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专题训练---电磁波

试卷更新日期:2020-06-08 类型:三轮冲刺

一、单选题

  • 1. 目前中国网民数量和网络规模均位居全球第一,WiFi上网是当今广泛使用的一种无线网络传输技术,它传递信息用到的载体是(   )
    A、次声波 B、超声波 C、电磁波 D、可见光
  • 2. 我国的北斗系统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之一,用户与卫星之间实现信息传送是通过(   )
    A、次声波 B、超声波 C、电磁波 D、红外线
  • 3. 下列关于移动电话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移动电话机只是无线电发射台 B、移动电话机只是无线电接收台 C、移动电话机既能发射信号,又能接收无线电信号 D、两个移动电话机之间可以直接通话,不需要通过基地台
  • 4. 许多新建的居民小区都安装了光纤网络,光纤的主要用途是( )
    A、输电 B、通信 C、导热 D、照明
  • 5. 信息理论表明,作为载体的电磁波,相同时间内传输的信息量越多,是因为电磁波的(  )
    A、波速越大 B、波长越长 C、频率越高 D、周期越长
  • 6. 关于声和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波和电磁波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我们听不到超声波和次声波,是因为它们的响度太小 C、声可以传递信息,电磁波不能传递信息 D、声呐是利用回声定位的原理工作的
  • 7. 电磁波不仅方便了我们的生活,而且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以下实例不是应用电磁波的是(   )
    A、汽车倒车雷达 B、收音机收听节目 C、微波炉加热食物 D、WiFi无线网络
  • 8.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湖北人民广播电台具有相同的(   )
    A、频率 B、波长 C、波速 D、
  • 9. 在每年除夕夜,为了使世界各地的华人及时观看到中国春节联欢晚会的节日.那么至少需要几颗同步通信卫星(   )
    A、1颗 B、2颗 C、3颗 D、4颗

二、填空题

  • 10. 手机已经进入“5G”时代,所谓“5G”指的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手机传递信息的载体是频率更高的(填“超声波”或“电磁波”);智能手机传递信息的电信号采用(填“模拟”或“数字”)信号。
  • 11. 在防盗报警系统中,红外线报警装置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接通红外线探测头的电源,当有人靠近时,与之相连接的报警器就发出报警信号。红外线与可见光一样,也是波,人体辐射的红外线波长约为10μm,合nm,其频率为Hz。
  • 12. 手机充电时,将能转化为化学能;接打电话时,手机靠传递信息.
  • 13. 如图是一台收音机的屏板,当向右调指针(图中黑块)时,所接收的电磁波频率 , 波长。(两空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AM”和“FM”两个波段,其中波长较长的是波段。

  • 14. 如图为射频、视频、音频的波形示意图.其中A表示的是 , B表示的是 , C表示的是

  • 15. 我们生活在电磁波的海洋中,移动电话(手机)(填“能”或“不能”)发射电磁波,紫外线和可见光都(填“是”或“不是”)电磁波。
  • 16. 电视遥控器是用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来遥控电视机的;电视台是用(选填“超声波”或“电磁波”)向外传送信号的.
  • 17. 我国载人飞船中的航天员与地面飞控中心之间的联系是通过波来实现的.这种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m/s.

三、解答题

  • 18.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中波频率为700kHz,问此电磁波的波长为多大?

四、实验探究题

  • 19. 武汉部分公交车装上了“公交电子眼”,当社会车辆侵占公交专用车道时,“公交电子眼”会将拍下来的违章照片通过3G无线网络实时传到交管部门.

    (1)、“公交电子眼”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透镜;传递照片的3G无线网络是利用 (选填“超声波”“电磁波”或“红外线”)传递信息的.

    (2)、某次一辆声音车辆停在公交专用车道,公交车距离违停车辆20m处开始刹车,经过3s在距离该车2m处停下,“公交电子眼”记录了整个事件过程,并实时传到交管部门进行处理.公交车刹车过程的平均速度约为   m/s.

  • 20.

    打开收音机的开关,将旋钮调到没有电台的位置,并将音量开大。取一节旧的干电池和一根导线,靠近收音机,将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一极相连,再用导线的另一端与电池的另一极时断时续的接触,如图所示,会听到收音机发出“咔咔”声

    (1)、这一现象验证了的存在。


    (2)、现将收音机放入玻璃罩中,用抽气机抽去罩中的空气,重复以上实验,却发现听不到收音机发出的“咔咔”声,试分析:收音机放在真空玻璃罩中听不到“咔咔”声的原因是

    (3)、谢老师在一次乘坐镇江商业城的电梯时,发现性能完好的手机接收不到信号,请问这是什么原因?

    (4)、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你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