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第10课《小石潭记》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0-05-23 类型:同步测试

一、积累运用

  • 1. 下列划线字注音、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竹(huáng)    忽(xī)     悄(chuāng)    (kān) B、(liè)     尔(chù)     披(fú)        寂(liáo) C、(chí)       摇(zuì)    互(cī)        幽(suì) D、折(dǒu)     然(yǐ)      翠(màn)        屿(yǔ)
  • 2. 下列词语中字形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如鸣珮环   青树翠曼   往来翕忽 B、犬牙差互    水尤清冽    竹树环合 C、明灭可见    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D、其境过清    隶而从者    纷至沓来
  • 3.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之       似与游者相 B、全石为底    卷石底 C、不可知源    以境过清 D、心乐        乃记而去
  • 4. 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B、潭中/鱼可百许头 C、其岸势/犬牙差互 D、四面竹树/环合
  • 5. 下列各句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B、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C、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D、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 6. 下面划线的词语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A、于是冰皮始 , 波色乍 B、沙之鸟,浪之鳞。 C、行,明灭可见。 D、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7.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一句,通过描写潭上青葱的树木和翠绿的藤蔓,突出小石潭周围环境的幽美,与下文“四面竹树环合”相呼应。 B、文章对潭中游鱼的描写动静结合,如“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是从静态上描写,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呈现的则是游鱼的动态美。 C、作者以“发现小石潭一潭中景物一潭上气氛一小潭源流一交代同游之人”为顺序来安排材料,移步换景,景随情迁,前后照应,结构紧凑。 D、同是描绘山水美景、借景抒情之作,《小石潭记》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凄苦孤寂之情,而《与朱元思书》则流露出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之意。
  • 8.  按要求填空。
    (1)、描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是:
    (2)、说明小石潭是个人迹罕至的地方的语句是:
    (3)、描写鱼静态的语句是:;描写鱼动态的语句是:;描写鱼情态的语句是:
    (4)、前文中跟“皆若空游无所依”相呼应的一句是:
    (5)、与《与朱元思书》一文中“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语句是:
    (6)、既能高度概括小石潭的气氛,又能含蓄表达作者悲凉凄苦心境的语句是:

二、综合题

  • 9. 存某班的主题班会上,正在模拟一场新闻发布会:就学校举行“中国梦,我的梦”文艺竞赛活动召开现场发布会。由体育委员担任新闻发言人,代表校方回答现场提问。

    升学加分是同学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有同学问道:“参加表演的同学能否凭获奖证书在升学时得到加分?”发言人回答:“加分的问题,我知道得不多,不好说,这个你懂的。”答毕,会场充满了笑声。

    (1)、对“你懂的”,有人评价为巧妙,有人评价为圆滑,你赞同哪个评价?请说出理由。
    (2)、如果用反问句去质疑“你懂的”,你将怎样说?

三、文言文阅读

  • 10.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本文作者柳宗元,(朝代)文学家。
    (2)、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潭中鱼百许头(大约) B、清冽(特别) C、往来翕忽(疾速的样子) D、而从者(奴隶)
    (3)、文章开篇作者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运用了一系列动词详写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你认为作者这样写有何作用?
    (4)、第三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的?
    (5)、“兴尽悲来”似乎是多情文人宴游的常态心理,柳宗元也没有逃脱。本文情感先乐后忧,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变化呢?
  • 11.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钴铒潭记①

    柳宗元

        钴铒潭在西山②西。其始盖冉水③自南奔流,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④势峻,荡击益暴,啮⑤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⑥,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余,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其上有居者,以余之亟⑦游也,一旦款⑧门来告曰:“不胜官租私券⑨之委积,既芟⑩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⑪以缓祸。”

        予乐而如其言。则崇其台,延其槛,行其泉,于高者而坠之潭,有声涤然。

        尤与中秋观月宜,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⑫。孰使予尔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

    【注释】①选自《柳河乐集》。钴铒,熨斗。因潭形如熨斗,故名。②西山:山名,在永洲城西五里。③冉水:即冉溪,潇水的支流。④颠委:头和尾,指水的上游和下游。⑤啮:这里是侵蚀的意思。⑥轮:喻水的漩涡。⑦亟:屡次,时常。⑧款:敲打。⑨私券:私人的借据,指债务。⑩芟:除草。⑪贸财:换取钱财。⑫迥:辽远。

    (1)、概括第一段的内容。
    (2)、钴锶潭之水与小石潭之水有何异同?
    (3)、第二段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