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署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0-06-23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成年人正常的体温约为(   )
    A、30℃ B、35℃ C、37℃ D、42℃
  • 2. 下列各物理量中,可以用来鉴别物质种类的是( )
    A、质量 B、热量 C、温度 D、密度
  • 3. 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 B、0℃以下的物体没有内能 C、没有被举高的物体没有内能 D、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 4. 电冰箱冷冻室的温度可达“-20℃”,读作( )
    A、负20摄氏度 B、负20度 C、零下20度 D、零下20度摄氏
  • 5. 为了衡量在热传递过程中能量转移的多少,物理学中引入的物理量是(   )
    A、热量 B、温度 C、比热容 D、内能
  • 6. 如图是四冲程汽油机工作示意图,其中使汽车获得动力的冲程是(   )
    A、 B、 C、 D、
  • 7. 下列过程中,由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      )
    A、垫起的排球向上运动 B、跳高运动员过杆后下落 C、拉满弦的弓把箭射出 D、出站的列车加速前进
  • 8. 下列情境中,能反映物体吸收热量多少与升高的温度有关的是(     )
    A、相同质量的酒精,升高不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不同 B、不同质量的柴油,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不同 C、相同质量的铅和铝,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不同 D、不同质量的锡和锰,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不同
  • 9. 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天平和量筒测出了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并描绘出V―m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ρ>ρ B、ρ=ρ C、若V=V , 则m<m D、若m=m , 则V<V
  • 10. 如图所示,A、B两个高度相等、底面积不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若在两容器中分别再倒入原液体至倒满,则(     )

    A、倒入的质量 m 一定小于 m B、倒入的质量 m 可能等于 m C、倒入的质量 m 可能大于 m D、倒入的体积 V 一定等于 V

二、填空题

  • 11. 物体的程度用温度表示。温度计上标有的字母“C”是表示这个温度计采用的是温标,该温标把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
  • 12. 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密度;密度是(选填“物体”或“物质”)的一种特性;铜的密度是8.9×103千克/米3 , 读作8.9×103
  • 13. “芳香四溢”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烈日下,操场上单杠的温度会升高,这是通过的方式改变其内能的;在汽车的发动机及发电机线圈中常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因为一般物质中,水的比较大。
  • 14. 2017年5月,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在上海浦东首飞成功。当客机在空中下降过程中,其重力势能;当客机着陆减速滑行过程中,客机的动能 , 客机轮胎表面由于摩檫,其内能。(以上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15. 小明用30牛的水平推力推着购物车在超市里沿水平路面直行,在10秒内匀速推行了6米,则推力所做的功为焦,推力做功时的功率为瓦;若购物车重力为200牛,则重力做功为焦。
  • 16. 一支粉笔使用一段肘间后,它的质量会 , 密度(以上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使用这支粉笔时所产生的粉笔灰,其密度粉笔的密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17. 如图为四冲程汽油机中一个冲程的示意图,此冲程为冲程;在该冲程中,汽缸内气体温度不断(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它是通过的方式改变汽缸内气体内能的。

  • 18. 用甲乙两种不同材料制成两个实心球,已知密度ρ:ρ=2:3。若两个球的体积相等,则球的质量最大,m:m=;若两个球的质量相等,则V:V=
  • 19. 如图所示用定滑轮匀速提起物体A。不计摩擦,拉力F为50牛,则物体A的重力为牛。若物体A在10秒内上升2米,此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为焦,功率为瓦。

  • 20. 近年来,共享单车正逐步改变着人们的出行方式。如图所示是某款共享单车,其车架的材料技术指标如下表所示。此表所示的四种材料中,铝合金的密度为克/厘米3;相同质量的情况下,材料的体积最小。若该款单车车架体积一定,需车架轻盈且强度强,可选用此表中的作为车架材料最合适。

    材料

    铬铝钢

    铝合金

    钛合金

    碳纤维

    性能(强度)

    较弱

    较强

    密度(千克/米3

    7.9×103

    2.9×103

    4.3×103

    1.6×103

  • 21. 下表所列是一些常见物质在常温下的密度值,请仔细观察、比较表中的数据,你发现有什么规律吗?

    一些常见物质在常温下的密度值(千克/米3

    固 体

    液 体

    气 体

    19.3×103

    水银

    13.6×103

    二氧化碳

    1.98

    7.8×103

    牛奶、海水

    1.03×103

    氧气

    1.43

    2.7×103

    1×103

    空气

    1.29

    1.9×103

    炼油、酒精

    0.8×103

    氢气

    0.09

    (1)、常见物质中,物体的密度一般是的。(选填“相同”或“不同”);一般情况下,固体的密度液体的密度。(选填“大于”或“小于”)
    (2)、
  • 22. 如图所示为医用温度计,其量程是℃,最小分度值是℃,此时读数是℃,使用此温度计测量人体温度时,(选填“能”或“不能”)离开人体读数。

  • 23. 在“测定物质的密度”和“研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两个实验中,所测量的物理量是的,实验过程中都需要进行多次测量,这样做的目的是的(以上 两空均选填“相同”或“不同”)。在探究某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为了进行多次测量,应多次改变某物质的(选填“质量”或“体积”);为使实验结论更具普遍性,应选用(选填“一种”或“多种”)物质进行多次实验。

三、作图题

  • 24. 如图所示,杠杆在力F1、F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O是支点, L1是力F1的力臂。在图中画出力F2的力臂L2和力F1的示意图。

  • 25. 如图所示,杠杆上的刻度是均匀的,每只钩码质量都相等,画出在杠杆的B点上需挂几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 26. 如图所示温度计(未全部画出),请画出温度计的示数为-4℃时液柱的位置。

四、计算题

  • 27. 将5千克20℃水加热,使水的温度升高了 40℃,求:水吸收的热量。[c=4.2×103 焦/(千克·℃)]
  • 28. 当某杠杆平衡时,动力为20牛,动力臂为0.3米,阻力臂为0.4米,求阻力。
  • 29. 为了降温,教室里放了一块质量为27千克的冰块,冰的密度为0.9×103 千克/米3 , 求:
    (1)、这块冰的体积;
    (2)、一段时间后,有0.01米3的冰熔化成水,请算出这些水的质量。
  • 30. 某空瓶的质量为0.1千克,在瓶内装满水,测得瓶和水的总质量0.7千克,将质量为0.6千克的金属块轻轻地浸没在瓶内水中,等停止溢水后再次测得瓶、金属块和剩余水的总质量1.1千克。求:
    (1)、瓶的容积V
    (2)、溢出水的质量m
    (3)、金属块的密度ρ

五、实验题

  • 31. 小姜同学做“测物质的密度”实验,她填写的实验报告如下(部分),请完成空格处的内容。

    “测物质的密度”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测盐水的密度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电子天平、烧杯、盐水、

    实验步骤:

    ⑴电子天平进行调零。

    ⑵用电子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⑶将烧杯中的盐水部分倒入量筒内,测出量筒内部分盐水的

    ⑷用电子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⑸用公式计算出被测盐水的密度值。

    问题讨论:一次测量结果的往往较大,一般可通过多次测量、并计算平均值的方法加以解决。

  • 32. 为了探究物体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的种类是否有关,某研究小组同学分成甲、乙两个不同小组分别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他们选用的烧杯均完全相同,酒精灯都放在两烧杯的中央,两小组所用酒精灯的火焰大小不同,两烧杯内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实验的数据分别记录如表一、表二所示。

    表一

    甲组 m=40克  m煤油=40克

    实验 序号

    升高的温度(℃)

    加热时间(秒)

    煤油

    1

    10

    60

    35

    2

    20

    120

    70

    3

    30

    180

    105

    乙组 m=20克  m煤油=20克

    实验 序号

    升高的温度(℃)

    加热时间(秒)

    煤油

    4

    10

    72

    42

    5

    20

    144

    84

    6

    30

    216

    126

    (1)、实验中他们(选填“能”或“不能”)直接测量物体吸收的热量,把酒精灯放在两烧杯中央的目的是使两烧杯在相同时间内 , 从而用加热时间长 短来表示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或2(或3、或4、或5、或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 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
    (3)、从他们研究过程来看,他们认为物体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也可能会影响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因此,他们继续对数据进行以下归纳: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与3(或4与5与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水或煤油),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或2与5,或3与6)的数据可归纳得出:同种物质(水或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质量越小,

    这个结论与你的生活经验(选填“相符”或“不符”),你认为实验中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