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杨浦区2020年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0-06-10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在太阳系中,月球属于(   )
    A、彗星 B、恒星 C、行星 D、卫星
  • 2. 在公共场所应轻声讲话,轻声是指声音的(  )
    A、音色好 B、音调高 C、频率低 D、响度小
  • 3. 光的三原色是(   )
    A、黄、绿和蓝 B、红、黄和蓝 C、红、黄和绿 D、红、绿和蓝
  • 4. 如图为四冲程内燃机工作的全过程,其中实现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 B、 C、 D、
  • 5. 新型冠状病毒对热较为敏感,持续30分钟高温可有效灭活病毒。能有效灭活病毒温度至少是(  )
    A、0℃ B、37℃ C、56℃ D、100℃
  • 6. 把一个重为2牛的苹果竖直向上抛出,苹果在空中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若空气阻力恒为0.8牛,则苹果在上升过程中所受合力的大小为(  )
    A、4.2牛 B、0牛 C、3牛 D、2.8牛
  • 7. 甲车从M点、乙车从N点同时沿MN直线匀速运动,甲车的s-t图像如图所示。运动5秒后,甲距离N点5米。继续运动5秒,乙距离M点10米。则乙物体的速度为(  )

    A、1米/秒 B、2米/秒 C、4米/秒 D、5米/秒
  • 8. 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p。正方体甲沿水平方向切去一半,正方体乙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并将甲、乙剩余部分均顺时针旋转90°,如图所示。甲、乙剩余部分顺时针旋转90°前后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Δp小于Δp。关于原来的压强p、p的判断,正确的是( )

    A、p一定小于p B、p可能等于p C、p一定等于p D、p一定大于p

二、填空题

  • 9. 教室里的日光灯和开关是连接的(选填“串联”或“并联”)。标有“220V40W”字样的日光灯正常工作时,通过日光灯的电流为安,将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 10. 丹麦物理学家通过实验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如图所示,通电螺线管的左端是极(选填“N”或“S”),电源的左端是极(选填“正”或“负”)。

  • 11.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扔实心球的四个分解动作,其中人对实心球不做功的是分解动作(选填序号)。分解动作④中,实心球被抛出后,球落地前相对于人是(选填“运动”或“静止”),实心球的惯性(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2. 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4伏,10秒内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2库,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安,这段时间内电流做功为焦。若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2伏,导体的电阻为欧。
  • 13. 将质量为1千克的物块A放入装满水的圆柱形容器中,静止时如图所示,放入前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物块A受到的浮力为牛,排开水的体积为3

  • 14.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电阻R1、R2的阻值相等。闭合开关S后,电路正常工作,电压表示数为U0 , 电流表示数为I0 , 一段时间后,发现电压表示数变大。此时电路只有一处故障,发生在电阻R1、R2上。请根据相关信息写出两电表示数及对应的故障。

  • 15. 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中,需要验证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它排开液体受到的大小是否相等;“测定物质的密度”的实验原理是 , 实验时,用电子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用物体的体积。

三、实验题

  • 16. 某小组同学研究动滑轮的使用特点,他们先用弹簧测力计缓慢提起重物(重力为2牛),如图(a)所示,再用动滑轮缓慢提起相同重物,如图(b)所示;接着他们换了重物(重力为3牛)再做一次实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1)、小明看了记录的数据后,认为第一次的数据是正确的,第二次的数据是错的。

    序号

    拉力F2(牛)

    使用动滑轮拉力F1(牛)

    第一次

    2

    1

    第二次

    3

    2.3

    小明为了说明理由,画了动滑轮工作示意图(如图所示),并做了如下分析:根据如图所示可知:动滑轮工作时,动力臂l1是直径,阻力臂l2是半径,再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 F2l2 , 因为l1=2 l2 , 所以F1= 12F2 。因此第一次数据是正确的,第二次数据是错误的。

    你认为小明的分析和判断是否合理,请简要说明理由。

    (2)、小明进一步分析第二次实验数据,发现:使用动滑轮提升重物,虽然能省力但做的功要比不用滑轮直接提升重物所做的功要多,请你分析一下,多做功的原因可能是
  • 17. 在图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保持图中透镜的位置不变。若蜡烛位于光具座的A点处,则应在厘米刻度范围内移动光屏寻找像,光屏上的像一定是的(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若蜡烛位于光具座的B点处,则应将光屏置于厘米刻度处,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

  • 18. 小杨同学做“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实验器材齐全且完好。电源电压为5伏且不变,待测小灯两个(分别标有“2.5V”和“3.5V”字样),滑动变阻器(A:“5Ω 2A”和B:“10Ω 1A”)两种规格。他正确连接电路,将滑片移到某位置,闭合开关时,发现小灯发光较刺眼,观察到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a)(b)所示。小杨断开开关,在不改变实验器材的前提下规范操作,直至小灯正常发光,发现电流表指针在如图(b)所示的基础上偏转了2小格。

    根据小杨实验的相关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电压表所选的量程为 , 理由是
    (2)、判断实验中选用的滑动变阻器规格;(需写出计算过程)
    (3)、根据小杨实验的相关信息,求出小灯额定功率。(需写出计算过程)
  • 19. 某小组同学研究“并联电路电流特点”。他们选用电阻R1为30欧、R2为10欧并按图连接电路进行实验,把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一中。他们用25欧、50欧电阻先后替换R2继续实验,实验数据也记录在表一中。接着他们换用R1为60欧电阻从复上述实验过程并把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二中。实验过程中电源电压不变。

    表一

    实验序号

    R1(欧)

    R2(欧)

    I1(安)

    I2(安)

    干路I(安)

    1

    30

    10

    0.20

    0.60

    0.80

    2

    30

    25

    0.20

    0.24

    0.44

    3

    30

    50

    0.20

    0.12

    0.32

    表二

    实验序号

    R1(欧)

    R2(欧)

    I1(安)

    I2(安)

    干路I(安)

    4

    60

    10

    0.10

    0.60

    0.70

    5

    60

    25

    0.10

    0.24

    0.34

    6

    60

    50

    0.10

    0.12

    0.22

    (1)、根据表一或表二中的第四列、第五列、第六列数据,分析比较I与I1、I2之间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并联电路中,
    (2)、根据表一或表二中的第三列、第五列数据,分析比较电流I2随电阻R2的变化情况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并联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中I变化量与I2变化量的大小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初步结论是:在并联电路中,电源电压一定时,
    (4)、进一步分析表一或表二的数据,发现在并联电路中,当R1不变时,I2与Ⅰ的比值随着R2阻值的变大而变小,请你用相关的物理知识推出I2与I的比值变小的原因
    (5)、进一步分析表一或表二的数据,还发现I2与I的比值与R1、R2阻值之间满足定量关系,请你推导出关系式。

四、作图题

  • 20. 在图中,物块受到的重力G为2牛。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小球受到的重力G。

  • 21.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

  • 22.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有两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补上。补上后要求:闭合开关S,向右移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五、计算题

  • 23. 质量为5千克的水温度降低了40℃,求水放出的热量Q。[c=4.2×103焦/(千克·℃)]
  • 24. 物体在50牛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拉力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10秒内前进了20米,求此过程中拉力做的功W和拉力的功率P.
  • 25. 在图(a)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24伏且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20欧,滑动变阻器R2标有“1A”字样,电压表V的表盘如图(b)所示。闭合开关S,电路中的电流为0.8安。

    (1)、求R1两端电压U1
    (2)、求10秒内电流通过电阻R1做的功W1
    (3)、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过程中,电流的最大变化量为0.4安,求电压表最大示数和最小示数的差值ΔU2
  • 26. 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高度相同的A、B圆柱形薄壁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分别盛有高度相同的水和液体乙。液体乙的密度为1.5×103千克/米3 , A、B容器底面积分别为3×10-22和2×10-22

    (1)、若水的质量为3千克,求水的体积V
    (2)、将质量为3千克的物块先后浸没在水和液体乙中。下表为放入物块前后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

    ①求放入物块前,液体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

    ②求该物块密度的最大值ρ

    放入前

    放入后

    水对容器A底部的压力(牛)

    29.4

    44.1

    液体乙对容器B底部的压力(牛)

    F

    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