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0-05-27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化学与健康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学生营养餐提供牛奶、馒头、蔬菜和水果等 B、为使海产品长期保鲜,用甲醛溶液浸泡 C、误食重金属盐,可以喝些牛奶或蛋清应急解毒 D、适量食用加碘盐可以补充微量元素碘,预防甲状腺肿大
  • 2.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含量最高的氮气 B、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C、二氧化碳是一种空气污染物 D、植树造林有利于保护空气
  • 3. 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符合题意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 B、 除去氢气中的水蒸气 C、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D、 量取液体
  • 4. 下列宏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原子的种类不同 B、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间的间隔不同 C、公园里闻到花的香味—分子在不断运动 D、把液化石油气压缩进钢瓶—分子体积变大
  • 5.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支持燃烧 B、水生动物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 C、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 D、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 6. 如图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B、参加反应的 的微粒个数比是1:1 C、反应涉及的物质中,只有 属于氧化物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 7.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1℃时,a、c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B、将接近饱和的c物质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加溶质、降温等方法 C、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b>a=c D、将150g a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至t1℃,可析出30g a物质
  • 8. 为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CO中的HCl气体

    将气体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B

    验证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点燃甲烷,在火焰上方罩一内壁附着石灰水的烧杯,观察现象

    C

    探究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物质的着火点

    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观察现象

    D

    鉴别稀盐酸、NaOH 溶液、K2CO3溶液、(NH4)2CO3落液

    取样,相互滴加,观察现象

    A、A   B、B   C、C   D、D
  • 9.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B、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有机化合物 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物一定是单质 D、同种元素的微粒质子数相同,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 10.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某温度下,将一定量饱和的氯化钠溶液恒温蒸发 B、 相同质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分别与足量的固体反应 C、 向一定量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 往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加入铁粉至过量

二、非选择题

  • 11. 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可用比较自来水煮沸前后的硬度。
    (2)、写出用作蒸馒头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3)、清洗油盘子和碗时通常要用到洗涤灵,是利用原理将油污除去的。
    (4)、铵态氮肥不能与混合施用,否则会降低肥效。
    (5)、少吃腌制食品,这些食品中含有亚硝酸钠(NaNO2),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6)、下列生活中的物品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填字母)

    A 棉花           B 木筷子            C 铝合金窗框           D 塑料薄膜

    (7)、酒精是我们实验是中常见的燃料,写出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12. 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请根据下列教材基本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图甲是硫燃烧的实验。硫在瓶内、外燃烧现象不同,说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有关;瓶中水的作用是
    (2)、图乙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若实验中红磷用量太少,对实验结果(选填“有”或“无”)影响。
    (3)、图丙是“探究铁的锈蚀条件”中的一组对比实验,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 , 其中试管②中的水要事先煮沸,目的是
  • 13. 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反应①为中和反应,反应中部分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C的化学式为
    (2)、反应③(填“是”或“否”)基本反应类型。
    (3)、物质E在生活中常见的用途是
    (4)、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 14.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金属活动性强弱,分别做了镁、铝、铜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
    (1)、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铝比铜(填“强”或“弱”)。写出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小芳同学做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时,发现试管中出现灰白色沉淀,该小组同学对灰白色沉淀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假设]假设一:含有氯化镁

    假设二:含有镁粉

    假设三:含有氢氧化镁

    ……

    [查阅资料]①氯化镁易溶于水:

    ②在一定条件下镁可与冷水缓慢反应。

    [设计并进行实验]各取少量灰白色沉淀加入2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1

    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

    沉淀未见减少

    实验2

    加入适量稀盐酸

    沉淀全部溶解,没有气泡产生

    [得出结论]由实验1可知,假设不成立;由实验2可知,沉淀中不含

    (3)、假设三(填“成立”或“可能成立”或“不成立”)。
    (4)、[实验反思]实验后同学们请教老师得知,灰白色沉淀的主要成分是碱式氯化镁,碱式氯化镁受热易分解产生氯化氢气体。于是小芳再取少量灰白色沉淀于试管中加热,并将蘸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滤纸条悬于试管口,预期的实验现象是
    (5)、为探究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碱式氯化镁的条件.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在小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和去除氧化膜的镁带,观察实验现象,并测量溶液pH的变化。结果见下表:

    时间/min

    0

    2

    4

    8

    12

    16

    20

    24

    溶液pH

    2.0

    5.3

    7.0

    8.6

    9.3

    9.8

    10.0

    10.0

    实验现象

    -

    镁带溶解较快,产生大量气泡,无沉淀生成

    镁带缓慢溶解,产生气泡速率减慢,溶液变浑浊,烧杯底部有灰白色沉淀

    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请描述溶液pH变化的规律并解释原因:

    ②请对生成碱式氯化镁的条件提出猜想,并设计实验证明猜想:

  • 15. 今年“五·一”假期,小丽随爸爸到乡下省亲,期间看到许多漂亮的大理石。于是她带了一些回来,想去学校实验室测定这些大理石中碳酸钙的含量。她称取了20克大理石样品置于烧杯中,然后将250g稀盐酸分成五等份,依次加入烧杯充分反应,记录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大理石中其他成分均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化学反应)。

    加入次数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50

    50

    50

    50

    50

    烧杯中剩余固体的质量/g

    15

    10

    5

    5

    m

    试求:

    (1)、m的值应为
    (2)、实验中大理石样品所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实验中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