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虹口区2020届高三语文二模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0-06-08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小明克服病情,在考试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同学想表示祝贺,以下内容合适的一项是(  )
    A、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B、百岁光阴一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 2. 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各政府职能部门横向上相互独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了一个封闭的金字塔式的结构。

    ①下一级对上一级层层负责

    ②分别行使不同的管理职能

    ③整个行政系统内部实行垂直领导

    ④纵向上具有明显的权力行使的单向性

    A、④②①③ B、①④②③ C、③①②④ D、②④③①

二、情景默写

  • 3. 按要求填空。
    (1)、一箪食,一瓢饮,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
    (2)、 , 凤去台空江自流。(李白《》)
    (3)、王国维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其中第一境是“昨夜西风凋碧树,。”

三、现代文阅读

  • 4.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元典精神”,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元典”所集中体现的原创性精神。这种典籍因其首创性及度盖面的广阔性、思考的深邃性,而在该民族的历史进程中成为生活的指针。印度的《吠陀经》,波斯的《古圣经》,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先哲的论著,犹太及基督教的“六经”《圣经》,伊斯兰教的《可兰经》,都被相关民族视为“元典”。在中华文化系统中,堪称元典,与之相关的《论语》《孟子》《老子》等典籍也具有“元典”性质。

    ②文化元典是特定时代、实地域的产物、当以历史文献视之,“六经皆史”即此之谓也。同时,元典的某些基本精神又能观照久远的岁月,反复被后人重断刻勒,对民族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审美情趣、思维范式造成深远而长期的影响。元典的这种超越性是由其基本特质所致:它们的思考指向宇宙、社会和人生的普遍性问题。同时,元典在回答这些始终困扰人类的普遍性问题时,提供的是一种哲理式的框架,而非实证性的结论,是开放式的原型,而并非封闭式的教条。这使元典不致国内容和形式的时代局限沦为明日黄花,而能作为一种灵感的清泉,赢得不朽性,一再发挥巨大的启迪功能。

    ③从文化史角度审视,近代文明既是对中世纪文明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是对中世纪某些束缚社会进步的制度和精神的否定。近代文明对中世纪的否定,往往借助于对古代文明某些因素的“复归”。当然,这种复归并非复古,而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进程。这种向“哲学原旨”“文化原本”汲取灵感、获得前进基点的文化现象,不仅在西方出现过,在东方也多次出现。考之以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返其初”现象可谓俯拾即是。经史学家皮锡瑞在论及清学演变时曾概括:学愈进而愈古,义愈推而愈高;屡迁而返其初,一变而至于道。19世纪中后叶活跃在中国思想界的先进文化人,从徐继畲、魏源到郭嵩焘、薛福成,进而到康有为、梁启超,继之到孙中山、章太炎,其具体见解虽各有差异,但菲薄“近古”崇尚“远古”并以此求新、求变,却是他们共同遵循的思维路向。

        ④20世纪以降,工兴文明在全球范围取得长足进展,特别是现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在工业化轨道上突飞猛进,文明的器用层面、制度层而和观念层面都发生着愈益深刻的现代化转型。然而,“现代化”给人类带来的并非单一式的进步,而是善恶并进、苦乐同行的矛盾过程,正所谓“省忧喜之共门分,察吉凶之同城”。不论与自然交互关系这一面,单就人与人的关系这一面而论,工业文明取得了社会契约化、法治化、民主化的重要进程却又带来人的异化、物欲主义的泛温、道德的沉沦、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离、社会的失衡等令人困扰的问题,显示了个人失调以至社会失衡的危险趋向。

        ⑤面对当今形势,人类正在寻找解决途径。中华元典所贯穿的一天人、合知行、同真善、兼内外的融通精神,行健不息、生生不已的好勤乐生主义,人道亲亲的人文传统,以及德业日新意识、社会改革意识、文化包容意识、宇中和谐意识等等,经过创造性的转化,无疑成为现代人克服“现代病”的良药。这便是在“退却与重回”中获得民族文化原创性动力的“返本开新”之路,用新见来促变元典的革故鼎新之路。这种双向性的辩证发展进程,正是中华文化现代化的正途。

    (节选自《中华元典精神的近现代意义》,有删改)

    (1)、第③段中的“复归”一词为什么要加引号?请做简要分析。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元典精神体现在世界各民族遗留下来的文化典籍中,这些典籍具有“元典”性质。 B、文化元典提供永恒的精神因子,能产生不朽而深远的影响,以解决困扰人的问题。 C、工业文明利弊参半,而“返木开新”“革故鼎新”之路才是中华文化现代化的正途。 D、近代文明在其发展的进程中选择以“尚古”作为前进的基点,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历史到现实展开论证,既有对历史发展的深刻剖析,也有对当下现实的冷峻思考。 B、文章论述从文化史角度审视近代文明时,将国外史料与中国文化人的理论材料作了对比。 C、文章围绕论题,采用层层推进的方式进行论证,从多个角度充分说理,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D、文章末段从解决问题的立场出发,指出面对当今形势,人类特别是中国正在寻找解决途径。
    (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民族的“文化元典”必有其原创性的元典精神,这种精神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在该民族的社会与生活之中。 B、元典不会被时代淘汰,因为元典超越现实关照久远,亲近哲理提供实证,具有开放的气度和终极关怀的胸襟。 C、东西方文化共同遵循一条借助“复归”来谋求现实变革的思路,以至“返其初”的现象深刻影响了近代文明的进程。 D、中华元典凝聚了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而今要发展现代中国,还需要开辟来白中华文化原创性动力的“返本开新”之路。
    (5)、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
  • 5.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寻声楚吟缓缓归

    汤世杰

        ①听见一声“到了”,应声望去,秭归就到了。这句话猛然唤醒了我:那场处心积虑的返回,将将抵达。路上,我一直深究的,正是“秭归”这个地名。“秭”,《广韵》中称“千亿”。“归”,即返回,扩展为反观、反思。所谓“秭归”,便是万千人生的返回,反现与反思。

        ②屈原必深谙于此,他的一生是对“返回”最好的注释,而导引这一切的就是诗。屈原本质上是个诗人,以文辞与辩才名世,“诗”与“策”,是他生命的两翼。他曾极力以他的“策”去报放他的国,可惜君王既不懂他的“诗”,也无视他的“策”。当“策”的翅膀被折断,便只能返回去做他的诗人。

        ③我到的那天,是端午前一天。这些年,我在异域他乡身心俱疲,每时每刻都渴望着归去。如果“返回”“归”是秭归的一大属性,漂泊与流浪,则是秭归的又一大属性。没有漂泊与流浪,何来“返回”与“归”?

        ④多年前一个端午,我去过老秭归。那年的端午诗会是在一个幽暗的礼堂进行。轮到我上台时,浑身都在哆嗦。紧张,突然意识到了那个时刻的庄严。诗是秭归的骨与血。只有那时,你才会真切想起你面对的,是中国最古老也最伟大的诗人屈原——一直颠沛流离于江河湖海的诗人。在他身后,世界迷失了方向,至今还在迷失。汉唐以降,诗早成了仕途进阶攀附的云梯,诗的价值断崖式跌落。人沦为徒具内身的躯壳,灵魂无家可归。比如我,多年漂泊异乡,以为浪迹天涯阅尽春秋有无尽豪迈,其实无非是一种极致的自我迷失,潇洒中隐藏着的唯有孤独。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与屈原一样,一直处于无尽的流放与漂泊之中……

        ⑤翌日清晨我醒得早,沿乐平里盘山小道爬上去,来到屈原庙前奉上三柱香。只有在乐平里,才能感受到屈原穿越了两千多年时光,整整走过一部中国文明史。说屈原只知忠君报国的论者,他们忘了屈原终其一生都是个追寻真善美的诗人。在他那里,美政与美人同为一体,二者不过是“美”的不同形态。他是人类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以“美”为终极目标的歌者。美是这个世界上最崇高的,她高踞于山河之上,与日月同光。

        ⑥祭奠屈子的招魂仪式即将开始。在高高的屈原庙脚下,一张普通条桌,铺上一幅深红色绒嶂。凝眸处,“三闾骚坛”四个稚拙可亲的隶书字,让整个乐平里顿有千钧之重。条桌上,供着显见是出于民间手笔的灵牌:“楚三闾大夫屈原之魂魄位”,两边“清烈千秋师”“忠贞万古存”两行小字,点点滴滴都是淋漓的民心。烛灯、香炉、酒盅、点心一溜排开,轻烟缭绕,人世静穆。纸扎的引魂幡以素雅的清白,在屈原庙前沉郁的深色背景里,时而低垂,时而轻飚。由一面鼓、两面锣、一副大钱组成的乐队,四个乡人,把阵阵锣鼓敲打得叫人热血盈沸。三个吟诵招魂诗的乡人开始了吟唱。那是始自屈原的道地楚吟,来自大地,悲悯悠扬,深切跌宕,忧而不伤。置身在那样的气氛里,异样的肃穆让人既振奋充盈,又虚脱无力,屈原若魂魄来归,必可听见乡党的声声呼唤。

        ⑦招魂之要义不在召回肉身,而在以吟唱呼唤、重现他的诗意,诗,从诞生之日起,便与“唱”紧紧相连。三闾骚坛的诗人,一代代地读诗写诗唱诗,那既是怀念屈原,也是他们自身生命的需要。来自俗世的吟唱者,肉身沉重,尘埃满身,没有翅膀,无法飞翔,只好以吟唱代替飞翔。他们的吟诵,率真的粗砺一如裸露的山野,无饰的挚拙恰似未耕的田园,有无名山花之清纯,有在山之水的凛冽。

        ⑧坐在身边的朋友悄悄问我,能不能也朗诵一首自己的诗作。久不为诗,我只在去乐平里的路上,用手机记下过一些思绪。头天在县城吃过的粽子状若小喇叭,凝视良久,总以为它在吹奏什么,讲诉什么。解开紧紧缠裹着粽子的道道绳索,一如解开屈原身上的左徒官服,方可见屈原作为一个大地诗人的真身,向世界奉献他几经慈煮早已热透的核核之心,顿时诗意汹涌,蜜汁涟漪流溢,九州为之庆幸。不如此,我们将痛失《九歌》《天问》,失去那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而乐平里的乡亲、农人,则在千年之后,得以继续为大地招魂,为意思招魂,为生命招魂。

        ⑨朗诵间隙,我与从台上走下来的乡亲悄声聊天,问他们的写作,他们的吟唱。刚才参与招魂吟唱的三位乡人,没有一个职业诗人。在乐平里,在秭归,诗性的日子已成常态。诗,伴随着他们的日常,伴随着他们的油盐柴米欢乐悲辛。

        ⑩离开秭归的路上,我记述下这一切,一首仿楚辞的习作适时而生。三十五年辗转,我终于在聆听了那场楚吟后,完成了身与心的同时返回,肉与灵的共同抵达。

    (有删改)

    (1)、本文题目中的“楚吟”意蕴丰厚,请结合全文概括“楚吟”的含义。
    (2)、第①段重点阐释了“秭归”这个地名,简要分析其作用。
    (3)、赏析第⑧段画线句。
    (4)、文章浓墨重彩地刻画了祭奠屈原的“三闾骚坛诗会”,分析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四、诗歌鉴赏

  • 6.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移居二首(其二)

    [东晋]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1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2,力耕不吾欺。

    【注】①此理:这种生活乐趣。将:岂,②纪:经营料理。

    (1)、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作者所处的年代看,本诗不是一首律诗。 B、“相思则披衣”句运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 C、“言笑无厌时”句写与家人谈笑从无厌倦。 D、“无为忽去兹”表达作者对此生活的喜爱。
    (2)、以下对本诗风格的评价贴切的一项是(  )
    A、慷慨豪迈 B、清丽朦胧 C、平淡自然 D、清淡空灵
    (3)、结合整首作品,评析“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两句的作用。

五、文言文阅读

  • 7.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张俭,宛平人。性端悫,不事外饰,统和十四年,举进士第一,调云州幕官。故事 , 车驾经行,长吏当有所献。圣宗猎云中,节度使进曰:“臣境无他产,惟幕僚张俭,一代之宝,愿以为献。”召见,容止朴野;访及世务,占奏三十余事。由此顾遇特异践历清华号称明干。

        ②重熙五年,兴宗幸礼部贡院及亲试进士,皆俭发之。进见不名,赐诗褒美。俭衣唯绸帛,食不重味,月俸有余,赒给亲旧。方冬,奏事便殿,帝见衣袍弊恶,密令近侍以火夹穿孔记之,屡见不易。帝问其故,俭对曰:“臣服此袍已三十年。”时尚奢靡,故以此微讽喻之。上怜其清贫,令取内府物,俭奉诏持布三端而出,益见奖重。俭弟五人,上欲俱赐进士第,固辞。有司获盗八人,既戮之,乃获正贼。家人诉冤,俭三乞申理。上勃然曰:“卿欲朕偿命耶!”俭曰:“八家老稚无告,少加存恤,使得收葬,足慰存没矣。”乃从之。俭在相位二十余年,裨益为多。

        ③致政归第,会宋书①辞不如礼,上将亲征。幸俭第,尚食先往具馔,却之:进葵羹干饭,帝食之美。徐问以策,俭极陈利害,且曰:“遣一使问之,何必远劳车驾?”上悦而止。复即其第赐宴,器玩悉与之。二十二年薨,年九十一,敕葬完平县。

    (节选自《辽史》列传第十)

    【注】①书:国书。

    (1)、写出下列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令取内府物

    遣一使问之

    (2)、为下列句中划线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故事 , 车驾经行,长吏当有所献。

    A、典故 B、事故 C、旧例 D、杜撰的事情
    (3)、为下列句中划线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

    召见,容止朴野

    A、粗鲁 B、质朴 C、郊外 D、不受拘束
    (4)、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方冬,奏事便殿,帝见衣袍弊恶,密令近侍以火夹穿孔记之,屡见不易。

    (5)、用“/”为第①段画线部分断句。

    由此顾遇特异践历清华号称明干

    (6)、第②段叙写了张俭的多件事,概述其中详写的两件事。
    (7)、从全文看,“一代之宝”张俭的优点有哪些?
  • 8.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伐树记

    [宋]欧阳修

    ①署之东园,久茀1不治。修至始辟之,粪瘠溉枯,为蔬国十数畦、又植花果桐竹凡百本。春阳既浮,萌者将动。园之守启曰:“园有樗焉.其根壮而叶大。根壮则梗地脉,耗阳气,而新植者不得滋;叶大则阴翳蒙碍,而新植者不得畅以茂。又其材拳曲臃肿,疏轻而不坚,不足养,是宜伐。”因尽薪之。明日,圃之守又曰:“圃之南有杏焉,凡其根庇之广可六七尺,其下之地最壤腴,以杏故,特不得蔬,是亦宜薪。”修曰:“噫!今杏方本且华,将待其实,若独不能损数畦之广为杏地邪?”因勿伐。

    ②既而悟且叹曰:“吁!庄周之说曰:樗、栎以不材终其天年,桂、漆以有用而见伤天,今樗诚不材矣,然一旦悉翦弃;杏之体最坚密美泽可用,反见存。岂才不才各遣其时之可否邪?”

    ③他日,客有过修者,仆夫曳薪过堂下,因指而语客以所疑。客曰:“是何怪邪?夫以无用处无用,庄周之贵也。以无用而贼有用,乌能免哉!被杏之有华实也,以有生之具而庇其根,幸矣!若桂、漆之不能逃乎斤斧者,盖有利之者在死,势不得以生也,与乎杏实异矣。今樗之臃肿不材,而以壮大害物,其见伐诚宜尔,与夫才者死不才者生之说,又异矣。凡物幸之与不幸,视其处之而已。”客既去,修善其言而记之。

    【注】①茀:杂草丛生。②薪:砍掉作柴薪。

    (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
    A、 B、 C、 D、
    (2)、下列对文意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守园人建议把东园里的一些树砍去,使园子更加宜于种植其他果蔬花木。 B、在客人看来,树木的生死主要是看它的用途,有用者则生,无用者则死。 C、作者记伐树事,主要意图是反思自己的主观和片面,主张要善待有才者。 D、本文是一篇寓言性的哲理文,在写作技巧上主要运用反间和对比的形式。
    (3)、分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
    (4)、第③段中“客”是如何层层推进地进行说理的?请加以分析。

六、材料作文

  • 9. 阅读下面材料,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想法。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有人说,要想让蜡烛散射出平稳明亮的光来,必须把它放到避风的地方;同样,要让人的灵魂散发出智慧的光芒,也要避免那些五花八门的思想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