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19年高三理综物理5月质检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0-05-26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人类在研究光、原子结构及核能利用等方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我国在相关研究领域虽然起步较晚,但是近年对核能的开发与利用却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有关原子的相关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卢瑟福最先发现电子,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 B、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都能说明光子具有粒子性,且前者可说明光子具有能量,后者除证明光子具有能量,还可证明光子具有动量 C、原子核发生 β 衰变时,产生的 β 射线本质是高速电子流,因核内没有电子,所以 β 射线是核外电子逸出原子形成的 D、一个铍核( B49e )和一个 α 粒子反应后生成一个碳核,并放出一个中子和能量,核反应方程为 B49e+H24eC614+n01
  • 2. “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预计在2019年年底发射,采集月球样品并返回地球,全面实现月球探测工程“三步走”战略目标.若“嫦娥五号”卫星在距月球表面H处的环月轨道Ⅰ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运行的周期为T;随后“嫦娥五号”在该轨道上某点采取措施,使卫星降至椭圆轨道Ⅱ上,如图所示.若近月点接近月球表面,而H等于月球半径,忽略月球自转及地球对卫星的影响,则“嫦娥五号”在轨道Ⅱ上的运行周期为(   )

    A、34T B、38T C、338T D、34T
  • 3. 某同学用斜向下的力推放在水平面上的物块,保持推力大小不变,将推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逐渐减小,此过程中物块始终未动,则此过程中地面对物块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   )

    A、逐渐减小 B、逐渐增大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 4. 如图所示,两条间距L=0.50m、平行光滑U形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 ,导轨的底部接一阻值R=2.0Ω的电阻,其中CM=PD=4.5m,导轨及其他部分电阻不计.一根质量m=0.2kg、电阻r=1.0Ω的导体棒置于导轨的底端,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B=2.0T、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现对导体棒施加平行于导轨向上的拉力F,使棒从静止开始沿导轨平面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则导体棒在导轨上运动的整个过程中(   )

    A、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为2.0C B、拉力F和磁场对导体棒的安培力做的总功等于导体棒的机械能的增加量 C、拉力F做的功等于导体棒增加的机械能与电阻R产生的焦耳热之和 D、拉力F先增大后保持不变
  • 5. 如图所示,虚线半圆弧为点电荷电场中的等势线,实线为某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实线与虚线的交点分别为A、B,图中实线上与圆弧上相距最远的两点C、D间的距离大于圆弧的半径,由此可以判断(   )

    A、A点的电势比C点的电势低 B、带电粒子从A点运动到C点,电势能一定增大 C、从A点到C点,静电力对带电粒子做功的功率越来越大 D、带电粒子从A点运动到B点,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二、多选题

  • 6. 如图所示为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 n1n2=31 ,且分别接有电阻 R1R2 ,交流电源电压为U,已知两电阻消耗的功率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R1R2 两端电压之比为3:1 B、R1R2 两端电压之比为1:3 C、R1R2 的电流之比为1:3 D、R2 两端的电压为 3U10
  • 7. A、B两小车在 t0=0 时刻同时沿同一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两车运动的x–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A车运动的位移图象是对称轴平行于x轴且开口向上的一段抛物线,B车运动的位移图象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 t1=1m/s 时直线与抛物线相切.根据图象可知(   )

    A、A车运动的初速度为2 m/s B、A车运动的加速度为 2m/s2 C、B车运动的速度为4 m/s D、t2=4m/s 时两车相距9 m
  • 8. 如图所示,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一根均匀的橡皮筋跨过光滑的固定钉子P,一端固定在 O1 点,另一端跟一可视为质点且质量为m的物体相连,橡皮筋的原长等于 O1P ,受到的弹力跟伸长长度成正比(比例系数为k),先让物体静止在粗糙斜面上的位置O2点, O2P垂直于斜面且 O2P=L0 ,然后释放物体,物体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已知斜面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斜面倾角为53°且足够长,重力加速度为g,橡皮筋一直在弹性限度内,变力F=kx(方向不变)在x位移内的平均值为 F¯=kx2 ,且sin53°=0.8,cos53°=0.6.则物体沿斜面向下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保持不变 B、物体沿斜面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 C、物体运动的最大速度为 (mg+kL0)2mk D、物体距离出发点的最大距离为 32(L0+mgk)
  •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分子之间表现为斥力时,分子间距离越小,分子势能越大 B、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C、外界对封闭气体做功,气体的温度可能降低 D、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不可能使之完全变成功 E、气体向真空自由膨胀的过程是不可逆过程
  • 10. 如图所示,质点O在垂直x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形成了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质点O开始向上运动,t=0.2s时第一次形成图示波形,此时O点向上运动到最高点.由此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列横波的速度为5m/s B、t=0.5s时质点A沿x移动1.5m C、质点B开始运动时,质点A沿y轴正方向运动 D、B点的起振方向向上 E、当质点B第一次到波峰时,质点A运动的路程为30cm

三、实验题

  • 11. 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用作“探究牛顿第二定律”.在气垫导轨上安装了两光电门1、2,滑块上固定一遮光条,滑块用细线绕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实验时,测出光电门1、2间的距离为L,遮光条的宽度为d,滑块和遮光条的总质量为M.

    (1)、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

    A.安装好实验装置,其中与定滑轮及弹簧测力计相连的细线竖直;

    B.实验时要调整气垫导轨水平,不挂钩码和细线,接通气源,释放滑块,如果滑块 , 则表示气垫导轨已调整至水平状态;

    C.挂上钩码后,接通气源,再放开滑块,记录滑块通过光电门1的时间 t1 和通过光电门2的时间 t2 ,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要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为

    D.改变钩码的质量,重复步骤C,求得滑块在不同合力作用下的动能变化量 ΔEk 和加速度a.

    (2)、若利用前面所测得的数据,可求得钩码和动滑轮的总质量为.
  • 12. 如图甲所示,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只用一个理想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方案,同时可以测量一个未知电阻 Rx 的阻值,电路中R为电阻箱(0~9.9Ω).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1)、现将电阻箱调到阻值较大位置,保持开关 K1 断开、 K2 闭合,逐次改变电阻箱的阻值,得到多组合适的R、U值;依据R、U值作出如图乙所示的 1R1U 图线;断开 K2 、闭合 K1 ,读出电压表示数为1.5V.则根据图乙可求得电源的电动势为V,电源的内阻为Ω,未知电阻 Rx 的阻值为Ω(结果均保留一位小数).
    (2)、如果考虑电压表阻值的影响,则电动势的测量值真实值,内阻的测量值真实值.(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四、解答题

  • 13.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静止着足够长、质量为m的木板,有三个质量均为m的木块1、2、3,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μ .开始时,木块3静止在长木板上的某一位置,木块1、2分别以初速度 v05v0 同时从长木板的左端和右端滑上长木板,最后所有的木块与木板相对静止.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三个木块均不会发生相互碰撞,求:

    (1)、木块1相对长木板发生的位移;
    (2)、木块2相对长木板发生的位移.
  • 14. 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0<x<L的区域内有沿y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x>L的区域内有方向垂直于xOy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电场与磁场的分界线跟x轴相交于P点.带负电、带正电的粒子分别以沿x轴正方向的不同初速度从原点O先后进入电场,两粒子从电场既然怒磁场时速度方向与分界线的夹角分别为30°和60°;两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后同时返回电场,而电场也同时反向(大小不变),两粒子在反向的电场中运动后又都回到出发点.已知两粒子的重力及两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都可忽略不计,求:

    (1)、正、负粒子离开电场时偏转的距离之比 y1y2 和正、负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的半径大小之比 r1r2
    (2)、正、负粒子的比荷之比 q1m1q2m2 及正、负粒子从坐标原点进入电场时的初速度之比 v01v02
    (3)、若正离子从原点既然怒电场的初速度为 v0 、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为T,则两粒子从坐标原点先后进入电场的时间差是多少?
  • 15. 近年来我们国家倡导节能减排,促进绿色环保,作为一名公民也要从身边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少开车多骑自行车.一般设计自行车内胎的压强不能高于1.8atm否则易爆胎,另外自行车长时间骑行,会使内胎温度比外界高5℃,所以夏天充气压强要低点.一辆自行车内胎压强,降到1.1atm,在27℃的室温下用200mL的微型打气简给内胎充气,外界大气压强视为1.0atm,内胎容积3000mL,充气过程视为温度不变、内胎容积不变,则:

    (i)将内胎气压充到1.5atm,需要用微型打气简打多少次?

    (ii)在室温下充气到1.75atm,能在外界40℃高温下长时间骑行吗?

  • 16. 如图所示,a、b是两条相距为L不同颜色的平行光线,沿与玻璃砖上表面成30°角入射,已知玻璃砖对单色光a的折射率为 3 ,玻璃砖的厚度为h,不考虑折射光线在玻璃砖下表面的反射,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

    ①求单色光a在玻璃中的传播时间;

    ②当玻璃砖厚度h与两光线距离L满足 hL=3+3 时,玻璃砖下面只有一条光线,求单色光b在上表面的折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