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政治第二次联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0-06-11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我们必须从各种形式的文化现象中区分 意识形态性质的文化和非意识形态性质的文化,还要辨识不同性质的意识形态文化。下列文 化现象中属于意识形态性质文化的是(   )

    ①全球抗疫科研团队与时间赛跑研发可应用疫苗
    ②国家推动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
    ③第三届澳大利亚中华文化节设置艺术品展览、茶博会等板块
    ④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不忘 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 下列对下图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相互补充

    ②文化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方向保证

    ③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

    ④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发展有其相对独立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3. 孟子曰:“居移气(气质),养移体(体质),大哉居乎!”朱熹在《孟子集注》中指出:“居,谓所处之 位。养,奉养也。”由此可见(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 定的文化环境
    ④环境、地位等是人的素养形成的决定因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4. 《礼记》中将餐具的数量、材质等与等级制度挂钩,我国古代按礼制要求实行分餐制。楚汉相 争中的鸿门宴、成语典故“举案齐眉”、传世名画《韩熙载夜宴图》都能证明古代中国长期实行 分餐制。宋明时期,随着“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和和气气的合餐制在我国逐渐取代了分餐制。 材料表明(   )

    ①中华餐饮文化源远流长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
    ③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 展     ④不同时代的文化都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5. 2020年央视举办了一场别样的元宵节晚会,主打“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疫情、鼓励信 心、为武汉加油、打赢阻击战”理念。据此完成问题。
    (1)、“你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样子!明天我也是你。你什么样,中国就什么样!”伴随情景报告《你 的样子》的讲述,一幅幅画面浮现无数平凡英雄的模样,穿插在新闻故事、连线采访中,朴素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深情的表达,传递中国温度。由此可见(   )

    ①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④文化是人全面成长的精神食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广大文艺工作者在第一时间用心中的爱、手中的笔,投入这场 看不见硝烟的战斗,为大爱发声、为冲锋定格、为英雄塑像、为国家祈福。晚会主创团队过年 期间数易其稿、精心筹备,每一位演职人员的真诚付出、努力表演,引发荧屏前无数观众为之 动情、好评不断。这给文化创作的启示是(   )

    ①从群众实践中寻找文化创作的灵感     ②用优秀文化引领时代风潮
    ③发挥文化对社会与 人的促进作用     ④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6. 不一样的节日,一样的喜庆。彝族地区最重要的节日是农历六月的火把节,而藏族则是雪顿 节,鄂伦春族是古伦木沓节……各民族在庆祝本民族最重要的节日时一般都有特定的仪式、礼俗等,从中我们可以(   )

    ①体会到各民族文化的平等性     ②领略到不同民族的文化韵味
    ③感受到多姿多彩的文化 魅力     ④认识到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支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7. 胡旋女,胡旋女。心应弦,手应鼓。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飙转蓬舞……胡旋女,出康居,徒 劳东来万里余。中原自有胡旋者,斗妙争能尔不如。(《胡旋女》——白居易)下列对该诗信息 的解读正确的是(   )

    ①外来文化是推动民族文化发展的动力     ②要吸纳各民族文化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③文化交流能促进文化发展     ④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8.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发挥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优势,创新教育和学习方式,加快发展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对此,下列解读正确 的是(   )

    ①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为全民学习创造便捷条件     ②建设学习型社会需要推动教育信息化,变革学习方式
    ③科技进步是教育和学习方式改进的根本原因     ④网络教育和人工 智能应用是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9. 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文化。这一 文化(   )

    ①因其优越性而从未断绝、薪火相传     ②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
    ③为中华民 族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富滋养     ④是由各种民族文化叠加而形成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0. 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标志着三大国家文化公园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据此完成问题。
    (1)、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需要整合跨地域文化,形成统一性的长城、大运河、长 征品牌认知与文化符号。形成统一的品牌认知与文化符号(   )

    ①能提高国家文化公园的影响力     ②表明统一文化认知是区域文化发展的归宿
    ③能促进 不同区域文化的融合发展     ④是基于文化活动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方案》提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突出活化传承和合理利用。要借助新科技手段,加强 对文化资源、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以及数字化再现,借助AR、VR、AI技术增强参观者对文 化资源和文化遗产的深度了解、感知和体验。下列对材料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新技术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的源泉     ②科技进步能推动文化的传播、传承和发展
    ③新技术的应用能增强民众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④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 精神根基(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1.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远在公元前十四世纪,就已经形成相当发达的文字体系。据此完成问题。
    (1)、汉字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书体演变,历经数千年的发展而流传至今、长盛不衰。可见,我国的汉字(   )

    ①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     ②对于研究世界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③是民族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④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汉字是音、形、意的结合体,每个字甚至每个部分都有它的含义,都能引发人们的联想。这一点在现存所有文字中是首屈一指的,是拼音文字无法企及的。下图为“莫”在甲骨文中的写法,意思是太阳已落入草丛之中,天色已暮。由此可见(   )

    ①汉字最适合记载人类文化发展成果     ②汉字文化内涵丰富
    ③统一的汉字是中华民族代代相承的文明标志     ④汉字的造字方法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2. 文化繁荣兴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建设文化强国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支撑。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需要(   )

    ①鼓励和支持世界各民族文化在我国传播
    ②正确对待我国传统文化,使其既保持民族性 又体现时代性
    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
    ④在实践的基础上,用现代文明取代传统习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3. 雨果认为,艺术有两个来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帕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 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这一观点( )

    ①认为中国艺术具有独特而鲜明的风格
    ②认为不同民族的文化必然不同,都是不可替代的
    ③肯定了建筑艺术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④肯定了中国艺术在世界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 位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4. 中医认为真正能治万病的是人体自身,而非药物。人体先有能量之失衡,循环之阻塞,才有病邪之进入。经方古中医的解病之法有三个原则:阴阳原则、病位原则和淤堵原则。其中阴阳原则是第一位的。这从一个角度反映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   )
    A、时代性 B、综合性 C、稳定性 D、多样性
  • 15. 我们一说戏曲就想到京剧、越剧、昆曲等,其实我国还有壮剧、藏戏等少数民族剧种。这些 剧种(   )

    ①都是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②受地理、历史等因素影响而各具特色
    ③最能体现文化 的民族性特征     ④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具有深远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6. 2020年,中国人在用自己的言行生动地诠释中国精神,让世界认识到中国人的品质:团结、不怕困难、积极应对困难、坚毅、顽强。据此完成两题。
    (1)、2020年年初,由“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和“中国担当”构筑起来的中国形象更显丰厚。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①中国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国精神对民族发展的推动作用
    ②中国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战胜 困难的强大精神动力
    ③中国效率是中国力量的体现,是综合国力的基础
    ④中国担当通 过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和中国效率展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下列名句与中国人团结应对困难的品质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一致的是(   )

    ①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
    ②凡人为善,不自誉而人誉之;为恶,不自毁而人毁之

    ③一个人的智慧不够用,两个人的智慧用不完
    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 厚德载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7. 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自然灾害类型多。从大禹治水,到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等,我国从黄河流域开始,在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过程中不断开发建设,形成了今天的美丽中国。这说明中国人民具有(   )
    A、伟大团结精神 B、伟大梦想精神 C、伟大创新精神 D、伟大奋斗精神
  • 18. 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历程之中。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观点正确的是(   )

    ①主体为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
    ②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是其突出表现
    ③核心是救亡图存的时代精神
    ④能引领中国革命和中国建设的前进方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9.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在书写中华民族精神新篇章的过程中,青年应(   )

    ①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开拓者和奉献者     ②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和建设者
    ③成为中华 文化发展的“主心骨”     ④推动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结合,引领民族精神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0. 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机遇面前,我们必须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①是因为文化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力量     ②有利于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③能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④意在形成全社会的共同理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个民族的复兴不仅是物质的丰裕,更是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和巨大影响。丰富的传统文化家底,是中国发展和崛起的坚强基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一定包含着中华文化复兴的灿烂光辉。习近平多次强调,在新时期必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民族道德素质,更好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 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个国家最强大的武器不是金戈铁马,也不是洋枪洋炮,而是文化。

    不同于其他文明靠武力征服来推动文化传播,中华文明自古以来都是靠自身文化特质 的吸引力来实现文化传播和文化发展的。古代中国不曾出兵占领周边国家,但却对它们具 有巨大的影响力,形成了以中华文化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圈”。

    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四夷是居天地之偏者。古代中国在经济文化上长期领先世界各 国,这使古代中国人拥有强大的文化自信,这种文化自信也体现在对外来文化的态度上。佛 教在汉朝的时候传入中国,汉明帝修建白马寺等,使之后几千年儒佛道在我国并存,而唐宋

    时期,在儒佛道三家融合发展的基础上又产生了禅宗和理学。

    有人认为,“中庸协和”“延绵坚韧”是我国古代文化强大的重要特质,是中华文化源远流 长的重要原因。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文化的有关知识,分析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 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历史长河里,中华民族曾经历风雨如晦的 动荡年代,陷入山河破碎的艰难境地;长期奋斗中,中国人民遭遇了一个又一个挫折,面临过 一次又一次挑战。然而,“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在危急关头、挑战面前,中国人民从不屈服、勇于斗争,书写下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孕育了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汇聚起爱国奋斗的磅礴力量。

    石在,火种就不会绝;精神在,脚步更加坚定。当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成为伟大民族精神 的承载者、弘扬者、践行者,“中华号”巨轮就一定会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中劈波斩浪, 驶向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1)、结合材料,运用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说明中国人民是如何创造历史的。
    (2)、结合材料,运用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说明让民族精神的火种不断绝对推动 中华民族复兴的积极影响。
  • 2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抛弃传统,我们的文化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习近平指出,“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

    传统文化中的“和”“仁”“爱国”等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不仅承载着先辈们的 智慧精髓,更是滋养当代中国人精神世界、提振当代中国人精神力量的源头活水和不竭动 力。尊重传统文化,就是尊重中华民族的历史根脉与精神追求,就是尊重中华儿女的勤劳奋 斗与实践探索。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2)、某班以“传统思想在当今时代的价值”为主题召开一次主题班会。请你围绕这一主题列举两条发言观点(不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