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韶关市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0-06-19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我国从古代“丝绸之路”到现在“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陶瓷、丝绸等是我国古代畅销国外的产品。下列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 )A、纺纱织布 B、冶炼生铁 C、粮食酿酒 D、烧制陶瓷2. 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需用到大量75%酒精消毒液。向抗疫一线运输的75%酒精消毒液的包装箱上需张贴的标志是( )A、
B、
C、
D、
3. 韶关是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和广东绿色生态第一市,全力筑牢粤北生态屏障,下列措施不利于“筑牢粤北生态屏障”的是( )A、禁止露天焚烧秸秆 B、发展燃煤火力发电 C、推广新能源公交车 D、限制燃放烟花爆竹4. 一些食物的pH范围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 )A、柠檬汁(2.0-3.0) B、牛奶(6.3-6.6) C、番茄汁(4.0-4.4) D、鸡蛋清(7.6-8.0)5. 某农技站货架上待售的化肥有CO(NH2)2、KCl、KNO3 , 其中缺少的肥料品种是(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6.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高锰酸钾的化学式:K2MnO4 B、2个氢氧根离子:2(OH-) C、2个氮分子:2N2 D、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7.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B、溶解固体
C、取用块状固体
D、检查装置气密性
8. 北宋王希孟创作的绢本色画《千里江山图》比采用同样颜料的《蒙娜丽莎》早300年,下表是《千里江山图》所用的部分矿物颜料,其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 )矿物
蓝铜矿
朱砂
砗磲
赭石
颜色
深蓝色
大红色
白色
暗棕红色或灰黑色
主要成分
2CuCO3·Cu(OH)2
HgS
CaCO3
Fe2O3
A、蓝铜矿 B、朱砂 C、砗磲 D、赭石9. 森林火灾灭火过程中,经常会突发林火“爆燃”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设置隔离带是为了清除可燃物 B、人工降雨能将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C、山风带入冷空气,能使林火熄灭 D、林火“爆燃”可能是地表腐质层释放出大量可燃性气体所致10. “瑞德西韦”是治疗新冠病毒肺炎的一种临床试验抗病毒药物,其化学式为C27H35N6O8P。下列关于药物瑞德西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瑞德西韦是由C、H、N、P、O五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瑞德西韦中氮、氧元素的质量之比是3:4 C、瑞德西韦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2 D、一个瑞德西韦分子中含有77个原子11. 从安全的角度考虑,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甲醛浸泡海鲜 B、霉变的大米经煮熟后食用 C、点燃氢气前检验纯度 D、煤炉上放一壶水防止一氧化碳中毒12. 化学学习者常用化学思维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变化与守恒:依据化学方程式X+2O2 2CO2+2H2O,推测X的化学式为C2H4O B、宏观与微观:CO和CO2虽然元素组成相同,但性质不同,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C、模型与推理: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探究与创新:探究氧化铜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只需设计实验证明氧化铜能否改变反应速率即可13. 在蒸馏水中加入NaOH颗粒并不断搅拌,用温度传感器记录溶解过程的温度变化如下图,a、c两点观察到溶液中有固体存在,b点固体完全消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OH固体溶于水是放热过程 B、a、c两点时, NaOH的溶解度相同 C、b点时,该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c点时的溶剂质量等于a点时的溶剂质量14. 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H2中少量水蒸气
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洗气
B
除去NaNO3溶液中少量的Na2SO4
加过量Ba(OH)2溶液,过滤
C
鉴别厨房里的白酒和白醋
观察颜色
D
鉴别实验室里的食盐水和蔗糖水
品尝味道
A、A B、B C、C D、D15. 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A、往BaCO3中加入稀HNO3B、足量红磷在装有空气的密闭的集气瓶中燃烧
C、某温度下,向一定量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D、向等质量的镁、铝中分别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至过量
二、填空题
-
16. 建立“宏观-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硒元素被科学家称为“抗癌之王”,科学界研究发现血硒水平的高低与癌的发生息息相关。如图一是硒元素的相关信息:硒元素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2)、图二的四种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周期;其中与硒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元素(填元素名称)。(3)、二氧化碳和氢元素在一定条件下转换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 ,是我国科学研究的又一重大突破,其反应微观过程如图三所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由图三得到启示,请用微观的观点解释化学变化的实质。17. 化学与科技、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配料:小麦粉、白砂糖、花生油、鸡蛋、食盐、碳酸氢铵、苯甲酸钠
(1)、某学校的营养早餐配料标签如右图所示,该配料中富含油脂的物质是 , 当衣服上粘有油脂时,可以用洗衣粉除去,其去污原理是。(2)、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2月在北京和张家口举行。冰上运动场馆外墙将铺设新型塑料聚氟乙烯膜[C2H2F2]n , 它美观耐用,该材料属于(填字母)。a.复合材料
b.有机高分子材料
c.金属材料
(3)、冰箱里放活性炭除异味主要利用其性;C60的发现使人类了解到一个全新的碳世界,C60由(填“分子”、 “原子”或“离子”)构成。(4)、我国在氢能汽车研发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采用了第四代以氢为燃料的电池技术。氢气作为理想能源前景广阔,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
18. 以下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若用E装置来收集氧气,集满气体的集气瓶移出水面后应 (填“正放”或“倒放”)在桌面上。(3)、关于二氧化碳:
①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B或C装置都可用于实验室制取CO2 , C装置优点是;
②若用H装置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 , 可在装置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气体应从(填“M”或“N”)端导管口进入;
③用B、F、G装置组合测定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若F中不放植物油,则导致测定结果(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9. 随着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人们发现戴口罩、勤洗手,给自己居住和生活的环境消毒,都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有效办法。其中“84”消毒液能用于日常生活的消毒灭菌。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一瓶敞口放置的“84”消毒液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该敞口久置的“84”消毒液中溶质有哪些?
【查阅资料】⑴“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和氯化钠;NaClO为有效成分,有腐蚀性并易与空气中的CO2反应(2NaClO+CO2+H2O=2HClO+Na2CO3)。
⑵NaClO溶液、HClO都具有漂白、杀菌、消毒功效。
⑶HClO不稳定受热或光照条件下会发生分解。
(1)、【提出猜想】Ⅰ.“84”消毒液没有变质Ⅱ. Ⅲ.“84”消毒液完全变质。(2)、【实验探究】为了验证猜想,设计如下方案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⑴往盛有少量消毒液的试管中加入足量 , 振荡。
产生大量气泡
猜想不成立,化学方程式为 。
⑵向盛有蓝色布条的试管中加入适量该消毒液,放置一段时间。
蓝色布条。(填“褪色”或“不褪色”)
猜想Ⅱ不成立,猜想Ⅲ成立。
【得出结论】综上所述,该敞口久置的“84”消毒液中溶质一定有 。
(3)、【交流反思】生活中,“84”消毒液贮藏时应注意;一般不用“84”消毒液对蔬菜、水果进行消毒,其原因可能是 。【拓展延伸】“84”消毒液中的NaClO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有毒的氯气。因此,“84”消毒液(填“能”或“不能”)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混合使用。
四、综合能力题
-
20. 以镁矿石(主要成分MgCO3、SiO2)为原料生产MgO的工艺流程如下:
注:SiO2难溶于水和常见的酸;“沉镁”过程中有Mg(OH)2生成。
(1)、滤渣X的主要成分为 (填化学式)。(2)、该过程需要进行过滤操作。①过滤用到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铁架台。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②若过滤时滤液出现浑浊,可能的原因是(填字母)。
a.滤纸已破损
b.漏斗中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c.滤纸未紧贴漏斗内壁
(3)、经过过滤Ⅰ后,所得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4)、结合图一,写出“沉镁”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5)、已知在不同温度下,充分加热等质量的Mg(OH)2 , 加热温度与固体残留率的关系如图二所示。“加热”时温度至少要达到350℃,原因是。五、计算题
-
21. 某食用碱的主要成分是Na2CO3 , 其中含有少量的NaCl,小芳为了测定该食用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她进行了以下实验:取25g食用碱,加水配成250g的溶液,把溶液平均分成五份,然后分别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CaCl2溶液,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实验五
食用碱溶液的质量/g
50
50
50
50
50
加入CaCl2溶液的质量/g
10
20
30
40
50
生成沉淀的质量/g
1
2
m
3.5
n
请分析表中数据并计算回答:
(1)、m=;n=;(2)、25g该食用碱配成的溶液与足量CaCl2溶液反应,最多生成沉淀g;(3)、该食用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4)、请根据实验数据在图中画出生成沉淀的质量随加人CaCl2溶液质量的变化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