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溪县尤溪二中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0-06-12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1. 大运河对于中国来说远比长城对于中国更重要。大运河连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连接了两个文明。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逐渐成为一体。“鸿恩大德,前古未比。”那么,隋朝修建大运河所起的最重大的影响是(    )
    A、巩固隋朝的统一 B、加强北部边防 C、加强南北经济的交流 D、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 2. 这一制度创立于隋朝,由国家设立科目,定期举行统一考试来选拔官吏,该制度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 3. “魏征敢于直言,言辞激烈,多次伤了唐太宗的面子,但还是受到唐太宗的器重。”这主要说明唐太宗(  )
    A、注重减省刑罚 B、重视发展生产 C、善于虚心纳谏 D、重视地方整治
  • 4.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这则材料说明隋朝大运河(    )
    A、巩固了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B、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交流 C、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D、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 5. 与“每年征发大批劳动力”“多次巡游”“三次辽东”“在江都被部下杀死”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  )
    A、隋朝的统一 B、开通大运河 C、隋朝的灭亡 D、唐朝的建立
  • 6. 有学者认为,“它(科举制)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影响的制度”,“中国竞争性文士考试制度是该国特有的制度,并持续了一千多年”。材料表明科举制(    )
    A、有利于选拔社会人才 B、可以推动教育发展 C、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 D、能够防止政权覆灭
  • 7. “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增加科举考试科目。”以上内容不属于唐太宗推行的(    )
    A、经济措施 B、政治措施 C、思想措施 D、文化措施
  • 8. 虽然武则天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史学家还是肯定了她的功绩,其主要原因是(    )
    A、创立殿试制度 B、重用有用之才 C、打击大势力 D、促进社会发展
  • 9. 唐朝时的国际性大都会是(    )
    A、洛阳 B、长安 C、扬州 D、苏州
  • 10. 考古工作者对一座古墓进行考古挖掘时,发现了许多开元通宝、青瓷、白瓷、三彩瓷器等文物。由此可以判断这座古墓的主人最有可能生活在(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 11. 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    )
    A、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B、中华文明的起源 C、统一国家的建立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 12. 唐太宗曾经表示:自古以来的统治者,都重视中原的汉族,而轻视那些少数民族,但他要对少数民族一视同仁。由此可见,唐太宗特别重视(    )
    A、对外交往 B、民族关系 C、任用贤才 D、虚心纳谏
  • 13. 贞观十五年,吐蕃的一位赞普说:“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其中“赞普”和“公主”指的是(    )
    A、尺带珠丹和文成公主 B、尺带珠丹和金城公主     C、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D、松赞干布和金城公主
  • 14. 唐朝时期,中日两国交往密切。日本多次派遣唐使来华的主要目的是(   )
    A、学习中国先进文化 B、传播日本先进文化 C、侵略中国沿海地区 D、学习唐朝书法艺术
  • 15. 唐代许多著名的艺人和宫廷乐师来自中亚,带来了许多中亚特色的舞蹈,中国的乐舞也不断地向四周各国传播。这说明唐代(    )
    A、艺术创作成就斐然 B、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中外文化交流活跃 D、与中亚各国信仰相同
  • 16. 中日关系源远流长,唐朝历史上遣唐使、鉴真东渡的史实充分体现了当时对外交流的特点是(    )
    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 B、世界领先,求同存异 C、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D、源远流长,泽被东西
  • 17. 日本遣唐使把唐朝先进的制度、文字等传回日本,大大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发展。以上讲述的是日本遣使来唐的(    )
    A、背景 B、条件 C、过程 D、影响
  • 18. 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是在(    )
    A、隋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
  • 19. 唐朝时的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这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风气是(    )
    A、封闭保守 B、开放活泼 C、盲目模仿 D、夜郎自大
  • 20. 杜甫在《无家别》这首诗中写有“寂寞天宝后,园庐但篙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这揭示了“安史之乱”(   )
    A、爆发的主要原因 B、演变的基本过程 C、体现的根本性质 D、产生的重大影响
  • 21. 唐末农民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写下光辉的篇章。下列人物曾领导唐末农民起义的是(    )

    A、张角 B、黄巢 C、安禄山 D、史思明
  • 22. 著名文化学者王立群这样评价古代一位帝王:“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旗冕。披旗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他评价的是(    )
    A、秦王嬴政 B、汉高祖刘邦 C、唐太宗李世民 D、宋太祖赵匡胤
  • 23. 《宋史》记载,曹彬这样位居枢密使高位的武官,每次在道中迎面碰到文臣的车马,都会主动命车夫驶入旁街小巷。这种情况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宋朝(    )
    A、重文轻武 B、削弱相权 C、削弱地方势力 D、加强边疆管理
  • 24. 宋代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形成文臣统兵的局面。其主要目的是(    )
    A、减少军费开支 B、减少军队人数 C、防止武将跋扈 D、防止地方失控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0分)

  •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安西诸国悉平为郡县。

    (1)、材料中的“上”是指唐朝哪位皇帝?
    (2)、根据以上材料,小历同学认为开元年间唐朝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进入鼎盛时期。你是否同意小历的说法?请简要说明理由。
  • 26.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统治者把“帝”这个头衔作为自己的专属称呼,皇帝之下是三公,三公之下有九卿,“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辖若干县,县按大小设县令或县长。

                                                             ——樊树志《国史学概要》

    材料二:汉初,刘邦在实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大封子弟王,称为“诸侯王”。诸侯王的权力很大,自御史大夫以下的各级官吏,都由诸侯王自己任命。诸侯王还有一定的军权,有财政权,可在国内征收赋税。

    ——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宋太祖)召赵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欲治之,惟稍夺其权,制其钱粮,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资治通鉴》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秦统治者在地方上实行的政治制度名称。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刘邦在实行郡县制的同时,还实行何种制度?后来,汉武帝针对此制度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3)、材料三中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太祖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和“制其钱谷”而采取的措施。
    (4)、根据以上材料,概括中国古代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
  •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战国时期秦国李冰为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率蜀地人民选择高山与平原的交接处,利用地势和河道,建造了都江堰。在途经灌县的岷江修鱼嘴,分为内、外江,调节两江水量,枯水季节将水调入内江,以利灌溉;涨水季节将水调往外江,保证灌县县城的安全。

                                             —— 摘编自赵毅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注:①通济渠:从洛阳引谷、洛二水到黄河,从板渚引黄河水疏通故道,入淮河,到山阳。②邗沟:从山阳疏导春秋时期所开的邗沟,引淮河水入长江。

                                             —— 摘编自冯天瑜主编《中国文化史》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冰主持建造都江堰的目的,并概括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从余杭到洛阳依次途经的大运河河段名称,并概括大运河开凿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都江堰、大运河修建理念的共同点。
  • 28. 材料论述题。

    材料:鉴真留居日本期间,传播佛教,使佛教成为日本国教,日本国内佛教文化盛行;根据中国唐代寺院建筑的样式,为日本精心设计了唐招提寺,便是日本迄今为止最为著名的佛教建筑;鉴真还把中国唐朝的医学、饮食等文化带到了日本。

                                                 ——摘编自张娟《鉴真东渡与古代日本文化》

    (1)、鉴真东渡这一事件发生于哪个朝代?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且符合材料主旨,史论结合,逻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