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安徽省初中毕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三)

试卷更新日期:2020-07-16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 1. 西周时,“一人跖(踏)来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公田变为私田 B、铁农具、牛耕的推广 C、国家走向统一 D、封建制度的确立
  • 2. 有关下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张骞通西域为此奠定基础 B、出发点是长安 C、加强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D、葡萄牙西班牙等依此路走上了殖民掠夺与殖民扩张的道路
  • 3. 据史载,北宋初,苏州每年税稻米十八万石;至北宋中期,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增至三十万石;元符二年(1099年)又增至六十万石。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
    A、给辽、西夏岁币增加 B、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C、江南农业生产发展 D、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 4. 17和18世纪,欧洲上空的“理性之光”将人们引向光明,东方的中国正逐步被禁锢于“思想的牢笼”。“思想的牢笼”是指( )
    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八股取士、“文字狱” D、“海禁”
  • 5. 1843年,中英双方在香港议定了160余种货物的税率,中国的关税税率较以前降低了许多。这些税率的调整主要依据(   )
    A、世界市场的形成 B、贸易平等互利的原则 C、中英两国友好协商的结果 D、《南京条约》的规定
  • 6. 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大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由此推断,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    )
    A、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
  • 7. 李大钊在1921年指出,中国现在没有一个真正能表现民众势力的团体,若能成立一个强固精密的组织,那么中国彻底的大改革将有所附托。李大钊的想法得以实现是在(    )
    A、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B、黄埔军校的创办 C、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D、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 8. 抗日战争期间,中共开辟敌后战场,在根据地普遍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其主要作用是(    )
    A、消灭地主阶级 B、对抗国民政府 C、改善农民生活 D、壮大抗日力量
  • 9. 上世纪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道路异常艰难,对此,北京大学王勇教授告诉《决策》:“当时中国改革处于攻坚阶段,在改革受到既得利益制约的情况下,需要寻找一个体制外的压力也就是国际经济体制给我们的压力。”这是指( )
    A、参加亚太经合组织 B、倡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C、加入世贸组织 D、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 10. 1970年5月28日,英国《约克都邮报》在题为“中国的胜利”的社论中说道:“这个围绕着地球的装置的最重要的作用,是它最清楚不过地表明了中国现在是一个大强国,一个走在前列的强国。”材料表明这“装置”(    )
    A、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核威胁 C、使中国跻身于航天强国之列 D、使中国成功步入太空
  • 11. 亚里士多德认为雅典平民政治的本质特征是“平民群众必须具有最高权力:政事裁决取决于大多数人的意志;大多数人的意志就是正义”。为了保证平民必须具有最高权力,雅典(    )
    A、实行津贴制度 B、抽签产生官员 C、允许妇女参政 D、设置公民大会
  • 12. 有学者认为,“它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它使真正的世界性联系成为可能。世界走向一体,正是从这时开始的。”美洲大陆被发现就是在这一时期,发现者是(    )
    A、哥伦布 B、麦哲伦 C、迪亚士 D、达·伽马
  • 13. 下表反映了英国不同时期从殖民地输入大不列颠的原棉产量变化情况。其输入产量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1771年

    1789年

    1802年

    数量

    476万吨

    3257万吨

    6050万吨

    A、英国率先打败西班牙和荷兰 B、蒸汽机车加强了世界联系 C、机器生产刺激了对原料的需求 D、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
  • 14. 钱乘旦在《现代化与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下列能体现“现代化复杂属性”的有( )

    ①苏俄新经济政策

    ②苏联斯大林模式

    ③美国罗斯福新政

    ④中国的改革开放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15. 《杜鲁门回忆录》:“(1947年)我也希望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对这段话理解错误的是(    )
    A、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 B、“冷战”政策从此开始 C、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D、美国力图称霸世界

二、辨析改错(8分)

  • 16.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杰出人物中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也不容忽视。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
    (1)、屋大维连续15年当选雅典将军,执政时期雅典经济文化空前繁荣,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2)、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恩格斯称他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
    (3)、华盛顿领导议会军击败英军,取得独立战争的胜利,使美国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
    (4)、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 17. 社会进步一直是人类不懈的追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封建专制时代的中国,只有这一制度刻意显示了公平公正。这一制度淘汰了陈规陋习,拓宽了发现人才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人才质量,对维护封建政治统治十分有利,甚至也成了西方公务员制度的模板。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李约瑟先生称这一制度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习骅《中国历史的教训》

    材料二: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的迫切问题是如何在外国帝国主义和王朝衰退加剧的局势下,实现民族救亡。为此,两大政治运动推展开来,代表着解决这一问题的不同途径。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一中的“这一制度”指的是哪一朝代创立的什么制度?为什么李约瑟先生称这一制度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两大政治运动”是指什么,它们解决问题的途径有什么不同?
    (3)、综合以上材料,材料都体现了人类哪些进步的思想价值观念?
  • 18.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4——17世纪,欧洲资产阶级掀起一场思想文化运动,这场运动的重大历史意义在于它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在于唤起人的觉醒,使人们把关注的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近代史编》

    材料二  资产阶级从1713年至1789年增长了5倍的法国贸易中获得了不小的收益,然而,资产阶级对旧政权极不满意,他们愤恨自己受到贵族的冷落,被王室看作二等臣民……“简言之,资产阶级想要获得与他们日渐增长的经济力量相称的政治权力和社会声望。”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七版

    材料三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角——蒸汽机,是经验和科学相结合的产物,科学对工业革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工场手工业生产,主要依靠人力和经验为主的技术;以机器为主的大工业生产,需要用自然力代替人力。这就得自觉地运用自然科学知识……从此,科学在生产中的地位一天比一天高。

    (1)、材料一中“思想文化运动”的名称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指出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发生怎样的变化。“资产阶级对旧政权不满意”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及特点。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和问题,概括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四、活动与探究(12分)

  • 19. 读图、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1)、与上图所示德国疆域状况相关的两次国际会议分别是
    (2)、两次会议对处置德国疆域问题分别有何决策?
    (3)、导致德国疆域出现图一、二状况的共同因素是什么?分析两幅图反映的形势对欧洲政治局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