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大丰二中2020年高考物理一模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0-06-19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粗糙水平面上,左边用一根轻弹簧和竖直墙相连,静止时弹簧的长度小于原长.若再用一个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力F向左推A,直到把A推动.在A被推动之前的过程中,弹簧对A的弹力F1大小和地面对A的摩擦力f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

    A、F1保持不变,f始终减小 B、F1保持不变,f先减小后增大 C、F1始终增大,f始终减小 D、F1先不变后增大,f先减小后增大
  • 2. 如图,倾角θ=37°的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斜面长L=0.75m,质量m=1.0kg的物块从斜面顶端无初速度释放,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 则(  )

    A、物块从斜面顶端滑到底端的过程中重力做功为7.5J B、物块滑到斜面底端时的动能为1.5J C、物块从斜面顶端滑到底端的过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为24W D、物块滑到斜面底端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18W
  • 3.

    如图,半圆形光滑轨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半圆的直径与地面垂直,一小物块以速度v从轨道下端滑入轨道,并从轨道上端水平飞出,小物块落地点到轨道下端的距离与轨道半径有关,此距离最大时对应的轨道半径为(重力加速度为g)(  )

    A、v216g B、v28g C、v24g D、v22g
  • 4. 真空中有两个静止的点电荷,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为 F,若它们的带电量都增大为原来的3倍,距离增大为原来的2倍,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变为(   )

    A、16F B、94F C、32 F D、F2
  • 5. 如图所示,一个边长为2L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C区域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其左侧有一个用金属丝制成的边长为L的正方形线框abcd,线框以水平速度v匀速通过整个匀强磁场区域,设电流逆时针方向为正.则在线框通过磁场的过程中,线框中感应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正确的是( )

    A、 B、 C、 D、
  • 6.

    如图所示,滑板运动员以速度v0从距离地面高度为h的平台末端水平飞出,落在水平地面上.运动员和滑板均可视为质点,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h一定时,v0越大,运动员在空中运动时间越长 B、h一定时,v0越大,运动员落地瞬间速度越大 C、运动员落地瞬间速度与高度h无关 D、运动员落地位置与v0大小无关
  • 7. 以10m/s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遇障碍物刹车后获得大小为a=4m/s2的加速度,刹车后第3s内,汽车走过的路程为(  )
    A、12.5 m B、2 m C、10 m D、0.5 m
  • 8. 如图所示,甲、乙两辆汽车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并向同一方向直线行驶.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在t1时刻,甲、乙两车的速度相等 B、从同地同时出发后,甲、乙两汽车在t1时刻相遇 C、在0~t1内,乙车平均速度比甲车平均速度小 D、在t1时刻以前,甲车速度始终比乙车速度小
  • 9. 如图所示,运动员把质量为m的足球从水平地面踢出,足球在空中达到的最高点高度为h,在最高点时的速度为v,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踢球时对足球做功 12 mv2 B、足球上升过程重力做功mgh C、运动员踢球时对足球做功mgh+ 12 mv2 D、足球上升过程克服重力做功mgh+ 12 mv2
  • 10. 在如图所示的U﹣I图象中,直线Ⅰ为某一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象,直线Ⅱ为某一电阻R的伏安特性曲线。用该电源与电阻R组成闭合电路。由图象判断错误的是(  )

    A、电源的电动势为3 V,内阻为0.5Ω B、电阻R的阻值为1Ω C、电源的效率为80% D、电源的输出功率为4 W

二、多选题

  • 11. 两根长度不同的细线下面分别悬挂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B,细线上端固定在同一点,绕共同的竖直轴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A球细线L1根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B球细线L2根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线L1和细线L2所受的拉力大小之比为 3 :1 B、小球A和B的向心力大小之比为1:3 C、小球A和B的角速度大小之比为1:1 D、小球A和B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1: 3
  • 12. 某质点作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判断下列正确的是(   )

    A、0~1s内的加速度大小是1~3s内的加速度大小的2倍 B、0~1s与4~5s内,质点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C、0.5s与2s时刻,质点的速度方向相反 D、质点在0~5s内的平均速度是0.8m/s
  • 13. 发射地球同步卫星要经过三个阶段: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轨道2、3相切于P点,如图所示.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 B、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速度等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速度大小 C、卫星在轨道3上受到的引力小于它在轨道1上受到的引力 D、卫星由2轨道变轨到3轨道在P点要加速
  • 14. 如图所示,足够长的U形光滑金属导轨平面与水平面成θ角,其中MN与PQ平行且间距为L,导轨平面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垂直,导轨电阻不计.金属棒ab由静止开始沿导轨下滑,并与两导轨始终保持垂直且接触良好,ab棒接入电路的电阻为R,当流过ab棒某一横截面的电荷量为q时,棒的速度大小为υ,则金属棒ab在这一过程中(  )

    A、加速度为 v22L B、下滑的位移为 qRBL C、产生的焦耳热为 mgqRBL sinθ﹣ 12 mv2 D、受到的最大安培力为 B2L2vR

三、实验题

  • 15. 为了测量由两节干电池组成的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其中R为电阻箱,R0=5Ω为保护电阻.

    (1)、断开开关S,调整电阻箱的阻值,再闭合开关S,读取并记录电压表的示数及电阻箱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多次重复上述操作,可得到多组电压值U及电阻值R,并以 1U 为纵坐标,以 1R 为横坐标,画出 1U1R 的关系图线(该图线为一直线),如图乙所示.由图线可求得电池组的电动势E=V,内阻r=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引起该实验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 16. 某同学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其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交流电源,可以使用的频率有20Hz、30Hz和40Hz,打出纸带的一部分如图(b)所示。

    该同学在实验中没有记录交流电的频率f,需要用实验数据和其他条件进行推算。

    (1)、若从打出的纸带可判定重物匀加速下落,利用f和图(b)中给出的物理量可以写出:在打点计时器打出B点时,重物下落的速度大小为 , 打出C点时重物下落的速度大小为 , 重物下落的加速度的大小为
    (2)、已测得s1=8.89cm,s2=9.5cm,s3=10.10cm;当重力加速度大小为9.80m/s2 , 试验中重物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约为其重力的1%.由此推算出f为Hz。

四、计算题

  • 17.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 的斜坡上,从A点水平抛出一个物体,物体落在斜坡的B点,测得AB两点间的距离是90m,g取10m/s2 . 求:

    (1)、物体抛出时速度的大小;
    (2)、落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结果带根号表示).
  • 18. 如图所示,一带电微粒质量为m=2.0×10﹣11 kg、电荷量q=+1.0×10﹣5 C,从静止开始经电压为U1=100V的电场加速后,水平进入两平行金属板间的偏转电场中,微粒射出电场时的偏转角θ=60°,并接着沿半径方向进入一个垂直纸面向外的圆形匀强磁场区域,微粒射出磁场时的偏转角也为θ=60°.已知偏转电场中金属板长L=10 3  cm,圆形匀强磁场的半径为R=10 3  cm,重力忽略不计.求:

    (1)、带电微粒经加速电场后的速度大小;
    (2)、两金属板间偏转电场的电场强度E的大小;
    (3)、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 19.

    如图所示,有一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水平匀强磁场,其上下水平边界的间距为H;磁场的正上方有一长方形导线框,其长和宽分别为L、d(d<H),质量为m,电阻为R.现将线框从其下边缘与磁场上边界间的距离为h处由静止释放,测得线框进入磁场的过程所用的时间为t.线框平面始终与磁场方向垂直,线框上下边始终保持水平,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线框下边缘刚进入磁场时线框中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2)、线框的上边缘刚进磁场时线框的速率v1

    (3)、线框下边缘刚进入磁场到下边缘刚离开磁场的全过程中产生的总焦耳热Q.

  • 20. 如图所示,半径R=0.4m的光滑圆弧轨道BC固定在竖直平面内,轨道的上端点B和圆心O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30°,下端点C为轨道的最低点且与粗糙水平面相切,一根轻质弹簧的右端固定在竖直挡板上。质量m=0.1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空中的A点以v0=2m/s的速度被水平拋出,恰好从B点沿轨道切线方向进入轨道,经过C点后沿水平面向右运动至D点时,弹簧被压缩至最短,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Epm=0.8J,已知小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g取10m/s2 . 求:

    (1)、小物块从A点运动至B点的时间。
    (2)、小物块经过圆弧轨道上的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3)、C、D两点间的水平距离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