用,在粗糙水平面上做加速直线运动时的a- t图象如图所示,t=0时其速度大小为2m/s,滑动摩擦力大小恒为2N,则(  )

    A、t=2s时,水平拉力F的大小为4N B、在0~6s内,合力对物体做的功为400J C、在0~6s内,合力对物体的冲量为36N·s D、t=6s时,拉力F的功率为180W
  • 9. 物体m恰能沿静止的斜面匀速下滑.现用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作用在m上,并且过m的重心,如右图所示,则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增大 B、物体仍能保持匀速下滑 C、物体将沿斜面加速下滑 D、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增大
  • 10. 质量 m=1kg 的物块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t=0时刻对该物块施加一沿水平方向的力F,F随时间t按如图所示的规律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2s末,物块距离出发点最远 B、第2s末,物块的动量为5kg·m/s C、第4s末,物块的速度最大 D、第3s末,物块的加速度为2.5m/s2

二、多选题

  • 11. 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静止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体A的质量为2m,B和C的质量都是m,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C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4 ,B和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8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现对A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A,B,C三个物体始终相对静止,则力F不能超过 32 μmg B、当力F=μmg时,A,B间的摩擦力为 34μmg C、无论力F为何值,B的加速度不会超过 34 μg D、当力F> 72 μmg时,B相对A滑动
  • 12. 如图甲所示,轻弹簧竖直放置,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质量为 m 的小球,从离弹簧上端高 h 处由静止释放。研究小球落到弹簧上后继续向下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以小球开始下落的位置为原点,沿竖直向下方向建立坐标轴 Ox,做出小球所受弹力 F 的大小随小球下落的位置坐标 x 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 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落到弹簧上向下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速度始终减小 B、小球落到弹簧上向下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C、当 x=h+2x0 时,小球的动能为零 D、小球动能的最大值为 mgh+mgx02
  • 13. 如图所示,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的两物块A、B,质量分别为1kg、2kg,两物块接触但不粘连。t=0时刻,对物块A施加水平向右的推力F1=9﹣3t(N),同时对物块B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2=3t(N)。已知两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1,重力加速度g=10m/s2 . 则(   )

    A、t=1s时,物块A的加速度a=2m/s2 B、t=1s时,物块A的加速度a=3m/s2 C、t=1.5s时,A,B两物块开始分离 D、t=2s时,A,B两物块开始分离
  • 14. 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轻弹簧a、b,一端固定在水平面上,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小球相连,轻杆c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另一端与小球拴接.弹簧a、b和轻杆互成120°角,且弹簧a、b的弹力大小均为mg,g为重力加速度,如果将轻杆突然撤去,则撤去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可能为(   )

    A、a=0 B、a=g C、a=1.5g D、a=2g
  • 15. 如图甲所示,质量M=2kg、长L=1.5m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在板右端静止放置一可视为质点的小滑块,小滑块质量m=1kg,小滑块与木板之间动摩擦因数μ=0.2.开始有水平恒力F作用在木板上然后撤去,木板运动情况如乙图所示,g=10m/s2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恒力F大小为10N B、滑块滑离木板时速度为 83 m/s C、木板最终速度为3m/s D、第1s内系统产生热量为2J
  • 16. 如图(a),物块和木板叠放在实验台上,物块用一不可伸长的细绳与固定在实验台上的力传感器相连,细绳水平。t=0时,木板开始受到水平外力F的作用,在t=4s时撤去外力。细绳对物块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木板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c)所示。木板与实验台之间的摩擦可以忽略。重力加速度取10m/s2 . 由题给数据可以得出(   )

    A、木板的质量为1kg B、2s~4s内,力F的大小为0.4N C、0~2s内,力F的大小保持不变 D、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 17. 如图所示,一辆运送沙子的自卸卡车,装满沙子。沙粒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 , 沙子与车厢底部材料的动摩擦因数为μ2 , 车厢的倾角用θ表示(已知μ2>μ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要顺利地卸干净全部沙子,应满足tanθ=μ2 B、要顺利地卸干净全部沙子,应满足sinθ>μ2 C、只卸去部分沙子,车上还留有一部分沙子,应满足μ2>tanθ>μ1 D、只卸去部分沙子,车上还留有一部分沙子,应满足μ2>μ1>tanθ
  • 18. 在倾角 θ=37° 的足够长斜面底端,物块以某初速度沿斜面上滑,上滑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 0.8gg 为重力加速度, sin37°=0.6 ),则(   )

    A、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 B、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C、物块回到斜面底端的速度是沿斜面上滑初速度大小的0.05倍 D、物块上滑过程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平均功率是下滑过程的 2

三、综合题

  • 19. 如图1所示,有一质量 m=200kg 的物件在电机的牵引下从地面竖直向上经加速、匀速、匀减速至指定位置。当加速运动到总位移的 14 时开始计时,测得电机的牵引力随时间变化的 Ft 图线如图2所示, t=34s 末速度减为0时恰好到达指定位置。若不计绳索的质量和空气阻力,求物件:

    (1)、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2)、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
    (3)、总位移的大小。
  • 20. 如图所示,经过专业训练的杂技运动员进行爬杆表演,运动员爬上8 m高的固定竖直金属杆,然后双腿夹紧金属杆倒立,头顶离地面7 m高,运动员通过双腿对金属杆施加不同的压力来控制身体的运动情况.假设运动员保持如图所示姿势,从静止开始先匀加速下滑3 m,速度达到4 m/s时开始匀减速下滑,当运动员头顶刚要接触地面时,速度恰好减为零,设运动员质量为50 kg.(空气阻力不计)求:

    (1)、运动员匀加速下滑时的加速度大小;
    (2)、运动员匀减速下滑时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3)、运动员完成全程所需的总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