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专题训练---平面镜成像

试卷更新日期:2020-06-03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老师指导爱米在舞蹈室镜子前跳舞,爱米看到自己在镜中的“舞姿”美妙,同时和镜中的老师相视而笑。关于这个过程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B、镜里“舞姿”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爱米离镜越远,镜中的“爱米”就越小 D、镜里“舞姿”和爱米舞姿是关于平面镜对称的
  • 2. 如图所示,相邻两室,一明一暗,在两屋之间的墙壁上有一平面镜M,且∠AOC=∠BOC,甲、乙两人分别站在A、B两点,向平面镜张望,则(    )

    A、甲能看到乙,乙看不到甲 B、甲乙互相都可以看到对方 C、甲看不到乙,乙看不到甲 D、甲看不到乙,乙能看到甲
  • 3. 如图所示,能解释“倒影”形成的是(   )

     

    A、光的色散 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 D、光的直线传播
  • 4. 一人从平面镜中看到对面墙上钟的像如图所示,则实际时间为(   )

    A、4:40 B、4:20 C、7:20 D、8:40
  • 5. 如图甲,一只小狗正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此时它看到的像是图乙中的(  )

    A、A   B、B   C、C   D、D
  • 6. 有一台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通过光束射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打到光电屏(能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处理)上来显示液面的高度,然后通过装置调节液面的高度.如图所示的光路图,光电屏上的光点由 S1 移到 S2 时,表示液面的高度(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不确定
  • 7. 物体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取决于(   )
    A、平面镜的大小 B、平面镜放置的高低 C、物体本身的大小 D、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 8. 如图所示,是同学们制作潜望镜的结构示意图,通过这样的潜望镜看到物体的像是(   )

    A、倒立等大的虚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等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实像
  • 9.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照到墙上的E点。要使反射光线照射到F点,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入射光不动,将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定距离 B、入射光不动,将平面镜逆时针转动适当角度 C、平面镜不动,入射点不动,适当减小入射角 D、平面镜不动,入射点不动,适当增大入射角
  • 10. 如图是验证“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其中A为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B为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有关本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玻璃板应该与桌面垂直 B、实验宜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C、眼睛应从B一侧观察成像情况 D、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像物不再重合

二、填空题

  • 11. 在湖边散步的小明惊奇地发现一只小鸟在水中飞翔,当小鸟向高处飞行时,水中的“小鸟”的大小将会(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2. 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4m处照镜子,他在镜中的像距平面镜m,如果他正对镜子以0.5m/s的速度向镜子靠拢,3s后镜中的像与人的距离是m。
  • 13. 一个身高1.8m的人站在竖放的1m高的平面镜前2m处,像和人的距离为m;当人向平面镜走近了1.5m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m,像的大小(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 14. 生活中经常提到的“影”与我们所学到的光学知识有关,例如水中倒影由光的形成的,我们看到玻璃缸内水中的金鱼是由光的形成的.
  • 15.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鱖鱼肥。”是唐代张志和描写湖州境内西苕溪美景的词句。如图所示的是一只白鹭平行于水面飞行的画面。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它在水中的倒影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白鹭的倒影是由于而形成的。

  • 16. 身高1.75m的高翔站在平面镜前,距镜面1.5m,当他后退0.5m时,他在镜中的像高(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75m,像距离他本人有远。
  • 17. 小明同学身高165 cm,站在竖置放置的平面镜前,从平面镜中看到挂钟的指针如图所示。由此可知,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为cm,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是

  • 18. 小立身高1.60m,站在镜前0.50m处,则他在镜中的像离镜面m;当他慢慢远离镜子时,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作图题

  • 19. 根据平面境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

  • 20. 如图所示,平面镜前有一点光源S,S发出的一束光被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完成此光路图。

  • 21. 如图所示,A'B'是物体AB在平面镜里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平面镜(保留作图痕迹)。

四、实验探究题

  • 22.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选择器材时,小明建议:

    (1)、为确定像的位置,用厚度较(选填“厚”或“薄”)的代替平面镜。
    (2)、A、B两根蜡烛的大小和形状应(选填“相同”或“不同”),这样便于探究像和物的关系。实验过程中,小组同学互相配合,按规范完成实验。
    (3)、将蜡烛A点燃后放在M前方,透过M可以清晰地观察到(选填“A蜡烛”或“A的烛焰”)的像。接着移动蜡烛B,使它与像完全重合,从而确定的位置。
    (4)、在蜡烛B的位置放上一张白纸,白纸上(选填“能”或“不能”)呈现烛焰的像。由此表明平面镜成的是像(选填“实”或“虚”)。
  • 23.

    某同学做“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的 和 关系;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 和 关系;

    (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