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六校2020届高三文综历史第三次联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0-05-26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项选择题
-
1. “母弟”在先秦文献中一般指的是国君或宗子的同母弟。在《春秋》《左传》《公羊传》等文献记载中,周朝时期,只有诸侯的“母弟”才称“弟”,异母弟则称之为“公子”。这主要是为了( )A、体现礼乐教化 B、强化宗法观念 C、维护母系权威 D、突出分封差别2. 西汉时期太尉一职长期空缺,只在遇到重大征伐事件时才授予某人。监察百官、专治大狱的侍御史也是随事而设,废置不定。这类现象( )A、降低了官府的办事效率 B、源于军事行动保密需要 C、保证集权体制的灵活性 D、有利皇权独尊地位巩固3. 魏孝文帝时期,面对社会上“争讼迁延,连纪不判,良畴委而不开”的现象,大臣李世安建议:“所争之田,宜限年断。事久难明,悉属今主”,以使“土不旷功,人罔游力”。该建议被采纳说明当时( )A、亟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B、政治动荡影响精耕细作 C、地权私有促进经济发展 D、禁止地主土地私有制度4. 与汉代厚葬之分相比,宋代竭力提倡薄葬。晏殊、宋祁、李衡等都主张棺木仅用杂木,不放任何金银财物,只消一张草席垫背,几本书陪伴而已。这种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A、经济困难倡导节俭 B、儒学世俗化的加深 C、佛教文化流行较广 D、重商思想重视现实5. 1888年,北洋海军建成,此后海军衙门不再添置新的舰船,每年的海军训练经费也被海军大臣、光绪生父奕譞挪作修缮颐和园,以作为慈禧颐养天年之处,为此光绪的老师、户部尚书翁同龢也大力支持。此事反映的信息是( )A、专制制度阻碍自强运动 B、官员素质影响国家建设 C、传统监察体制亟需转变 D、皇权势力逐渐趋于衰微6. 下表为近代中国境内的投资数额及变化(单位:万元),其反映出( )
资本来源
资本形式
1894年
1910年
国外资本
国内资本
国外资本
国内资本
工业资本
2778
8418
36922
64775
非工业资本
18591
83700
147686
421035
——据侯家驹《中国经济史》整理
A、甲午战后列强开始对华资本输出 B、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中国工业化 C、民族资本是工业化的主要推动者 D、战前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的侵略7. 1924年,印度诗人泰戈尔访华并发表演讲,认为“近世文明,专尚物质,并不为贵。亚洲民族,自具可贵之固有的文明,宜发扬而光大之”。梁启超、徐志摩等人对此大加礼赞,同时陈独秀、郭沫若等则要“激颜厉色送他走”。这表明( )A、文化革新不符合中国国情 B、应以儒学的复兴推动救亡 C、推广科学思想仍任重道远 D、探索救亡道路的艰难曲折8. 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进入新阶段。这部宪法的颁布( )A、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政制架构 B、为拨乱反正提供了法律依据 C、规范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实践 D、确定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9. 伯里克利时期,自然科学家阿那克萨戈拉提出“太阳是一团炽热的物质”等观点,被以“不敬神”的罪名驱逐出雅典;哲学家普罗塔戈拉也因其言论被控“不敬神灵”,其著作《论神》被焚,本人被驱逐出雅典。这些事例说明当时的雅典( )A、城邦公民拥有言论自由权力 B、公民价值须在城邦意志中体现 C、政体已难以接纳进步的思想 D、人文精神已成为社会主流思潮10. 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认为:“民主政体是动乱和争论的图景,同个人安全或财产权不相容,往往由于暴亡而夭折……共和政体就不同了,它能保证我们正在寻求的矫正工作。”这表明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 )A、摒弃代议制民主政治 B、强调权力的制约平衡 C、维护有产者群体利益 D、倡导联邦制中央集权11. 据统计,1924—1928年间,私人企业在苏俄大工业中所占比例不超过5%,在小工业中达到75%;私人企业在苏俄部分工业产值中所占比重为:缝纫工业为70%,制鞋工业为70%,食品加工业为34%,皮革工业为27%。材料表明苏俄私人企业发展的主要影响是( )A、提高城乡居民消费水平 B、改变苏俄资产阶级构成 C、放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国家资本主义高度发达12. 摇滚乐是一种新的、混合白人与黑人音乐元素的音乐形式。摇滚乐在美国的流行很快穿越了大洋,1964年英国摇滚乐在美洲亦大肆流行。至60年代末,摇滚乐之风已经传遍了世界各处。这说明摇滚乐盛行主要是因为( )A、其具有浓郁的地方和民族特色 B、其发展体现了世界文化的融合 C、激昂的节奏能煽动强烈的情绪 D、歌手参与全球性反战政治活动二、非选择题
-
1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口过渡理论示意图:
材料二 中国人口政策大事记:
①1980年9月,党中央发表《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②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把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同年12月写入宪法。
③1991年5月,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决定》
④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⑤2015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全面二孩于2016年正式实施。
材料三 人力要素的效率提升体现在劳动者技能和企业家能力的提升上。创造第二次人口红利,不仅要提高就业率和储蓄率,更重要的是重视人力资本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保持较高的投资回报率。这归根结底要靠教育与科技。技术的发展可以帮助人们更有效率工作,给我们因人口减少灰霾一片的未来带来光明。
——根据蔡昉《创造第二次人口红利》改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描述并解释人口过渡理论。(2)、依据材料二,归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政策的特点。评析中国人口政策发展的历史意义。(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解决人口问题的认识。14. 现代经济学中有很多“陷阱”理论,它们总是能在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的表象下揭示风险,警示后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长期研究中国经济史的英国经济史学家伊懋可发现:中国在16—19世纪的经济存在“高度平衡陷阱”。即在技术投入、农业亩产已近极限的情况下,随着人口的增长,剩余产品数量也在减少,进而影响人均收入和需求。当时农民和南人的明智选择,不是去发明省力的机器,而是更多地节约资源和固定资本;战后美国经济学者纳尔逊提出资本形成效率低、人口增长快是阻碍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迅速提高的“低水平均衡陷阱”;与此相似,索斯凯斯的“低技术陷阱”理论是指经济陷入低工资、低技术、低附加值的恶性循环的状况。
——据杜君立《现代化的历程》整理
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二战后,英国初步形成了初、中等和继续教育衔接的教育制度。80年代末,面对新形势,英国推出《1988教育改革法》。该法案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开设三类课程:核心课程、基础课程和附加课程,其中核心课程与基础课程合称为必修的“国家课程”。在管理体制上,新法律规定学校在多数家长要求下可以摆脱地方教育当局的控制,直接接受中央教育机构的指导,中央政府按照招生规模分拨经费。一些高等院校也可以脱离地方教育当局的管辖,成为独立机构,取得法人地位。新设市立工艺学院与艺术学院,由独立于地方教育当局的校董会管理,国家支付经费,也可以获取工商业的赞助,学生免费入学。市立学院的课程重点放在科学和技术应用方面,学校与工商界密切保持的联系,培养企业急需的技术实用人才。
——辛爱灵《英国1988年教育改革法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英国1988年教育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英国1988年的教育改革。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1921年,阿富汗独立。苏联试图置阿富汗于自己的势力范围内,不断对阿予以经济、军事援助,苏阿关系获得了显著发展,特别是阿富汗人民民主党成立后即成为苏联在阿的代理人。70年代末,阿富汗人民民主党内部纷争不断,反政府运动也使政权岌岌可危。1979年12月,苏联入侵阿富汗,武力铲除反苏的阿明势力。苏联的入侵引起当地伊斯兰势力的强烈反对,反苏运动此起彼伏。同时,美国对苏联行为做出激烈反应,里根上台后对阿富汗反苏势力的援助渐趋公开化,并对和谈持消极态度。1988年4月各方签署日内瓦停战协议,意图结束阿富汗战乱。苏联撤军后,美苏继续向交战双方提供武器援助,阿富汗随即陷入内战,宗教激进势力逐渐蔓延。
——摘编自李琼《阿富汗战争与国际政治博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阿富汗战争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富汗战争的影响。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梁漱溟(1893~1988),近代著名思想家,现代新儒家重要创始人,出身于中国传统官宦之家。梁漱溟思想前后分为三期:“西洋功利派的人生思想”(1907~1912)、“古印度人的出世思想”(1912~1921)、“中国的儒家思想”(1921年以后)。他对中西文化的比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改造与重建等做出了突出贡献。1921年,其著作《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出版,他提出在西洋文化强大的冲击之下,“中国文化出路何在”的问题。他本人不赞同国粹派顽固守旧的文化观,也不赞同全盘西化派的主张,亦反对中西文化调和的论调,认为其并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他提出要首先全盘西化 (短期目标,以民主和科学的西化为核心),然后再重新拿出中国文化(中长期目标)。该书出版引发新一轮的中西文化争论。
——摘编自孙凯《梁漱溟思想研究》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梁漱溟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2)、“梁漱溟之问”引发中西文化竞争的思考。简要说明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