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测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0-06-23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北京天安门广场升国旗时,护旗队员每一步行进的距离是(    )
    A、75mm B、75cm C、75dm D、75m
  • 2. 下列现象,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灯光下的手影 B、海市蜃楼 C、池水“变浅” D、插入水中筷子看起来“变弯”
  • 3. 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响度分辨不同乐器演奏的声音 B、笛子发出的声音是由笛子振动产生的 C、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可防止噪声的产生 D、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
  • 4. 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图中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
  • 5. 下列情况中,物质密度变大的是(  )
    A、把纸撕成碎片 B、水由0℃加热到4℃的水 C、氧气罐中的氧气用去一部分 D、把铁丝烧红
  • 6. “共享单车”低碳环保,便于出行,深受市民欢迎.假日期间,小强和爸爸决定骑单车外出游玩,取车时爸爸用手机摄像头扫描“共享单车”的二维码后自动开锁(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维码是光源 B、手机摄像头是凹透镜 C、手机扫描二维码时,二维码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以外 D、骑行时,小强看见树木向后退是以地面为参照物
  • 7. 手电筒发出的光竖直向下照射到一个空烧杯底部,光线投射到烧杯底部形成一个圆形光斑(如图中虚线所示).当再向烧杯中注水到一定高度时,烧杯底部的光圈会变为如图中的(   )

    A、 B、 C、 D、
  • 8. 长春冬天人们在室外说话时,能看到呼出的“白气”。这些“白气”形成的物态变化是(  )
    A、液化 B、汽化 C、升华 D、熔化
  • 9. —位摄影爱好者早上在大观河边照像,观察到岸边的建筑物在水面上形成的影像甲和乙,并拍摄了下来,如图所示。过了十多分钟后他又回到原位罝观察,那么影像甲和乙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

    A、都变 B、都不变 C、甲变,乙不变 D、甲不变,乙变
  • 10. 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积为20cm3的甲物质的质量为10g B、乙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C、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小 D、甲乙体积相同时,甲的质量是乙的2倍

二、填空题

  • 11. 如图,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选填“传递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填“音调”或“响度”)。

  • 12. 秋高气爽,落叶缤纷,我们从各个角度看到落叶,是因为光在树叶上发生了(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湖面上方的落叶在下落过程中,其在湖中所成像是(选填“虚”或“实”)像。
  • 13. 将一密封袋装食品从山脚拿到山顶,会看到密封袋内气体膨胀了很多,则与膨胀前相比,该食品袋内气体的质量(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下同),气体的密度
  • 14. 如图为无人机航拍时的照片。航拍时,物体通过镜头成倒立的实像,为了镜头里能出现更多景色,那么需要无人机飞的(选填“高”或“低”)些。

  • 15. 如图所示,青岛市某滑雪场的冬天经常要人工造雪,造雪机将水注入喷嘴或喷枪接触高压空气,将水分割成微小的粒子并喷到寒冷的空气中,这些微小的粒子(小水滴)(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成冰晶落到地面,这就是人工造雪,此物态变化是一个的过程.

  • 16. 小华同学骑自行车去上学,某一次从家到学校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则第3分钟至5分钟小华的运动状态为 , 小华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m/s。

三、计算题

  • 17. 长江三峡水库的容量约为3.93×1010m3 , 这个水库最多能蓄水多少吨?
  • 18. 正常成人体内血液有4000毫升,假如有位正常成年人在义务献血中,从其体内抽取200毫升血液,称得质量为210克,求此成年人体内
    (1)、血液的密度;
    (2)、血液的总质量.

四、实验题

  • 19.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按规范要求,调节铁架台铁圈的高度时,(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酒精灯;
    (2)、图甲中A、B、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式正确的是 , 本实验应使用(选填“水银”或“酒精”)温度计;(水银沸点357℃,酒精沸点78℃)
    (3)、某一刻水温如乙图所示,则温度为℃。图丙是根据两组同学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温度的数据绘制成的,由图可知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沸腾时,水中有一个气泡由A位置(体积为VA)上升到B位置(体积为VB),则VAVB(填“>”、“<”或“=”),两组同学的图像存在差异,请说出一条可能的原因
    (4)、如图丁所示,小试管中装有热水,悬放在正在加热沸水的烧杯中,足够长时间后,小试管中的水(选填“会”或“不会”)沸腾。
  • 20. 如图甲所示通过玻璃门可简单地验证平面镜成像的某些规律。

    (1)、先在房间A的地砖拼接处放一标记物然后到房间B,若实验者及标记物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让实验者所成的像落在标记物上,他应向(填序号)方向移动;
    (2)、若实验者远离玻璃板,则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请在图丙中画出实验者射向玻璃门的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
  • 21. 小王同学想知道老师所用粉笔的密度,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后,分度盘的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
    (2)、他把10支粉笔放到调好的托盘天平上,然后向右盘(选填“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添加砝码,将最小为5g的砝码放入托盘后,分度盘的指针仍向左偏,接下来的操作是 , 直至天平横梁平衡。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每支粉笔的质量为g;
    (3)、小王在量筒中加入体积为V1的水,把一支粉笔放入量筒,发现粉笔在水面停留一瞬,冒出大量的气泡后沉底。量筒中水面到达的刻度为V2 , 若把(V2-V1)作为粉笔的体积来计算粉笔的密度,测得粉笔的密度会比真实值(选填“大”或“小”);
    (4)、小王把一支同样的粉笔用一层保鲜膜紧密包裹号放入水中(保鲜膜的体积忽略不计),发现粉笔漂浮在水面上,于是他用水、小金属块、量筒和细线测量粉笔的体积如图丙所示。粉笔的密度为g/cm3 , 粉笔越写越短后密度(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小王看到步骤(4)中量筒内浸在水里的粉笔变长变粗,这是由于光的(填“反射”“折射”或“直线传播”)形成的粉笔的(选填“虚”或“实”)像。
  • 22. 某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请完成图甲中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2)、实验装置如图乙,要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蜡烛向(选填“上”或“下”)调节;
    (3)、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
    (4)、保持蜡烛与凸透镜位置不变,换用一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将光屏向右移动才能重新得到清晰的像,此时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换用的凸透镜焦距可能为(①10.0cm②20.0cm③30.0cm④35.0cm)。(选填序号)生活中的(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