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兴化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调研测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0-06-17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 1.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隋朝完成统一的时间是(    )
    A、公元前581年 B、公元581年 C、公元前589年 D、公元589年
  • 2. 下列关于大运河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B、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C、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 D、隋朝灭亡后被废弃
  • 3. 科举制是下列哪一个朝代创立的(    )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 4. 科举制选拔人才的方法是(    )
    A、由地方推举 B、用分科考试的方法 C、选举产生 D、根据门第出生
  • 5. “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促使唐太宗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伟大”的主要因素是(    )
    A、先祖的告诫 B、皇后的劝说 C、外族的入侵 D、隋亡的教训
  • 6. 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中央集权,唐太宗在国家政治体制方面继续完善了(    )
    A、三省六部制 B、册封制 C、行省制度 D、郡县制
  • 7. 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之,必借忠臣。”为此,太宗(    )
    A、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 B、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 D、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 8. 下图的连环画讲述的是宋朝的一位皇帝用这种办法解除了一些大将和节度使的权力,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他是(    )

    A、宋太祖 B、宋太宗 C、宋真宗 D、宋高宗
  • 9. “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元戎(主将)不知将校(高级军官)之能否,将校不识三军之勇怯,各不相管辖”,此类现象最有可能出现于(    )
    A、汉朝 B、隋朝 C、唐朝 D、北宋
  • 10. 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经济的发展受诸多因素影响。南宋时,我国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其原因不包括(    )
    A、国家统一 B、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C、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D、南方社会相对稳定
  • 11. 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以下谚语能反映这种转移完成的是(    )
    A、无徽不成商 B、扬一益二 C、苏湖熟,天下足 D、湖广熟,天下足
  • 12. 《宋史·食货志(下)》记载:“初,蜀民以铁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这一经济现象出现在(    )
    A、三国时期蜀国 B、三国时期吴国 C、唐朝四川地区 D、北宋四川地区
  • 13. 南宋时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他抵达泉州后应该到哪个机构办理手续(    )
    A、都护府 B、市舶司 C、宣政院 D、理藩院
  • 14.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于(   )

    A、唐朝 B、南朝 C、北宋 D、南宋
  • 15.

    某同学选用如下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

    A、宋代商业繁荣 B、民族政权并立 C、元朝国家统一 D、大都闻名世界
  • 16. 在我国历史上,蒙古族曾建立了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
    A、成吉思汗 B、元昊 C、忽必烈 D、阿保机
  • 17. 宋代的印刷技术有了新的突破,活字印刷术问世。它的发明者是(    )

     

    A、蔡伦 B、张衡 C、毕昇     D、沈括
  • 18. 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向西方传播的过程中,做出贡献最大的是(    )
    A、日本遣唐使 B、中国航海家 C、阿拉伯商人 D、意大利传教士
  • 19. 《萍洲可谈》一书记载:“舟师(船上的技术人员)识地理(辨别方向),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从中可见指南针开始应用于(    )
    A、耕种 B、航海 C、制瓷 D、采矿
  • 20. 南宋初,有人制造出竹管火枪。南宋后期,又有人发明了突火枪。突火枪是枪炮的始祖,从此揭开了世界军事史上热兵器时代的序幕。这些武器的出现,离不开(    )
    A、造纸术的发明 B、火药的发明 C、印刷术的发明 D、指南针的发明

二、非选择题:(30分)

  • 21. 古代诗歌作为中华文明的见证者,为我们记录和分享了丰富的社会生活。阅读下列诗句,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汴河怀古(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材料二:

    忆昔(杜甫)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1)、材料一中的“此河”是指哪一条河?它是哪一位皇帝征调民力开凿的?
    (2)、材料二中描绘了唐朝哪位皇帝统治时期的繁荣景象?他统治前期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这一局面为什么?
    (3)、“公私仓廪俱丰实”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唐朝发明和推广了一些重要的农业生产工具,请你列举其中一例。
  • 22. 人类文明的交流互鉴,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玄奘西行

    材料二: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1)、材料一所示的唐代文化使者是谁?他要到哪里求取佛经?
    (2)、材料二中鉴真“航东海”的目的地是哪里?其中的“道艺”指什么?
    (3)、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唐朝时期的对外政策的特点。
  • 23. 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唐太宗同意了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求婚。………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加强了民族团结,在民族关系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话。

    ——《唐与吐蕃》

    材料二:元朝实行有效的行政与管理制度。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其他地区,除了吐蕃、畏兀尔地区之外,设置了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10个行省。在行省之下,继承前代的制度,设置路、府、州、县。这一制度的推行,巩固了辽阔的疆域,在历史上影响深远。

    ——《古代政治制度简析》

    材料三:为了对全国进行有效的治理,元朝的统治者根据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的情况,因地制宜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元朝的统治》

    (1)、材料一中唐太宗时期的“唐蕃和亲”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中介绍的元朝实行的“行政与管理制度”是什么制度?
    (3)、材料三中说元朝“因地制宜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我国首次在“东南”地区的台湾设置的管理机构是什么?宣政院辖地主要在我国的哪一地区?
    (4)、请你根据上述材料总结我国古代为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而采取的措施(至少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